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琉球列島(含沖繩島)呈線狀分布,綿延上千公里。遠望如粒粒串珠,或長虬散臥,為西太平洋黑潮所擁抱,古人名之為琉球,上千年來富有神秘感。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海、空交通條件改善,加之電磁技術的支持,中琉之間人與物的交流,正在空前發(fā)展;人們了解琉球、研究琉球的興趣,以及赴琉觀光、辦實業(yè)的愿望,也在日益增長。
繼去年的二戰(zhàn)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紀念之后,今年又是中、琉、日關系史上重要的紀念年份。140年前(1876年)琉球王廷面對滅國危機,拒簽城下之盟,秘遣王親大臣19人使團出海,向清廷求助。使臣之一的林世功,四年之后在北京賦詩敘事,自刃殉國,獲清廷厚葬于京郊琉球人墓地。另一使臣尚德宏不接受日本的統(tǒng)治、不食“日粟”而客死福州。林世功等人以“血諫”抗議日本的侵占,直接影響了清、日外交方向。清廷堅持“存球祀”,拒絕承認日本對于琉球的吞并,并試圖引渡琉球國王,未果。其時,美國卸任總統(tǒng)格蘭特等國際社會力量也曾參與調停。琉球地位未定的國際法再議希望,能夠延續(xù)至今,使團的“密航”精神,可謂不朽,終將永存。
現(xiàn)今的琉球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琉球,列島上的學術研究猛進,有關琉球人起源與現(xiàn)狀、歷史與文化等各類論著成批涌現(xiàn)。琉球學的發(fā)展帶動了琉球人的身份認辨訴求,琉球人爭取自主決定權,要求復國,反對美軍基地諸多社會政治運動持續(xù)不斷,琉球正在進入新的轉換時代。新形勢下的琉球(含沖繩)研究,意味著新課題不斷涌現(xiàn);對于各方讀者而言,則有精彩內容不斷生長,等待著人們的觀察與思考。形勢比人強,要及時捕捉歷史與現(xiàn)實的精髓,做好琉球課題的研究與寫作,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琉球使團“密航”,是中、琉、日關系史上的大事。值此紀念之年本書付梓,編著者深有“鐵肩擔道義”的慶幸與責任之感。本書定位在“史論”,意在立足史實,尊重學術,夾敘夾議,適應中、琉、日關系新形勢,溝通學界與社會各界,共同探討琉球歷史與現(xiàn)狀問題。
琉球學在中國尚處于待建階段,相關資料收藏不多,研究成果不夠充分,這是本書研究與寫作最大的困難。由于是多位著者合作,在內容取舍、文字繁簡諸方面,本書尊重各章著者的文責,難以全本統(tǒng)一。再是,初稿完成在多年之前,本次出版只有少量修訂,自然也留有遺憾。如此付梓,編者確實誠惶誠恐、戰(zhàn)戰(zhàn)兢兢,敬請讀者多加留意,多多指正本書不足之處,以備今后改訂。
本書的籌劃與寫作歷時多年,參加寫作的有多位年輕研究家,帶來了新鮮而有活力的見解;也有學界知名長者,關注過琉球問題多年,編著過有影響力的學術資料與論著。承中華戰(zhàn)略文化學會俞源先生、彭光謙先生的支持,本書稿得以順利啟動。中華書局張榮國先生提供了耐心細致的直接幫助。我們最大的期盼在于,和各位讀者一道努力,讓更多的人認識琉球,了解琉球,進而共同搜證史實,切磋學術,真正推進琉球問題研究。
徐勇 謹志
2016年8月
- 江蘇基督教史
- 銀川建城史研究
- 檔案中的初心故事
-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系列:木瀆鎮(zhèn)
-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系列:鳳凰鎮(zhèn)
- 京華通覽:南口
- 發(fā)現(xiàn)另一個深圳:深圳78街“全景畫像”(南山)
- 鄉(xiāng)村振興:寧波農(nóng)村文明示范線創(chuàng)建記錄
- 科學發(fā)展在江蘇 成就輝煌看十年:數(shù)說從黨的“十六大”到“十八大”
- 辛卯侍行記(西北史地叢書·第三輯)
- 老武漢叢談
- 杭州史話(中國史話·社會系列)
-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系列:禮社村
- 職業(yè)禮儀(第二版)
- 從上海走進歷史:上海鄉(xiāng)土歷史德育資源教育運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