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沿 Idea Watch

理論
企業援助的最佳時機
GIVING AFTER DISASTERS

王晨 | 譯 蔣薈蓉 | 校 萬艷 | 編輯

聲譽良好的公司在災害發生后帶頭援助,將會受益;其他公司只有跟隨這樣的公司進行相似援助才會受益。此外,在受災地區有根基和業務的企業,援助效果更好。

年來,颶風、海嘯、地震、山火等自然災害明顯更加頻繁,且破壞力增強。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顯著上升,剔除通脹因素后,2011年到2015年的損失均值是1980年到1985年的四倍。受波及的人數也在增加,近年時常高達3億人以上。然而,政府、非營利組織、NGO等傳統援助機構,卻無法充分提供災后恢復所需資金。

企業則開始加入援助者的行列。2000年,全球最大的3000家公司中,提供災害援助的不到1/3,2015年則超過90%,且平均捐贈數額增長10倍。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提供災害援助的比例,從1990年的不到20%上升到2014年的超過95%。

面對這一趨勢,研究者主要關注兩個明顯的問題:提供援助的企業是否有必要與受災地區有關聯且熟悉當地情況?如果在這方面增加投入,企業及其股東是否會受益?

喬治·華盛頓大學路易斯·巴萊斯特羅斯(Luis Ballesteros)團隊進行的兩項研究,分析了2003年到2013年企業自然災害援助的所有數據。研究者排除了饑荒和炎熱等長周期問題,聚焦于突發災害。他們利用保險數據等信息,統計每次災害造成的人身和經濟損失、援助到位的速度,以及災區恢復所用時間。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企業捐贈對受災地區的援助效果。研究者假設:災害發生后,在當地有根基且熟悉情況的公司反應速度較快;如果提供援助的主要是這類企業,災區的長期恢復情況較好。這一假設的邏輯不僅考慮到企業對當地的熟悉度;更重要的是,為盡快恢復正常經營,這類企業有動機參與當地基礎設施重建和社會秩序恢復。另一個假設是,如果企業動用與日常運營相關的資源(如礦業公司提供掘土設備,或運輸公司提供物流支持),援助效果會比僅僅寫支票更快更好。

為驗證假設,研究團隊兩兩對比不同國家的情況,每對國家的客觀屬性和受災情況相似,但接受援助的程度和性質不同:一個以本地企業的實物捐贈為主,另一個以外部企業的現金捐贈為主。研究者分析了影響援助到位速度的因素,包括國家經濟規模、受災嚴重程度(包括人員傷亡等損失),以及新聞報道的密集度。對于災后恢復情況,研究者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進行評估。

結果顯示,以本地企業援助為主的國家,援助到位更快;本地企業援助占比超過44%的國家,10年后的恢復水平高出145%;以企業圍繞核心業務進行捐助為主的國家,援助到位更快且恢復程度更高。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了企業通過援助得到的回報。首先,研究者發現,帶頭實施援助的公司對其他公司有顯著影響:在89%的案例中,無論市值、市場占有率和財務表現有多大差異,各公司捐贈數額相差無幾。例如,2010年智利大地震發生幾小時后,跨國礦業公司英美資源集團即承諾捐款1000萬美元,三家主要競爭者在此后幾天內也捐出同樣數額。“災難發生時的不確定性太大,企業都爭相響應。”研究團隊成員、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泰勒·萊(Tyler Wry)在解釋這種跟隨行為時說。

為分析援助對經營的影響,研究者對比了企業在受災地區的實際營收與災害發生前的預期營收,發現企業聲譽(以災害發生一年前和一年后的媒體報道衡量)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在這一點上,帶頭實施援助的企業對跟隨者也有重大影響。“無論捐贈數額多少,聲譽良好的帶頭者和跟隨者都會受益,”研究者寫道,“相比之下,聲譽較差的帶頭者和跟隨者會遭受損失。”研究者還發現,無論受災地區的需求還是援助企業的能力,與捐贈行為的反響都沒有多大關系。“無論捐贈數額如何,都會有帶頭者和跟隨者受益,而有些企業則遭受損失,”研究者寫道,“實際上,承諾進行援助后,我們數據庫中超過半數公司在災區的營收下降,且無法僅以災害影響解釋。”他們還認為,在聲譽較差的公司帶頭實施援助后,其他公司如果采取不同的援助行動,將可能受益。

