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礦山安全管理必讀
  • 楊劍 邱昌輝
  • 4298字
  • 2020-03-13 17:46:10

第三節 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

設備的維修和管理工作,是礦山生產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這項工作,對于安全、經濟、合理地使用設備,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保障礦山的安全生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是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設備的選型、安裝、使用、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綜合管理,以獲得設備綜合經濟效益最高的目標。為了能科學地對設備進行管理,礦山企業應建立下列制度:

1.設備管理制度

主要內容有設備管理的組織機構和管理人員的職責;設備管理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手續,以及有關的經濟技術指標和要求等。

為了便于管理,各種機電設備都應編號,建立臺賬或卡片(主要設備)。設備臺賬的基本內容包括設備編號、名稱、規格、型號、功率、制造廠、出廠時間,以及原值、啟用時間等。設備卡片除了臺賬的內容外,還應有簡要的技術性能、附屬裝置等明細表,以及設備大修、重大事故和安裝使用地點變動等記錄。

2.設備使用和維護保養制度

要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就必須正確使用和精心維護保養設備。為此,應建立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種規章制度,內容包括各種設備司機培訓、考核、持證操作制度;設備安全操作(使用)規程;日常點檢(巡回檢查)和維護保養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等。這些制度的主要執行對象是司機(操作工)。

3.設備維修制度

為了搞好設備維修,保持設備技術狀況的良好,應建立設備維修制度,其主要對象是設備維修人員,內容包括設備的計劃檢修及故障修理等方面的組織、計劃、實施及有關要求等。設備技術狀況的考核指標為設備完好率,即完好設備的臺數與設備總臺數的比值。關于設備完好的標準,各種設備都有具體的標準,但所有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都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4.設備事故管理制度

設備事故管理制度包括設備事故的統計、報告、分析處理和制定防范措施等內容。設備事故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設備的原因而使生產突然中斷的事故。設備事故的分級主要是以造成的經濟損失為劃分標準,一般可分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兩個級別。對于設備事故的考核指標,各礦山行業也不完全相同。礦山主要是通過“千元產值事故損失率”,以事故損失金額與產值比較,作為考核設備事故的指標。

除上述制度外,還有備件管理、用電管理等制度。各礦山企業應根據有關要求和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

要搞好圖紙和技術資料的管理。設備的圖紙資料要妥善保管。對于常用設備的使用維護說明書、易損件圖紙和電氣原理圖等有關技術資料,應復制使用,以免原件損壞、丟失。設備的檢修、測試和事故等記錄是設備技術檔案的一部分,要保存好。為便于指揮生產和設備管理,礦山應有配電系統圖、排水管路系統圖及設備布置示意圖等圖件,并要隨著變化情況定期填繪。

二、設備選型

1.對設備選型的要求

設備的選型是礦山設備管理的第一個環節,其目的是為生產選擇最優的技術裝備,即選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維修方便和生產實用的設備。

2.設備選型的基本方法

設備選型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根據生產和工藝上的要求及有關方面的條件,選擇設備的種類、形式,確定方案。

(2)根據生產規模、工作量的大小和特點等因素,選擇與工作能力、額定功率(容量)等主要技術性能參數相適應的設備。

(3)根據工作環境條件選擇適當的防護形式。如在礦山井下應選擇礦用型的設備;在有瓦斯等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設備,必須選用防爆型的。

此外,對于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應選購取得生產許可證或經過批準認可的單位設計制造的產品。關于設備選型設計的具體方法可參考有關資料。

三、設備安裝應注意的問題

設備的安裝,簡單地說,就是將設備的各部分按圖紙和質量標準進行安放和裝配,使其能按預定的要求進行工作。礦山機械安裝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安裝前,要掌握設備的原理、構造、技術性能、裝配關系,以及安裝質量標準。要詳細檢查各零部件的狀況,不得有缺損。要制定好安裝施工計劃,做好充分準備,以便安裝工作順利進行。

