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唐生智

李靜之

唐生智,字孟瀟。湖南東安縣人。1889年10月12日(清光緒十五年九月十八日)生。祖父唐本有曾任廣西提督。父親唐承緒,在東安辦過天錫礦冶公司,在湘西管過鹽卡。唐生智1907年畢業于湖南陸軍小學,繼入湖北第三陸軍中學和保定入伍生隊學習。1912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步科。1914年畢業后,分配到湖南陸軍混成旅,任見習軍官、代理排長、代理連長,參加過反袁護國戰爭。1916年7月在湘軍第一師第二旅第三團任營長。經過湘南獨立戰爭和援鄂之役,次第升為第三團團長、第二旅旅長。當時,湖南內部譚延闿、趙恒惕、程潛三派明爭暗斗,1923年8月發生譚趙戰爭,唐參加趙的“護憲軍”,擊敗了譚派蔡巨猷部。11月底,譚延闿率領一部分隊伍退往廣東。趙把留在湖南的湘軍整編成四個師,唐升任第四師師長兼湘南善后督辦,移駐衡陽。

唐生智在湘南據地自雄,著力訓練部隊,未及三年,將隊伍擴充到號稱五萬人槍,成為湘軍中實力最大的一支。此時,唐結識了佛教密宗居士顧伯敘,向他學佛。唐即用佛教對部隊進行“精神教育”,令官兵一律摩頂受戒為佛教徒,佩帶“大慈大悲救人救世”胸章。

1924年1月,國民黨改組后,廣東的革命浪潮迅速波及湖南。唐生智去洛陽會見吳佩孚,了解吳對湖南的意圖。同時,又派人前往廣西和廣東,窺測南方形勢。1926年初,湖南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討吳驅趙運動,唐生智加入了驅趙行列,一面電請廣西“派一旅之眾,在黃沙河遙為應援”;一面派代表見吳佩孚,請吳諒解他去趙的“苦衷”。趙恒惕于3月12日通電辭職,委唐生智為內務司長兼代理省長。唐于25日在長沙就代省長職,并派兵占領了岳州。廣州國民政府即派陳銘樞、白崇禧同他聯系,共產黨湖南省委也對他做爭取工作。他表示擁護三大政策,愿意參加北伐。

4月,吳佩孚以援趙為名,驅軍南下,任命葉開鑫為“討賊聯軍湘軍總司令”,向唐軍反擊。唐軍在湘北失利,5月1日放棄長沙,退守衡陽。吳佩孚又派兵助葉,遣兵力占領湘潭、寧鄉、醴陵等地,衡陽處在包圍之中。唐急電請廣西派兵入湘。李宗仁令鐘祖培旅兼程于5月初趕到衡陽,與唐部合力反攻。廣州國民政府亦決定提前北伐,5月下旬,派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陳銘樞第十師、張發奎第十二師和葉挺獨立團及第七軍李宗仁部進入湘南增援,唐部轉取攻勢,成為北伐戰爭的序幕。

在革命形勢的推動下,6月2日,唐生智在衡陽接受了廣州國民政府任命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兼北伐軍前敵總指揮和湖南省主席職務。7月初,廣州國民政府正式出師北伐,以第四、七、八軍擔任湖南戰場的正面主攻,迅速占領了長沙。唐到長沙后,宣布廢除省憲法,解散省議會,成立省政府,率全軍宣誓加入國民黨。鑒于湖南工農運動蓬勃發展和對北伐戰爭的有力支持,他采取同共產黨合作的態度,容許開展工農運動。國民黨湖南省黨部8月召開全省第二次代表大會,唐被選為執行委員。

8月12日,北伐軍總司令部在長沙舉行軍事會議,決定先攻取武漢,然后向長江下游發展。唐生智以北伐軍前敵總指揮名義統率第四、七、八軍沿粵漢路北上。8月底,先后突破汀泗橋、賀勝橋,9月上旬攻占漢口、漢陽,10月10日攻克武昌。第四、第七兩軍隨即轉入江西戰場,第八軍則留駐兩湖整訓。1927年初,唐生智擔任北伐軍西路軍總指揮,負責鞏固武漢,俟機進攻河南。他轄有由第四軍擴編的第十一軍、第四軍及由第八軍擴編的第八、第三十五、第三十六等軍,實際上控制了武漢的軍事大權。在政治態度上,他對共產黨表示友善,甚至要求加入共產黨。

