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楚辭傳統注疏“懸圃”語義之歧說

在《離騷》中,屈原埋怨君王不察己之忠心,謠諑之眾又嫉妒己之娥眉,而自己又不愿與黨人同流合污,遂生返車歸家之意。當自己回歸故居,女媭以滿腔愛護之真情,勸說屈原放棄博謇好修之姱節,應隨眾俯仰沉浮,而不應效尤鯀亡身羽野的悲劇。自己敬重的女媭也如是勸諫,詩人決定另尋賢者做一決斷。于是詩人就重華陳述衷情,人間至賢的重華亦尚難對此做出判決,也沒能給屈原一個滿意的肯定答案。屈原只有企盼飛升天界,求天帝給予一個公平的裁決。詩人從舜帝重華所居之蒼梧出發,“駟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風余上征。朝發軔于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第25—27頁。。朝發“蒼梧”,夕至“縣圃”,屈原欲借道“縣圃”之高境飛升至天庭去向天帝傾訴衷情?!翱h圃”一語,歷來楚辭注家各逞其詞,紛紜聚訟,或脫離全篇,孤立求證;或游離屈辭文化宏觀語境,做字詞考證,遂至詞意混亂,語意晦澀,無法給人以明暢順達之感。

王逸《楚辭章句》作“夕余至乎縣圃”,并謂“縣,一作懸”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第26頁。。隋釋道騫《楚辭音》謂:“縣,玄音。”崔富章、李大明:《楚辭集校集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1頁。《文選》李善注本作“夕余至乎縣圃”蕭統:《文選》,李善注,中華書局,1977年,第460頁。,與《文選》尤刻本、《文選》六臣本、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毛晉綠君亭??肚印匪浘阃V祆洹冻o集注》、錢杲之《離騷集傳》、《楚辭章句》明正德十三年(1518)黃省曾本、《楚辭章句》明隆慶五年(1571)朱多煃本、《楚辭章句》日本寬延三年(1750)莊允益本、《楚辭章句》明翻宋本與洪興祖《楚辭補注》所錄王逸《楚辭章句》所記相同。汪瑗《楚辭集解》作“夕余至乎懸圃”。以上諸家對《離騷》“夕余至乎縣圃”句“縣圃”的解釋,沒有多大本質不同,只是在“縣”“懸”古今字的不同記寫上存有小的分歧。由此,“縣”原意當為“懸掛”,“縣圃”即為“懸掛的花園”。

此外,“縣圃”一語還見于屈辭《天問》“昆侖縣圃,其凥安在?”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第92頁。洪興祖《楚辭補注》作“縣”。黃省曾、朱多煃、毛晉、莊允益、明翻宋本與洪興祖所記俱同。朱熹《楚辭集注》亦作“縣圃”,并謂:“縣,音玄,一作玄,非是。”朱熹:《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7頁。以上諸家皆認為屈辭涉及這一語詞處當作“懸圃”解,特別是朱熹還對“玄圃”一說予以特別的否定。

但是,后世尚有不少楚辭注家另持異說,認為屈辭“懸圃”當作“玄圃”。東方朔《海內十州記》謂“昆侖山三角……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東方朔:《海內十洲記》,載《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42冊,第279頁。,此為“玄圃”一語的最早文獻記載。釋道騫《楚辭音》用“玄”字直音“縣”,似為《離騷》“玄圃”一說之端倪。唐寫本《文心雕龍·辨騷》引《天問》作“昆侖玄圃”。《文選》五臣本作“朝發軔于蒼梧兮,夕余至乎玄圃”。此外,張衡《東京賦》“左瞰旸谷,右睨玄圃”一句,李善的注解猶能為我們提供更多信息,李善謂:“玄圃,在昆侖山上……《淮南子》曰‘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也。’又曰‘懸圃在昆侖閶闔之中。’玄與懸,古字通?!?img alt="蕭統:《文選》,李善注,中華書局,1977年,第6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E7121/14261492604624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3423396-dw7YNylzeBZlR7mWOM5HSMtEuQSsqjVU-0-06534245bb2370f7b70d36f64f77927e">這是“玄”“懸”古字相通說法的最早案例。洪興祖《楚辭補注》也說“玄與縣,古字通”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第26頁。。金開誠《屈原集校注》謂“縣、懸為古今字,玄借字”崔富章、李大明:《楚辭集校集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1頁。。林庚《天問論箋》謂:“縣圃,即玄圃?!?img alt="崔富章、李大明:《楚辭集校集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78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E7121/14261492604624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3423396-dw7YNylzeBZlR7mWOM5HSMtEuQSsqjVU-0-06534245bb2370f7b70d36f64f77927e">但是,自朱熹《楚辭集注》之后,亦有現代學者就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質疑,蘇雪林《楚騷新詁》謂:“縣圃或作玄圃,誤也,以作縣為是?!?img alt="蘇雪林:《楚騷新詁》,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03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E7121/14261492604624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3423396-dw7YNylzeBZlR7mWOM5HSMtEuQSsqjVU-0-06534245bb2370f7b70d36f64f77927e">