(2)基礎是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設備的安全運行起重要作用。大型設備的基礎要按圖紙的要求進行施工?;炷恋臐沧①|量要符合要求,要認真檢查隱蔽工程的質量并做好記錄。對于電耙、調度絞車等經常移動的小型設備,可以用打支柱、拴地錨等方法固定,但必須固定牢靠,不能松脫。

(3)設備的找正。設備安裝的準確性,包括垂直度、水平度、相互之間的位置偏差等都要符合標準,為達到此目的而進行的工作稱為找正。這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作,尤其是提升設備,相互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因此,提升機及天輪的提升中心線要與井筒中心線相一致,提升機及天輪的主軸線要與提升中心線相垂直,否則就會影響鋼絲繩的排列,加快天輪的磨損,甚至會影響提升容器的運行。

(4)設備安裝后,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安裝單位、使用部門和安全、質檢等有關部門的人員進行驗收。經過認真地檢查、測試,設備的技術狀況達到質量標準,安全裝置齊全、可靠,設備運轉正常,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四、設備維修安全工作

為使設備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故障停機時間,降低維修費用,保證設備安全經濟運行,就必須搞好設備的維修工作。設備維修工作應堅持“預防為主,維護保養和計劃檢修并重”的方針。

1.設備安裝檢修安全

在設備的安裝和檢修工作中,機件的頻繁拆裝和起吊、機器的開動、場地雜亂、員工的流動等都存在著危險因素。因此,對安裝和檢修中的安全問題必須十分重視,要注意下列有關安全事項。

(1)設備在檢修前必須切斷電源,并掛上“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的標志牌;在機內或機下工作時,應有防止機器轉動的措施。

(2)起吊設備的機具、繩索要牢固,捆扎要牢靠,起重桿、架要穩固,機件安放要穩實。

(3)設備的吊運要執行起重作業安全操作規程,要有人統一指揮。

(4)需要大型機件(如減速箱蓋)懸吊狀態下作業時,必須將機件墊實、撐牢,需要墊高的機件,不準用磚頭等易碎裂的物體墊塞。

(5)高空作業時,應扎好安全帶,做好防護措施。

(6)設備安裝和檢修完后,必須經過認真的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開機試運轉。

2.維護保養

維護保養是設備維修工作的基礎,也是保持設備技術狀況良好的關鍵。要充分發揮操作工人和維修工人的積極性,明確各自的職責,維護保養好設備。

設備的維護保養分為日常保養和定期保養。

(1)日常維護保養由操作人員負責,每天班前、班后或班中對設備進行認真的檢查和擦拭,使設備經常保持潤滑、清潔、齊全、緊固,及時排除缺陷和故障。

(2)定期維護保養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參加,對設備局部進行小修理、排除故障、設備內部清洗、換油脂和密封件等,此類工作一般與設備的小修一并進行。

3.設備檢查

設備檢查就是對設備的工作性能、安全性能和零部件磨損情況的檢查。通過檢查,可以掌握設備技術狀況的變化和磨損情況,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隱患,為制定設備修理計劃和改進措施提供依據。

設備的檢查,一般分為日常檢查(或稱日常點檢)和定期檢查兩種。

(1)日常點檢主要由操作人員負責,每天對設備按定點檢查圖表或點檢卡片逐點、逐項進行檢查,主要是通過人的五官和簡單的器具進行查驗。其目的是及時發現不正常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消除,減少故障。

設備巡回檢查也是設備點檢的一種形式,由值班電工、鉗工按規定的檢查路線、部位進行檢查,以防患于未然。

(2)定期檢查是指維修工人在操作人員參與下,定期對設備進行的檢查。其目的是檢查設備的性能狀況,查明零部件的實際磨損程度,以便確定修理的時間和內容。定期檢查是按計劃進行的,檢查周期根據各類設備不同而各異(周、旬、月、季)。周期較長的檢查(月、季等)往往與設備的修理一并進行,稱為設備的檢修。

