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第八卷:1937-1939
-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 14394字
- 2021-03-04 18:11:29
2月
2月1日 蔣介石指示劉峙、顧祝同率中央軍入駐西安注意事項:“一、入西安后,對楊(楊虎城)先以誠意待之;二、部隊應慎選其軍紀優良與防御力較強者為要;三、立即以國府命令名義由行營發表西安衛戍司令一員?!?/p>
△ 于學忠向東北軍高級軍官傳達王宅(王以哲家)“三位一體”會議結果,決定采取政治和平方針營救張學良,引起少壯派強烈不滿。
△ 周恩來與楊虎城、于學忠、王以哲、何柱國等分別代表紅軍、第十七路軍、東北軍開最高軍事會議;應德田亦參加。會上,于學忠、王以哲、何柱國主張和平解決;楊虎城亦表同意;應德田等人亦無異議。周恩來再次闡述中共和平解決的方針,強調維護內部團結,多做思想工作,防止分裂活動。
△ 張學良函勸所部遵照中央命令撤防。
△ 于學忠在西安新城大樓向東北軍干部傳達三方面潼關談判和平解決事變的協議。傳達畢,于學忠放聲大哭,聽眾亦多痛哭流淚。
△ 是日晚,楊虎城派李志剛去潼關準備簽署和平協議。王勁哉即以此消息告知孫銘九;孫銘九下令封鎖城門,阻止李志剛去潼關。
△ 朱德接見《新中華報》報社記者,重申“紅軍之主張完全與全國人民一致,用全力謀國內各黨派各軍隊之聯合,共同向著中華民族最大敵人日本帝國主義進攻,而不愿自相殘殺之內戰再延一時一刻”。朱德表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如蔣介石能實現其在西安的諾言,則紅軍愿與國民黨軍隊共上抗日戰場。不論過去曾否與紅軍敵對之部隊,一律以友軍看待,靜待聯合抗日局面的形成。
△ 蒙藏委員會制定《漢藏僧侶游學辦法》,凡12條,以溝通漢藏文化;并派員視察各地蒙藏學校。
△ 川黔鐵路成渝段工程開工。
△ 中美兩國在南京簽訂《無線電通話合同》。
△ 上海與香港無線電通話。同日,上海與南昌及洛陽間電話通話。
2月2日 蔣介石等由溪口至杭州。
△ 西安城內東北軍特務團長孫銘九及應德田、苗劍秋等反對撤兵,槍殺第六十九軍軍長、主和派將領王以哲與參謀長徐方等四人,史稱“二二事件”。何柱國躲入楊虎城公館,始免遇難。周恩來聞訊后,嚴厲批評槍殺王以哲行動,并與劉鼎等中共人員至王以哲家中吊唁,王的家屬和東北軍將領深受感動。隨后,到新城和楊虎城商議。楊虎城派李志剛到潼關繼續談判。
△ 張學良、楊虎城在陜西渭南部隊全部撤出渭南前線。
△ 駐陜第一〇六師師長沈克與騎兵第十師師長檀自新通電服從中央,稱“捍國之武力,非自殘之工具,以愛國之美名,作害國之事實,克等不忍聞,亦不忍見。是以雙十二事變之后,即本中央寬大之處置,始終擁護,以期精誠團結,群策群力,復我大仇”。
△ 下午,于學忠在新城大樓邀集馬占山、米春霖、鮑文樾、劉偉等商量如何穩定東西兩線部隊,決定推派馬占山、鮑文樾等四人前往平涼說服劉多荃與繆澂流,派陳昶新(旭東)前往說服吳克仁。
△ 國府主席林森電美國總統羅斯福慰問該國水災災情。
△ 天津警察局破獲日本人冒充“共產黨機關”,捕獲漢奸郭秀山、楊源等。
2月3日 國民黨中政會決議,準蔣介石續假兩星期。
△ 何應欽電唁王以哲家屬,稱王以哲“力持正義,服從中央命令,尤為國人所欽佩”。
△ 駐防渭南前線的東北軍得知王以哲被害,自動撤出渭南,立即開回臨潼向西安警戒,欲為王以哲報仇。周恩來、葉劍英派劉瀾波至渭南,勸劉多荃以大局為重,維護東北軍的團結。
△ 晚,馬占山一行與劉瀾波均到達渭南劉多荃指揮部,劉多荃表示對南京輸誠,與高崇民同去高陵與繆澂流會合,讓開隴海線正面陣地,并派副師長高鵬云電話通知在潼關的中央軍樊崧甫提前進軍。
△ 為避免東北軍內訌,周恩來派劉鼎將孫銘九等人送至涇陽、云陽紅軍駐地。
△ 宋哲元代表戈定遠至杭州謁蔣介石。
△ 北平市長秦德純、天津市長張自忠、濟南市長聞承烈至天津謁宋哲元,向冀察政委會報告天津、濟南及北平政務。
△ 西安局勢緊張,周恩來與秦邦憲商定,秦邦憲、葉劍英、李克農等大部中共人員撤至三原紅軍駐地,周恩來個人仍留西安。
△ 周恩來與秦邦憲將西安情況電告彭德懷、任弼時,建議“請毛(毛澤東)下令彭、任,從4日起,各軍團即向預定地點轉移,十五軍團由周(周恩來)令其經咸陽在叱干鎮集結”。
△ 自是日起,楊虎城先后電宋子文、宋美齡、閻錫山、何應欽等人,并準備請鄧寶珊向蔣介石面陳一切,希望經二二事變后能釋放張學良,至少許其回陜訓話一次,以安定東北軍。
△ 美總統羅斯福電謝林森慰問該國災情。
2月4日 楊虎城、于學忠、孫蔚如、何柱國、董英斌、繆澂流、劉多荃七將領聯名發表《和平宣言》,提出:一、恢復張學良公權;二、陜、甘軍隊部署原案酌為變更;三、軍隊移防待張學良回陜后開始;四、陜、甘民眾團體仍舊維持。
△ 李克農回至西安,周恩來與中共代表團人員遷至西安七賢莊,設立紅軍聯絡處,對外稱“第十七路軍通訊訓練班”。
△ 中央軍入駐渭南,推進至臨潼,張、楊部隊陸續后撤。
△ 西安市戒嚴司令部撤銷,城市治安由軍警督察處維持。
△ 毛澤東電潘漢年稱,“前線已開始撤退,和平前途可逐步實現”, “望你同張沖兄在5至7日內飛來延安一行,商決各種合作問題”。
