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官石柱題名考》二十六卷 清趙鉞、勞格撰
唐尚書省是中央最高的行政機構(gòu),《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尚書都省”說:“尚書省領(lǐng)二十四司(原注:六尚書各分領(lǐng)四司)?!庇终f:“左右丞各一員,左丞掌管轄諸司,糾正省內(nèi),勾吏部、戶部、禮部十二司,通判都省事,若右丞闕則并行之。右丞管兵部、刑部、工部十二司,若左丞闕,右丞兼知其事?!边@二十四司是:吏部的吏部、司封、司勛、考功(《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尚書省”原注說:“以本行為頭司,余為子司。”例如吏部下面的吏部這一司就是頭司,其余司封、司勛、考功都是子司),戶部的戶部、度支、金部、倉部,禮部的禮部、祠部、膳部、主客,兵部的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刑部的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工部的工部、屯田、虞部、水部。每司的長官是郎中和員外郎,又各有分工。尚書省在皇城中央,六尚書二十四司合署辦公。開元二十九年立有陳九言撰張旭書的《尚書省郎官石記序》,原石今已不存,只有宋拓孤本流傳(有兩種不同的,都稱宋拓,一原石拓、一翻刻)。今保存在西安碑林里的是題為“大中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書”的七棱形《郎官石柱題名》,都是尚書左丞所管吏部、戶部、禮部諸司的郎中、員外郎的題名??芍敵醣居袃蓚€石柱,左右對立,右邊尚書右丞所管兵、刑、工部諸司一石毀失了,只剩下這左邊的一個。
唐代郎中、員外郎是掌握實權(quán)的,其中有許多是知名人士,所以即使剩下這吏、戶、禮一石也很寶貴。清乾隆時金石家趙魏就曾手拓全石,錄文刻入顧修的《讀畫齋叢書》(并有《叢書集成》本)?!督鹗途帯肪硪灰晃逡仓浫模硪灰涣脙伞短茣穼︻}名之可考者逐個作考釋,題為《郎官石柱題名考》,而此后由趙鉞草創(chuàng)、勞格續(xù)成的《郎官石柱題名考》,更是一部和《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同樣精密的專著。
版本?。?)《月河精舍叢鈔》本。(2)1992年中華書局出版徐敏霞、王桂珍點校本,附張忱石編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