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第三卷)
-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 2328字
- 2021-03-04 18:14:07
黃煥南
黃煥南,名守珠,字綽輝,號煥南,以號行,1856年3月28日(清咸豐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廣東香山(今中山縣)。父親黃冠千是私塾教師,子女眾多,收入菲薄,家境貧困。黃煥南十六歲時在當地一家米鋪當學徒,次年隨鄉親遠渡重洋去澳大利亞謀生,在新南威爾士州悉尼(舊譯雪梨)蘇興隆雜貨店當勤雜工,業余補習文化。黃工作勤勞,生活儉樸,十二年后積得少許資金,與人合伙開設廣生和雜貨店。由于經營得法,營業蒸蒸日上,廣生和逐步擴展成為當地著名百貨商店,他也成為當地有名的僑商。1900年秋,梁啟超等人因自立軍勤王運動失敗逃亡澳洲,為保皇會從事募款活動,黃煥南曾予接待和資助。
1913年,久居海外的黃煥南思念故土,抱著回國投資實業的愿望,變賣了在澳洲的產業,攜款回國。其時適值澳洲歸國華僑馬應彪、馬永燦等人在香港、廣州等地開設先施百貨公司,馬永燦等與黃煥南在澳洲時即已相識,且知他善于經營百貨業,熟悉市場,遂邀他投資參加先施公司任為董事,并聘任為廣州先施公司司理,與原司理馬祖金共同負責經營。在黃、馬共同籌劃下,1914年廣州先施公司增設設備華麗的東亞酒樓,附有旅社和中西餐廳。1915年又陸續興辦機器、五金、皮革、玻璃、木器、肥皂、制鞋、汽水、化妝品等十個工廠,均附屬于先施公司,雇有職工千余人。廣州先施公司1912年創辦時資金四十萬元,至1915年結算,獲利已超過資金兩倍。后又在廣州十八甫和惠愛街等處增設分行。
先施公司既在港粵兩地經營得手并取得信譽,馬應彪、黃煥南等人遂謀在全國的商業中心上海開設滬行。1914年黃煥南兩次到滬進行調查和籌備,先由港行撥款占股,繼而募集股金共六十萬元,租定鬧市區南京路地基十畝余,建造五層鋼骨水泥大樓。由于工程規模甚大,資金不敷應用,因此在1915年決定再行增資六十萬元,消息傳出不久即認股滿額,而后繼者仍紛至沓來。黃煥南與馬應彪等商議,與其拒而不納,不如再增資額至二百萬元。經招股足額后,成立滬行董事會,推定馬應彪為董事長兼監督,黃煥南為董事兼首任正司理。
1917年10月20日,上海先施公司正式開張,黃煥南針對當時滬地商業討價還價的習氣,規定明碼實價劃一不二的營業方針,擬就廣告“始創不二價,統辦環球貨”招徠顧客。由于資力雄厚,備貨齊全充足,品種繁多,黃煥南重視進貨質量,必求貨真價實。百貨營業部共分五層十九部,他選派干練職員擔任各部部長,并親自擬訂了健全的銷貨記錄表冊和會計制度。與百貨營業部同時開張的尚有設備完善,并辟有中西菜館的東亞旅館和百戲雜陳的先施屋頂樂園。其時滬上已開設有專銷洋貨的外商惠羅、福利、泰興三大百貨商店,先施則為國人創辦的首家大型百貨公司,兼售中外百貨,并仿效歐美資本主義企業,訂有一套新式管理制度,服務質量遠勝舊式商店,因此招徠顧客如云,營業興盛。不久黃煥南又在閘北覓址開設先施附屬工廠,下分鐵工、木工、家具、油漆工程四部。
此時,先施公司港、粵、滬三行雖牌號相同,但各自集資獨立經營,互不相關。為謀求事權統一,人才相互調用,商品相互調劑,經馬應彪、黃煥南等倡議,三方股東大會同意,自1919年1月16日起實行統一,合訂資本額為港幣七百萬元,以香港為總行,滬、粵兩地為分行,向香港當局登記注冊。馬應彪任董事長兼總監督,黃煥南仍任董事兼滬行正司理。1922年起黃煥南升任先施公司滬行監督。當年他曾赴歐美各大城市考察商業,并在英國倫敦設立先施公司辦莊。
隨著先施滬行業務的擴展,黃煥南于1923年撥出資金十萬余元在西華德路(今長治路)購置廠基二十余畝,自建廠房,擴大附屬工廠的生產規模,雇有職工三百余人。產品計有車床、鉆床、銀箱、保險柜、火爐、中西家具等,并承接定制大小機器及零件。附屬工廠附設夜校,聘有教員,為職工業余補習文化。公司并雇用基督教牧師任人事科長,每星期日上午休業,舉行宗教儀式,向職工傳教。業余舉辦青年會(職工俱樂部),開展粵劇、京劇、話劇、圍棋、球類等文體活動。
先施公司滬行在黃煥南擘劃下,于1924年在百貨大樓加筑兩層樓,成為七層大廈。是年先施保險公司在滬設分公司。黃煥南原是該公司董事,此時兼任上海分公司參事。在此前后又開設滬行支店兩處。
1925年5月,上海發生“五卅”慘案,先施公司參加全市罷市斗爭,停業近一月。此后,黃煥南在時局的影響下逐步增加了國產商品在進貨中的份額。
先施業務發展,但職工工資菲薄。1926年年關將屆,職工因生活困難,多次推派代表,向黃煥南提出增加工資、承認工會組織的要求,但都遭到拒絕。1927年初全體職工團結一致,進行罷工斗爭,持續六天六夜,終于迫使黃煥南作出讓步,接受各項要求。
1929年,黃煥南應先施總監督馬應彪所召,與廣州先施監督馬永燦三人共同商議,并經董事會同意,將公司歷年結余加派紅股,每十股分派紅股三股,另募新股九十萬元,增資合計股本一千萬元。
1932年先施滬行受到“一二八”事變后淞滬抗戰的影響,營業驟降,一度陷于困境,黃煥南苦心籌劃,在公司職工的支持下,節約開支,想方設法增加營業額,始得渡過難關。此時黃煥南雖年逾古稀,但仍精神矍鑠,專心先施的經營管理。他二十余年如一日,每天提前一小時到公司辦公,習以為常。他并兼任香港國民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新華進出口銀行、先施人壽保險公司、先施化妝品廠及廣東旅滬同鄉會、廣東平民醫院、粵東中學等處董事,并任廣肇公所理事、中山保育善會名譽會長等職。
1936年8月24日黃煥南在滬病逝。
主要參考資料
黃祖康:《黃煥南傳略》(未刊稿)。
《先施公司二十五周年紀念冊》,先施公司編印,1925年版。
《先施公司七十五周年特刊》,香港先施公司編印,1975年香港版。
張子英:《先施公司職工運動史料》(討論稿),1982年3月。
孫鳴岐主編:《現代實業家·黃煥南》,上海商報社1935年版,第23頁。
黃祖康先生訪問記錄(1986年11月23日)。
黃祖貽先生訪問記錄(1987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