△ 周恩來電張聞天、毛澤東、朱德、張國燾、彭德懷、任弼時分析目前形勢稱,東北軍因王以哲遇害愈加分化,張學良更難回來,東北軍有東調安徽可能。國民黨三中全會只能做到宣布和平統一,團結御侮,不能提出容共案。周恩來并提出中共方針為堅持“三位一體”,團結到底,東北軍開甘肅以避免分裂;歡迎中央軍,避免對立;西路軍問題擬與顧祝同面商,送錢接濟。
△ 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議撥款五萬元修理黃花崗烈士墓。
2月5日 蔣介石決定當前“五項方針”:一、對內避免內戰;二、政治、軍事仍應漸進,預定三至五年內為統一時間;三、不說排日,而說抗日;四、加強軍隊訓練;五、分省物色品行方正人才。蔣介石的內政、外交政策開始有重要轉變。
△ 于學忠、何柱國、繆澂流、劉多荃四軍長在高陵共議,決定接受乙案,東北軍開出潼關。東北軍中下級軍官與士兵要求保持“三位一體”,主張執行甲案。因東北軍內部意見不一致,決定派何柱國前往溪口向張學良報告西安情況。
△ 東北軍撤出西安。
△ 教育部制訂《各省市推行職業補習教育辦法大綱》五項,“對志愿從事職業者,授以知識技能,使得服務社會,提高工作效率”。
△ 行政院命令禁止發售《清史稿》,以該書“內容紕謬百出”。
△ 國貨聯營公司在上海成立,黃炎培等到會。
△ 宋哲元訪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交換對“開發”華北經濟意見。
△ 德穆楚克棟魯普(德王)任偽蒙軍總司令,日本促其進攻綏東興和、紅格爾等地。日特務機關長田中在嘉卜寺召開軍事會議,討論攻綏計劃。
△ 日本華北駐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在天津召開濟南、太原、張家口三地日本領事館武官會議。
2月6日 楊虎城回到三原。第十七路軍開抵三原一帶,指揮部設三原;紅軍彭德懷部北撤??谷章撥娕R時西北軍事委員會自西安撤向邠縣。
△ 周恩來電告彭德懷、任弼時、張聞天、毛澤東稱,二二事變后,少壯派潰亂,特務團、抗先隊開往邠縣,沈克等師投降南京,于學忠無力統一東北軍。如再批評東北軍的兩派,則便利南京政府各個收買與分別指揮。第十七路軍暫難立足,我們應鼓足勇氣給予支持。我們除在西安建立辦事處外,派葉劍英到三原、涇陽建立辦事處,并連接淳化、延安。
△ 周恩來等中共人員退出張學良公館,搬進七賢莊紅軍招待所,留機要科長童小鵬主持紅軍聯絡處。
△ 中央軍進抵西安接防;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安行營主任顧祝同暫住臨潼。
△ 國民政府頒布《威海衛管理公署組織條例》。
△ 康藏糾紛解決。藏方已愿將白玉等四縣歸還西康;入康藏軍撤回。劉文輝派員在昌都與藏方取得聯絡。
2月7日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隴海鐵路潼關至西安間通車。
△ 鄧寶珊自西安飛抵南京,報告陜、甘狀況與善后辦法,陜局得以圓滿解決。
△ 日駐華大使川樾茂由上海抵南京,稱此行系為探聽西安事變解決辦法,并“觀察”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
△ 日關東軍司令部制定《昭和十二年度關東軍治安肅正計劃要綱》。
△ 漢口總商會請湖南省政府制止修筑洞庭湖天佑垸。天佑垸將占面積40余萬畝,約當洞庭湖湖面13%。
2月8日 中央軍第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率部和平進入西安。同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安行營主任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進入西安。
△ 蔣介石電顧祝同,謂“安置東北軍辦法,總以調駐豫、鄂、皖省區為唯一方針”。
△ 何應欽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紀念周報告《關于處理陜甘經過》稱:“西安問題,截至現在,只能說是告了一個段落;須俟張部完全遵照中央命令開駐新指定之防地,才能說完完全全告一結束?!?/p>
△ 毛澤東電周恩來,請其與顧祝同面商紅軍防地必須增加金積、靈武、中寧、豫旺、安邊、寧條梁、清澗、宜川等處。
△ 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委員會總會修正通過《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綱目圖表》,并決議設立海外支會,通過《海外支會組織須知》。
△ 國民政府令:撤銷河北、山東、河南三省河務局,另設黃河水利委員會駐各省黃河修防處。
△ 云南十三大寺總管圣露呼圖克圖抵南京,謁國民政府主席林森。
2月9日 蔣介石由杭州至上海。
△ 國共談判代表張沖、潘漢年分別于是日到達西安;潘漢年介紹張沖與周恩來會見。
△ 國共兩黨代表在西安舉行第一次正式會談,國民黨代表為顧祝同、張沖、賀衷寒,共產黨代表為周恩來、葉劍英、秦邦憲;談判歷時一月。
