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篇 兒大作兵夫

父母生兒身,
衣食養兒德,
蹔(暫)托寄出來,
欲(如)似便(變)相賊。

兒大作兵夫,
西征吐蕃賊
行后渾家死,
回來覓不得。
兒身面向南,
死者頭向北;
父子相029-i.jpg(分)擘,
不及元不識。

〔考釋〕

“暫托寄出來”

“托寄”就是“寄托”。本詩中所謂的“托寄”,含有“托生寄世”之意。

“如似變相賊”

“變相”,意為“變化相貌”、“變臉”。詩的意思是:父母生兒養兒,但兒子長大成人后,卻一反過去兒童時戀慕父母的態度,對父母很不恭敬,呲牙瞪眼,惡言厲色,前后判若兩人,“如似變相賊”。

其次,古時佛教寺院的壁畫,往往是用幻術方法繪制的,因此畫中的人物往往能變化相貌,故古時人稱這種能顯示靈異的壁畫為“變相”。唐時,“變相”是人們對佛寺壁畫的統稱。對此,可參閱論文《變相、變、變文考論》。

詩中所謂的“變相”,乃是取用這一詞的正解。

“西征吐蕃賊”

“吐蕃”是我國古國名,是與唐封建王朝同時存在的奴隸主王朝。吐蕃奴主王朝國家主要是由我國古時著名的“羌”族集結而成。

當時吐蕃奴主王朝與唐封建王朝之間,不斷發生戰爭。這戰爭的性質是我國內部兩個統治集團之間的戰爭。這戰爭給人民(唐皇朝治下的人民和吐蕃王朝治下的人民)帶來了不幸。對此,本類民歌和當時詩人的作品(如杜甫、李白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行后渾家死”

唐時俗語,“渾”與“全”同義。

杜甫《春望》:

“白頭搔更短,欲不勝簪?!?/p>

敦煌抄本《王陵變》:

“自從揮劍事高皇,大戰曾經數十場。小陣彭原都無數,遍體身刀箭瘡。”

“羽下精兵六十萬,團軍下卻五花營。將士夜深睡著,不知漢將入偷營?!?/p>

敦煌抄本《李陵變文》:

“無奈弓刀用盡,遂搦空身左右遮?!癯?span id="j6phrde" class="kindle-cn-underline">渾輸失,更將何面見京華?!?/p>

唐宋時所謂“渾家”,意為“全家”。

戎昱《苦哉行五首》:

“身為最小女,偏得渾家憐?!?/p>

敦煌發現《父母恩重經講經文》:

“孩子未降,母憂性命逡巡,及至生來,血流灑地,渾家大小,各自忙然?!?/p>

“孩子漸長成童子,慈母憂心不舍離,……渾家愛惜心無足,眷屬嬌憐意莫裁?!?/p>

陸游詩:

“百錢濁酒渾家醉,六月飛蚊徹曉無。”“菰蔣入饌渾家喜,碪杵催寒并舍聞?!?/p>

《孤本元明雜劇》飛刀對箭:

“俺渾家大小七八十口……?!?/p>

“行后渾家死”,意為“出征回來后全家都死了”。

元明時,“渾家”又是夫對妻的稱謂。其例見《元曲選》、《水滸傳》等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宝应县| 吉安市| 定边县| 阳朔县| 罗平县| 中西区| 县级市| 和政县| 林甸县| 安阳市| 依安县| 启东市| 全椒县| 古蔺县| 当涂县| 旬邑县| 恩平市| 辽阳县| 新沂市| 宜州市| 延边| 营口市| 东辽县| 林口县| 秦安县| 贵溪市| 易门县| 获嘉县| 尚义县| 图木舒克市| 鹤峰县| 雷波县| 吴江市| 乌审旗| 拜城县| 措勤县| 江津市| 新平| 滕州市|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