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經驗之四:玉米使用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玉米是養豬最主要的飼料,玉米適口性好,粗纖維含量很低,淀粉消化率高,且脂肪含量可達3.5%~4.5%,可利用能值高,是豬的重要能量飼料來源。玉米的能量含量在谷實類籽實中居首位,其用量超過其他能量飼料,在各類配合飼料中占50%以上。所以玉米被稱為“飼料之王”。

玉米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配合飼料的飼喂效果,但是玉米使用中經常會遇到水分含量過高和霉變問題,需要引起注意。

一、玉米水分含量超標問題

玉米水分含量超標是最常見的玉米質量問題之一。飼料用玉米水分含量標準為14%,隨著玉米水分含量的提高,全價料的粗蛋白和代謝能水平不斷下降。由于玉米水分含量過高稀釋了日糧營養濃度,必須針對玉米水分含量的變化對配方進行必要的調整。這一點自己配制飼料的養豬場必須注意,比如隨著玉米水分含量的增加,豆油和豆粕的添加量必須相應增加,否則會導致豬采食的養分不足,影響飼養效果。

二、玉米霉菌污染問題

世界上每年大約有25%的玉米遭受霉菌污染,由此造成的損失可達數千億美元。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飼料上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有毒二次代謝產物。

霉菌造成玉米的營養值下降。受霉菌感染的飼料,由于霉菌生長需消耗飼料中的營養物質,以及在霉菌所含酶的作用下使飼料組成成分發生分解,故可使飼料的營養價值嚴重降低。Bartov等(1982年)報道,貯存期間發霉的玉米(玉米含水量為15.1%,貯存96天)脂肪含量明顯減少,由3.8%降低為2.4%;胡蘿卜素含量由3.1毫克/千克降低為2.3毫克/千克;維生素E含量由22.1毫克/千克降低為20.6毫克/千克。

Fritz等(1973年)報道,串珠鐮刀菌可使被感染的飼料中維生素B1的含量顯著下降,從而引起動物維生素B1缺乏癥。Richardson等(1962年)報道,雛火雞食入發霉豆粕時可引起生長緩慢,而當添加賴氨酸時則可防止生長下降。其他的研究結果表明,未用抑霉菌劑處理的飼料在貯存40天后可引起脂肪含量下降(Bartov和Paster,1985年)和胡蘿卜素含量下降(Nahm,1988年)。受霉菌污染的玉米,其代謝能下降5%~25%。

在霉變過程中由霉菌產生的酶、飼料自身所含的酶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可使飼料的感官性質惡化,如具有刺激氣味、酸臭味道、異常顏色、黏稠污穢感、結塊等,導致適口不良。反芻動物攝入霉菌污染的飼料時,還可破壞瘤胃內異常微生物群的平衡,從而降低動物的生產性能。

霉菌毒素對動物的危害也不容忽視,如黃曲霉毒素屬急性劇毒物質,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急性中毒表現為動物肝實質細胞壞死、膽管增生、肝細胞脂質消失延遲,出現脂肪肝、肝出血等癥狀。慢性中毒動物生長遲緩,肝臟出現亞急性或慢性損傷,主要表現為肝功能變化、肝組織學變化、食物利用率下降、體重減輕、生長發育緩慢、免疫力降低等,而且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嘔吐毒素會強力抑制豬的采食量和生長速度,在嘔吐毒素含量為0~14毫克/千克飼料的試驗中,Williamsetal(1998年)發現飼糧中每增加1毫克/千克嘔吐毒素,生長肥育豬的采食量即減少6%,在含毒量10毫克/千克以上即完全拒食。而且嘔吐毒素是潛在的蛋白質合成抑制劑,主要對快速生長的組織(如皮膚和黏膜)和免疫器官產生影響,導致對傳染病的易感性。

玉米赤霉烯酮是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其臨床癥狀隨接觸劑量和豬年齡不同而異。在所有的圈養動物中,豬對玉米赤霉烯酮最為敏感,而受影響最大的部位主要是其生殖系統。較低濃度會誘發女性化現象,較高濃度會干擾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發育。后備母豬最為敏感,低含量下(0.5~1.0毫克/千克)即可造成假發情和陰道脫垂或脫肛(Blaney和Williams,1991年)。

