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近似數

近似數是指與準確數相近的一個數,是把一個數按照具體要求截取到指定的數位而得到的。如我國的人口數是無法絕對精確計算的,但是可以說出一個近似數,比如說我國人口有13億,13億就是一個近似數。

一個近似數四舍五入到哪一位,那么就說這個近似數精確到哪一位,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的數位止;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末位數字為止的所有數字,都叫作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近似數的加減一般可按下列法則進行:①確定計算結果能精確到哪一個數位。②把已知數中超過這個數位的尾數“四舍五入”到這個數位的下一位。③進行計算,并且把算得的數的末一位“四舍五入”。

1)求近似數的方法

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

(1)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是一種精確度相對較高的計數保留法,與其他方法本質相同。但特殊之處在于,采用四舍五入法,能夠使被保留部分與實際值之間的差值不超過最后一位數量級的1/2。假如0~9等概率出現,對大量的被保留數據,這種保留法的誤差總和是最小的。這也是我們使用這種方法為近似數的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在數學運算中,我們經常使用四舍五入法來取近似值。比如,在遇到多位小數時,可截取若干位,如被舍部分的頭一位數滿五,就在所取數的末位加1,不滿五的就舍去。例如,圓周率π=3.14159265…若取五位小數,則為3.14159;若取四位小數,則為3.1416。

四舍時,近似數比準確數小;五入時,近似數比準確數大。

但是在四舍五入中,舍去的概率有4/9,而進一的概率有5/9,兩者并不相等。所以又有“四舍六入”的說法。按照這種說法,若被舍部分的頭一位是5,是舍是入則需要看前一位數,如果前一位數是奇數,則進一;如果前一位數是偶數,則去尾。當然,這種方法并不常用,我們通常還是用“四舍五入法”。

(2)進一法

進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數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個數字上加1。這樣得到的近似值為過剩近似值(即比準確值大)。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四舍五入法不一定隨時都適用,有時為了使結果更符合客觀現實或者使結果有意義,會用到進一法(即省略的位上只要大于零都要進一位)。

例子:一個袋子能裝50斤玉米,現有180斤玉米,需要幾個袋子才能裝完?

解:180斤÷50斤/袋=3.6袋

此時就需要用進一法,需要4個袋子才能裝完。

(3)去尾法

去尾法是去掉數字的小數部分,只取其整數部分。其取值比準確值小。這種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中。如“裁布制衣”問題,在布料制成衣服后還有多余時,通常舍去小數部分,只保留整數部分。

例子:制作一件衣服需要用布2.4米,現有50米布,可以做這樣的衣服多少件?

解:50米÷2.4米/件=

結果是,如果按照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那么應該得21件。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做衣服不能四舍五入,剩下的布雖然能做0.8件,但是不夠做成1件,是需要舍棄的。所以類似的題目,我們只能采取去尾法。

即50米布可以做這樣的衣服20件。

去尾法一般可以把所要求去尾的數值化成小數,然后直接去掉小數部分,取整數部分的值。一般可以用符號“()”表示。

例如:

(3.1415)≈3

(π)≈3

(3.98)≈3

2)估算法

什么是估算?估算就是在精確度要求不太高的情況下,進行粗略的估值。也就是大致推算。估算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推算最大值;二是推算最小值;三是推算大約多少。

“估算法”毫無疑問是速算第一法,也是學生計算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所有計算進行前都要首先考慮能否先行估算。一般在選擇題中選項相差較大,或者在被比較的數據相差較大的情況下使用。比如對于一些選擇題,我們可以根據數量關系、各數字之間的特性等判斷出答案的一個大致范圍,然后結合選項提供的信息來得出唯一的正確答案。

還有的估算是要先對參與計算的數值取其近似值,把一個比較復雜的計算題變成可以口算的簡單計算,得出一個近似值。如估算32×55的最大值,可以把它們都放大一些,按照比原來大的整十數來計算,所以最大是40×60=2400;如果估算32×55的最小值,則把它們都縮小一些,按照比原來小的整十數計算,所以最小是30×50=1500;至于大約等于多少,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取接近的數來計算,大約在30×60=1800;如果想精度高一點,還可以只四舍五入一個數,變成30×55=1650左右。

進行估算的前提是選項或者待比較的數字相差必須比較大,并且這個差別的大小決定了“估算”時候的精度要求。一般來說,各元素的大小關系較為隱蔽,需要經過一定的對比分析才能得到。

