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云計算的定義與內涵

云計算的目標是形成計算資源的“自來水”式服務模式。其最高境界是把計算資源(包括它承載的信息資源)做成如自來水廠提供的水、煤氣公司提供的煤氣、發電廠提供的電一樣,只要打開開關,計算資源就會像這些生活資源一樣源源不斷地進入家庭、辦公室和廠房,成為人類生產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1.1 云計算的定義

早期的一個通用且概括的簡單定義:云計算是指任何能夠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提供計算和存儲服務(如SaaS/XaaS,托管與非托管方式)的設施和系統。

Gartner咨詢公司定義云計算為一種計算方式,即利用Internet技術和大規模的IT計算能力,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外部客戶。

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于2009年提出云計算的定義,并得到了廣泛認同。即“云計算是一種能夠通過網絡以便利的、按需付費的方式獲取計算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和服務等)并提高其可用性的模式,這些資源來自于一個共享的、可配置的資源池,并能夠以最省力和無人干預的方式獲取和釋放?!盢IST還提出云計算模式的5個關鍵功能、3種服務交付模式和4種部署方式。

網格計算之父Ian Foster給出的云計算定義:云計算是一種大規模的分布式計算機制,由規模經濟效應驅動,可根據用戶需求通過互聯網提供抽象的、虛擬的、可動態伸縮的計算能力、存儲容量、平臺和服務。

IBM在《“智慧的地球”——IBM云計算2.0》中闡述了對云計算的理解:云計算是一種計算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應用、數據和IT資源以服務的方式通過網絡提供給用戶使用;云計算也是一種基礎架構管理的方法論,大量的計算資源組成IT資源池,用于動態創建高度虛擬化的資源以供用戶使用。IBM將云計算看做一個虛擬化的計算機資源池。

M.Luis等在研究了眾多專家對云計算的不同見解后提出了一種定義,認為:“云”是大規模的便于獲取和使用的虛擬化的資源池(如硬件、開發平臺、服務等);這些資源可根據需要重新動態配置,以實現有效負載和最優的資源利用;對云資源的利用通常按使用收費(pay-per-use),這種模式由基礎設施服務商的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務品質協議)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云計算的核心是可以自我維護和管理的虛擬計算資源,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務器集群,包括計算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和寬帶資源等。云計算將計算資源集中起來,并通過專門軟件實現自動管理,無需人為參與。用戶可以動態申請部分資源,支持各種應用程序的運轉,無需為煩瑣的細節而煩惱,能夠更加專注于自己的業務,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術創新。圖1-1為云計算的概念模型示意圖。

圖1-1 云計算概念模型

1.1.2 云計算的發展淵源

云計算的提出和發展有賴于先前的IT技術,如網格計算、效用計算、面向服務的架構SOA、Web2.0、軟件及服務等。同時,云計算又是一個飛躍,將對ICT行業帶來革命性的突破。技術架構、商業模式以及ICT行業的競爭格局都會因云計算而重新洗牌。業界認為,云計算的12種技術驅動力在于:虛擬化、分布式計算、自治系統技術、網格計算、效用計算、寬帶網、Web2.0、SOA、開源軟件、Web應用框架、瀏覽器的發展、服務品質協議(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

20世紀90年代以來,曾經有兩次向云計算的“沖鋒”。第一次云計算嘗試是Oracle創始人Larry Ellison于1996年創立的Network Computer公司,開發和生產網絡計算機,也即后來的瘦PC和上網本,當時旨在與比爾·蓋茨的微軟進行競爭。因為當時整體條件不夠成熟,Network Computer公司不得不放棄原有業務。第二次云計算沖鋒是從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發展而來的應用服務提供商。應用服務提供商在遠程主機上部署、治理、維護應用程序,并通過廣域網向遠端客戶提供軟件計算能力,例如Exodus曾經是應用服務提供商,但以倒閉告終,而Netscape創始人Marc Andreessen的Loud Cloud最終轉向電信軟件業務。

現在的云計算有助于實現像用水電一樣使用ICT資源的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娱乐| 绿春县| 德兴市| 敦煌市| 灵寿县| 满洲里市| 阿拉善右旗| 修水县| 南昌市| 汝阳县| 杭州市| 南城县| 海盐县| 顺平县| 屯留县| 安阳市| 莱阳市| 新巴尔虎左旗| 山阴县| 奎屯市| 绥阳县| 木兰县| 且末县| 连城县| 方正县| 修文县| 卢湾区| 合川市| 大连市| 安顺市| 新民市| 广元市| 花垣县| 天柱县| 临潭县| 永吉县| 孙吴县| 新化县| 神农架林区|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