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環境條件要求

第一節 產地選擇(蘋果適宜生態區)

蘋果的產地應選擇在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具體地說,就是蘋果的產地要選在蘋果的最適宜區或適宜區(表2-1),并遠離城鎮、交通要道(如公路、鐵路、機場、車站、碼頭等)及工業“三廢”排放點,具有持續生產優質安全蘋果的能力。

表2-1 蘋果生態適宜指標

一、渤海灣產區

本區熱量充足,光照好,降水適量。泰沂山區生長季節氣溫較高,有利于中早熟品種提早成熟上市;沿海地區夏季冷涼、秋季長,光照充足,是我國中、晚熟品種的最大商品生產區;該產區出口條件優越,交通運輸方便;吸引外資較多,企業發展較快,產業化優勢明顯;本區科研、推廣技術力量雄厚,果農技術水平較高。

該區包括遼南、遼西、山東的膠東和泰沂山區、河北省大部和北京、天津兩市,是我國蘋果栽培最早、產量和面積最大、生產水平最高的產區。2012年該區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29%和38%。

遼南以大連、營口為集中產區;遼西以葫蘆島市、錦縣等地為主。年平均氣溫在8~9.5℃之間,1月平均氣溫為-8~-10℃,7月平均氣溫為23~24℃,有效積溫為3500~3600℃,年降水量在550~800毫米之間。土壤以棕壤為主,遼西有部分褐土,渤海灣中部的沿海部分為鹽堿土。

膠東半島東部低而西南內陸高,年平均氣溫為8~10℃,1月平均氣溫為0~4℃;7月平均氣溫為21~27℃;年日照為2300~2800小時,年有效積溫為3900~4400℃,年降水量為550~950毫米。土壤、膠東丘陵以棕壤為主,魯中山區棕壤、褐土兼而有之,魯西北平原則以潮土為主,故道洼地及濱海沙灘則為鹽堿土。該地區栽培品種主要是富士著色系和新紅星等元帥系新品種,這些品種的栽培面積約占七成。

河北、北京、天津地區。北京冷涼,年平均氣溫為9~11℃。張家口、延慶和承德等部分高海拔偏北地區,氣溫低于9℃;1月平均氣溫在-3℃上下,偏北地區可達-5~-10℃,部分地區有凍害和霜凍;7月平均氣溫為23~26℃;年日照為2500~3000小時;年降水量為500~600毫米。河北省的蘋果產地主要集中于北部,以唐山、承德和張家口等地為最多。北京的蘋果產地以海淀、密云、昌平和延慶為主。天津是蘋果新產區,主要集中于郊區。該地區主要發展富士著色系、元帥系短枝型、喬納金、金矮生等品種。

二、西北黃土高原產區

本區自然條件優,海拔高(600~1300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11.8~16.6℃),土層深厚;生產規模大,集中連片;發展潛力大,果農生產積極性高,相關產業發展迅速。

該區涵蓋陜西、甘肅、山西、寧夏、青海5省(自治區),主要包括山西中南部、陜西中部、甘肅南部、青海東部(湟水下游的循化、化隆、尖扎、貴德、民和、樂都等地)和寧夏的引黃灌區(以靈武、銀川、青銅峽、中衛等地為主,也有部分分布在南部清水河流域的固原和彭陽),2012年該區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48%和43%。這一地區緯度較低,大部分屬于黃土高原地區,是蘋果的優質產區。陜西的洛川、白水和甘肅的天水地區均已成為我國外銷蘋果的重要基地。該地區蘋果栽培品種主要是著色系富士、喬納金等新品種和秦冠等。

三、黃河故道產區

該區由洛陽以東,黃河故道為主體,包括河南、江蘇和安徽三省。2012年該區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12%和15%。年平均氣溫在13~15℃之間,1月平均氣溫為-1.6~1℃,4~10月平均氣溫≥20℃,7月平均氣溫在27~28℃之間。年降水量在650~1000毫米之間,東部高于西部。年日照時數在2300~2500小時之間。有效積溫高,在4500℃以上。故道地帶土壤為沖擊砂土,西部以粗砂土為主,東部以細砂土為主,間有淤土和部分砂姜土。pH值為7~8。土壤有機質含量低。

四、西南冷涼高地產區

該區涵蓋四川、云南、貴州和西藏四省(區),包括以四川阿壩、甘孜兩個藏族自治州為主的川西產區,地處金沙江兩側的冷涼高地(包括四川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東北部的昭通、宣威地區和貴州西北部的威寧、畢節地區)和西藏河谷產區(昌都以南和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各地均有蘋果生產),該區主栽品種有金冠、元帥和紅星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高台县| 勐海县| 唐河县| 体育| 吴江市| 铜山县| 庆安县| 尖扎县| 澜沧| 安庆市| 东丰县| 武强县| 阳西县| 大英县| 白银市| 凯里市| 汤阴县| 雅安市| 永胜县| 通许县| 右玉县| 开原市| 鄢陵县| 石阡县| 金堂县| 朔州市| 黑水县| 蒲城县| 丰县| 仁寿县| 慈利县| 繁昌县| 偏关县| 马关县| 泰兴市| 乌兰浩特市| 湖口县| 全南县| 布拖县|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