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土文獻與中古史研究
- 孟憲實
- 2010字
- 2021-01-08 15:23:46
二、實用性轉帖的書寫者——錄事
即使是實用性的社司轉帖,也不是都交代了書寫者,但有所交代的轉帖還是透露了相關的信息:社司轉帖多由錄事書寫。
有社人去世,或與社人有密切關系者去世,依照原來和臨時的商議決定贈物并參加喪葬活動,通知社人參加這樣的活動的轉帖就是身亡轉帖。現以P.4991號文書《壬申年(972)六月廿四日李達兄弟身亡轉帖》為例,先了解一下轉帖的一般形式。
社司 轉帖
右緣李達兄弟身亡,準條合有贈送[缺]
油粟,鮮凈褐緤色物叁丈。幸請諸公等,帖至,限□
日辰時于藍若內送納。捉二人后到,罰酒壹角;全
不來,罰酒半甕。其帖立遞相分付,不得停滯;如滯
帖者,準條科罰。帖周卻付本司,用憑告罰。
壬申年六月廿四日錄事押牙王帖。
社官李僧正 李社長 張員恩 氾幸通 王富慶 王愿進 張清山
張富進 張富恩 張富奴 張憨兒 張保干 張立光
張不籍 張再成 鄧萬通 鄧憨兒 王定子 曹和通 曹安定
曹定富 曹阇梨 李住奴 李富通 李殘兒 李虞候 李德友
陰章六 陰海定 陰住子 陰愿保 李富郎 王衍子 李粉堆 李不勿[8]
在這個轉帖里,人名之中除了社官李僧正、王定子、曹和通、曹安定、李殘兒之外,其他人名邊都有墨點一個。這是實用轉帖的重要標志。其中,“錄事押牙王帖”,標明這個轉帖是王錄事書寫發放,他的官方職務是押牙,而“錄事押牙王”是一種略稱,當社人自然都是明白的。錄事代表社司發轉帖,所以轉帖中也以“本司”為稱。錄事負責書寫轉帖,也負責管理轉帖,這里就是“周卻付本司”的規定,而負責回收轉帖的顯然也是錄事。
S.5632《丁卯年(967)二月八日張憨兒母亡轉帖》:
親情社 轉帖
右緣張憨兒母亡,準條合有吊酒壹甕,
人各粟壹斗。幸請諸公等,帖至,限今月九
日辰時并身及粟于顯德寺門前取齊。
捉二人后到,罰酒一角。全不來,罰酒半甕。
其帖立遞相分付,不得停滯。如滯帖者,準條科
罰。帖周卻付本司,用憑告罰。
丁卯年二月八日錄事法律應凈帖。
社官氾德子 氾清子 氾延受 氾恩信 氾定遷
氾盈達 氾骨子 氾胡僧 押衙陰定安 氾清兒
氾定子 氾盈子 氾王三 氾丑兒 唐再昌 令狐郎
少令狐郎 大石郎 小石郎 曹愿昌 閻子張郎 王郎
大索郎 荊郎 大曹郎 小曹郎 唐粉子 兵馬使半王三 張吉昌 水池小索郎 兵馬使陰定奴 保元張郎[9]
在這個轉帖中,人名的邊有三種記號,社官氾德子、氾盈達、氾骨子、氾胡僧、氾清兒、氾王三、氾王三、唐再昌、令狐郎、閻子張郎、王郎、荊郎、大曹郎、小曹郎、唐粉子、兵馬使半王三、張吉昌、水池小索郎、兵馬使陰定奴、保元張郎等邊上是有墨點標示。社官氾德子、氾清子、氾延受、氾恩信、氾定遷、押衙陰定安、氾定子、氾盈子、唐再昌、令狐郎、少令狐郎、大石郎、小石郎、曹愿昌、閻子張郎、王郎、大索郎、荊郎、小曹郎、唐粉子、兵馬使半王、兵馬使陰定奴、保元張郎等名字邊有小圓圈。而在氾延受、押衙陰定安、氾盈子、唐再昌、令狐郎、大索郎、荊郎、小曹郎、兵馬使陰定奴等人名邊上有勾畫。對于這些記號,寧可、郝春文先生認為:“疑墨點為社人自己所標,表示已知;圓圈和勾畫為社司所加,表示到場及納物與否。”[10]
這件社司轉帖,與上文的一樣,都清楚標明錄事是轉帖的書寫者。
在實用類社司轉帖中,明確寫明“錄事帖”的情況占據多數,但也有另外寫法。如P.3707號《戊午年四月廿四日傅郎母亡轉帖》,在通知內容完成之后,名單之前寫作“戊午年四月廿四日社官李帖”[11]。名單部分,有明顯的標示記號,屬于實用轉帖常見的情況。
有的轉帖,雖然是實用文書類,但是沒有寫明是錄事或者什么人書寫的轉帖,如P.3889《社人賀保新父身故轉帖》即是如此,名單的人名旁邊,分明按照轉帖的要求“示名遞過”的,但是書寫者沒有表明身份[12]。
有的結社章程“社條”中,明確規定錄事或者三官書寫轉帖,并且強調社人必須依照轉帖行事。P.3489號文書是一件女性結社的社條,其中明確規定:“或有兇事榮親者,告保錄事,行文放帖,各自兢兢,一一指實,記錄人名目”[13]。其中,對于錄事的職責規定得很清楚,核心工作就是“行文放帖”。而我們在很多轉帖中,確實看到錄事簽名的時候,直接在名字后面綴上“帖”字,標明此帖發放的責任人。
P.4960號文書,名《甲辰年五月廿一日窟頭修佛堂社再請三官憑約》,主要內容是因為先選舉出來的錄事與社官總是不契合,“件件眾社不合,功德難辦,今再請慶度為社官,法勝為社長,慶戒為錄事”,等于重新進行選舉,并且宣布“自請三官已后,其社眾并于三人所出條式,專情而行,不得違背”云云[14]。所謂“條式”,這里就可以理解為包括轉帖在內的各種指示。而這件文書并沒有宣布出條式的權力屬于錄事,而是屬于三官共同所有。一般情況下,應該是集會等事項三官商議決定,而發放轉帖不過是執行決定而已。
錄事等三官負責轉帖的書寫,這屬于基本情況,其他人書寫是特殊情況。沒有寫明是誰書寫的,一般可以理解為屬于錄事書寫的一種省略表達。那么,不管是錄事還是三官,他們書寫轉帖,可以看做是結社內部行使管理權力的具體表現。因為凡是發放轉帖,都帶有罰則內容,不能遵守者要接受相應懲罰,所以這種權力是具有相對強制性的,當然這些都是社眾事前同意的,并且多規定在結社章程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