估算的功能分為兩方面,一是數學上的功能,例如培養數感(如判斷24×12=2408計算結果的合理性),為精確計算做準備(如要計算492÷12時,往往先用480÷10或490÷10或500÷10來試商)。二是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當無法精確計算或沒有必要精確計算時,有時用估算也能解決問題。

下面介紹試商的方法。

在求商的時候,有時不能一次得出準確的商,需要先估算一下,然后再進行調整。如果商大了要調小;如果商小了要調大,這個過程叫作試商。

(1)試商的方法

①四舍五入法

當除數接近整十、整百的數時,常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試商。

例如,如果除數是29,可以當成30去試除;如果除數是82,可以當成80去試除。

②去尾法

把除數直接去尾成整十、整百的數試除。用這種方法,一般初商有時會偏大,需要適當調小。

例如,246÷42,用去尾法,把除數當成40去試除,得到初商6。再調整為5。

③進一法

把除數直接進一成整十、整百的數試除。用這種方法,一般初商有時會偏小,需要適當調大。

例如,246÷48,用進一法,把除數當成50去試除,得到初商4。再調整為5。

④同舍同入法

把被除數和除數一起舍或者入,然后試除。

例如,257÷38,試商時可以把被除數當成260,除數當成40,進行試商(同入)。

382÷41,試商時可以把被除數當成380,除數當成40,進行試商(同舍)。

⑤同頭無除試商法

如果被除數和除數首位相同(同頭),但卻不夠除(無除),一般可以用9、8或7來試商。

例如,3452÷38,被除數前兩位為34,除數為38,頭相同但不夠除,此時初商可以用9、8或7來試商。

⑥折半法

當被除數的前兩位接近除數的一半時,可以用5或4來試商。

例如,1928÷38,被除數的前兩位正好等于除數的一半,所以可以用5來試商。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比除數的一半大一點點,那么也可以用5來試商;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比除數的一半小一點點,則可以用4來試商。

(2)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巧妙試商

除法的目的是求商,但從被除數中突然看不出含有多少商時,可以試商。如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采用下面一些巧妙試商方法,提高計算速度。

①用“商五法”試商

方法:

(a)當除數(兩位數)的10倍的一半,與被除數相等(或相近)時,可以直接試商5。

(b)當被除數前兩位不夠除,且被除數的前兩位恰好等于(或接近)除數的一半時,可以直接試商5。

例子:計算2385÷45=_______。

解:符合(b),前兩位不夠除,而且23與45的一半很接近,可以試商5。

所以,2385÷45=53。

②同頭無除商8、9

方法:

被除數和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字相同,且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這時,商定在被除數高位數起的第三位上面,直接用商8或商9。

例子:計算4176÷48=_______。

解:被除數和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字相同,且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第三位可以試商8或9。

所以,4176÷48=87。

③用“商九法”試商

方法:

當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字臨時組成的數小于除數,且前三位數字臨時組成的數與除數之和,大于或等于除數的10倍時,可以一次定商為9。

例子:計算4508÷49=_______。

解:因為45<49,且450+49=499>490,被除數的第三位上可定商為9。

所以,4508÷49=92。

④用“差數試商法”試商

當除數是11、12、13、…、18和19,被除數前兩位又不夠除的時候,可以用“差數試商法”,即根據被除數前兩位臨時組成的數與除數的差來試商的方法。

方法:

(a)若差數是1或2,則初商為9。

(b)若差數是3或4,則初商為8。

(c)若差數是5或6,則初商為7。

(d)若差數是7或8,則初商是6。

(e)若差數是9,則初商為5。

(f)若不準確,則調小1。

為了便于記憶,我們可將它編成下面的口訣。

差一差二商個九,差三差四八當頭;

差五差六初商七,差七差八先商六;

差數是九五上陣,試商快速無憂愁。

例子:計算1278÷17=_______。

解:17與12的差為5,初商為7,經試除,商7正確。

所以,1278÷17=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调兵山市| 汪清县| 旬阳县| 元朗区| 石狮市| 葵青区| 斗六市| 托克逊县| 山西省| 西吉县| 涿州市| 梁平县| 潜山县| 资兴市| 海南省| 雷州市| 喀喇| 抚远县| 交口县| 加查县| 遂溪县| 天峨县| 开阳县| 海林市| 云南省| 米易县| 海晏县| 琼海市| 太原市| 四子王旗| 九寨沟县| 东方市| 宣武区| 阿拉尔市| 辉县市| 柳州市| 乐昌市| 陇西县| 安远县| 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