△ 周恩來聽取潘漢年匯報,判斷蔣介石能否停止“剿共”方針,須看情勢發展,并以此電告中共中央,建議蔣介石如要中共派員至南京參加會議,中共只應答應出席國民大會與國防會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舉行會議,討論并通過《中共中央給中國國民黨三中全會電》,內稱:“西安問題和平解決,舉國慶幸,從此和平統一團結御侮之方針得以實現,實為國家民族之福。當此日寇猖狂,中華民族存亡千鈞一發之際,本黨深望貴黨三中全會本此方針,將下列各項定為國策:一、停止一切內戰,集中國力,一致對外;二、保障言論、集會、結社之自由,釋放一切政治犯;三、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代表會議,集中全國人材,共同救國;四、迅速完成對日抗戰之一切準備工作;五、改善人民生活。”中共中央為表示團結御侮之誠意,作如下之保證:一、在全國范圍內停止推翻國民政府之武裝暴動方針;二、工農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之指導;三、在特區政府區域內,實行普選的徹底民主制度;四、停止沒收地主土地政策,堅決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綱領。
△ 毛澤東、張聞天電周恩來稱,與國民黨談判的主要內容,以致國民黨三中全會電的立場為準則。軍事方面,紅軍初步編為12個師,組成四個軍,以林彪、賀龍、劉伯承、徐向前為各軍軍長,組成一路軍,設正、副總指揮,朱德為正,彭德懷為副,軍餉每月為80萬至100萬元。如成立國防委員會,紅軍應派代表參加。國民黨保證不逮捕共產黨員,不破壞中共黨組織,紅軍中的中共領導不變。
△ 周恩來會見顧祝同。顧祝同再次表示,同意紅軍在西安設辦事處,保證不迫害民眾團體等;并稱蔣介石原定約周恩來10日赴杭州談判,因故推遲,命顧祝同先與周恩來會談。
△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電令撫慰旅陜東北軍民,并撥款派員調查撫慰。
△ 國民政府中央地方自治計劃委員會通過《地方自治組織綱領》。
△ 上海英商電車工人3000人為要求改善待遇,舉行同盟罷工一天。
△ 日本駐華大使川樾茂訪外交部長張群。
△ 延安歡宴自日本歸國的《大公報》記者范長江,毛澤東在會上稱,為了實現民主政治,共產黨可以放棄土地革命和蘇維埃、紅軍名義。
2月10日 國民黨中常會決定,五屆三中全會本月15日舉行。
△ 中共中央致電國民黨三中全會,表示深望國民黨三中全會,本和平統一、團結御侮方針。
△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舉行會議,決議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七十壽辰,特頒林森“七秩”獎學基金20萬元;同時并在全國各地舉行慶?;顒?。
△ 張聞天、毛澤東致電周恩來,告以談判的補充內容,中共應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國防會議及國民大會;抗日開始后,參加政府。
△ 西北各界救國聯合會負責人楊明軒稱:“此次和平告成,實為國家民族之大幸。”
2月11日 張沖會晤周恩來,提出國共兩黨問題的兩種解決辦法:(甲)先按指定區域調防,派駐聯絡人員并予接濟。(乙)然后改蘇區為特別區,試行社會主義;紅軍改編為國防軍,維持原有領導,但加派政訓工作聯絡員;各邊區武裝編為地方團隊。張沖表示,紅軍改編后軍餉至多只能為60萬元。周恩來稱,與顧祝同所談只是交換意見,改變制度、名稱須尊重蔣介石意見,故須與蔣氏見面方能解決問題。對于紅軍改編,周恩來提出應編為12個師,組成四個軍,編為一路軍,照中央軍待遇,每月軍餉至少需百萬元;并須增清澗、宜川、中寧、豫旺四處為防地。
△ 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與國民黨代表顧祝同、賀衷寒、張沖在西安會談。張沖表示,國民黨提出甲、乙兩方案。甲案是臨時的,乙案是基本的;并提出取消蘇維埃政府,改為特區;改變紅軍番號、名稱,照中央軍編制,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派政訓人員及聯絡員,其他地區游擊隊改為民團。周恩來要求以甲案為基礎交換意見,并提出:一、釋放被捕中共黨員,國民黨保證不再逮捕,不再破壞中共黨組織;二、中共不再暴動與沒收地主土地,實行抗日綱領;三、改蘇區為特區,實行民主制度,受國民政府領導,紅軍改為國民革命軍,但軍官不變,政治領導不變;四、中共代表可以蘇區和紅軍名義參加國民大會、國防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目前不參加政府。
△ 周恩來電中共中央書記處并彭德懷、任弼時稱:“今日張沖見顧(顧祝同)詢究竟,顧云,蔣(蔣介石)電彼先與我商大概,然后再去見蔣。張(張沖)因此提出兩案,甲案系臨時的,乙案是基本的。張提出取消蘇維埃,改變紅軍番號名稱,照國軍編制,政訓工作派聯絡人,其他邊區地方部隊改為團隊等四條?!?/p>
△ 蔣介石在上海會見杜月笙、張嘯林等。