玉米赤霉烯酮會增加懷孕母豬發生流產及死胎的概率,初生仔豬的存活率較差,出現八字腿及外陰部腫脹(Vanyi,1994年)。Golhl(1990年)指出飼糧中10毫克/千克的玉米赤霉烯酮會延長母豬自離乳至配種的間隔時間,降低窩仔數和增加畸形豬的數量。玉米赤霉烯酮使年輕公豬性欲下降、睪丸變小、睪丸生精細胞上皮細胞變性,最后導致精子發育不良和不孕、生精細管周圍組織的炎癥反應等。

霉菌毒素在畜產品中的殘留對人類食品衛生造成的潛在危害也不容忽視。動物攝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飼料后,在肝、腎、肌肉、血、乳汁以及蛋雞中可檢出霉菌毒素及其代謝產物,因而可能造成動物性食品污染。霉菌毒素及其代謝產物在動物性食品中殘留可通過食物鏈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玉米防霉的意義遠遠超過了脫毒,應將玉米防霉問題放在首位。購進玉米時要抽樣檢測其水分、毒素指標和營養成分等,篩除破碎和霉變的籽粒和雜質,籽粒應飽滿、有一定光澤,尤其應注意有無外觀正常但已被霉菌污染的玉米。

保管的時候應嚴格控制玉米原料的貯存條件。一般霉菌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7℃;但有的霉菌更適宜15℃左右的溫度,適宜的相對濕度為80%~90%。

如果發現玉米霉變較為嚴重時,建議最好廢棄不用;如果確需使用時,除應進行處理并減少用量外,最好不要用來飼喂種豬和仔豬,特別是種公豬和妊娠母豬。

不要相信脫霉劑能解決玉米發霉的一切問題,如果只是輕度發霉時用脫霉劑具有的脫毒或減輕毒害的作用。中毒、重度發霉的玉米應堅決廢棄,因為,它不僅含有大量無法除去的毒素以及有害物質,而且它原有的營養成分已被破壞殆盡,使用它有百害而無一利。

三、玉米含水量感官鑒定

(1)含水量在14%以內 籽粒干燥,顏色正常。用牙咬有震動感和清脆的響聲,碎粒大小不一,斷面光滑。用手抓玉米籽粒或插進種子堆時有滑流“剎手”的感覺,在堆內攪動時會有“嘩嘩”的清脆聲。玉米胚部凹陷,干枯貼底。

(2)含水量在15%~16% 玉米較為干燥,顏色正常較新鮮。用牙咬時有震動的感覺,響聲不清脆,用手抓握或攪動時流利發滑但不“剎手”,胚部收縮凹陷,用手指可輕微掐入,指甲邊緣有發亮的油跡。

(3)含水量在17%~19% 玉米粒感覺不十分干,但也不很潮,顏色新鮮。牙咬時有響聲,不震牙。胚部有凹陷,用指甲很容易掐入,指甲帶有濕痕。

(4)含水量在20%~24% 玉米籽粒潮濕,顏色鮮艷有光澤。用手觸動種子堆時,聲音低沉,感覺潮澀,向玉米堆插入時感覺有阻力,胚部與粒面基本相平,牙咬時易碎,稍有低沉的響聲或無響聲,碎渣常連在一起。

(5)含水量25%以上 玉米籽粒潮濕,顏色鮮艷,光澤強并發亮,胚部飽滿或稍有突起,用牙咬時很容易壓扁,無響聲,手很難插入種子堆內。

(6)含水量在30%左右 玉米籽粒特別潮濕,籽粒漲大,粒色鮮艷明亮,胚部膨脹突起,用指甲掐胚部有水滲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七台河市| 偃师市| 白银市| 沾化县| 双桥区| 开封县| 贵溪市| 旌德县| 大安市| 莲花县| 诸暨市| 安图县| 玛纳斯县| 华阴市| 水城县| 鄯善县| 麻江县| 抚州市| 固原市| 平湖市| 泽库县| 宁都县| 梁河县| 台山市| 城市| 阳春市| 金山区| 晴隆县| 平山县| 临澧县| 新津县| 彰化市| 元氏县| 大洼县| 晋宁县| 英超| 吴江市| 惠来县| 团风县|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