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手太陰肺經經穴

經絡循行

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上臂部)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橈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經穴速記歌訣

LU十一是肺經,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發熱咽喉痛,中府云門下一寸,云門鎖骨下窩尋,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線六寸平,天府腋下三寸取,俠白府下一寸擒,尺澤肘中肌腱處,孔最腕上七寸憑,列缺交叉食指盡,經渠一寸突脈中,太淵紋上動脈動,魚際大魚骨邊中,少商指甲根外角,去指甲角艽葉明。

快速取穴

1.中府(LU1):肺之募穴。在胸部,橫平第1肋間隙,鎖骨下窩外側,前正中線旁開6寸。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鎖骨外端下方凹陷處的云門穴,當云門穴直下約1寸,與第1肋間隙平齊處是穴。或仰臥位,自乳頭(指男子)向外2寸處,再直線向上摸取肋骨,第一肋間隙處取穴 。主治咳嗽,氣喘,咳吐膿血,胸膈脹滿。

2.云門(LU2):在胸部,鎖骨下窩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內緣,前正中線旁開6寸。正坐位,用手叉腰,當鎖骨外端下緣出現的三角凹窩的中點處。主治咳嗽、氣喘、胸痛、肩痛。

3.天府(LU3):在臂前區,腋前紋頭下3寸,肱二頭肌橈側緣處。坐位,臂向前平舉,俯頭,鼻尖接觸上臂側處是穴;坐位,微屈肘,肱二頭肌外側緣,肘橫紋上6寸處是穴。主治咳嗽,氣喘。

4.俠白(LU4):在臂前區,腋前紋頭下4寸,肱二頭肌橈側緣處。坐位或仰臥位取穴,肱二頭肌外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主治呼吸系統疾病,咳嗽,氣喘,煩滿;以及上臂內側神經痛。

5.尺澤(LU5):五輸穴之一,本經合穴。在肘區,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肌腱橈側緣凹陷中。仰掌,微屈肘,在肘關節掌面,肘橫紋橈側端取穴。主治咳嗽,氣喘,咯血,胸部脹滿,咽喉腫痛,肘臂攣痛。

6.孔最(LU6):手太陰之郄穴。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7寸,尺澤(LU5)與太淵(LU9)連線上。伸臂仰掌取穴。主治咯血,衄血。

7.列缺(LU7):本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交任脈。在前臂,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5寸,拇短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拇長展肌腱溝的凹陷中。以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是穴。或立掌或側掌,拇指向外上方翹起,先取兩筋之間的陽溪穴上,在陽溪穴上1.5寸的橈骨莖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主治咳嗽,氣喘,偏正頭痛,項強,咽喉痛。

8.經渠(LU8):五輸穴之一,本經經穴。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寸,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手掌平放,掌心與拇指向上,距腕橫紋1寸的橈動脈搏動處,亦即醫者按脈時中指所按之處是穴。主治咳嗽,氣喘,喉痹,胸部脹滿,胸背痛,無脈癥。

9.太淵(LU9):五輸穴之一,本經輸穴。肺經之原穴。八會穴之一,脈會穴。在腕前區,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尺側凹陷中。仰掌,當掌后第一橫紋上,用手摸有脈搏跳動處的橈側凹陷中是穴。主治咳嗽,氣喘,胸部脹滿,胸背痛,喉痹,無脈癥。

10.魚際(LU10):五輸穴之一,本經滎穴。在手外側,第一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側掌,微握掌,腕關節稍向下屈,于第一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取穴。主治咽喉腫痛,咳嗽,咳血,失音。

11.少商(LU11):五輸穴之一,本經井穴。在手指,拇指末節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側掌,微握拳,拇指上翹,手拇指爪甲橈側緣和基底部各作一線,相交處取穴。主治喉痹,中風昏迷,小兒驚風,熱病,中暑嘔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安化县| 闸北区| 乌审旗| 紫金县| 隆德县| 文成县| 鹤壁市| 郁南县| 吐鲁番市| 高碑店市| 通州市| 开化县| 思南县| 淳化县| 彰化县| 城步| 汉沽区| 兰州市| 剑阁县| 遵义市| 鹿泉市| 巴青县| 光山县| 来宾市| 桂东县| 延吉市| 玉环县| 噶尔县| 楚雄市| 会宁县| 自治县| 襄汾县| 昆明市| 垦利县| 乐东| 汝州市| 五家渠市| 峡江县| 安龙县|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