2月12日 周恩來、葉劍英繼續與顧祝同、賀衷寒、張沖會談。會談結果如下:一、中共承認國民黨在全國的領導地位,停止武裝暴動及沒收地主土地,實行御侮救亡的統一戰線綱領。國民政府分期釋放政治犯,對中共黨員與中共黨組織不再逮捕與破壞,允許中共黨組織適當時公開。二、取消蘇維埃制度,改蘇區政府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受國民政府指導,實施普選制。三、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介石委員長的統一指揮與領導。其他邊區部隊改為地方團隊。四、中共派代表參加國民會議,軍隊派代表參加國防會議。五、希望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對中共提出的和平統一與團結御侮,以及容許民主自由的主張有進一步表示。
△ 鄧寶珊在南京向中央當局報告陜、甘實際情形,并提出處理陜、甘善后意見;是日飛返西安,謁見西安行營主任顧祝同,并會晤楊虎城、于學忠等人,傳達中央意旨。
△ 于學忠遵軍政部電令槍決第一〇五師旅長高福源,查辦西安事變重要成員孫銘九、苗劍秋、應德田及騎兵第六師師長白鳳翔;第一〇九師團長萬毅等均扣留禁押。
△ 毛澤東與張聞天電復周恩來,提出與張沖、顧祝同談判應注意事項:防地要包括金積、靈武在內;如東北軍調走時,我們還應要求海原、固原、鎮原及西峰鎮……西路軍防地雖指定,但讓防未實行,且未停戰,應要求停戰、讓防。陜、甘以外各省的紅軍游擊隊,一律改為民團或保安隊,千人以上者亦然,絕不宜調來陜、甘集中;政訓聯絡員設法拒絕……致三中全會電中所述要求,“他們實行五條,則我們實行四條”,你們談判時應同時提出,否則彼方將迫我方再讓步,實際在我方者是最低條件,勿要再讓。
△ 立法院批準國際《禁奴公約》。按:該項公約于1936年9月在日內瓦簽訂,已有42個國家批準。
2月13日 宋希濂就任西安警備司令。
△ 顧祝同電蔣介石,報告國共雙方達成的協議草案內容:“與周恩來談話,彼所提出之意見,分為比較具體的與臨時的辦法兩種。(甲)比較具體的:一、共產黨承認國民黨在全國的領導地位,停止武裝暴動及沒收地主土地,堅決實行御侮救亡統一戰線綱領;國民政府允許分期釋放在獄共黨黨員,不再逮捕和破壞,并容許共黨在適當時期公開。二、蘇維埃制度取消,現時蘇區政府改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直接受南京國民政府或西安行營管轄,實施普選制,特區內行政人員由地方選舉,中央任命。三、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接受軍事委員會及蔣委員長之統一指揮和領導,其人員編制、餉額補充,照國軍待遇;其領導人員,中央及軍委會任命,其政訓工作,由其自做,但中央派少數人員任聯絡;其他各地區赤色游擊隊,編為地方團隊。四、共黨得派代表參加國民會議討論。五、該軍得派代表參加國防機關。六、希望三中全會關于和平統一、團結御侮、容許民主自由、改善人民生活,能有進一步的主張和表示。(乙)如比較具體的辦法一時不便施行,擬請定一臨時辦法,即暫劃一地區俾其駐扎,每月酌予接濟。(丙)據出現在該方現有全數人員,因駐地糧食昂貴,官兵每人每月最低伙食費非七元以上不敷維持。故如具體的解決,在地方上完全不取他款,每月全數至少非七十萬元不能生存等語,究應如何辦理,敬乞鈞裁示遵。”
△ 張學良致函楊虎城、于學忠等,要求西安方面在甲、乙兩案中擇一而行,略謂“關于兩案,盼兄等速即商討,下最后果斷……如兄等認此二案之一無問題,那是更好,盼即刻表示受命,委座告弟16日為限,盼諸兄為國家,為西北,為東北,請詳計之”。
△ 國民政府修正公布《森林法》及《實業部直轄育種場組織條例》。
△ 外交部長張群宴日本大使川樾茂。
2月14日 蔣介石由上海返抵南京,出席五屆三中全會。
△ 毛澤東電周恩來向國民政府要求增加防地稱,“借十五軍團北調允許增加防地之機會,要求金積、靈武、中寧、豫旺、清澗、宜川六縣及安邊地區(包括寧條梁及靖邊以北)與瓦窯堡。此外,無定河下流兩岸直至黃河,包括河口、川口、馬灰坪、棗林坪一帶原有蘇區”。“寧夏及整個陜北亦應提及,但可將來再商”?!拔髀奋姶号砸徊空及参髦荩ń癜参骺h),接取貨物,主力在甘、肅二州”(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高臺)。
△ 周恩來會見楊虎城,勸楊氏加緊鞏固和訓練部隊及地方團隊,加緊團以下的工作。
△ 東北騎兵軍軍長何柱國攜楊虎城等對國民黨三中全會的提案飛抵南京謁蔣介石,并報告西安事變解決經過及東北軍駐防問題。
△ 秦德純代表宋哲元,重申冀察一切政務悉秉承中央命令處理。
△ 浙江省政府通令所屬嚴禁私刑逼供。
△ 招商局民國二十五年(1936)度總收入8000余萬元,純收益95萬元。
△ 上海租界自來水問題委員會呈請行政院將公共租界自來水收回自營。
△ 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測出民國三十年(1941)日全食線。
△ 上海中華海員請求政府收回引水權運動委員會(由中華海員工會與上海海員分會等團體組成)派李劍白、胡琦、馮福丞等10人去南京請愿。
2月15日 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開幕,推蔣介石、汪精衛、戴季陶、王法勤、馮玉祥、于右任、孫科、鄒魯、居正九人為主席團,汪精衛為大會主席。汪精衛主持開幕典禮并致開幕詞稱:“我們應當怎樣竭盡心力挽救危亡,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中心問題?!碧岚笇彶槲瘑T會分黨務、政治、經濟、教育、軍事五組。
