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節氣順時養生法
- 王雷
- 744字
- 2019-11-15 20:06:16
前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次見到幼稚兒童,嘴里念念有詞,心里卻不甚了了地背誦著這首《二十四節氣歌》,我都會忍不住泛起笑意,一方面是為孩子的天真可愛感到歡喜,另一方面是由衷地被古代先哲的智慧所折服。
古人用干支紀年月、用節氣斷時令,這個方法稱得上是天文歷法史上最亮麗的風景。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后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系,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并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用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又把每個節氣分為三候,反映當時的物候變化,這就是七十二候。自然界氣象、物候的變化在二十四節氣中直接反映出來,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中國古代哲學講求“天人合一”,中醫理論也認為人與自然界是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自然界的興衰榮枯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人體生命周期,受自然界諸多因素的影響;人類機體的變化、疾病的發生與十二時辰、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同樣緊密相連。可以說大自然的氣候、氣象,都會在人體生命的長河中,烙下深深的印記,這也便是我們提出的“人體氣象學”的精華所在。
那么怎么樣順應二十四節氣變化的規律和特點來調節人體機能,防病健身,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我在傳統養生法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節氣的實際情況,結合人體相應的變化和規律,總結和闡釋出一些養生觀點,希望能夠告訴大家一些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功法等方式,達到強身益壽目的的養生訣竅。方法力求簡便有效,講解力求深入淺出,讓讀者朋友們在閱讀之后既能體悟到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將小方法用在生活中,對健康有所幫助!
王 雷
2015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