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國藩家書·全三冊(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檀作文譯注
- 5388字
- 2021-03-03 17:17:16
道光二十年庚子歲
二月初九日 致父母書
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大人膝下(1):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漢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紙行(2),不知已收到否?后于廿一日在漢口開車。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車六輛(3),男占三輛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歲(4)。正月初二日開車,初七日至周家口(5),即換大車(6)。雇三套篷車二輛,每套錢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7)。初九日開車,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擱四天,獲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于是日三更趁風平浪靜徑渡黃河。廿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氣亦好,惟過年二天微雪耳。到京在長郡會館卸車(8)。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橫街千佛庵。屋四間,每月賃錢四千文,與梅、陳二人居址甚近(9)。三人聯(lián)會,間日一課。每課一賦一詩謄真(10)。初八日是湯中堂老師大課(11),題“智若禹之行水賦”(12),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為韻(13);詩題“賦得池面魚吹柳絮行”得“吹”字(14)。三月尚有大課一次。
【注釋】
(1)男:兒子。一般用作對父母提到自己時的自稱。稟:下對上報告。膝下:在與父母通信時,用作敬辭,表示對父母的愛慕。
(2)湘潭:縣名。清屬長沙府,即今湖南湘潭。紙行:紙店。
(3)二把手:即獨輪車。
(4)八里汊:地名。疑即今河南信陽息縣八里岔鄉(xiāng)。
(5)周家口:地名。即今河南周口川匯。明、清時期,周家口是西北與江南物資交流的重要樞紐。
(6)大車:泛稱牲口拉的兩輪或四輪車。
(7)朱:即為朱富春,字嘯山,或作“笑山”。曾國藩同鄉(xiāng)好友。
(8)長郡會館:長沙駐京會館,原址在北京虎坊橋。會館,舊時同省、同府、同縣或同業(yè)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國內(nèi)外大商埠設(shè)立的機構(gòu),主要以館址的房屋供同鄉(xiāng)、同業(yè)聚會或寄寓。
(9)梅:即為梅鐘澍(shù,?—1840),字霖生,湖南寧鄉(xiāng)人。與曾國藩同為道光十八年(1838)進士,官禮部主事。存《蘚花崖館詩存》。陳:即為陳源兗(?—1853),字岱云,湖南茶陵人。與曾國藩同為道光十八年(1838)進士,歷任江西吉安知府、安徽池州知府。咸豐三年(1853)奉安徽巡撫江忠源檄,協(xié)守廬州,戰(zhàn)敗自縊。
(10)謄真:用楷書謄寫。清代科舉考試及公文皆講究用端楷書寫,謂之“謄真”。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出堂規(guī)式》:“凡申詳上臺文冊,俱于前一日送稿案放行謄真,次日送印,紙張宜堅白,字畫務端楷,不許潦草洗補?!鄙萄荟獭肚宕婆e考試述錄》第二章第三節(jié):“第一二場前空白無格素紙七頁,以六頁備起草,第七頁留備彌封,草稿起止用小紅字為記,后紅格十四頁謄真?!?/p>