△ 宋慶齡、何香凝、馮玉祥、孫科等14人向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緊急提議《恢復孫中山先生“三大政策”提案》,稱,“十六年以后,‘三大政策’摧毀無遺。革命旋歸失敗,外侮接踵而來”。“近半年來,迭次接中國共產黨致我黨中央委員會書函通電,屢次提議國共合作,聯合抗日,足證團結御侮已成國人一致之要求。最近西安事變,尤足證實此點”?!拔尹h更應乘此機會恢復總理三大政策,以救黨國于危亡,以竟革命之功業”。
△ 楊虎城、于學忠向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提出八項實行全國統一辦法:“一、改組政府,收容各黨各派人材,負責救國。二、停止一切內戰。三、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志士。四、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五、開放民眾愛國運動。六、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之一切政治自由。七、確實遵行總理遺囑。八、立即召開救國會議?!贝思次靼彩伦儠r向全國提出之八項主張。
△ 蔣介石在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報告西安事變經過,并散發《西安半月記》,復向全會提出“引咎辭職”。全會“一致議決慰留”。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宣傳部、民眾訓練部向全會作工作報告。
△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統計,截至本年1月15日止,全國共有國民黨正式黨員95.8444萬人,預備黨員69.198萬人。
△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意義及中央致國民黨三中全會電宣傳解釋大綱》,指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共中央致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電,均為便利于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一致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洞缶V》解釋中共的四項保證稱:“我們對國民黨一個大的原則上的讓步,其目的在于取消國內兩個政權的對立,便利于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致的反對日本的侵略。”
△ 毛澤東電周恩來稱:“西路軍問題請作兩步交涉,第一步電令二馬(馬步青、馬步芳)停戰讓防,或派人示意令其讓,同時派飛機送款、彈去;第二步派兵增援。”
△ 周恩來與原黃埔軍校學生宋希濂、關麟徵交談;宋、關二人均表示“愿和平,準備抗戰”。
△ 周恩來會見美國新聞記者史沫特萊,向她宣傳中共和平統一、團結抗戰的主張,“頗得其同情”。
△ 西安行營令于學忠代理甘肅綏靖主任。
△ 廣東綏靖主任余漢謀、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至南京。
△ 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等團體組成上海各界統一救國大同盟,推王云五、胡政之(胡霖)、杜月笙、王曉籟、駱清華、柯干臣、周邦俊、金潤庠等100人為執委。
△ 中國與英國無線電話通話。
△ 偽蒙軍張世英部三個團1500余人反正。
△ 日駐華大使川樾茂首次訪問國民黨中政會主席汪精衛,談三中全會情形。
△ 日臺灣總督府第二號《府令》宣布,全臺公立學校一律廢除中文,改習日文。
2月16日 蔣介石就改編紅軍方針電顧祝同稱:“不可與之說款項多少,只可與之商準留編部隊人數之幾何為準,當西安事變前只允編3000人,后擬加為5000人,但5000人之數尚未與之言明也。今以彼既有誠意與好意之表示,中央準編其四團制師之兩師,照中央編制,八個團兵力已在1.5萬人以上之數,不能再多,即可以此為標準,與之切商。其余人數,準由中央為之設法編并與安置,但其各師之參謀長與師內各級之副職,自副師長乃至副排長人員,皆應由中央派充也?!劣谄渌P于政治者,待軍事辦法商妥后,再由恩來來京另談可也。”
△ 周恩來電張聞天、毛澤東等,告知史沫特萊將至蘇區訪問,建議在紅軍中深入宣傳新政策,訓練一批接待人員,對延安、淳化、栒邑等重要地區加以整頓,以方便美國記者參觀、攝影,擴大紅軍和蘇區的影響。
△ 中國與美國、德國無線電話通話。
2月17日 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第二次會議,孫科主席。軍政部長何應欽作軍事報告,外交部長張群作外交報告。會議推汪精衛、戴季陶、葉楚傖、邵力子、陳布雷為宣言起草委員。
