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古羅馬的藝術作品

(一)古羅馬的社會狀況

繼希臘之后稱霸地中海的是羅馬。

提到羅馬,人們就會想起一個情節離奇、引人入勝的故事。

在特洛伊戰爭中,希臘人用木馬計攻破了特洛伊的城池,城內一批難民在王子埃涅阿斯的率領下,乘夜駕船逃出,他們的船只在海面上漫無目的地漂流,不知過了多少個日月,最后海風把他們吹到了意大利半島,他們上岸后,就建立了亞爾巴龍伽國。

又過了不知多少年,當埃涅阿斯的后代奴米托爾成為該國統治者時,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

奴米托爾天性善良,而他的弟弟阿穆留斯天性惡毒。阿穆留斯經過一番密謀,囚禁了哥哥,篡奪了王位,為了消除后患,殺死了他的侄子,逼迫他的侄女西里維亞到廟里做女祭司。祭司不能結婚生子,這就斷絕了哥哥的后代。阿穆留斯自以為得計,國家從此就可以歸他的后代所有了。

然而,沒有過多久,戰神馬爾斯愛上了女祭司,并且使她生下了一對孿生兄弟。國王阿穆留斯氣急敗壞,害怕這對孿生兄弟危害政權,就處死了女祭司,并且讓女仆把剛剛出生的孿生兄弟裝到籃子里扔到臺伯河中淹死。女仆把兩個孩子裝到籃子里,走到臺伯河邊,看到洶涌的河水,女仆不敢靠前,就把籃子放在岸邊,想讓上漲的河水把籃子卷走。然而,河水上漲后,籃子被河邊的一棵無花果樹掛住了。河水退去以后,孩子的啼哭引來了一只剛剛失去幼仔的母狼,母狼叼走了籃子,用自己的乳汁撫養了這兄弟兩人。哥哥叫羅穆路斯,弟弟叫勒莫斯。后來,他們在臺伯河畔建立了一座新城,但由誰來當新城的領導,兄弟二人發生了沖突,結果,哥哥殺死了弟弟,就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羅馬。傳說羅馬人就以羅馬建城的日子,即公元前753年4月21日,作為開國紀念日,以母狼丘比特作為羅馬的象征。到了16世紀,藝術家在母狼的肚子下面增添了兩個小孩。狼是兇殘的動物,我們看到這只母狼,雖然瞪著警惕的眼睛,露著尖利的牙齒,但是,由于有兩個吃奶的孩子,使人們感到母狼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在警惕著,不是兇殘,而是善良。

母狼丘比特 高85厘米 羅馬市政博物館藏

這個曲折的故事是虛構的,但是,羅穆路斯在公元前8世紀建設羅馬城是真實的。羅馬城建設之后,隨之建立了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建立之后,逐漸強大起來,成為地中海的主人。當亞歷山大大帝去世之后,公元前196年,羅馬戰勝了馬其頓,成為希臘的“保護者”。50年之后,索性把希臘作為羅馬的屬地,成為羅馬的一個省。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從此,古代歐洲的文化中心便由希臘轉移到羅馬。

在軍事方面,羅馬人強于希臘人;在藝術方面,羅馬人甘拜下風。羅馬詩人賀拉斯說:“被征服的希臘征服了它的粗魯的征服者。”羅馬人羨慕希臘藝術,但無法創造希臘的藝術,于是,就招募希臘工匠,仿制希臘藝術。畢竟學生不如老師,仿制不如原作。所以有人說,羅馬藝術對于希臘藝術來說,就像西下的夕陽。不過,仿制雖然不如原作,但保留了希臘藝術的風格;而且,羅馬自己創造的藝術也有不容忽視的特點。

(二)古羅馬的藝術作品

古羅馬模仿希臘的藝術作品,但由于社會生活的差異,思想情感的差異,羅馬藝術與希臘藝術也有本質的不同:希臘藝術重幻想,羅馬藝術重實際;希臘藝術重雕塑,羅馬藝術重建筑;希臘藝術表現和平,羅馬藝術歌頌戰爭;希臘藝術表現平民,羅馬藝術歌頌君主。如果說,古希臘藝術風格最大的特點是“光榮”,那么,古羅馬藝術風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偉大”。

我們來看看羅馬的藝術作品。

《奧古斯都雕像》,這是一尊歌頌皇帝的雕塑。

“奧古斯都”在羅馬語中,就是“神圣”、“莊嚴”、“偉大”的意思,是對人格的褒獎的極致。在古羅馬,能夠擁有這樣榮譽的,只有古羅馬第一位元首屋大維。

公元前6世紀,古羅馬的社會制度與古希臘一樣,都是奴隸主共和制。但是,到了羅馬共和制晚期,即從公元前1世紀起,奴隸與奴隸主的矛盾已經無法調和,震撼全羅馬的斯巴達克斯奴隸起義,使得羅馬瀕臨崩潰。這時,愷撒大帝的養子屋大維收拾殘局,大權獨攬,實現獨裁統治,羅馬從此進入帝國時代。

公元前44年,愷撒大帝被刺。愷撒黨人安東尼和雷必達掌握了實權。不久,愷撒的繼承人、19歲的屋大維從外地趕回,不僅擊敗了國內的競爭者,而且掃蕩了國外的敵人。他在供奉著戰神馬爾斯的阿瑞斯神廟前宣布:現在,戰爭結束了,和平來到了。因此我下令,從此關閉亞努斯神廟的大門,讓我們羅馬人永遠過和平的生活!