在實踐層面,本項研究傳達的信息十分清晰。聲譽良好的公司在災害發生后帶頭援助,將會受益;其他公司只有跟隨這樣的公司進行相似援助才會受益。此外,企業與災區的聯系至關重要。“在當地有根基和業務的企業,援助效果更好。”研究團隊成員、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員邁克爾·尤西姆(Michael Useem)說。

本項研究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也有重要啟示:經濟欠發達地區缺少有實力的企業,災害發生時很難得到大規模的企業援助,因此政府、NGO和非營利組織應準備好承擔更大責任。

關于本研究 路易斯·巴萊斯特羅斯(Luis Ballesteros)、邁克爾·尤西姆(Michael Useem)、泰勒·萊(Tyler Wry):《企業災害援助研究》[“Masters of Disaster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How Societies Benefit from Corporate Disaster Aid”,《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7年],《企業非市場行為回報研究》(“Halos or Horns? Reputation and the Contingent Financial Returns to Non-Market Behavior”,工作論文)

理念回歸實踐
愛德華多·馬丁內斯

災害發生后,災區急需食品、水、藥品等物資,因此物流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UPS利用自身專業能力成為這方面的領導者,經常因在全球各地的貢獻受到表彰。愛德華多·馬丁內斯(Eduardo Martinez)是UPS基金會總裁、UPS多元化事務負責人,他接受《哈佛商業評論》采訪,介紹公司如何將其工作的價值最大化。

UPS從多年的災害應對工作中學到了什么?

我們不僅關注災情處置,也關注事前預案、危機后恢復和供應鏈物流。我們需要利用自身優勢制造乘數效應。這項工作并非危機發生時的臨時反應,而需要我們始終投入資金和專業能力。

UPS是一家物流公司,自然有明顯優勢。如果是金融或咨詢公司,它們能做什么?

私營企業都可以助一臂之力。人道主義援助機構需要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持。高風險行業的企業則需要提高復原力。颶風“桑迪”之后,紐約市的一項研究發現,30%到40%受波及的中小企業未能恢復經營。有些社區任命了“復原力事務官”,負責協調各方資源,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私營企業可以參與到這項事業中,幫助小公司培養復原力。

會有幫倒忙的情況嗎

這是個經典問題。海地大地震后,我們接到一個跨國公司客戶的電話,說想捐贈電熱毯——要知道那是熱帶的七月。每次接到企業電話說想捐贈物資,我們都會說“謝謝,稍等,咱們先問問一線的人”。如果對方的東西用不上,我們會說明需要哪些東西,比如水、帳篷、照明設備等。通過這種管理方式,我們讓供應鏈保持暢通。

想要幫忙的公司還應該注意什么?

并非每次災害都是全球性的,我們的很多工作都是調動災區本地的資源。最近印度洪災嚴重,但沒得到什么國際關注;埃博拉疫情再次爆發;加州山火并不總上新聞。無論事情是否成為焦點,我們都努力跟進全球各地的災情。

科技是否改變了你們應對災害的方式?

科技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成效。我們在盧旺達使用無人機運送疫苗和血液制品,有時一天要送50多單。我們在敘利亞使用掃描器和磁卡為難民分配食品并進行追蹤,而以前我們要用紙筆記錄20萬難民的配給信息。新的系統確保所有人得到足夠營養,并減少了等待、損耗、囤積和轉賣行為。

UPS從這項工作中獲得了什么?