設備檢查的部位、項目、標準及檢查結果的分析處理等內容,應根據有關規程、標準的規定和設備的實際狀況確定。

4.計劃檢修

機器設備在運轉中,因磨損等因素,往往使原有的性能惡化,效率降低,以致不能繼續使用,甚至發生事故而被迫停機修理,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安全、經濟、合理地使用設備,應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性檢修制度。

根據預防性檢修計劃所確定的更換零部件的數量和修理(包括檢查、測定和試驗等)工作量的不同,分為大修、中修和小修三類,小型設備可分為大修、小修兩類。

(1)小修更換或修理部分易損零部件,并進行清洗換油,調整間隙和檢查與緊固全部連接件等。

(2)中修除包括小修內容外,要對機器的主要部分進行解體、檢修。更換部分損壞的主要零部件,消除在小修中不能處理的缺陷和隱患,以保證設備達到應有的技術狀態。

(3)大修為使設備恢復原有的技術性能而進行全面徹底的解體檢修,內容包括拆卸和清洗設備的全部零部件、修理或更換所有損壞和具有缺陷的零部件及機體、整修設備基礎、更換全部的潤滑材料、調整整個機構和電氣操作系統等。

設備的檢修周期應根據日常檢查所掌握的實際情況,以及參考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機電設備使用期限和檢修周期表”確定。

對于各類礦山安全規程中所規定的有關機電設備定期檢查、試驗的項目,要按規定的周期組織進行,如需要停機、停產的,應與設備的檢修同時進行,統籌安排。

礦山企業的有關部門應根據設備的檢修、試驗周期和工作量,并結合生產的安排(需要停產檢修的項目),編制機電設備檢修計劃。

計劃檢修項目確定后,對主要設備應編制《單項檢修任務書》。在任務書中應具體規定需要清洗、更換和修復部件的名稱、規格和數量;檢修專用的材料、工具;需要測繪的圖紙、資料;檢修質量、試驗標準;檢修時的安全措施和檢修前必須做好的其他準備工作等。此外,還應制定施工組織計劃。

礦山在進行重大的停產檢修工程時,要根據檢修計劃很好地組織實施,同時,應指定檢修項目的負責人,明確任務;及時掌握檢修的質量和進度,處理臨時出現的問題;檢查安全情況,保證作業安全;做好停電、停風、停運、排水等方面的具體安排等,以保證整個檢修工程按時、按質和安全地完成。

設備檢修完成后,要按檢修質量標準進行驗收;大型設備在部分檢修完成后,應及時進行中間驗收,以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

在檢修過程中要做好記錄,檢修結束要進行整理,并存入設備檔案。

5.個別訪問

在調查或檢查某個系統的隱患時,為了便于技術分析和找出規律,了解以往的生產運行情況,需要訪問有經驗的實際操作人員,采取走訪方式,使調查和檢查工作得到真實情況及正確結論。

6.查閱資料

檢查工作要做深、做細,便于對比、考查、統計、分析,在檢查中必須查閱有關資料,表揚好的,批評差的,實施檢查職能。

7.抽查考試和提問

為了檢查企業的安全工作、職工素質、管理水平,可采取對職工個別提問、部分抽查和全面考試,檢驗其真實情況和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高台县| 桓台县| 留坝县| 泰安市| 广昌县| 什邡市| 凌云县| 安宁市| 密山市| 康保县| 景谷| 通许县| 旺苍县| 巫山县| 策勒县| 哈尔滨市| 平乡县| 青州市| 思南县| 渑池县| 武汉市| 明溪县| 黄山市| 伊春市| 关岭| 班戈县| 蓝山县| 清原| 旌德县| 阿克陶县| 马关县| 阿克苏市| 济南市| 绵竹市| 长沙市| 灵武市| 莱州市| 封开县| 靖远县|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