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
- 朱溢镕 閻俊愛 韓紅霞
- 5391字
- 2020-01-22 10:16:57
2.3 預算定額的確定及其應用
2.3.1 預算定額
(1)預算定額
預算定額是確定一定計量單位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和資金消耗的數量標準,由此可見,預算定額是計價性定額。
預算定額是由各省、市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并頒布的一種指導性指標,反映的是當地完成一定計量單位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消耗量的平均水平。
(2)預算定額的用途及編制依據
預算定額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的主要依據,是確定工程造價和控制工程造價的基礎。
預算定額的編制依據是施工定額。
2.3.2 預算定額中工料機和資金消耗量的確定
2.3.2.1 人工消耗量的確定
預算定額中人工消耗量是指完成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所必需的各種用工量,包括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
(1)基本用工
基本用工指完成分項工程的主要用工量。例如,砌筑各種墻體工程的砌磚、調制砂漿及運輸磚和砂漿的用工量。預算定額是一項綜合性定額,要按組成分項工程內容各工序綜合而成。因此,它包括的工程內容比較多,如墻體砌筑工程中包括門窗洞口、附墻煙窗、垃圾道、墻垛、各種形式的磚碹等,其用工量比砌筑一般墻體的用工量多,需要另外增加的用工也屬于基本用工內容。
(2)其他用工
其他用工是輔助消耗的工日,包括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三種。如圖2-12所示。

圖2-12 人工消耗指標的構成
1)超運距用工 超運距是指預算定額中取定的材料及半成品的場內水平運距超過勞動定額規定的水平距離的部分,即:
超運距=預算定額取定的運距-勞動定額已包括的運距
超運距用工是指完成材料及半成品的場內水平超運距部分所增加的用工。
2)輔助用工 輔助用工是指技術工種勞動定額內不包括而在預算定額內又必須考慮的用工。如機械土方工程配合、材料加工(包括洗石子、篩沙子、淋石灰膏等)、模板整理等用工。
3)人工幅度差用工 人工幅度差是指預算定額與勞動定額的定額水平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它是勞動定額作業時間之外,預算定額內應考慮的、在正常施工條件下所發生的各種工時損失。包括的內容如圖2-13所示。

圖2-13 人工幅度差包括的內容
人工幅度差計算公式如下: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數
人工幅度差系數一般取10%~15%。
2.3.2.2 材料消耗量的確定
(1)材料消耗量及其分類
預算定額中的材料消耗量是指為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材料數量。
材料按用途分這些材料包括主要材料、次要材料、零星材料和周轉材料,如圖2-14所示。

圖2-14 材料按用途的分類
預算定額中的材料消耗量指標由材料凈用量和材料損耗量構成。如圖2-15所示。

圖2-15 預算定額中材料消耗量的構成
(2)主要材料
主要材料是指能夠計量的消耗量較多、價值較大的直接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
與施工定額的確定方法一樣,凡能計量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均按品種、規格逐一列出數量,其主要材料的消耗量為:
提示:預算定額中規定主要材料的損耗量是在計算出主材凈用量的基礎上乘以損耗率得到的,即主材的損耗量≈材料凈用量×材料損耗率。
預算定額中材料損耗率與施工定額中的不同,預算定額中的材料損耗比施工定額中的范圍更廣,它考慮了整個施工現場范圍內材料堆放、運輸、制備、制作及施工過程中的損耗。
1)確定主要材料的凈用量 主要材料的凈用量應結合分項工程的構造做法、綜合取定的工程量及有關資料進行計算。例如砌筑1磚墻,經測定計算,每1m3墻體中梁頭、板頭體積為0.028m3,預留孔洞體積0.0063m3,突出墻面砌體0.00629m3,磚過梁為0.04m3,則每1m3墻體的磚及砂漿凈用量計算為:
實砌1m3墻體不考慮任何因素(即不留洞,也沒有梁頭、板頭等),其磚及砂漿的凈用量計算與施工定額中一樣。
砂漿=1-磚數的體積
如果考慮扣除和增加的體積后,磚及砂漿的凈用量為:
標準磚=標準磚磚數×(1-2.8%-0.63%+0.629%)
砂漿=砂漿×(1-2.8%-0.63%+0.629%)
其中砌筑磚過梁所用的砂漿強度等級較高,稱為附加砂漿,砌筑磚墻的其他部分砂漿為主體砂漿。
附加砂漿=砂漿×4%
主體砂漿=砂漿×96%
2)主材損耗量的確定 主要材料損耗量由施工操作損耗、場內運輸損耗、加工制作損耗和場內管理損耗四部分組成,如圖2-16所示。其計算方法與施工定額一樣。