(11)湯中堂:即為湯金釗(1772—1856),字敦甫,浙江蕭山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歷任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工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道光十八年(1838)任協(xié)辦大學士,咸豐四年(1854)加太子太保,咸豐六年(1856)卒,謚文端。《清史稿》有傳。中堂,唐代于中書省設(shè)政事堂,以宰相領(lǐng)其事,后因稱宰相為“中堂”。明、清以后則指內(nèi)閣大學士。老師:明、清兩代,生員、舉子稱座主和學官為“老師”。明王世貞《觚不觚錄》:“至分宜當國,而諛者稱老翁,其厚之甚者稱夫子。此后門生稱座主俱曰老師?!贝笳n:參加人數(shù)較多、規(guī)模大的社課。
(12)智若禹之行水:語出《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茍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币庵^如果聰明人像禹治水那樣。
(13)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為韻:指所作之賦,須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八字為韻腳。
(14)賦得:凡摘取古人成句為詩題,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如南朝梁元帝有《賦得蘭澤多芳草》一詩??婆e時代的試帖詩,因試題多取成句,故題前均有“賦得”二字。亦應用于應制之作及詩人集會分題。后遂將“賦得”視為一種詩體。即景賦詩者也往往以“賦得”為題。朱光潛《談文學·作文與運思》:“從前人寫舊詩標題常用‘偶成’和‘賦得’的字樣……‘賦得’者定題分韻,拈得一字,就用它為韻做詩?!?img alt="" class="calibre12"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24F89/1419270240599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03.jpeg?sign=1754918741-BNZ1waQxmeSJ6LTQBcxrU2EowtbZprpi-0-622f898c1bb2696774a66290ae99ab43">
【譯文】
兒國藩跪稟父親母親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兒子我在漢口寄家信,托付湘潭人和紙行代交,不知是否已經(jīng)收到?后來于二十一日這天從漢口開車啟程。兩個人一共雇了二把手小車六輛,兒子我占其中的三輛半。走了三百多里地,到河南八里汊這個地方過除夕。正月初二日又開車啟程,初七日至周家口,立馬換用大車。雇了三套篷車二輛,每套的價錢是十五千文。兒子我占四套,朱嘯山占二套。初九日出發(fā),十二日到河南省城,拜訪客人共耽擱四天時間,獲贈金一百多兩。十六日出發(fā),當天三更,趁風平浪靜之際,直接渡過黃河。二十八日到達京城。一路上平安順利,天氣也好,只有過年那兩天下小雪。到京城后,在長郡會館卸車安歇。二月初一日,搬到南橫街千佛庵居住。有四間房,每月的租金是四千文,和梅霖生、陳岱云兩位的居址離得很近。我們?nèi)齻€人結(jié)社,隔一天做一次功課。每次社課,寫一篇賦、一首詩,并交一篇謄真。初八日是湯中堂老師主持的大課,賦的題目是“智若禹之行水賦”,用“行所無事則智大矣”這幾個字作韻腳;詩的題目是“賦得池面魚吹柳絮行”,我所分得的是“吹”字。三月份還會有一次大課。
同年未到者不過一二人(1),梅、陳二人皆正月始到。岱云江南、山東之行無甚佳處,到京除償債外,不過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注釋】
(1)同年:古代科舉考試同科中式者互稱“同年”。唐代同榜進士稱“同年”,明、清鄉(xiāng)試、會試同榜登科者皆稱“同年”。
【譯文】
同年們還未到的不過一兩個人而已,梅、陳二人皆是正月才到。陳岱云江南、山東之行沒有什么可圈可點之事,到京城后除了償還債務之外,他自己能留下來的不過二三百兩,又有八口之家要養(yǎng)。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頗好(1)。接家眷之說,鄭小珊現(xiàn)無回信(2)。伊若允諾,似盡妥妙;如其不可,則另圖善計,或緩一二年亦可,因兒子太小故也。家中諸事都不掛念,惟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3)?須將所作文字詩賦寄一二首來京。丹閣叔大作亦望寄示(4)。男在京一切謹慎,家中盡可放心。
【注釋】
(1)刻下:現(xiàn)在,目前。光景:日子,生活情況。