△ 國民政府令準蔣介石所請,張學良著予恢復公權。
△ 何柱國等三人將西安情況報告蔣介石后,往溪口見張學良,告知與何應欽所談各點,并詳述西北已再不能維持“三位一體”。張學良寫兩封信交何柱國帶回西安,一交于學忠轉東北軍,一交楊虎城。在給于學忠的信中,張學良要求維護東北軍,維護大局,“維護領袖之宗旨,以期在抗日戰場上顯我身手”。
△ 西安軍警聯合辦事處成立,宋希濂為司令。
△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朱培德上將病逝。
2月18日 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第三次會議,戴季陶主席,財政部長孔祥熙作財政報告。會議通過李宗仁等九人提出的《迅予組織民眾、訓練民眾、武裝民眾以為抗戰總動員之基礎案》等決議案。
△ 宋慶齡在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發表《實行孫中山的遺囑》演說,強烈要求“喪權辱國的對日談判必須停止”;并稱“只有實行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才可以救中國。救國必須停止內爭,和平統一必須實現”。
△ 蔣介石呈請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辭去本兼各職。全會決議:一、陜變張學良所提八項主張,不予置理;二、懇切慰留蔣介石。
△ 毛澤東電周恩來稱:“請多方設法找人去青海,西路軍問題解決甚關重要?!敝芏鱽砼沙套尤A至寧夏與馬鴻逵聯系。
△ 海外僑胞捐款獻機200余萬元,購機28架,在南京明故宮機場補行命名典禮。
2月19日 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第四次會議,馮玉祥主席,通過11項議案。馮玉祥等16人提出《促進救國大計案》,擬定重要辦法:一、努力收復失地。二、采取積極外交。三、集中全國人才,嚴懲失職。四、籌劃開辦基本工業。五、厲行議而必決,決而必行之精神。《關于國防經濟議案建設案》要點:一、確定經濟建設五年計劃。二、增籌建設經費及發行建設公債。三、調整建設行政機構。四、注意建設人才。五、獎勵及保護民營事業。
△ 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央文化事業計劃委員會提出之《設置總理紀念獎金案》,決定撥款300萬元為基金,每年提用利息20萬元充作文藝、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教育、社會服務五類獎金。每類首名每年獎國幣二萬元,第二名獎8000元,第三名獎5000元,第四名(二人)各獎2000元,第五名(三人)獎1000元,以上共計每類4萬元,五類同發則為20萬元。
△ 何柱國飛返西安,向東北軍傳達張學良意見。
△ 周恩來電中共中央書記處并彭德懷、任弼時、葉劍英稱,中共所提四項保證已為外間所知,同情者甚多,蔣介石既不能封鎖,亦不能再“剿共”。因此,蔣介石對國共兩黨談判采取拖延政策,對東北軍、西北軍實行分化政策。中共應采取的對策:一、團結東北軍,促其全部開入甘肅境內,避免被蔣介石分化;二、鞏固和訓練第十七路軍現有部隊;三、要顧祝同迅速解決紅軍防地和接濟糧食;四、努力宣傳新政策,歡迎各方到蘇區參觀,以擴大影響,同時加緊訓練紅軍;五、積極做黃埔系和南京各派的工作。21日,中央復電同意。
△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招考第五屆留英公費生,名額29名。
△ 國民政府明令修正《總理紀念周條例》。
△ 新生活運動三周年紀念,會長蔣介石向全國廣播《新生活運動的意義》稱,“欲復興民族,非有一劃時代之新生活運動不足以轉移社會風氣”。
△ 湖北省黨部電請制止湖南堵松滋、太平、調弦、藕池四口。“四口”在洞庭湖與長江間具有水旱調節功用,不應加以堵筑。
△ 河北、山東兩省實行武裝緝私,特設津浦路內河稽查處,并恢復大沽口與金鋼橋兩處船運貨物檢驗處。
2月20日 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大會宣言,決議于11月12日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并決定憲法施行日期。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少奇致張聞天信,談對大革命歷史教訓的看法。謂:“我認為在一九二七年前我們還犯了‘左’傾的錯誤,尤其是在工人運動中。”“大革命的失敗,無疑是由于右傾的錯誤,但在失敗以前及以前很久,并不是沒有‘左’傾錯誤的。這種‘左’傾錯誤,至少是幫助了反革命,幫助了右傾。”指出:“革命高漲又將到來,統一戰線策略又正采取,所以這個問題的重新提出,實有必要。”
△ 中國地質學會在北平舉行年會。
△ 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宴宋哲元,商談有關滄石鐵路(滄州至石家莊)與龍煙鐵礦事宜。