其時,國民黨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決定從廣州遷至武漢,但是遭到蔣介石的反對,他把總司令部遷至南昌。12月13日,共產黨聯合國民黨左派在武漢成立了“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及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作為臨時黨政最高權力機構,開展了反對蔣介石的斗爭。唐生智站在武漢反蔣陣線一邊,以軍事實力支持武漢革命政權,被推為“臨時聯席會議”的成員。1927年2月,被增選為武漢的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后,唐生智被選為軍事委員會委員、軍委會七人主席團成員和國民政府委員。4月5日,武漢國民政府任命他為第一集團軍所轄之第四方面軍總指揮。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共清黨政變,18日,在南京成立了國民政府,形成寧漢分裂局面。武漢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免去蔣介石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下令通緝,唐生智極力主張東征討蔣。時因奉系進兵河南,武漢政府決定先進行北伐。唐生智率領第四軍、第十一軍、第三十六軍及賀龍獨立第十五師等部約六萬人北上,于5月底將奉軍逐出河南。6月1日,北伐軍與馮玉祥軍會師鄭州。

正當武漢政府揮師北伐的時候,駐湖北宜昌的獨立十四師師長夏斗寅率部于5月17日叛變,企圖襲取武漢。接著駐長沙的何鍵三十五軍三十三團團長許克祥發動“馬日事變”,進攻省總工會、省農民協會、省黨部、省黨校及其他革命團體,捕殺共產黨員和工農群眾。一時兩湖地區的反動氣焰極其囂張。汪精衛集團撕下了左派面具,發布限制工農運動的禁令。這時,唐生智怕激起兩湖人民暴動,無法控制局面,于24日從河南前線電代理湖南省主席張翼鵬,指示駐湖南各軍不許再有任何行動,要他們發還收繳工農武裝的槍支。他還公開演說,表示擁共反蔣,電請武漢國民黨中央對“馬日事變”“派員查明處理”《湖南軍農工沖突事件》,《國聞周報》第4卷第23期。,并因許克祥是他的部下而自請處分。但是,25日,他又電令湖南省黨部、省政府,嚴懲“侵擾”軍人家屬財產的“暴徒”,派副軍長葉琪、周斕回湘“鎮懾”《湖南軍農工沖突事件》,《國聞周報》第4卷第23期;《申報》1927年6月4日。。26日,唐生智回湘。他一面繼續表示遵守三大政策,解散了湖南國民黨右派組織的“救黨委員會”;一面又指責工農運動“領導失人”,應即停止活動聽候改組。對許克祥,則以“激于義憤”,從輕處理1927年6月26日唐生智致武漢中央“宥電”,見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3年版,第351頁。。不久,唐返回武漢,仍遙領湘政,以三十六軍副軍長周斕代行省主席職權。

同月,唐生智所部從鄭州回師武漢后,武漢政府將第四方面軍擴充為第四集團軍,任命唐為總司令兼該集團軍第一方面軍總指揮,轄第八、三十五、三十六軍;張發奎為第二方面軍總指揮,轄第四、十一及暫編第二十軍,東征討蔣,進攻南京。蔣介石立即將魯南前方的第七軍調到安慶、蕪湖間迎堵,寧漢交兵迫在眉睫。就在這時,衛戍武漢的李品仙第八軍收繳了工人糾察隊的槍支,何鍵第三十五軍占領了總工會和重要行業工會的房屋,氣勢洶洶。6月29日,何鍵發出反共宣言,要求武漢政府及唐生智“明令與共產黨分離”《武漢反共之重要文件》,《國聞周報》第4卷第29期。,公開宣稱:“不分共不能東征,不愿為共產黨東征。”蔡和森:《黨的機會主義史》,蔡和森著,中國革命博物館編《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7—88頁。唐則表示“分共案最好保留到南京打下后再討論”,但又說“無奈這些赳赳武夫不聽我的話,只聽何鍵的話”,“我也拿不住我的部下”,“最好還是CP顧全大局,自動地解決這個難題”蔡和森:《黨的機會主義史》,蔡和森著,中國革命博物館編《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第87—88頁。。他又公開提出,愿送在武漢政府擔任部長的共產黨員譚平山、蘇兆征“出洋考察”。由于汪精衛等在武漢加緊準備“分共”,東征被擱置起來。

