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名稱與作者

別稱《春秋》

元人雜劇通常每個劇本都有題目正名,或兩句或四句,用以概括劇情,確定劇本名稱。就位置而言,有的放在劇作開頭,有的則放在劇本的末尾?!段鲙洝肥怯晌灞径徽劢M成的連本戲,除每本有四句題目正名外,有些刊本還在全劇之前或全劇之后有“總目”四句:

張君瑞巧做東床婿
法本師住持南禪地
老夫人開宴北堂春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1)

元雜劇的慣例是以題目正名的末句作為全劇的劇名?!段鲙洝返娜洞搡L鶯待月西廂記》則是摘取總目末句而成,《西廂記》乃是其簡稱。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寫鶯鶯讓紅娘傳書與張生,書簡乃是四句五言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2)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边@四句詩源自元稹的《鶯鶯傳》,題名為《明月三五夜》?!段鲙洝返娜洞搡L鶯待月西廂記》就是由此而來。(3)所謂“西廂者,普救寺之西偏屋也”(4),為崔鶯鶯路經河中府借居普救寺之臨時寓所,也是崔張愛情故事的發生地,故以其命名?!坝洝北緛硎怯涗洝⒂涊d的意思,也指記載、描寫事物的書籍或文章,并常用做書名或篇名,如《史記》、《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段鲙洝芬鄬俅死?。值得注意的是,與《西廂記》同時的劇作,只有極少數是以“記”作為劇名的,如白樸的《董秀英花月東墻記》、鄭廷玉的《布袋和尚忍字記》、李行道的《包待制智勘灰闌記》等。但是到了元末明初,許多劇本尤其是篇幅較長的雜劇和南戲,如楊景賢的《西游記》、高明的《琵琶記》以及歷來被稱為元末明初“四大傳奇”的《荊釵記》、《殺狗記》、《白兔記》、《幽閨記》等,劇名中都嵌入“記”字。此后,以“記”字命名幾乎成了明傳奇的一種固定模式,劇名中不稱“××記”的反而少見。由此可見《西廂記》劇名對后來的影響,《西廂記》可以說是長篇戲曲以“記”標目的先河。

《西廂記》的名字早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對于《西廂記》又別稱“春秋”或“崔氏春秋”,卻是許多讀者和觀眾所不熟悉的。實際上這種稱謂早自元代《西廂記》問世不久,就已經出現了。

元劇作家宮天挺(鐘嗣成《錄鬼簿》列為“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之首)《范張雞黍》雜劇第一折里,有如下一段曲白:

國子監里助教的尚書是他故人,秘書監里著作的參政是他丈人,翰林院應舉的是左丞相舍人。(帶云)且莫說什么好文章,(唱)則《春秋》不知怎的發。(王仲略云)春秋這的是莊稼種田之事,春種夏鋤,秋收冬藏,咱秀才每管他做什么?(正末云)不是這等說,是讀書的《春秋》。(王仲略云)小生不曾讀《春秋》,敢是《西廂記》?

上述文字據《元曲選》本,《元刊古今雜劇三十種》本、《雍熙樂府》有曲詞無說白,脈望館校息機子《古今雜劇選》本、《古今名劇合選·酹江集》本曲白與此大同小異??梢姡獣r人們已稱《西廂記》為《春秋》了。

明代成化七年(1471)北京魯氏刊本《新編題西廂記詠十二月賽駐云飛》收有《西廂記十詠》,(5)其中第二支曲子詠作者,曾言及《西廂》“號《春秋》”。

明代嘉靖年間刊刻的《雍熙樂府》(卷十九)輯錄了〔小桃紅〕百首歌詠《西廂》故事的散曲《摘翠百詠小春秋》,又名《西廂百詠》?!鞍僭佇〈呵铩迸c“西廂百詠”是同義語,“摘翠意謂摘取全部之精粹,‘小春秋’謂‘小西廂’耳”(6)。

明代號稱“嘉靖八才子”之一、傳奇《寶劍記》的作者李開先,在他所撰的《詞謔》一書有如下一段記載:

尹太學士直輿中望見書鋪帖有《崔氏春秋》,笑曰:“吾止知《呂氏春秋》,乃崔氏亦有《春秋》乎?”亟買一冊,至家讀之,始知為崔氏鶯鶯事?!忠皇乱嗌蹩尚ΑR回暿窟^關,把關指揮止之曰:“據汝舉止,不似讀書人?!币騿栔魏谓?,答以《春秋》;復問《春秋》首句,答以“春王正月”。指揮罵曰:“《春秋》首句乃‘游藝中原’,尚然不知,果是詐偽要冒渡關津者?!必熓露仓?。

