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湖叢談(注音注釋插圖本)
- 連闊如著 賈建國著 連麗如整理
- 1681字
- 2021-04-08 14:41:03
江湖自嘲之暗語
江湖人管調(diào)侃兒用的行話叫做“春點”。老江湖人使用這春點是為了做買賣掙錢,離開了做買賣之外,皆惡(wù)團(tuǎn,說)春調侃兒。有些新上跳板(剛入這一行)的江湖人,學了幾句春點,到處調侃兒,江湖的老前輩很為不滿。一日,江湖的老前輩向新上跳板的人說道:“當初有兩個生意人,一個是算卦的,一個是賣藥的。兩個人走在外縣城內住了店,用完晚飯之后,算卦的到后院解手,他撒完了尿,忽然抬頭一看,陰云四布,并無星斗。大概是天要下雨,他進屋后向那賣藥的伙計調侃兒說:‘牐(chā)了棚兒啦!要擺金吧。’他那個伙計懂得春點,聽他說‘牐了棚兒啦’,就知道是陰了天了;‘要擺金吧’,就知道是要下雨了。他們兩個人調起侃兒來,恰巧被店里的伙計聽見,那伙計不懂江湖的春點,聽不懂這兩個人所說的話,心中暗道:‘這兩個客人不是好東西,大概許是做賊的。’誰想事有湊巧,當日夜內,店里丟了一匹驢,掌柜、先生、伙計們聚在一起討論這驢叫誰偷去了,伙計忽然想起那算卦的、賣藥的兩位客人。他說:‘這驢叫六號的客人偷去啦!’掌柜、先生問道:‘你怎么知道呢?’伙計說:‘昨天夜內,我聽他們說賊話來的,一定是他們偷去了。’掌柜、先生就把這算卦、賣藥的告下來了,說驢叫他們兩個人偷去了。這位縣官是位老江湖出身,他改了行,走了一步好運,得了縣官知事。這天他升了大堂,衙役三班喊喝堂威。店里掌柜的、算卦的、賣藥的三個人跪在堂上。縣官問道:‘你們三個人因為什么事打官司呀?’店里掌柜說:‘老爺,他們兩個人住在我的店內,把我們柜上的驢給偷去啦。求老爺做主!’縣官問道:‘你們兩個人是干什么的?’這個說:‘老爺,我是算卦的。’那個說:‘老爺,我是賣藥的。’縣官又問道:‘你們兩個人為什么不務正業,偷他的驢呢?’這兩個人說:‘老爺,我們沒偷他的東西,他們誣賴好人,求老爺做主。’縣官向店里掌柜問道:‘你怎么知道那驢是他們兩個人偷了去呢?’掌柜回答說:‘老爺,他們兩個人昨天在我店里說賊話來著,叫我們伙計聽見了,我們料著他們把驢偷去啦!’縣官向他們兩個人問道:‘你們兩個人怎么說賊話呀?’那個算卦的說:‘老爺,我們沒說賊話。我們是江湖人,因為昨天夜內陰了天啦,要下雨,我們兩個說行話來著。我說牐了棚了,是陰了天了。他說要擺金,是要下雨。這是我們江湖人的春點,不是賊話。’縣官這才明白,他雖做了官,因為他是老江湖,什么樣的春點他都懂得。他也是最恨新上跳板(剛入這一行)的人是不是的就調侃兒,動不動的就調侃兒。縣官立刻命令皂班打算卦的七十板,打賣藥的六十板。打完了這兩個人,縣官就和他二人調起侃兒來,用手指著他二人說道:‘我也不管你是金(指算卦的金點而言),我也不管你是皮(指賣藥的而言),絕不該當著空(kòng)子(不懂江湖內幕的人)亂團(tuǎn)春(團春即調侃)。一個打你申句(jū),一個打你行句(xíng jū,申句是六十板子,行句是七十板子)。若不是冷子攢(cuán)兒亮(縣官管他自己叫冷子,攢兒亮即是明白江湖事兒),把你月(二)頂碼兒(江湖人調侃一、二、三、四、五,是柳[liū]月汪載[zhāi]中),還得鞭個申行(xíng)掌愛句(jū)(月頂碼兒是兩個人,還得鞭個申行掌愛句是還應當打你個六、七、八、九、十板子)。梁上(大道上)去找金扶柳(liǔ)兒,扯活(chěhuo)了吧,從此可別亂團春(梁上去找金扶柳是往大道上去找驢,扯活了吧是你們跑了吧,從此可別亂團春是叫他們不可在各處亂調侃兒,防備有人拿你們當賊辦了)。’縣官沖他們調的侃兒店掌柜是聽不懂的,也不知他們說的是什么。然后就見知縣沖他二人說:‘你們兩個人,趕緊往大道上追賊,把驢給人家找回來。’兩個人叩頭下堂去了。”

知縣沖他二人說:“你們兩個人,趕緊往大道上追賊,把驢給人家找回來。”兩個人叩頭下堂去了。
那位老江湖把這段故事說給新上跳板(剛入這一行)的江湖人,這兩個新上跳板的人自從受了他這番訓教,可不敢沒有事兒亂團(tuǎn,說)春,胡調(diào)侃兒了。這是江湖人自嘲的小故事。寫出來在江湖筆談里添上點材料,也可以使諸君明白,這侃兒雖會了,但不可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