7月15日,汪精衛集團公開“分共”,國共合作完全破裂。唐生智也背棄“擁護三大政策”的諾言,并于7月29日出席廬山“分共”會議。8月13日,蔣介石下野,武漢方面東征討蔣失去借口,寧漢對立局面表面有所緩和;但是,唐生智坐擁重兵,以兩湖為根據地,仍全力向長江下游發展。8月中旬,特派三十五軍軍長何鍵為江左軍總指揮、三十六軍軍長劉興為江右軍總指揮,沿江東下,占領了安慶、蕪湖,進窺南京。李宗仁、何應欽等聯名電請武漢方面中止東下之師,迎汪精衛、譚延闿等到南京,協商寧漢“統一”。8月下旬,汪等到南京。9月,國民黨寧、漢、滬三方取得暫時妥協,在南京組織“中國國民黨特別委員會”,改組了國民黨政府和軍事委員會,唐生智被推為特委會委員;但是,汪精衛、唐生智等未能取得黨政實權,于是唐借口特別委員會為西山會議派所把持,于9月21日返回武漢,通電反對南京特委會,宣布成立武漢政治分會,與南京對峙。10月初,南京方面再派代表與汪精衛磋商合作,但寧方所提條件為唐生智所拒。南京政府于20日以“通敵叛黨”罪名免唐生智本兼各職。24日,特委會又決議永遠開除唐的黨籍,解除其黨內一切職務。11月初,南京政府派李宗仁、程潛、朱培德分別為三、四、五路總指揮,率領西征軍進行討伐。同時,馮玉祥部樊鐘秀、方振武等由鄂北挺進,魯滌平由宜昌順流東下,李福林、方鼎英、范石生等從廣東進兵湖南。唐生智四面受敵,不得不在11月12日通電下野,當晚離開武漢前往日本。唐軍大部被編歸桂系統轄,在繼續北伐奉軍時由白崇禧率領進駐唐山、開平一帶。

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蔣介石一面派人到白崇禧軍中收買李品仙等人倒戈;一面派劉文島與寓居上海的唐生智聯系,要他接掌舊部。唐生智立即啟程赴開平回到他的部隊,4月5日,在北平通電就任蔣所委的討逆軍第五路總指揮職,為蔣擊敗桂系立了功。

5月,馮玉祥親赴山西拉閻錫山反蔣介石,李宗仁也在廣西打出“護黨救國軍”旗號,聯合以汪精衛為首的改組派反蔣。蔣介石對唐生智很不放心,遂于6月1日任命他為軍事參議院院長兼編遣會議編組部主任,要他到南京任職。唐見形勢不利,隨即通電討馮。10月,蔣馮戰爭正式爆發。蔣介石派唐赴河南前線指揮。唐非常賣力,替蔣扭轉了戰局,受到蔣的傳令嘉獎。11月,馮軍敗退,蔣親到鄭州車站慰問唐生智,禮遇極隆,并命令所有參加這次戰役的部隊歸他指揮。

盡管如此,唐生智仍在暗中與各方進行反蔣洽談。12月3日,與馮軍達成一致倒蔣的諒解,同日,安徽省主席、第十三路軍總指揮石友三在浦口異動,以圖進攻南京。唐隨即在鄭州通電反蔣,沿平漢路南下,將主力集結在駐馬店一帶。12月20日,唐電第二路軍總指揮劉峙索讓武漢。蔣介石下令褫唐本兼各職,通緝法辦,調劉峙北上討唐。27日,唐對蔣軍發起總攻,被阻于遂平、確山間。蔣部新編第十四師師長楊虎城又襲擊和占領了駐馬店,使唐受到致命的打擊。與唐同時醞釀反蔣的閻錫山,這時為蔣收買,赴鄭州以陸海空軍副司令指揮討唐軍事,南下夾擊唐軍。唐的反蔣戰爭不到一月便遭慘敗,他只好在1930年1月9日通電下野,化裝逃到天津,流亡香港、澳門、新加坡。