“游藝中原”是《西廂記》第一折第一句曲詞。把關將士對作為儒家經典的《春秋》一無所知,卻熟知《春秋》即《西廂記》,而且對其曲詞居然能成誦,可見其流傳之廣,影響之大。文中所言尹直,字正言,號謇齋,生于明宣德二年(1427),景泰五年(1454)進士,成化二十二年(1486)為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正德六年(1511)卒。由此可見,早在正德以前,《西廂記》不僅被稱為《春秋》,而且被稱作《崔氏春秋》。以后,萬歷八年(1580)程巨源為徐士范刊本《重刻元本題評音釋西廂記》作序時,便題之為《崔氏春秋·序》。屠峻所作《西廂記》續書亦稱之為《崔氏春秋補傳》(7)。

關于《西廂記》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明正德嘉靖前后有人以為關漢卿作。如果說《西廂記》別稱《崔氏春秋》是以作品主人公命名的話,那么也有人依據雜劇的作者將《西廂記》稱之為《關氏春秋》的。張雄飛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所撰《董解元西廂記·序》即稱《西廂記》為《關氏春秋》:

《西廂記》者,金董解元所著也,辭最古雅,為后世北曲之祖。迨元關漢卿、王實甫諸名家作者,莫不宗焉。蓋金元立國,并在幽燕之區,去河洛不遙,而音韻近之,故當此之時,北曲大行于世,猶唐之有詩、宋之有詞、各擅一時之圣,其勢使然也。……《關氏春秋》,世所故有,余既校而刻之矣。而“董記”號為最古,尤不可少者……

正如稱《西廂記》為“王西廂”是為了同“董西廂”相區別一樣,稱《西廂記》為“關氏春秋”也是為了同其他人所作或所解的“春秋”相區別。

此外,也有據文學作品的性質稱《西廂記》為《游戲春秋》的。任訥《曲海揚波》卷三引劉豁安云:

有斥《西廂》為“淫書”、“情書”者,其然與否,余如游、夏于魯史焉。惟美為之章,則余敢贊辭無他。即紅娘之拒張生折,夫人于包含辯護之中,有義中詞嚴之慨。平心論之,允稱《游戲春秋》。

劉氏沿襲舊說,把文學藝術稱之為“游戲”顯然是不妥的。但他卻是把《西廂記》與作為魯史的《春秋》相比并,稱之為文學中的“春秋”的。

明萬歷間金陵文秀堂刊《新刊考正全像評釋北西廂記》第一出前有《開場統略》,實際上就是《副末開場》。末角在念誦一首七言律詩后,有如下一段說白:

今日敷演《錦繡春秋》,看者洗耳,以聞詞氣,便見戲文始終,略言大意。

這里的《錦繡春秋》也是指稱《西廂記》,且為譽美之詞。

由于“春秋”一詞有多種涵義,對于《西廂記》為什么稱為《春秋》,前人也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有的以為是把《西廂記》比作孔子整理修訂的編年體史書《春秋》,也有的因《春秋》寓褒貶之意而認為《西廂記》含“春秋筆法”,(8)有的則以季節解說。明單宇(9)《菊坡叢話》說:

《西廂記》人稱為《春秋》,或云:“曲止有春秋,而無冬夏,故名。”(10)

李開先的見解與此相似,他在《詞謔》一書中寫道:

《西廂記》謂之《春秋》,以會合以春,別離以秋耳;或者以為如《春秋經》筆法之嚴,妄也。

李開先駁斥了《西廂記》的筆法如孔子修《春秋》一說,而以作品所描寫的崔張愛情離合的季節加以詮釋。對于前人稱《西廂記》為《春秋》,究竟應作何種解說為確,尚可作進一步研究。但認為《西廂記》采用“春秋筆法”,有什么“微言大義”,以至認為作者“當其時必有大不得意于君臣朋友之間者,故借夫婦離合因緣以發其端。于是焉喜佳人之難得,羨張生之奇遇,比云雨之翻覆,嘆今人之如土”(11),顯然是臆測,是難以成立的。今天有些學者認為前人稱《西廂記》為《春秋》,是出于對《西廂記》的推崇,故而把它與儒家經典并舉,“看成像《春秋》一樣經典著作”,或者認為“也是用的所謂《春秋》筆法”,這恐怕都是難以與原意相契合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会宁县| 新邵县| 漳州市| 临汾市| 夏邑县| 朝阳市| 钟山县| 鹿泉市| 增城市| 车险| 金溪县| 仁寿县| 财经| 葫芦岛市| 渝中区| 和平区| 公主岭市| 伊吾县| 滦南县| 文登市| 出国| 沙河市| 修文县| 秭归县| 沛县| 巴马| 高要市| 松溪县| 拜城县| 巩义市| 同江市| 南汇区| 涡阳县| 启东市| 湛江市| 阜平县| 承德市| 惠州市| 中方县|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