△ 日本外務省制定《第三次處理華北綱要》,稱:“處理華北的要點,在于將該地區造成鞏固的防共、親日、滿地帶,同時有利于獲得國防資源和擴充交通設備,以防備蘇聯的入侵,一切為了建立日、滿、華三國實現合作互助的基礎。”
2月21日 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第六次大會,決議事項:關于根絕“赤禍”案;中央民眾訓練部部長周佛海辭職,由陳公博繼任;中央宣傳部長劉蘆隱久未到職,由邵力子任中央宣傳部長;取消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制,恢復常務委員制?!陡^赤禍決議案》列舉軍隊統一、政權統一、停止赤化宣傳、停止階級斗爭四點。
△ 毛澤東與張聞天、秦邦憲、朱德、張國燾電周恩來,并轉告彭德懷、任弼時、葉劍英稱:“桂(廣西)代表本日返三原,令其速赴川、桂、粵活動,京(南京)、滬兩方小開(潘漢年)負責。山西彭雪楓回。直(河北省)、魯(山東)暫時無辦法?!苿t民即可回津,各方活動均以鞏固和平,促成抗戰為目標?!?/p>
△ 沈克、檀自新率部開至豫南。
△ 鐵道部與湖南、廣西兩省商定修建湘桂鐵路辦法。
△ 成都至西安電話通話。
△ 天津日、韓走私浪人毆傷關員,搗毀海關倉庫。法租界工部局警捕扣留浪人六名,引渡日租界警察署訊辦。
△ 意大利水兵搗毀上海虬江路蘇聯僑商上海戲院。該戲院放映《阿比西尼亞》影片時,意大利水兵及僑民數十人至戲院持木棒亂打,并亂投硝酸水瓶,觀眾大亂,狀至凄慘。之后,意水兵等乘車揚長而去。
2月22日 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閉幕,發表宣言稱:對外維護主權,對內和平統一,根絕“赤禍”,努力經濟建設,消滅階級斗爭。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自15日開幕,歷時八日,共開大會六次,預備會一次,各組審查會四次,主席團會議八次,參加大會的中央委員共170余人。是日上午舉行閉幕式,由于右任宣讀三中全會宣言。
△ 蔣介石向中央社記者發表談話談開放言論、集中人才、釋放政治犯等問題,認為“(一)宣傳赤化與危害國家,擾亂地方治安之言論與記載,(二)泄漏軍事、外交之機密,(三)有意顛倒是非,捏造毫無事實根據之謠言”應予禁止。
△ 周恩來電中共中央書記處稱,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宣言和《關于根絕赤禍之決議》,表明蔣介石在接受中共提出的國共合作主張的同時,“樹起了根絕赤禍的旗幟”。中共應在不失立場,不放棄原則的情況下,接受對國民黨一切可以讓步的條件,以求重登全國政治舞臺,參加和組織全國的抗日運動。
△ 何柱國在高陵向東北軍將領說明時局形勢。
△ 王樹常、莫德惠過杭州赴溪口訪張學良。
△ 朱學范為出席第二十三屆國際勞工大會中國勞工代表,姚定塵為出席第二十三屆國際勞工大會中國勞工方面代表顧問。
△ 西南民航公司“長庚號”在廣東三水失事,墜落河中。
2月23日 南京舉行“追悼西安殉難諸烈士大會”,蔣介石主祭并讀祭文。
△ 周恩來得知東北軍即將東調安徽,其主要軍官中發生分化情形后,電毛澤東并轉告彭德懷、任弼時、葉劍英,東北軍中新的中心不易樹起,目前在東北軍中工作的原則是保存黨的秘密組織。
△ 天津海關向日本領事抗議浪人劫掠倉庫。
2月24日 周恩來致電張聞天、毛澤東,明確提出與國民黨談判的五項原則:一、“可以服從三民主義,但放棄共產主義信仰絕無談判余地”。二、“承認國民黨在全國領導,但取消共產黨絕不可能”。三、紅軍改編后,人數可讓步為六七萬,編制可改為四個師,可實施統一的政訓綱領。四、“紅軍改編后,共產黨組織仍為秘密,但拒絕國民黨組織”。五、“蘇區改為特別區后,俟共黨在非蘇區公開后,國民黨亦得在特別區活動”。2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復電同意并補充:“關于階級斗爭,本黨當然遵守抗日救國之共同綱領,以抗日救國為中國人民的第一天職,引導中國人民為此抗日救國的神圣任務共同斗爭。”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秦邦憲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郭洪濤任副部長;何凱豐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吳亮平任副部長;張浩任中共中央工農部長;李見珍任中共中央婦女部長。會議決議,特區政府名義暫時不變動,工作由林伯渠負責,暫時不成立蘇區工作委員會。
△ 國民黨原中委與宣傳部長劉蘆隱因與唐有壬、楊永泰被刺案有關,未參加五屆三中全會,在上海被捕。
△ 國民政府晉給伊克昭盟鄂爾多斯旗廣慈寺堪布諾門罕班第達喇嘛噶拉藏伊希呼圖克圖名號。
△ 駐日大使許世英因參加近期段祺瑞葬禮,請假回國。
△ 日人創設塘沽運輸公司,擴大對華走私及運載蘆鹽。
2月25日 孫蔚如由陜飛南京,赴滬與孔祥熙、宋子文商談陜西財政建設問題。東北軍將領吳克仁、李振唐、霍守義、周福成、唐君堯與孫蔚如同機到南京,經上海乘輪赴寧波,轉奉化謁見蔣介石,并往見張學良。張氏對其部下稱:“陜事已成過去……我人應以赤誠服從蔣委員長命令,使東北軍成為勁旅,蔚為國用,勿負蔣委員長厚望。”3月1日,吳克仁等四人由奉化返南京。
