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說+深呼吸+癌癥·新知+癌癥·真相(套裝共4冊)
- 李治中
- 2379字
- 2019-07-16 17:35:10
乳腺癌怎么篩查?

篩查是個技術活
就防癌、抗癌來講,預防是上策,篩查是中策,治療是下策。對于乳腺癌也是如此,最理想的狀態,是通過避免生活中致癌因素,比如喝酒和肥胖,來降低風險。但腫瘤發生有隨機因素,再健康的生活,也不可能絕對保證不長腫瘤,尤其在歲數大了以后。
怎么辦呢?
篩查!癌癥的發生通常需要10~20年,在開始的時候通常是良性的,然后才逐步惡化。早期腫瘤用局部治療手段,比如手術和放療,就很有可能治愈。任何癌癥篩查的目的,都是在盡量早的時候發現它,早發現、早治療、早治愈。
乳腺癌也是一樣。它的預后基本就取決于分期,晚期乳腺癌生存率有限,而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接近100%!
很遺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癥都可以篩查。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沒有技術手段能準確高效地檢查到某種早期的腫瘤。胰腺癌、膽管癌、卵巢癌這些癌癥通常一發現就是晚期,主要就是因為早期通常沒有癥狀,很難自我發現,而且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
要成為真正有效的癌癥篩查方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點:
?有效性和特異性:可以靈敏地發現早期癌變。
?安全性:對健康人沒有明顯副作用。
?經濟性和方便性:可以用于大量人群的篩查。
說起篩查,還有兩點大家必須首先知道。
?目前每一種癌癥的有效篩查方式都是不同的。
雖然很多公司都在努力開發能廣譜篩查癌癥的技術,無論是靠影像學,血液檢測還是其他手段。但現在還沒有一種篩查手段被臨床證明能有效、靠譜地在普通大眾中檢查多種癌癥。如果有人宣傳一種簡單方法就能篩查出很多種不同癌癥,不能說肯定是騙子,但100%是夸大。每個人都應該多了解不同癌癥的篩查方式,以及推薦開始篩查的年齡(并不是越早越好)。
?高危人群篩查價值最高,而且需要提早篩查。
癌癥篩查對高危人群最有價值。而且如果是某類癌癥的高危人群,比如吸煙者(肺癌)、乙肝病毒攜帶者(肝癌)、BRCA1基因突變者(乳腺癌),篩查的時間通常會推薦比普通人提前。
目前哪些癌癥有比較可靠頗有成效的篩查方法呢?
美國專家通常推薦遵循USPSTF(U. 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發布的指南。這是一個成立于1984年的獨立組織,由全美知名的疾病預防和循證醫學專家組成,主要提供疾病預防篩查方面的指導。
目前USPSTF對4種癌癥有明確的篩查指南:乳腺癌、宮頸癌、肺癌、結直腸癌。具體方法大家可以直接查詢網站(USTSPF網站:https://www.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org/Page/Name/recommendations)
乳腺癌篩查手段
前面說了,每種癌癥篩查方式不同,而且并不是說越貴的手段就越好。任何手段要被專家認可,都需要有多年研究數據的支持。
大家現在經常聽到的基因檢測、PET-CT、腫瘤標記物等,都沒有被證明是有效的乳腺癌篩查手段。
那什么是有效手段呢?
除了自檢,目前美國官方推薦手段主要是乳腺X線鉬靶攝影,輔以磁共振成像。
?乳腺X線鉬靶攝影(mammography):這是最主要的篩查手段,性價比高。研究已經證明常規的X線鉬靶攝影可以降低死于乳腺癌的風險。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磁共振檢查一般與X線鉬靶攝影一起使用。由于MRI價格明顯高,而且有時會有假陽性,所以通常只適用于高風險的人群。

女性篩查推薦乳腺X線鉬靶攝影,輔以磁共振成像
有一點需要特別提一下,就是相對歐美女性來說,中國女性乳腺癌單用鉬靶的早期篩查效果要差一些。
主要原因是歐美女性乳房通常脂肪多,X射線穿透效果好,成像清晰,而亞洲女性很多屬于致密性乳房,脂肪少而腺體和結締組織多,對乳腺X線檢查可產生干擾而檢查的假陰性率較高。
怎么辦呢?
一方面是配合其他技術,比如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中,就專門強調了對致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另一方面是積極開發新的篩查技術!
比如2011年后出現了一種“數字化乳房斷層合成技術”(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研究顯示它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都遠優于傳統X線鉬靶攝影,可提高致密乳腺的腫瘤檢出率。希望更多這樣的創新,能幫助更多的中國早期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什么時候篩查
下一個問題是什么時候篩查最好。中國和美國對于乳腺癌篩查的推薦大方向是一致的,但略有不同,主要是人種差異,尤其是乳房致密程度。以下是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7年版):
?非高危人群:
20~39歲:不推薦對非高危人群進行乳腺篩查。
40~49歲:適合機會性篩查,每年1次乳腺X線檢查,推薦與臨床體檢聯合,對致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50~69歲:適合機會性篩查和人群普查,每1~2年1次乳腺X線檢查,推薦與臨床體檢聯合,對致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70歲或以上:適合機會性篩查,每2年1次乳腺X線檢查,推薦與臨床體檢聯合,對致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高危人群:
建議對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進行篩查(20~40歲),篩查間期推薦每年1次,篩查手段除了應用一般人群常用的臨床體檢、彩超和乳腺X線檢查之外,還可以應用MRI等影像學手段。
在美國,乳腺癌的篩查是相對成熟的操作,也是被廣泛接受的。其標準與國內篩查大致相同,但有一點不一樣,就是他們對于74歲以上人群的乳腺癌篩查是不推薦的。
美國專家提出的最主要理由,是在歲數大了以后,即使發現早期乳腺癌也意義有限,因為如果治療,很可能弊大于利。一是老年人做手術風險顯著增加,二是老年人癌細胞通常進展不快,患者反而更可能死于別的疾病。權衡利弊,老年人通常都不推薦做癌癥篩查。
但現實中,中美都有不少老年人依然在做篩查。由于這個事情依然爭議很大,菠蘿也無法給出簡單的答案,只能靠大家和醫生討論后做決定。
總而言之,乳腺癌可以早發現、早治療。它的篩查有明確的指南和管理方案。大家應該在醫生指導、遵循指南的大前提下,結合個人的情況有所調整。我們既要避免錯失干預的良機,又要避免過度檢查和過度治療。
小結
? 每一種癌癥的篩查方式都是不同的,對于乳腺癌而言,目前官方推薦手段主要是乳腺X線造影(鉬靶),還可輔以磁共振成像檢查。
? 中國和美國乳腺癌篩查推薦略有不同,整體而言,對于40~74歲的女性最推薦篩查。
? 中國女性由于致密性乳房比例高,單用鉬靶篩查效果不如歐美女性,需要配合其他技術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