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高麗文譯本序

今年二月五日,韓國成均館大學金元烈君由上海外國語學院曹世華君陪同前來訪問,以拙著《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的高麗文譯本相贈,并說已經三版了,即將再印,希望我為譯本寫一篇序言。我看了譯本,深感驚喜,于是就哲學史研究方法的要義更略加申論。

我們研究哲學史,目的在于了解哲學思想發展的過程及其演變的規律,更在于了解前人所發現的相對真理,以便在前人所達到的高度之上更繼續前進。哲學史的研究方法就是探求古往今來的哲學家的本意要旨的方法。

歷史是發展的,從古到今,時移勢異。我們感興趣的問題與古人感興趣的問題已大不相同了,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已不是古人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否因此我們就不能理解古人思想的原義了呢?我們今天研究古代的思想,難免用今天的觀點來看待古人的言論。但是,古今之間也還是有一定聯系的。我們所用的語言是從古傳來的,雖有變化但具有顯著的連續性;我們所用的概念范疇的大多數也是從古傳來的。古今是不可能割斷的。所以,我認為,如果虛心探求,我們今天還是可以了解古代思想家的理論學說的基本含義的。

古代哲學家的思想學說,都有其時代背景。想了解古代哲學家的思想學說,必須了解其時代背景。在戰國時代,孟子即已提出“知人論世”之說。研究古代學說,“知其人”、“論其世”,確實是必要的。因此,對于古代的思想學說要進行歷史分析;對于階級社會中的哲學思想要進行階級分析。

古代哲學立說創論,志在探求真理。他們的學說是人類探求真理的過程的必經階段,是人類理性思維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對于古代的思想學說要進行理論分析。人類的知識是不斷發展的,古代人所認為真理的,后代人往往發現其謬妄,這正表現了學術的進步。但是,古代人所提出的真理,也并非全部都過時了,有些古代的名言,至今仍不失其為正確。例如孔子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老子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至今仍是值得肯定的。

哲學史的研究不能代替哲學問題的研究。哲學應考察日新月異的新情況,解決前所未有的新問題。但是,了解哲學發展的歷史過程,對于理論思維的鍛煉還是必要的。哲學與哲學史有其不可分的聯系。所以,研究哲學史方法論還是必要的。

我很希望了解國外學者對于哲學史方法論的見解,并希望看到國外學者對于拙著的意見。對于金元烈君翻譯拙著,謹表示衷心的謝意!

1990年2月19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达日县| 锡林浩特市| 宽甸| 会理县| 华容县| 望城县| 四子王旗| 哈密市| 江山市| 易门县| 哈尔滨市| 青冈县| 金平| 甘肃省| 抚松县| 镇康县| 澎湖县| 徐州市| 萍乡市| 邯郸县| 右玉县| 安远县| 萍乡市| 宣武区| 娱乐| 巴青县| 十堰市| 定州市| 同德县| 当阳市| 贵南县| 彭泽县| 临潭县| 梁平县| 大方县| 屯昌县| 峨眉山市| 江山市| 宜黄县| 界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