通過梳理楚辭注疏者的不同注解,我們得知屈辭“懸圃”本身的流傳過程中,出現了“縣圃”“懸圃”與“玄圃”等三種不同版本的記寫與解說?!翱h”“懸”為古今字,實為一說,當無多大分歧。但是,李善、金開誠等諸家認為“玄”與“縣”“懸”古相通用的說法缺乏古文字學上的依據,未免太過隨意,純屬對某一既存事實逆推“存在即是合理”的偷換概念式的牽強縫補。照此邏輯,如果在流傳過程中偶然出現“白圃”一詞,恐怕注家們亦會有“白”與“縣”“懸”古相通用的說法,這豈不是強為其說,流為附會。《說文》曰:“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謂玄?!?img alt="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8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E7121/14261492604624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3423396-dw7YNylzeBZlR7mWOM5HSMtEuQSsqjVU-0-06534245bb2370f7b70d36f64f77927e">“縣,系也?!?img alt="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18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E7121/14261492604624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3423396-dw7YNylzeBZlR7mWOM5HSMtEuQSsqjVU-0-06534245bb2370f7b70d36f64f77927e">徐鉉注謂:“此本是縣掛之縣,借為州縣之縣,今俗加心別作懸義?!?img alt="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18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E7121/14261492604624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3423396-dw7YNylzeBZlR7mWOM5HSMtEuQSsqjVU-0-06534245bb2370f7b70d36f64f77927e">看來,“玄”與“懸”應當不會有字面意義上的簡單通假,李善、金開誠等認為“玄”“懸”于古通用的說法于史無征,似乎有誤。但是,“玄圃”與“懸圃”從文化角度考察卻正好喻指同一事物,但這并不是由通假所致,而是因中間牽涉到神話昆侖從而引起的語義嬗變。

除了文字上的以上歧義,楚辭注家對《離騷》“夕余至乎縣圃”句中“縣圃”和《天問》“昆侖縣圃,其凥安在”句中“縣圃”一詞意義亦多分歧。

王逸《楚辭章句》謂:“縣圃,神山也。在昆侖之上?!痘茨献印吩唬骸隹h圃,維乃通天。'(按:洪興祖《楚辭補注》本作‘維絕乃通天’)言已朝發帝舜之居,夕至縣圃之山,受道圣王而登神明之山。”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第26頁。王逸從神話角度解讀“縣圃”,難能可貴,但終難跳出漢儒注書習氣,故仍以經學眼光詮釋屈辭,說什么受道于圣王之指喻,欲登神明之山,落入牽強比附,未免將屈辭恢弘想象固化為政治象征,故難于還原屈辭神采。李光地《九歌注》“王居”之喻、王闿運《楚詞釋》“謀秦”之比、傅熊湘《離騷章義》“喻秦”之說等皆沿襲王逸比附精神,踵事增華,然皆膠柱鼓瑟,與屈辭原義并不相關。

王逸謂“縣圃在昆侖之上”,這個說法得到后世注家的普遍認同。呂向注《文選》、洪興祖《楚辭補注》、朱熹《楚辭集注》、黃文煥《楚辭聽直》、王萌《楚辭評注》、陸侃如《楚辭選》等皆認為“縣圃”在神話昆侖大山之上,是昆侖山的一個地名,這是楚辭注家的主流看法。但是也有將“縣圃”看作為一獨立神山的,汪瑗《楚辭集解》謂:“縣圃,神山名,寓言耳,非真有是山也。”汪瑗:《楚辭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1頁。

不論楚辭注家解說“懸圃”如何紛繁,但是,他們大多認同“懸圃”與昆侖有著密切關聯,“懸圃”本為昆侖大山的一個部分,這正是解密此一問題的關鍵所在。若要真正揭開“懸圃”之謎,除了楚辭注家的成說外,我們尚需另尋別徑,從秦漢文獻中去鉤稽故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夏邑县| 阳西县| 都匀市| 青冈县| 高州市| 马鞍山市| 灌阳县| 东丰县| 潞西市| 肥东县| 合川市| 博白县| 鄂托克旗| 秭归县| 麻栗坡县| 栾城县| 锦州市| 吉林省| 南雄市| 阿克陶县| 谢通门县| 甘谷县| 岳西县| 屏边| 桂东县| 新宾| 同德县| 綦江县| 阿勒泰市| 肥城市| 新绛县| 云梦县| 嘉义县| 银川市| 屏东市| 古浪县| 黑龙江省| 池州市| 京山县|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