(2)鄭小珊:即為鄭敦謹(1803—1885),字叔厚,號小山,亦寫作“小珊”,湖南長沙人。道光十五年(1835)進士,歷任刑部主事、登州知府、廣東布政使、河南布政使、山西布政使、直隸布政使、山東學政、大理寺卿、戶部侍郎、河東河道總督、湖北巡撫、山西巡撫、工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光緒十一年(1885)卒,謚恪慎。鄭敦謹精通醫(yī)術(shù),與曾國藩同為京官時期,往來密切,常為曾國藩家人診病。
(3)進境:指學業(yè)進步的情況。
(4)丹閣叔:即為曾國藩從叔曾毓羔。曾毓羔,字鳳書,號丹閣。與曾國藩有同窗之誼。
【譯文】
兒子我在路上用了一百兩銀子,現(xiàn)在日子還蠻好過。接家眷來京這件事,鄭小珊那邊現(xiàn)在還沒有回信。他若是答應幫忙,那似乎是最好不過了;如果他不同意,則須另外再想好辦法,或者緩上一兩年再辦也可以,考慮到孩子太小這一緣故。家里的各種事情我都放心,只是不知道幾個弟弟讀書有沒有進步?他們所作的文字,詩,或者賦,最好寄一二首到京城給我看看。丹閣叔的大作,也希望能寄給我看。兒子我在京城做一切事都很謹慎,家里盡可放心。
又稟者(1):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升遐(2),百日以內(nèi)禁薙發(fā)(3),期年禁燕會音樂(4)。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溘逝(5)。是日男在何家早飯,并未聞其大病,不數(shù)刻而兇問至矣(6)。沒后加太子太保銜(7)。其次子何子毅(8),已于去年十一月物故(9)。自前年出京后,同鄉(xiāng)相繼殂逝者(10):夏一卿、李高衢、楊寶筠三主事(11),熊子謙、謝讱庵及何氏父子凡七人(12)。光景為之一變。男現(xiàn)慎保身體,自奉頗厚(13)。
【注釋】
(1)又稟者:書信用語,表示尚有其他事項稟告。
(2)大行:古代稱剛死而尚未定謚號的皇帝、皇后為“大行”。升遐:帝王去世的婉辭,亦指后妃等死亡。
(3)薙(tì):同“剃”。
(4)期(jī)年:一周年。燕會:宴飲會聚。
(5)何仙槎:即為何凌漢(1772—1840),字云門,一字仙槎,湖南道州(今道縣)人。嘉慶十年(1805)進士,歷任福建學政、浙江學政、順天府尹、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工部尚書、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道光二十年(1840)卒,贈太子太保,謚文安?!肚迨犯濉酚袀?。年伯:科舉時代對與父親同年登科者的尊稱,明代中葉以后亦用以稱同年的父親或伯叔,后用以泛指父輩。溘(kè)逝:忽然去世。
(6)不數(shù)刻:沒過多久???,古代用漏壺計時,一晝夜共一百刻。今用鐘表計時,一刻等于十五分鐘。兇問:死訊,噩耗。
(7)沒(mò):通“歿”,死。加太子太保銜:加贈太子太保之官銜。加銜指給官吏高于本職的虛銜,表示尊貴。清制以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等為大臣加銜。見《清會典·吏部·官制一》。太子太保,官名。輔導太子的官。
(8)何子毅:即為何紹業(yè)(1799—1839),字子毅。何凌漢次子,何紹基孿生兄弟。由蔭生官兵部員外郎。善書畫,有醫(yī)名。
(9)物故:死亡,去世。
(10)殂(cú)逝:逝世,去世。
(11)夏一卿:即為夏恒(1790—1839),字一卿,湖南攸縣人。道光九年(1829)進士,官吏部考工司主事。善詩文,有《一卿遺稿》傳世。李高衢、楊寶筠:二人皆為湖南人。曾官主事。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至二十年(1840)之間。余不詳。主事:官名。漢代光祿勛屬官有主事。北魏置尚書主事令史,為令史中的首領(lǐng)。隋以后但稱主事,本為雇員性質(zhì),非正規(guī)官職。金代始列為正官,職務以文牘雜務為主,也分管郎中、員外郎之職。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階從七品升為從六品。清代又升為正六品,與郎中、員外郎并列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內(nèi)務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國初于國務院秘書廳、各部及駐外使館中,設(shè)主事,在僉事下,相當后之科員。
