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社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 鄭景元
- 1342字
- 2019-07-16 17:40:40
第一章 合作社獨立的商事可能性
——商人塑造的低位要求
所謂獨立,意為主體自立或主體間關系上的不依附、不隸屬,亦即,依己之力做事;而所謂可能性,即指事物發生的概率及在此基礎上的發展方向。因此,可能性與現實性是相對的。如果沒有可能性就沒有現實性,但可能性缺乏必要的外部條件就不能變為現實。而可能性具備多少量化條件才能變為現實,則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據此,本書所指商事可能性,即指在商法范疇內合作社商人得以獨立地實現條件及在其具備后的發展趨勢。
“想”獨立是“能”獨立的前提,“經濟企業單位應當把迫切要求擺脫國家過多干預而產生的自豪感表示出來。”就工業化國家與地區而言,由于農業自身具有自然過程與經濟過程的緊密關系,在借由殖民化推行資本主義工業化過程中,其并未被根除,并漸漸生成三種不同且異質性很強的類型:一是美國、加拿大等前殖民地國家的大農場農業,呈現出公司化與產業化的農業政策;二是歐盟等前宗主國的中小農場農業;三是日韓等未被殖民化的東亞傳統小農經濟國家的農戶經濟,因人地關系緊張,國家借由綜合性的合作社來有效介入,以維持“三農”的穩定。
中國于1956年提出農業現代化目標,借由學習蘇聯,建構了較為完整的意識形態化的話語體系與政策體系,并從“三農”中踐行工農業產品交換,進而完成工業的原始積累。
這顯然是不同于西方通過殖民來完成原始積累的。為此,這種后發的差異性決定了我國既存在著經驗借鑒,又必須借由合作社發展農業的獨特的政策安排。
我國《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旨在推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加大小微企業開拓市場力度、幫助小微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而依據《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我國各類合作社大多歸屬于小微企業。
二者有差異,也有共性。從區分意義上看,二者依然涇渭分明,如小微企業并非都是法人,而合作社都是法人。小微企業遍布各行各業,合作社并非如此普遍。合作社面臨的問題也不是全部小微企業都有的;但從共性看,二者也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如合作社具有小微、人合等特性,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與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巨大功能。為此,小微企業的政策利好完全能夠惠及于合作社。而政策利好仍然需要合作社的有效行動。反觀當下,合作社商人獨立問題卻成了亟待克服的法律問題,尤其在組織構造、組織與政府關系等方面。
有學者以監事會為切入點,認為,在實踐中,合作社商人功能之所以沒有得到有效發揮,是因其監督機制失靈所致。
而該監事機制失范的背后即涉及合作社商人受到來自于內部社員與外部政府等干預,進而扭曲了合作社商人的法人獨立性,引發諸多法律風險。
應該說,合作社獨立失范風險更具有爆炸性。為此,我們有必要質疑:合作社作為一種法律組織體,是否存在著妨礙其獨立性的制度設計缺陷?政府權威與民間合作社之間是否應該保持著某種合理的張力?這種張力如果太松,則合作社將會裸身進入市場,處于競爭劣勢;如果太近,就又回歸到政府權威的籠罩下。因此,這種張力必須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內。這種限度可能涉及合作社的內在獨立性問題與這種獨立性所要求的法人形式問題。如果合作社去獨立性,必然會限于傳統上的權力附屬品與民事特供品。
因此,我們如果打算拯救合作社,實施政府扶持政策,就必須解決好“合作社之獨立”這個前置性的法律問題。
- 傳染病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匯編
- 董事注意義務的司法認定:美國的經驗和中國的再造
- 法律一本通:職業教育法一本通
-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2014版
- 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貪反腐法律法規全書(含黨內法規)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法典:注釋法典(2018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匯編2018年第2輯(總第252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聯規定(注釋應用本)
- 法治及其意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最新修正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最新修正本)
- 勞動合同法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 法律法規全書系列: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202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