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部分 基本操作實驗

實驗1 粗食鹽的提純與檢驗

【實驗目的】

1.學習提純氯化鈉的原理和Ca2+、Mg2+的鑒定方法。

2.掌握過濾、轉移、蒸發濃縮和減壓過濾的基本操作。

【實驗原理】

粗食鹽中含有泥砂等不溶性雜質和Ca2+、Mg2+、K+、I-、Br-、等構成的鹵化物、硫酸鹽可溶性雜質。不溶性雜質可通過過濾除去;可溶性雜質可采用化學法,即加入某些化學試劑,使之轉化為沉淀后過濾除去。具體方法如下。

將粗食鹽溶于水,向其中加入稍過量的BaCl2溶液,使溶液中的轉化為BaSO4沉淀,過濾除去BaSO4和其它不溶性的雜質。

在濾液中依次加入適量的NaOH和Na2CO3溶液,使溶液中的Ca2+、Mg2+以及過量的Ba2+轉化為沉淀,過濾,除去沉淀。

在濾液中加入適量鹽酸,中和溶液中過量的OH-,使溶液呈微酸性。

少量KBr、KI等可溶性雜質因含量少溶解度較大,在NaCl結晶過程中仍留在母液中而被除掉。少量多余的鹽酸,在干燥NaCl時,會以HCl的形式逸出。

【儀器與試劑】

儀器:托盤天平,蒸發皿(125mL),燒杯(100mL),量筒(25mL),普通漏斗,水循環真空泵,布氏漏斗,抽濾瓶,試管6支,酒精燈,試管架,漏斗架,廣泛pH試紙,火柴,稱量紙,定性濾紙,石棉網,玻璃棒。

試劑:粗食鹽,BaCl2(1.0mol·L-1),NaOH-Na2CO3(2.0mol·L-1NaOH溶液與飽和Na2CO3溶液等體積混合),NaOH(2.0mol·L-1),HCl(6.0mol·L-1),鎂試劑,飽和(NH42C2O4溶液。

【實驗步驟】

1.粗食鹽的提純

(1)粗鹽的溶解

用托盤天平稱取5.0g研細的粗食鹽放入100mL的燒杯中,加入20mL蒸餾水,加熱,攪拌使其溶解。

(2)除

繼續加熱溶解的粗鹽溶液至沸騰,在不斷攪拌下滴加1.0mol·L-1BaCl2溶液約1mL,繼續加熱5min(注意補水),使沉淀顆粒長大易于過濾(注意補水)。然后將燒杯取下,待固液分層后,沿燒杯壁在上清液中滴加2~3滴1.0mol·L-1BaCl2溶液,如果無渾濁,表明已沉淀完全。如果有渾濁出現,應繼續加熱溶液并繼續滴加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為止。常壓過濾,棄去沉淀。

(3)除Ca2+、Mg2+、Ba2+等陽離子

將所得濾液加熱近沸,邊攪拌邊滴加NaOH-Na2CO3混合溶液至溶液的pH值約為11。常壓過濾,棄去沉淀。

(4)用HCl溶液調整酸度除去剩余的OH-

向濾液中逐滴加入6.0mol·L-1 HCl溶液,直至溶液的pH值為5~6(用pH試紙檢驗)。

(5)濃縮、結晶

將溶液倒入蒸發皿中,用小火加熱蒸發,濃縮溶液至原體積的1/4,冷卻結晶,減壓抽濾,用少量蒸餾水洗滌晶體,抽干。將NaCl晶體移入蒸發皿中,放在石棉網上,在玻璃棒不斷攪拌下,用小火烘干。冷卻后稱量,計算產率。

2.產品純度檢驗

稱取研細的粗食鹽和產品各0.5g,分別溶于5mL蒸餾水中,再各分為三等份盛在6支試管中,用下面的方法進行定性檢驗。

的檢驗 分別向盛有粗食鹽和產品溶液的2支試管中各滴加2滴1.0mol·L-1 BaCl2溶液,觀察現象。

②Ca2+的檢驗 分別向盛有粗食鹽和產品溶液的2支試管中各滴加2滴飽和(NH42C2O4溶液,觀察現象。

③Mg2+的檢驗 分別向盛有粗食鹽和產品溶液的2支試管中各滴加5滴2.0mol·L-1 NaOH溶液和2滴鎂試劑,觀察有無天藍色沉淀生成。

【問題與討論】

1.在除去Ca2+、Mg2+、時,為什么不能先加入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BaCl2溶液,不能顛倒順序?

2.為什么要向溶液中滴加鹽酸并使之呈微酸性?

3.在結晶濃縮時,為什么不能把結晶物蒸干?

【注意事項】

1.鎂試劑為對硝基苯偶氮間苯二酚,其結構式為:

鎂試劑在堿性溶液中呈紅色或紫紅色,被Mg(OH)2吸附后呈現天藍色。

2.BaCl2溶液有毒!勿接觸皮膚和入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山县| 浪卡子县| 霍林郭勒市| 宣威市| 中方县| 襄樊市| 永康市| 阿坝县| 阿克| 德庆县| 上杭县| 竹山县| 海门市| 蛟河市| 那坡县| 安溪县| 建瓯市| 山东省| 屏东县| 陆河县| 峨山| 延安市| 攀枝花市| 中宁县| 瑞安市| 五台县| 油尖旺区| 平原县| 郸城县| 凤凰县| 鞍山市| 乌兰浩特市| 贵阳市| 上杭县| 庐江县| 旌德县| 宜都市| 托里县| 闸北区| 临湘市|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