戰略性的慈善事業有益于公司的聲譽和品牌,但如果想真正動員整個組織,你不能滿足于此。作為一個整體,我們都在從這項事業中學習,比如盧旺達的無人機項目就讓我們接觸到了這項新技術。我們逐漸了解不同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市場中工作。我們也很能激勵員工。如果做這些事只是為了上頭條,那你可就虧大了。

決策
競爭會提升風險偏好

一個好蘋果……

員工同時在多個團隊工作時,積極的領導者行為有溢出效應:一個團隊的老板充分授權,會讓員工在控制欲強的老板手下工作時也能感到被賦權。

特洛伊·史密斯(Troy Smith)等:《多團隊工作中積極領導者行為的溢出效應研究》(“Research: When Employees Work on Multiple Teams, Good Bosses Can Have Ripple Effects”)


在個人和組織層面,對待風險的態度都非常重要。例如,員工可能因為擔心后果而不敢提出質疑,而領導者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會影響產品發布和收購等決策。過往研究發現了風險偏好的幾個影響因素,包括外向性等性格特征,以及情緒和語言等情境因素。一項新研究分析了另一個變量:競爭關系。

研究者梳理了2002年至2010年NFL常規賽的全部現場數據,重點分析球員的兩個高風險選擇:達陣后選擇射門得一分還是再次達陣得兩分,以及三攻未果后棄踢還是繼續四攻。利用專業賽事分析、谷歌搜索和球迷評論信息,研究者評估了每場比賽兩隊的競爭程度。在高競爭性的比賽中,球員選擇高風險的得兩分和進行四攻的概率,分別高出37%和7%。

在接下來的一項實驗中,137名大學生玩一種紙牌游戲。認為對家來自“對頭”大學的參與者,叫牌(高風險、高回報的選擇)的次數更多。這些參與者心率明顯上升,而且表現出“促進”而非“防御”傾向,表明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同時在起作用。

研究者認為,領導者可根據情境需要激發或抑制員工的競爭情緒。當需要大膽行動時,“管理者應考慮在工作中促進員工間的競爭(例如反復讓能力相近的員工對壘),還可以讓新員工了解公司的傳統競爭對手,并經常與這些對手進行對標”。與之相對,如果不犯錯誤更重要,領導者應盡量消除可能引起競爭情緒的狀況。

關于本研究 克里斯托弗·杜(Christopher To)等:《競爭關系對風險偏好的影響研究》[“Going for It on Fourth Down: Rivalry Increases Risk Taking, Physiological Arousal, and Promotion Focus”,《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8年]

社交媒體
用Twitter打造品牌

越來越多CEO開始使用社交媒體。對1000名美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了對品牌認知最有利的帖子類型。

公司治理
維權投資者有利于股東價值

很多管理者譴責維權投資者,認為他們制造分裂和混亂,過度關注短期股價,影響公司聚焦長期戰略。一項新研究分析了企業剝離資產后投資者的回報情況(其中有些是業務正常發展的結果,有些是維權投資者的要求),結果呈現出維權投資者的積極一面。研究者分析了2007年到2015年《財富》500強公司的全部資產剝離情況(共計4035宗),并使用維權公司治理數據庫SharkRepellent等資源,找出哪些是維權投資者要求的。

通過評估投資者對資產剝離公告的即時反應,以及計算股東價值的長期變化,研究者發現,相比公司主動行動,維權投資者主導的資產剝離效果更好,且這一差異平均持續近兩年。造成這種差異的一個原因可能是,由于維權投資者推行主張的成本很高,他們一般只會在能獲得較高股東回報時出手。“通過引導管理者實施非常規戰略,維權投資者能創造股東價值,因此可能承擔了重要的公司治理職能。”研究者寫道。

關于本研究 陳思文(音)、艾米麗·費爾德曼(Emilie R. Feldman):《維權投資者主導資產剝離的股東價值分析》[“Activist-Impelled Divestitures and Shareholder Value”,《戰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8年]

定價
虛假折扣效果超預期

每個人都喜歡撿便宜,所以給商品標上折扣價格是促銷的好方法。但所謂的原價一定靠譜嗎?一位研究者分析了某主流零售連鎖的直營店,發現專供直營店的所有商品,“原價”都是虛構的——這些商品從未以標示的高價銷售。通過梳理店鋪數據,他發現“原價”每高1美元,顧客就平均愿意多支付77美分(盡管常客不太好騙)。