(12)熊子謙:即為熊光大(1797—1838),字子謙,湖南零陵人。道光三年(1823)進士。歷官刑部主事、興泉永兵備道。謝讱庵:湖南人。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至二十年(1840)之間。余不詳。
(13)自奉:指自身日常生活的供養(yǎng)。
【譯文】
另有幾件事稟告: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薨逝升天,朝廷規(guī)定百日以內(nèi)禁止剃發(fā),周年之內(nèi)禁止宴飲奏樂。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這天忽然去世。這一天兒子我在何家吃早飯,并未聽說他有什么大病,沒過多久竟然收到他去世的噩耗。他死后,朝廷奉贈太子太保銜。他的二兒子何子毅,死在去年十一月。自前年我離開京城以后,同鄉(xiāng)先后去世的有:夏一卿、李高衢、楊寶筠三位主事,熊子謙、謝讱庵及何氏父子,一共七人。情況為之一變。兒子我現(xiàn)在很注重保養(yǎng)身體,日常生活享用很豐厚。
季仙九師升正詹(1),放浙江學政(2),初十日出京。廖鈺夫師升尚書(3)。吳甄甫師任福建巡撫(4)。朱師、徐師靈櫬(5),并已回南矣。
【注釋】
(1)季仙九:即為季芝昌(1791—1861),字云書,號仙九,江蘇江陰人。道光十二年(1832)進士,歷官山東學政、浙江學政、山西巡撫、戶部侍郎、閩浙總督等職。升正詹:指由少詹事晉升為詹事。秦始置詹事,職掌皇后、太子家事。東漢廢。魏、晉復置。唐建詹事府,遼、金、元置詹事院。明、清皆置詹事府,設(shè)詹事及少詹事,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經(jīng)局等,備翰林官的升遷,無實職。清末廢。
(2)放:外放,由中央派到地方做官。學政:“提督學政”的簡稱,又叫“督學使者”。清中葉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屬各府、廳考試童生及生員。均從進士出身的官吏中簡派,三年一任。不問本人官階大小,在充任學政時,與督、撫平行。
(3)廖鈺夫:即為廖鴻荃(1778—1864),初名金城,字應禮,號鈺夫,福建侯官縣(今福州)人。嘉慶十四年(1809)進士,累官至工部尚書、經(jīng)筵講官,生平典鄉(xiāng)試多次,又督學江蘇、浙江等省,號稱“門生半天下”。同治三年(1864),特加太子少保銜,卒謚文恪。尚書: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4)吳甄甫:即為吳文镕(1792—1854),字甄甫,江蘇儀征人。嘉慶二十四年(1819)進士,歷任侍讀學士、順天學政、刑部侍郎、福建巡撫、云貴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等職。咸豐四年(1854),在黃州被太平軍打敗,投水自殺,謚文節(jié)?!肚迨犯濉酚袀鳌Q矒幔汗倜?。明洪熙元年(1425)始設(shè)巡撫專職。清為省級地方政府長官,總攬全省軍事、吏治、刑獄、民政等,職權(quán)甚重。
(5)朱師:即為曾國藩的會試座師朱士彥(1771—1838),江蘇寶應(今屬楊州)人。嘉慶七年(1802)進士,歷官至左都御史,工、吏、兵諸部尚書。多次主持會試及督湖北、浙江、安徽學政。徐師:即為曾國藩的鄉(xiāng)試座師徐云瑞。徐云瑞,字書樣,號曉村,江蘇甘泉(今揚州江都)人。道光九年(1829)進士。道光十四年(1834)典湖南鄉(xiāng)試,曾國藩于是年中舉。
【譯文】
季仙九師晉升為詹事,并外放做浙江學政,初十日出京。廖鈺夫師升任尚書。吳甄甫師任福建巡撫。朱師、徐師的靈柩,都已送回南方。
詹有乾家墨到京竟不可用(1),以膠太重也。擬仍付回,或退或用隨便。接家眷事,三月又有信回。家中信來,須將本房及各親戚家附載詳明(2),堂上各老人須一一分敘(3),以煩瑣為貴。
謹此跪稟萬福金安(4)!
【注釋】
(1)詹有乾:清代湖南著名制墨字號。
(2)本房:指自家在宗族中所屬的一房。房,指家族中的分支。
(3)堂上:尊長居住的地方,代指長輩。
(4)萬福:多福。舊時的祝福語。金安:舊時的祝福語,多用于對長輩和尊敬的人。
【譯文】
詹有乾家墨帶到京城竟然不能用,因為膠的成分太重的緣故。打算還是托人帶回去,或者退貨或者留用,看怎么方便。接家眷來京這件事,三月還有一封信寄回去。家里寄信過來,要將本房及其他親戚各家情況附載詳明,尤其是各位高齡長輩的情況,要一一分別敘述清楚,講得越細致越好。
謹此跪稟萬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