1931年4月30日,國民黨粵方四監委借口蔣介石非法扣留胡漢民,發表通電公開彈劾蔣介石,唐生智通電響應。5月27日,各派反蔣力量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非常會議”,組建了反蔣的國民黨政府。唐被推為廣州國民黨政府及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九一八”事變后,寧粵雙方協議統一,于1932年元旦組建了“統一合作”政府,唐生智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委員兼軍事參議院院長,但已沒有兵權。1934年12月,唐被調任訓練總監部總監,留居南京。1935年4月,國民黨政府任命他為陸軍上將。以后,他又擔任軍事委員會執行部主任、軍事委員會委員、軍委會第一廳主任,仍兼訓練總監部總監。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戰開始時,他以執行部主任經常參加軍事會議和調動軍隊等事宜。

11月,國民黨軍隊從上海撤退,南京危急。蔣介石派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表示“誓與南京共存亡”宋希濂:《南京守城戰役親歷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中華書局1961年版。。12月初,日軍兵臨城下,他奉蔣介石的命令倉皇撤退,軍民損失慘重。南京撤退后,唐生智避居湖南,在家鄉東安創辦耀祥書院(抗戰勝利后改為耀祥中學),研究佛學、哲學、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及古典文學等。1939年,蔣介石派他做軍事委員會運輸總監,不久,他辭職。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唐掛著軍事委員會委員頭銜,閑居于重慶、東安兩地。由于他兩次反蔣,蔣對他頗有戒心,在東安和重慶都派有憲兵“保護”。他對蔣也小心戒備,怕遭暗算。

抗戰勝利后,唐生智思想彷徨,帶領全家仍回東安辦學。這時,他開始接觸進步書籍。鄉居期間,對人民的疾苦有所感受,促使他重新思考和選擇自己的道路。

解放戰爭形勢迅速發展,唐生智看到內戰沒有出路,曾于1948年11月去南京、上海,向蔣介石建議停戰言和,予民休息。他在國民黨上層人士、在野各黨派人士和學者名流中,做了一些謀求和平的工作,并和共產黨上海地下組織的人員有過接觸。

1949年4月,湖南省主席程潛迎唐生智到長沙共商爭取湖南和平解放大計。唐于月末到達后,發出湖南人民應該團結自救的呼吁,并擔任湖南各界人士組織的“湖南人民自救委員會”主任委員。唐為團結湖南地方勢力,爭取湖南和平解放,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1949年5月,白崇禧從武漢敗退竄湘,瘋狂鎮壓湖南人民爭取和平解放運動。唐生智于5月24日返回東安原籍。這時,共產黨湖南地下組織也派人到東安,繼續對唐進行爭取教育工作。唐聯絡道縣、零陵等地的地方部隊,襲擾湘桂路,阻攔白崇禧部隊退守廣西,并對桂系部隊進行策反。白崇禧派李品仙對他進行威脅利誘,他不為所動。

8月4日。程潛、陳明仁領銜發表湖南高級將領三十八人的起義通電。唐生智亦領銜發表湖南各界人士一百零四人的響應通電,并吁請西南、西北迅速采取一致行動。5日,長沙和平解放,唐生智擔任湖南人民臨時軍政委員會委員。

全國解放后,唐生智歷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政協湖南省委員會副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第二、三屆常委,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一屆委員,第二、三、四屆常委,國防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常委等職務。

1970年4月6日,唐生智因腸癌在長沙逝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中区| 延安市| 莱阳市| 靖宇县| 江油市| 蓝田县| 邳州市| 娄底市| 宁夏| 卓资县| 景宁| 碌曲县| 安平县| 罗江县| 蒙城县| 新余市| 襄汾县| 乡城县| 河南省| 娄底市| 仁化县| 肥东县| 行唐县| 赤水市| 诸暨市| 石柱| 南昌县| 民勤县| 绥棱县| 遵义市| 怀宁县| 平乐县| 邳州市| 龙山县| 崇仁县| 合山市| 神木县| 搜索| 新密市| 莒南县|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