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經驗之十一:養牛場要合理確定牛群結構

在牛場中應及時淘汰大齡牛、低產牛和繁殖機能差的成年牛,才能提高牛群的生產性能和產犢頭數,為此必須搞好育成牛、犢牛培育組織工作,以便及時補充生產上所需牛只數量。在生產上,應做好階段飼養工作,按牛的年齡、性別、生產用途進行分組。在養牛場,一般可將牛群分為犢牛組、育成牛組(公母分群)、育肥牛組、成年母牛組等。各組牛在整個牛群中所占比例應根據養牛場生產方向、生產計劃任務、使用年限、牛的成熟期等方面來決定。基礎母牛群決定著牛場的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犢牛、育成牛對生產規模的擴大提供保證,決定著商品牛和育肥牛的多少。牛群組織是圍繞基礎母牛群規模進行安排的,在基礎母牛群中,由于年齡增大、疾病、低產等原因,每年需進行適當淘汰。對淘汰的基礎母牛數能否及時得到補充和擴大,則由后備牛的多少和成熟期決定。所以,牛場生產規模的維持或擴大與成年牛的利用年限和后備母牛的成熟期及其數量相關。

規模化養牛場母牛使用年限一般為10~12年,成年母牛淘汰率可高達20%~25%。這種淘汰率有利于保持牛群較高的產乳量和繁殖性能。考慮后備牛選優去劣,后備母牛的比例比母牛淘汰率高。育成牛應占25%~30%,其中,成熟的后備牛占10%~12%,12月齡以下母牛占15%~18%。成年母牛應占牛群的60%~65%,其中,一二胎母牛占20%~25%,三四胎母牛占25%~30%,6胎以上母牛占15%~20%。為保證牛奶的均衡生產,成年母牛群中產乳牛保持80%左右,干乳牛保持20%左右,母犢牛10%~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正宁县| 商南县| 思茅市| 章丘市| 南通市| 泾川县| 清流县| 台中市| 东阿县| 长海县| 襄汾县| 景洪市| 巴林左旗| 开江县| 承德市| 江门市| 晋城| 铜山县| 巴青县| 农安县| 韶山市| 泽普县| 安吉县| 山阴县| 娱乐| 介休市| 宝坻区| 平顶山市| 屯昌县| 南宁市| 潮安县| 耒阳市| 池州市| 富裕县| 吉林市| 阳原县| 伊宁县| 西畴县| 贵德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