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小引

早些年我接觸了清史,知道清朝統治者嚴密控制思想界和讀書人,制造了太多的文字獄,由此逼出孜孜于考據的乾嘉學術。坦白地說,由于這樣的認識,我對清朝的歷史一直不很喜歡,甚至于看到電視上的清宮戲,長辮子甩來甩去的,都會覺得別扭(當然也會由此錯過不少精彩)。在我的印象中,清朝是個太過于專制的朝代,除了少數滿人過得舒坦之外,漢族,包括其他各民族,都過得不開心。至于晚清政府飽受凌辱、乞哀告憐,害得全體國人顛沛流離、含辛茹苦等情節,也在腦海中留有深刻印象。不喜歡清朝的原因,大概就是這些吧。

前幾年在人民大學讀博,清史是必修課,只好把不喜歡的清史當成專業課來修,陸續翻看了一些書。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學習清史的勁頭,對自己多少有些感染。記得有一次討論課,成崇德老師以“清朝取代明朝是進步還是退步”為題,讓大家自由展開討論。這實在是個可以自由發揮的好題目,所以課堂氣氛非常熱烈。有些同學認為這是歷史的倒退,他們認為這是文化相對落后的滿族的野蠻統治。有些同學則認為是進步,他們更多看到的是明廷的腐朽沒落,認為清朝取代明朝既是歷史的必然,也多少給中國帶來了清新之氣。

我默默地聽著大家討論,思緒就此飄飛得很遠。在我看來,歷史上的很多問題固然很能發人深思,卻往往都是無解。歷史可能會有輪回,卻也不便假設。以當時的情形來看,由李自成做皇帝不見得會比滿人入主好到哪里去。中原民族文化固然先進,統治者的御民之術也非常高超,對于人民的盤剝反而有可能會變得更加瘋狂。事實上,滿人入主中原之后,便是系統地學習了漢人,尤其是明政府的御民之術,從而成功地構建了一個專制而又集權的龐大帝國。滿人正是從漢人身上學會了治理疆域和駕馭臣民的方法,清廷正是有效利用了明廷的力量才巧妙地推翻了明廷的腐朽統治。清朝治術,林林總總,其中最有心機、最具效應的莫過于“以漢制漢”。他們看清了不少漢族官員有著媚上欺下的劣根性,因而總能巧妙地加以利用。吾人一貫呼號“以夷制夷”,卻不啻為癡人說夢;他者甫一推行“以漢制漢”,很快便能立竿見影。嗚呼!

清代軍機處是維系帝國大廈和維持集權統治的重要機構。起初階段,它專為軍情處置而設,目的是求得戰場指揮效率,在被實踐證明并不成功之后,卻沒有遭到廢棄,反而是漸漸坐大,政情、社情、民情等都聚攏于斯,軍機處由此而成為皇帝的耳目和心腹,進而取代內閣,成為新的中樞機構,幫助統治者實現集權統治。但是這一切并非完全出自清人的獨創,仍然可從明代找到其前身。在明代,統治者為了實現集權統治,罷宰相之位,行特務之政,設立了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用間諜手段控制臣民,從而一舉將封建專制統治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在很多方面,清朝都是以明朝為師,正像漢承秦制一樣。

我關注情報史已經有些年頭,但是對于情報的地位和作用等,認識一直不夠到位。通過考察清代軍機處的創立及發展,慢慢地才有了些許改變。我逐漸認識到,對于國家和政府而言,情報機構始終是一個生死攸關的重要部門。情報對于政權機構的維系作用,情報對于朝政的輔助和決策作用,都是異乎尋常,不可替代。只有掌控了知情權、研判權和決策權,才算真正地掌控了權力。清代皇帝處心積慮地構建軍機處,精心設計出一套嚴密的密折制度,無外乎是為了掌控政治、軍事等重要情報,從而做到先機處置,進而真正實現對于統治權的掌控。

當然,軍機處的職權并非掌控、傳遞并處置情報這么單一,從情報到決策的過程,也遠非我們所想象的那么簡單。對于軍機處的其他職權,以及軍機處地位的轉換等,我也努力地進行了若干梳理。在寫作過程中,我嘗試把更多的筆墨留在紛紛擾擾的具體事件之中,是想留給讀者諸君一些獨自體會的空間。至于效果如何,只能等待讀者朋友們的評判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延长县| 屯昌县| 南华县| 容城县| 翁牛特旗| 九龙城区| 大埔区| 罗山县| 台州市| 金昌市| 衡阳县| 宁武县| 文昌市| 河间市| 宁陵县| 石泉县| 崇礼县| 宣汉县| 宝坻区| 叙永县| 普宁市| 南开区| 中阳县| 娄烦县| 乌拉特前旗| 清新县| 鲁甸县| 晴隆县| 华亭县| 柳林县| 临夏县| 石景山区| 建德市| 呼伦贝尔市| 襄城县| 鹿泉市| 阿瓦提县| 呼图壁县| 禄丰县|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