△ 全國第二次公路交通會議在湖南長沙開幕,南京、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河南、山東、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湖南15省、市與全國經濟委員會、內政部、鐵道部均派代表出席。大會由經委會公路處長趙祖康主持。
△ 毛澤東與張聞天致電彭德懷、任弼時并轉周恩來稱,對國民黨三中全會的討論“擬稍等一等,目前著重對南京關系各具體問題的解決及前方部隊的訓練”。
△ 周恩來電中共中央書記處并彭德懷、任弼時、葉劍英,提出與國民黨談判方針的補充意見稱,如國民黨不承認中共的獨立地位及最低限度的紅軍人數,則表示無法繼續談判;同時指出,中共必須加快向非蘇區布置黨和群眾工作,加強對寧、滬地區的工作和對黃埔系的上層活動。
△ 周恩來電潘漢年,命與鄧文儀恢復聯系;并告知原黃埔軍校教官胡公冕已到南京做黃埔系工作。
2月26日 國民政府特派陸軍一級上將李宗仁、二級上將白崇禧兼第五路軍總、副總指揮,陸軍中將李品仙兼第五路軍總指揮部參謀長,陸軍中將張任民為廣西綏靖主任公署參謀長。
△ 張沖參加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后返回西安,向周恩來介紹三中全會經過,并說明國民黨容共基礎已定。周恩來對三中全會通過的宣言和《關于根絕赤禍之決議案》措詞表示遺憾,保留將來聲明權利;并表示中共目前無意參加政府,只要求參加國防機關。張沖邀周恩來等同赴南京。
△ 行政院議決改組陜西省政府,任命孫蔚如為省府委員兼主席;任命彭昭賢(兼民政廳長)、續式甫(兼財政廳長)、周伯敏(兼教育廳長)、雷寶華(兼建設廳長)、杜斌丞(兼秘書長)等八人為省政府委員。
△ 西蘭(西安至蘭州)公路恢復通車。
2月27日 財政部批準中國實業、通商、四明三銀行加入官股,將商股資本減作一成五計算。經核減后,中國實業銀行商股為52.611萬元,增加官股34.7389萬元;通商銀行商股為52.5萬元,增加官股3.475萬元;四明商股為33.75萬元,增加官股66.25萬元,均湊足為400萬元。
△ 周恩來與張沖繼續會談。張沖傳達蔣介石的新提議:一、中共服從三民主義;二、政治犯分批釋放,中共現時秘密,憲法公布后公開;三、特區與中央法令不合,可稱“行政區”;四、中共的國民代表大會人數,俟周恩來至南京后商定;五、周恩來往南京時,可帶來加入政府工作的中共黨員名單;六、俟國防會議組成后,中共即可參加;七、政治問題已相距不遠,待周恩來與顧祝同對問題商定后即去南京。軍隊改編人數,可由兩個師八個團改為三個師九個團。周恩來表示,對于國民黨三中全會決議與宣言之措辭,中共保留日后聲明權;對于紅軍改編問題,番號可改軍為師,但總人數不得相差太遠;并請張從速解決臨時接濟紅軍給養和停止進攻西路軍問題。
△ 周恩來電中共中央書記處,報告與張沖談判情況,并稱如顧祝同無法停止甘肅、青?;刈遘婑R步青、馬步芳對紅軍西路軍的進攻,紅軍只有自己增援。
△ 孫科在上海談話稱,三中全會《根絕赤禍案》已通過,共產黨“如有遵依四項辦法之決心,而以事實表現于全體國民之前,當可不剿而撫矣”。
△ 李濟深決定出洋考察,李宗仁電國民黨中央請發給護照。
△ 北平市長秦德純稱,冀察外交今后完全與中央一致。同日,秦德純抵天津謁宋哲元,報告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經過。
△ 日內閣首相兼外務大臣林銑十郎、陸相杉山元、海相米內光政舉行四相會議,檢討對華政策。
2月28日 周恩來與張沖繼續會談。周恩來提出紅軍改編為六個師,每師三個團,除總指揮部外,至少為六七萬人。張沖稱,蔣介石與顧祝同并非輕視紅軍,而是恐其壯大,認為紅軍改編后最多只能編四個師,共四萬人。周恩來表示不能接受此議。
△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秦邦憲關于西安事變中中共與群眾工作的報告,毛澤東發言指出,一、西安事變是在特殊環境下偶然倉促發生的,是不能事前準備的;二、西安事變是暫時性的;三、15年來的斗爭證明,群眾是相信共產黨的;四、在解決土地問題上的改變,主要是爭取上層分子,是消滅兩個政權的對立;五、盡量廢除苛捐雜稅;六、紅軍的影響很大,工作方法上應注意。毛澤東稱西安事變是暴風雨的突變。會上,中共組織參觀團赴西安與群眾相見,解釋和平解決的意義。
△ 楊虎城部開抵延安附近。
△ 國民黨留俄同學會在南京開成立大會,到130余人,推選鹿鐘麟、王陸一、林柏生等九人為監事,谷正鼎、傅學文、徐浩等27人為理事。
△ 日駐鄭州特務機關雇用漢奸趙龍田,勾結土匪劉桂堂,企圖暴動,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逮捕趙犯,就地槍決。
2月下旬 中央軍東開,撤出潼關。
是月 宋哲元不顧日本激烈反對與阻撓,派秦德純參加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并宣布“冀察外交今后將嚴格遵守中央政府的政策”。
△ 中國與德國合資興建萍鄉中國航空器材有限公司。
△ 全國對外貿易是月份入超30余萬,美國居首,次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