元老院把給愷撒的榮譽給了屋大維。屋大維成了執政官、大祭司和保民官。公元27年又被授予“奧古斯都”的尊號。

屋大維統治羅馬43年,是古羅馬經濟上最富庶的時代,也是古羅馬藝術上的“黃金時代”。屋大維雖然沒有稱帝,但他實際上是古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

《奧古斯都》這尊雕像,典型地表現出希臘藝術與羅馬藝術的關系。它們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奧古斯都雕像 高240厘米 

《奧古斯都》與希臘藝術的共同點表現在:《奧古斯都》的外形來自古希臘《持矛的戰士》,雙腳的中心說明《奧古斯都》是古希臘藝術的繼承者。

《奧古斯都》與希臘藝術的不同點表現在:這尊雕像比希臘《持矛的戰士》多了華麗的鎧甲與權杖。說明這尊雕像不是歌頌和平而是歌頌戰爭,不是歌頌平民而是歌頌獨裁,不是歌頌神話而是歌頌現實。屋大維左手握權杖,右手高舉,似在訓話。臉部表情嚴峻,薄薄的嘴唇,華麗的鎧甲,魁梧的身材,最令人難解的是在這位無情的獨裁者身旁,竟然有一位小人兒。有人說,那是愛神丘比特;也有人說,那是羅馬統治下順民的化身。不管是什么,都是對《奧古斯都》的一曲贊歌。

持矛的戰士 波留克列特斯原作復制品 梵蒂岡博物館藏

《圖拉真紀功柱》,表現了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向外擴張的鼎盛時期圖拉真皇帝的功績。圖拉真皇帝在征服了達西亞(今大部分地區在羅馬尼亞)之后,建造了這座紀功柱。這座紀功柱用大理石砌成,如果加上立像,高達近40米。基座是愛奧尼亞柱式,柱頭是多立克柱式,柱頂聳立著圖拉真青銅像(此像在16世紀被換下,代之以基督教的圣彼得像)。柱身環繞著長達200米的浮雕,繞柱23圈,畫面的內容是表現圖拉真皇帝親自率領軍隊,跋山涉水,鏖戰不息,征服達西亞的過程。它的主題是歌頌戰爭、歌頌皇帝,為了迎合好大喜功的皇帝的胃口,雖然有歪曲、夸大,但是,所有人物、軍隊、裝備、戰場都是基本符合實際的。浮雕上一共2500個人物,圖拉真的形象竟然出現90次。

圖拉真紀功柱

《羅馬大角斗場》是古羅馬建筑史上最大的角斗場,這個橢圓形的角斗場,最長的直徑188米,可以容納5萬觀眾。斗獸是一種極端殘忍野蠻的娛樂。貴族和奴隸主為了尋求刺激,把奴隸與野獸放在一起,任其殘殺。在這個斗獸場上,可以讓3000名角斗士同時上場,據說,這個斗獸場落成慶典之日,一天之內,就殺死了9000頭牲畜,而死于非命的奴隸角斗士就不計其數了。

演技場位于劇場的中央,周圍有高墻與觀眾隔開,四周的觀眾席是逐級升高的臺階,每隔一定的距離,就有一條通道。觀眾席共分四層,第一層指定為元首、元老、上層貴族的坐席,自由民則在最高的一層。大角斗場是古羅馬最完美的建筑藝術,至今仍然為建筑學界所借鑒。

古羅馬的建筑還有表彰戰功的凱旋門。帝國末期,在羅馬的凱旋門就有64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圖拉真凱旋門》和《君士坦丁凱旋門》。

圖拉真皇帝對外擴張戰爭取得勝利以后,即建造凱旋門以表彰戰功。在圖拉真的麾下有一位杰出的建筑師阿波羅多拉,《圖拉真紀功柱》就是他的杰作。《圖拉真凱旋門》是羅馬集議場建筑群的一部分,位于廣場的入口,《圖拉真紀功柱》就位于廣場的中央。這座凱旋門高14米,寬13米,深5米,規模恢宏,浮雕表現了圖拉真戰勝達西亞人的過程以及被處死的戰俘的無可奈何的凄楚。

《君士坦丁凱旋門》建于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的晚期,這座凱旋門盡管增加了許多華麗的浮雕,也無法掩飾帝國衰敗的印跡。公元312至315年,君士坦丁打敗了馬克森提,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僅僅靠軍隊已經不足以維持這個行將崩潰的帝國,基督教正在迅速發展。凱旋門上有兩個圓形浮雕,左側的浮雕表現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的形象,表情憂郁,右圖圖案卻與基督教有關,都表現了羅馬帝國無可奈何的衰敗。

圖拉真凱旋門

古羅馬藝術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作品,表現了富有生命力的基督教藝術正在走向輝煌。

注釋:

(1) 丹納:《藝術哲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247頁。

(2) 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135頁。

(3) 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頁。

(4) 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版,第41-42頁。

(5) 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頁。

(6) 伍蠡甫、胡經之:《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300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陵县| 望城县| 怀集县| 五指山市| 关岭| 临清市| 县级市| 无极县| 平远县| 滕州市| 明水县| 宜兴市| 平陆县| 治多县| 万山特区| 天水市| 阳西县| 黔南| 江津市| 南阳市| 盐边县| 富锦市| 图片| 炎陵县| 谢通门县| 永丰县| 宽甸| 宁陵县| 临沧市| 扎兰屯市| 新河县| 保山市| 平乐县| 望都县| 湟中县| 江山市| 宽甸| 孙吴县| 格尔木市| 宁都县|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