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馮國璋傳
  • 彭秀良
  • 1995字
  • 2020-03-13 11:13:20

二、耕讀世家

馮國璋是名門望族之后。張一麐記述其家世“為明開國勛臣馮勝之后。永樂北徙,馮氏由應天著籍河間。清之初葉,有任將軍者,其后家世耕讀……”張一麐:《故代理大總統馮公事狀》。。根據這一說法,馮國璋的祖上可追溯到明朝的開國功臣馮勝。

馮勝原名國勝,曾更名宗異,他的父親名馮信,祖父名馮文質。國勝排行老三,高個子,寬鼻梁,濃眉毛,磊落大氣,“勇悍多智”張立真:《馮國璋真傳》,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頁。。馮勝年輕時,正值元明朝代更替之際,跟隨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為宋國公。明永樂三年(1405年),馮勝后人奉命舉家北遷,幾經輾轉,馮國璋的祖先這一支才落足于河間府的西詩經村,從此祖祖輩輩定居下來。至于馮家奉命北遷起自何地,據張一麐《故代理大總統馮公事狀》,是從應天府即今天的南京市;而《馮氏家譜·序》記載,則是從安徽鳳陽府定遠縣(今安徽省鳳陽縣)北遷的公孫訇:《馮國璋年譜》,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頁。

馮國璋題《馮氏壹支家譜》

馮國璋的祖先大概是在明朝永樂年間從江蘇、安徽等地遷過來的。這個說法,依據的是馮國璋功成名就后,為了顯出馮氏一族的顯赫地位而編寫的《馮氏壹支家譜》。不過,由于年代過于久遠,在清宣統元年(1909年)編寫這個家譜的時候,只能以遷入詩經村的第三代祖先馮祿作為這一支的始祖。

從這個家譜可以看出,馮祿到馮國璋之間將近四百五十年的時間里,馮家是逐漸發展起來的。馮國璋的祖先之中,最有名的便是九世祖三兄弟。兄弟三人中的大哥名馮大任,擔任過武德騎尉;二哥名馮清任,做過廩貢生。至于老三,也就是馮國璋的曾高祖,名馮克任,則是一個太學生。在這位曾高祖的嚴格家教下,馮國璋的曾祖馮敬修做過貢修生,祖父馮丕振也是太學生。可以說,馮國璋這一支算得上是典型的書香門第。

這樣的一個家族,自然也就成了詩經村中的名門望族。實際上,馮家在詩經村不僅名望高,而且也最富有。據說,在馮國璋的祖父也就是馮丕振那一代,馮家就已經成了詩經村的首富。當時,馮家擁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馮家大院。這個大院又分成東西南北四個院,其中正西院住著馮從善一家,正東院住著馮志橋一家,正北院住著馮響平一家,馮國璋的祖父馮丕振一家則住在正南院。

這兄弟四人不僅住著“豪宅”,而且有著不少的田地。最富有的是馮從善和馮響平,各自有著六七百畝的田地;馮丕振稍微差些,有三百畝田地。就連最差的馮志橋家,也有二百畝田地潘榮、孫新、魏又行:《馮國璋家族》,金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頁。。這樣的家財別說是在小小的村子里,就算是在河間乃至河北,都算得上是大戶人家。

但是,到了馮國璋出生時,家業已經敗落。張一麐是這樣記述馮家的困窘狀態的:“父春棠,有子四人,公其季也。昆季性均豪放,不事家人生產,讀書余暇,恒走馬擊劍為樂,又比歲荒歉,則益困,贈公折賣房屋,以供子束脩。至公就傅時,乃無一椽之庇。”張一麐:《故代理大總統馮公事狀》。從這段話里,可以看出,馮國璋的家境窘迫是由于他們弟兄四人不事生產兼屢遇災年的結果,其實這是為尊者諱的曲筆寫法,真正的原因還在于馮國璋的父親馮春棠因科舉落榜精神失常,以致家道中落。

馮春棠青少年時代秉性剛直,勤奮好學,銳意科舉。有一年參加歲試(清代,各省學政每年分臨府、州、縣舉行選拔生員即秀才的考試,稱為歲試),馮春棠答卷完畢正要交卷之時,被旁邊的一名考生污損了試卷,兩人動手打了起來,最后雙雙被主考官除名。從那以后,馮春棠不僅廢棄了學業,而且整天游手好閑,把一份頗為殷實的家業折騰敗了。所幸的是,馮春棠的夫人很賢惠,她精于女工,勤儉持家,才把馮國璋弟兄四人拉扯大潘榮、孫新、魏又行:《馮國璋家族》,金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4頁。。馮春棠的夫人是河間縣城北三十里鋪人,名孫釵,其父乃是十里八鄉聞名的孫申如。

馮國璋有胞兄弟四人,他行四。老大馮佩璋,天資聰敏,清光緒三年(1877年)恩科貢生考試,考取八旗官學教習,后來補授候選知縣。家業敗落后常年經營戲班,奔波外鄉。老二馮蘊璋,自幼讀書,被選為拔貢,后升補為候選州判。老三馮琥璋,文庠生(庠生是明清兩代對錄取為州、府、縣學秀才的稱呼)張立真:《馮國璋真傳》,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頁。

馮國璋因排行第四,故取乳名四兒,生得聰明乖巧,家人及鄉鄰都喜歡他。只是家境已日漸貧困,到他出生時已是糠菜半年糧的光景了。歷來名人誕生都有一些神奇的傳說,馮國璋也不例外。據說孫氏在生馮國璋前一天夜間,夢見一顆光芒萬丈的巨星飛入她的懷中,馮父為此高興異常,認為這個兒子是天上星宿下凡,將來必然成大器,故取名國璋田勝武、田艷華:《馮國璋全傳》,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頁。。“璋”字本是從族長處領來的派字,馮春棠不能更改,他只好從中間那個字上做文章,最后選用了“國”字,可謂用心良苦。他又給馮國璋取字,先用“華符”,后又用“華甫”。

馮國璋發達后,因廳堂取名大樹堂,故而人稱大樹將軍。“大樹”兩個字很有來歷,可遠追到馮這個姓氏的起源。《馮氏家譜·序》記載:“考馮氏派出畢公。夫畢公,周文王之長子,封于馮地,故姓馮……累朝顯達尤盛,如漢光武時馮異稱為大樹將軍;明太祖時馮勝稱為宋國公,其最顯然者也,豈非望族哉。”公孫訇:《馮國璋年譜》,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頁。原來,馮國璋的始祖可上追到周文王的長子,歷史可真夠久遠的了。到東漢光武帝當政時,馮異有功于漢室,被封為大樹將軍,于是馮國璋就以大樹堂稱呼自己的居所,也是含著祖有榮光的意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石林| 霍城县| 思茅市| 舟山市| 喀喇沁旗| 交城县| 普洱| 盐源县| 巴楚县| 松江区| 甘肃省| 阳信县| 襄垣县| 永定县| 万载县| 敖汉旗| 宁都县| 云和县| 安国市| 鲜城| 长治市| 桂平市| 韶山市| 彭泽县| 湄潭县| 湘西| 崇州市| 扎鲁特旗| 呼伦贝尔市| 息烽县| 连山| 谢通门县| 上虞市| 衡南县| 曲麻莱县| 榕江县| 伊春市| 澄迈县| 五莲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