圖2-16 機械幅度差包括的內容
(3)次要和零星材料
次要材料是指直接構成工程實體,但其用量很小,不便計算其用量,如砌磚墻中的木磚、混凝土中的外加劑等。
零星材料是指不構成工程實體,但在施工中消耗的輔助材料,如草袋、氧氣等。
總的來說,這些次要材料和零星材料用量不多、價值不大不便在定額中一一列出,采用估算的方法計算其總價值后,以“其他材料費”來表示。
2.3.2.3 機械臺班消耗量的編制
(1)機械臺班消耗量
預算定額中機械臺班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生產單位合格產品必須消耗的施工機械的臺班數量。
機械臺班消耗量指標一般是在施工定額的基礎上,再考慮一定的機械幅度差進行計算。即:
機械臺班消耗量=施工定額機械臺班消耗量+機械幅度差
(2)機械幅度差
機械幅度差是指機械臺班消耗定額中未包括的,而機械在合理的施工組織條件下不可避免的機械的損失時間。包括的內容如圖2-16所示。
機械幅度差=施工定額機械臺班消耗量×機械幅度差系數
提示:機械臺班消耗量指標=施工定額機械臺班消耗量×(1+機械幅度差系數)
2.3.2.4 預算定額基價的確定
預算定額基價即“預算價格”,是完成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所需要的人工費、材料費和施工機械使用費之和。如圖2-17所示。

圖2-17 分項工程預算價格的構成
即: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的預算價格=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
其中:人工費=工日消耗量×日工資單價
材料費=∑(材料消耗量×材料單價)
機械費=∑(臺班消耗量×臺班單價)
由此可見,工程造價費用的多少,除取決于預算定額中工料機的消耗量以外,還取決于日工資單價、材料單價和臺班單價。
預算定額中工料機的消耗量確定上面已經介紹了,日工資單價、材料單價和臺班單價的具體內容和確定方法詳見第一章相關內容。
2.3.3 預算定額的應用
2.3.3.1 預算定額一般包括的主要內容
預算定額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如圖2-18所示。定額項目表是預算定額的核心內容,某省建筑工程預算定額現澆混凝土柱示例如表2-1所示。

圖2-18 預算定額的組成
表2-1 某省建筑工程預算定額現澆混凝土柱示例

【例2-6】 表2-2是某省磚基礎和磚墻體預算定額項目表,請根據該表計算采用M5混合砂漿砌筑磚基礎200m3的直接工程費及主要材料消耗量。
表2-2 某省建筑工程預算定額磚基礎、磚墻示例

【解】 首先確定該分項工程應該套用哪個定額編號,直接套還是間接套?
根據題意,查表2-2,砌筑磚基礎分項工程應該套A3-1,又由于該分項工程采用的是M5混合砂漿,與預算定額A3-1中完全一致,因此可以直接套用。
其次計算完成200m3砌筑磚基礎工程的直接工程費=2287.15/10×200=45743(元)
第三計算完成200m3砌筑磚基礎工程的主要材料消耗量
混合砂漿M5=2.42/10×200=48.4(m3)
標準磚:5185.5/10×200=103.71(千塊)
2.3.3.2 預算定額的直接套用
當設計圖紙與定額項目的內容相一致時,可以直接套用預算定額中的預算價格和工料機消耗量,并據此計算該分項工程的直接工程費及工料機需用量。
2.3.3.3 預算定額的換算
(1)預算定額的換算
當設計圖紙的要求和定額項目的內容不一致時,為了能計算出設計圖紙內容要求項目的工程直接費及工料消耗量,必須對預算定額項目與設計內容要求之間的差異進行調整。這種使預算定額項目內容適應設計內容要求的差異調整就是產生預算定額換算的原因。
(2)預算定額的換算依據
預算定額的換算實際上是預算定額應用的進一步擴展和延伸,為保持預算定額水平,在定額說明中規定了若干條預算定額換算的具體規定,該規定是預算定額換算的主要依據。
(3)預算定額的換算類型
預算定額換算包括人工費和材料費的換算。人工費換算主要是由用工量的增減而引起的,而材料費換算則是由材料消耗量的改變及材料代換所引起的,特別是材料費和材料消耗量的換算占預算定額換算相當大的比重。預算定額換算內容的主要規定如下:
1)當設計圖紙要求的砂漿、混凝土強度等級和預算定額不同時,可按半成品(即砂漿、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換算。
2)預算定額對抹灰砂漿的規定。如果設計內容要求的砂漿種類、配合比或抹灰厚度與預算定額不同時可以換算,但定額中的人工、機械消耗量不得調整。
預算定額的換算主要有三種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換算、砂漿強度等級的換算和系數換算。
(4)預算定額換算的主要方法
1)混凝土的換算 混凝土的換算包括構件混凝土和樓地面混凝土的換算兩種,但主要是構件混凝土強度的換算。
構件混凝土的換算主要是混凝土強度不同的換算,其特點是:當混凝土用量不發生變化,只換算強度時。其換算公式如下:
換算后的預算價格=原預算價格+定額混凝土用量×(換入混凝土單價-換出混凝土單價)
換算步驟如下:
①第一步,選擇換算定額編號及單價,確定混凝土品種、粗骨料粒徑及水泥強度等級。
②第二步,確定混凝土品種(即是塑性混凝土還是低流動性混凝土、石子粒徑、混凝土強度),查出換入與換出混凝土的單價。
③第三步,換算價格計算。
④第四步,確定換入混凝土品種需考慮以下因素:即是塑性混凝土還是低流動性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強度;可根據規范要求確定混凝土中石子的最大粒徑;再按照設計要求確定采用的是礫石混凝土還是碎石混凝土,以及水泥強度等級。
2)砂漿的換算 砂漿換算包括砌筑砂漿的換算和抹灰砂漿的換算兩種。
①砌筑砂漿的換算方法及計算公式 和構件混凝土的換算方法及計算公式基本相同。
②抹灰砂漿的換算 在某省預算定額裝飾分部說明中規定:a.砂漿種類、配合比與設計不同時可以換算。b.抹灰厚度按不同的砂漿分別列在定額項目中,同類砂漿列總厚度,不同砂漿分別列出厚度。如定額項目中列出(18+6)mm,即表示兩種不同砂漿的各自厚度。厚度與設計不同時,可按砂漿厚度加裝飾定額中相關內容套子目。但定額中的人工、機械消耗量不變。
換算價格=原預算價格+∑(換入砂漿單價×換入砂漿用量)-(換出砂漿單價×換出砂漿用量)
式中 換入砂漿用量=定額用量/定額厚度×設計厚度
換出砂漿用量=定額中規定的砂漿用量
3)系數換算 系數換算是指按照預算定額說明中所規定的系數乘以相應的定額基價(或定額中工、料之一部分)后,得到一個新單價的換算。
【例2-7】 表2-1是某省建筑工程預算定額現澆混凝土柱項目表,請根據該表計算采用C30碎石混凝土現澆截面尺寸為600mm×600mm的鋼筋混凝土柱子55m3的直接工程費。已知石子最大粒徑40mm的碎石混凝土C20的單價為216.97元,C30的單價為259.32元。
【解】 根據題意,該現澆混凝土柱子是矩形的,因此,該分項工程應該套A4-13,但由于該分項工程采用的是C30碎石混凝土,而定額A4-13中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是C20碎石混凝土。因此,根據規定,當設計規定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與預算定額不同時需要進行換算。根據換算公式得到:
換算后的預算價格=原預算價格+定額混凝土用量×(C30碎石混凝土單價-C20碎石混凝土單價)=3553.58+9.86×(259.32-216.97)=3971.15(元)
55m3的鋼筋混凝土柱子分項工程的直接工程費=3971.15/10×55=21841.33(元)
2.3.4 利用預算定額編制施工圖預算的方法
(1)施工圖預算
施工圖預算是施工圖設計預算的簡稱,也叫建筑安裝工程造價。是指在施工圖設計完成后,根據已批準的施工圖紙,考慮實施施工圖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按照現行預算定額、費用標準、材料預算價格和建設主管部門規定的費用計算程序及其他取費規定等確定的單位工程、單項工程及建設項目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的技術經濟文件。
施工圖預算包括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四項內容,如圖2-19所示。