包括JCPenney和Kohl’s在內的幾家知名零售商,都曾因虛假標價遭到集體起訴,但這種案子原告很難打贏,因此零售商沒什么理由停止投機取巧。“有觀點認為,消費者反正足夠精明,因此相對其他形式的欺騙,虛假標價害處不大,”研究者說,“但我的分析結果顯示,還是有很多消費者看不穿。”

關于本研究 唐納德·倪(Donald Ngwe):《虛假折扣帶來真實銷量》(“Fake Discounts Drive Real Revenues in Retail”,工作論文)

人口分析
美國勞動力的老齡化

全球人口正在老齡化。美國的老齡化速度很快,大眾對于變老這件事和退休的觀點也在不斷變化。這對企業和管理者有啟示。人們預期自己何時退休?多大歲數的人“老得不適合”某項工作?公司是否應幫助員工規劃退休生活?更多相關內容,請訪問HBR.org/aging.

工作生活平衡
長期產假的代價

一杯拿鐵引發的中產化

美國同一個郵編范圍內每多開一家星巴克,區域房價就上漲0.5%。

愛德華·格萊澤(Edward L. Glaeser)、金賢真、邁克爾·盧卡(Michael Luca):《從Yelp數據看社區中產化》(“Measuring Gentrification: Using Yelp Data to Quantify Neighborhood Change”)


研究顯示,父母更長時間的陪伴會讓新生兒受益,因此很多企業員工游說管理層和政府延長父母雙方的產假。但也有人擔心,休假時間太長會影響職業前途。為評估這方面的風險,研究者在加拿大(母親休滿一年產假很常見)進行了三項研究。在一項實驗中,相比最長只休過一個月假的女性應聘者,休過一年假的女性應聘者會被認為“不夠符合條件”,且男性和女性評估者同樣表現出偏見。此后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原雇主提供推薦信,介紹求職者的職業取向、目標和成就,就能讓她免受負面評價。

第三項研究發現,如果曾加入公司為增強員工聯系和投入度而設計的“保持聯系”項目,休過一年假的女性更可能被認為敬業且符合條件。“較長的合法產假與女性在職業上的負面境遇有關聯,我們的研究對此給出了一些解釋,”研究者寫道,“我們發現,產假長度被認為反映了女性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投入度,因此被用于評估她們的敬業度。”

關于本研究 伊沃娜·希德格(Ivona Hideg)等:《長期產假的負面影響》[“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Maternity Leaves: How Agency Interventions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Longer Legislated Maternity Leaves”,《應用心理學》(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8年]

協作
同理心的局限

無論面對下屬、客戶還是競爭對手,每當我們試圖理解他人,總有人說應該“從對方角度看問題”,讓我們努力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了同理心的很多益處,包括增加利他行為、減弱刻板印象、增強人際紐帶等。但同理心真的有助于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嗎?

根據一項新研究,答案是否定的。在共計25項實驗中,部分參與者被要求“嘗試從另一個人的視角看問題”,然后評估對方的情緒或想法。結果,這些參與者的評估準確度略低于未得到任何指示的參與者。無論評估內容是陌生人的情緒還是戀人的偏好,結果都如此。

最后一項實驗則表明,“嘗試了解對方的想法”或許是更好的策略。在這項實驗中,參與者被分為三組,猜測戀人對不同事項的意見(例如應該在巴黎還是倫敦住一年)。第一組被要求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第二組被要求通過提問來了解對方的想法,第三組為對照組。結果第二組參與者的判斷準確度明顯更高。“要想理解他人,我們不能只是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而要主動了解對方的想法,”研究者寫道,“我們要依靠耳朵而非直覺。”

關于本研究 塔爾·艾亞爾(Tal Eyal)、瑪麗·施特菲爾(Mary Steffel)、尼古拉斯·埃普利(Nicholas Epley):《“從對方角度看問題”無助于理解他人》(“Research: Perspective-Taking Doesn’t Help You Understand What Others Want”,HBR.org,2018年)

運營
多樣化存貨能刺激銷售

對于任何經營實物商品的企業,庫存管理都非常關鍵。除了擔心存貨過多的成本和脫銷導致的銷售損失,公司還必須考慮消費者心理。例如,高庫存能為顧客提供更多選擇,可能顯示商品受歡迎,但顧客也可能認為商品會持續有貨,因此先去別家轉轉。企業應如何讓庫存保持在適當水平?

研究者收集了1289家通用汽車經銷商在30周內的經營數據,分析惡劣天氣對交貨的影響。他們發現,經銷商每多提供一種不同的車款(例如車場上沒有的某種顏色的車款,或某車型唯一一輛雙門版),銷售額就有所增加。相反,每多一輛車場上已有的車,銷售額就有所下降。“在增加庫存時,細分款式差異化是企業應該首先關注的,”研究者寫道,“我們的數據顯示,盡可能增加多樣性和減少重復性,會讓企業明顯受益。使用這種策略的車行在庫存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提高4.4%。”

關于本研究 杰拉爾·卡雄(Gerard P. Cachon)、桑迪亞戈·加利諾(Santiago Gallino)、馬塞洛·奧利瓦萊斯(Marcelo Olivares):《增加庫存能否刺激銷售?》[“Does Adding Inventory Increase Sales? Evidence of a Scarcity Effect in U.S. Automobile Dealerships”,《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2018年]

營銷
升級換代產品的賣點

高收入的誘惑

當員工知道平級同事收入更高時,工作投入度和績效都會下降,離職概率上升。但當員工得知上司的收入比預想的高,他們會想得到類似的職位和收入,因此會更加努力工作。

佐伊·卡倫(Zoe Cullen)、里卡多·佩雷斯-特魯利亞(Ricardo Perez-Truglia):《收入比較效應》(“How Much Does Your Boss Make? The Effects of Salary Comparisons”)


企業營銷團隊通過持續推介“新品升級”,誘惑消費者更新換代。新研究探索了消費者的自我認知(尤其是與自我提升相關)如何強化他們對新品升級的意識,并最終增強購買意愿。

在一項涉及iPhone 5和iPhone 6的實驗中,參與者被要求列出自己在過去10年中的三項進步,之后比較兩款手機的性能、評價手機在過去5年中的改進,并評估購買iPhone 6的意愿。最后,參與者被要求評價自己在過去5年中的進步,并評估自己對蘋果品牌的認同度。結果顯示,對自身表現評價較高且高度認同蘋果品牌的參與者更了解iPhone 6的性能提升,并更愿意購買。

在涉及三星Galaxy S4和S5的類似實驗中,部分參與者被提示關注朋友而非自身的進步。結果,高度認同品牌且認為自身持續進步的參與者認為產品有所改進,且愿意購買;但關注朋友進步的參與者,無論是否認同品牌,都沒有類似的表現。

另一項實驗測試了一條iPhone 7廣告,廣告語是“巨大的改進,7在此”。結果顯示,對于高度認同蘋果品牌的參與者,相比更中性的廣告,該廣告加強了他們對iPhone 7性能提升的認知,并提高了購買意愿。“本項研究顯示,引導消費者思考自身的進步,可能有助于強化他們對產品改進的認知,并增加升級換代消費。”研究者寫道。

關于本研究 索基恩特·達戈戈-杰克(Sokiente W. Dagogo-Jack)、馬克·弗漢德(Mark R. Forehand):《自我提升與品牌提升》[“Egocentric Improvement Evaluations: Change in the Self as an Anchor for Brand Improvement Judgments”,《營銷研究》(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即出]

性別研究
女性主導的企業增長快

女性掌握51%以上所有權、經營權和控制權的美國公司,過去10年在公司數量、員工數量、營收這三個領域的增速超過平均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武川县| 贵溪市| 花莲市| 无棣县| 万安县| 鄂托克前旗| 读书| 寿光市| 保德县| 醴陵市| 巨鹿县| 乐山市| 八宿县| 富裕县| 凭祥市| 武陟县| 洪江市| 阿荣旗| 天台县| 汝州市| 涪陵区| 屏东县| 贵南县| 巴林右旗| 防城港市| 中方县| 泌阳县| 永川市| 龙口市| 资兴市| 大丰市| 江永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泰市| 钦州市| 云浮市| 德州市| 怀柔区| 景泰县|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