圖2-19 施工圖預算費用的構成
(2)施工圖預算編制的方法
利用預算定額編制施工圖預算主要有單價法和實物法兩種。
1)單價法
①單價法 單價法是根據施工圖紙計算出各分項工程的工程量,將各分項工程的工程量分別乘以地區統一預算定額中各分項工程的預算單價,匯總得到單位工程的直接工程費,措施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按規定的計費基數乘以相應的費率計算,最后匯總即可得到單位工程的施工圖預算(即建安造價)。
②用單價法編制施工圖預算的主要公式
單位工程施工圖預算直接工程費=∑(分項工程的工程量×分項工程的預算單價)
措施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規定的計費基數×相應費率
含稅工程造價=直接費+間接費+利潤+材差+稅金
提示:利用單價法編制施工圖預算,由于分項工程套用的是編制定額時期的價格,因此,最后要根據相關規定進行價差的調整。
③利用單價法編制施工圖預算的步驟 如圖2-20所示。

圖2-20 單價法編制施工圖預算的步驟
2)實物法
①實物法 實物法是根據施工圖紙計算出各分項工程的工程量,將各分項工程的工程量分別乘以地區統一預算定額中各分項工程一定計量單位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消耗數量,計算出各分項工程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消耗數量,分別乘以當時、當地的市場價格,計算出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最后相加得到單位工程的直接工程費。措施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按規定的計費基數乘以相應的費率計算,最后匯總即可得到單位工程的施工圖預算(即建安造價)。
②用實物法編制施工圖預算的主要公式
單位工程施工圖預算直接工程費=∑(分項工程的工程量×人工預算定額用量×當時當地人工工資單價)+∑(分項工程的工程量×材料預算定額用量×當時當地材料價格)+∑(分項工程的工程量×機械預算定額用量×當時當地機械臺班單價)
措施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規定的計費基數×相應費率
含稅工程造價=直接工程費+措施費+間接費+利潤+稅金
提示:利用實物法編制施工圖預算,能比較準確地反映編制預算時各種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市場價格水平,因此,利用實物法不需要進行價差的調整。
③利用實物法編制施工圖預算的步驟 如圖2-21所示。

圖2-21 實物法編制施工圖預算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