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桃花扇傳奇卷二(上本)

第十出 修札(癸未八月)

(丑扮柳敬亭上)老子江湖漫自夸,收古販今是生涯[1]。年來怕作朱門客[2],閑坐街坊吃冷茶[3]。(笑介)在下柳敬亭,自幼無藉[4],流落江湖,雖則為談詞之輩,卻不是飲食之人[5]。(拱介)列位看我像個甚的,好像一位閻羅王,掌著這本大帳簿,寫了沒數的鬼魂名姓[6]。又像一尊彌勒佛,腆著這副大肚皮,裝了無限的世態炎涼。鼓板輕敲,便有風雷雨露;舌唇才動,也成月旦春秋[7]。這些含冤的孝子忠臣,少不得還他個揚眉吐氣;那班得意的奸雄邪黨,免不了加他些人禍天誅。此乃補救之微權[8],亦是褒誅之妙用。(笑介)俺柳麻子信口胡談,卻也燥脾[9]。昨日河南侯公子,送到茶資,約定今日午后來聽平話,且把鼓板取出,打個招客的利巿[10]。(取出鼓板敲唱介)無事消閑清淡,就中滋味酸甜,古來七萬九百年[11],一霎飛鴻去遠。幾陣狂風暴雨,各家虎帳龍船。爭名奪利幾時休[12]?讓他陳摶睡扁[13]。(生上)芳草煙中尋粉黛,斜陽影里說英雄。今日來聽老柳平話,里面鼓板鏗鏘,早已有人領教。(相見大笑介)看官俱未到,獨自在此,說與誰聽?(丑)這說書是老漢的小業,譬如相公閑坐書齋,彈琴吟詩,都要人聽么?(生笑介)說的有理。(丑)請問今日要聽那一朝故事?(生)不拘何朝,你只揀著熱鬧爽快的說一回罷。(丑)相公不知,那熱鬧局就是冷淡的根芽,爽快事就是牽纏的枝葉,倒不如把些剩水殘山、孤臣孽子,講他幾句,大家滴些眼淚罷。(生嘆介)咳!不料敬老你也看到這個田地,真可慮也!(末扮楊文驄急上)休教鐵鎖沉江底,怕有降幡出石頭[14]。下官楊文驄,有緊急大事,要尋侯兄計議[15],一路問來,知在此處,不免竟入。(見介。生)來的正好,大家聽敬老平話。(末急介)目下何等時候,還聽平話?(生)龍老為何這樣驚慌?(末)兄還不知么?左良玉領兵東下,要搶南京,且有窺伺北京之意。本兵熊明遇束手無策[16],故此托弟前來,懇求妙計。(生)小弟有何計策?(末)久聞尊翁老先生乃寧南之恩帥,若肯發一手諭,必能退卻。不知足下主意若何?(生)這樣好事,怎肯不做?但家父罷政林居[17],縱肯發書,未必有濟[18]。且往返三千里,何以解目前之危?(末)吾兄素稱豪俠,當此國家大事,豈忍坐視?何不代寫一書,且救目前,另日稟明尊翁,料不見責也。(生)應急權變,倒也可行,待我回寓起稿,大家商量。(末)事不宜遲,即刻發書,還恐無及,那里等的商量?(生)既是如此,就此修書便了。(寫書介)

注釋:

[1]收古販今:指收集古事,販講于今人,這是柳敬亭對自己說書工作的概括。

[2]年來怕作朱門客:指柳敬亭從阮大鋮府上出走事。朱門客,指富貴人家的客人。朱門,紅門。

[3]街坊:街頭坊間。

[4]無藉:無依無靠之意。

[5]飲食之人:指混吃混喝的庸碌之輩。

[6]寫了沒數的鬼魂名姓:指柳敬亭心中裝著許多古今人物、故事。

[7]月旦春秋:指批評歷史,評論人物。月旦,也作“月旦評”,指定期進行詩文品評,典自范曄《后漢書·許劭傳》,東漢許劭與其表兄許靖,喜歡核論人物,每月一個品題,人稱“月旦評”。春秋,原指魯國編年史,后泛指歷史。

[8]微權:指微妙的權術。《黃石公三略》:“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軍之微權也。”

[9]燥脾:方言。指開心、痛快。

[10]利市:吉兆,好運氣。

[11]七萬九百年:清康熙刊本作“十萬八千年”。

[12]幾時休:清康熙刊本作“片時喧”。

[13]讓他陳摶(tuán)睡扁: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人稱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五代宋初道士,隱居修行于華山。以嗜睡聞名,據傳曾一睡百日不起。暖紅室本眉批曰:“吾恐希夷先生當此時,亦不能安枕。”

[14]“休教鐵鎖沉江”二句:化用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典自西晉王濬攻打東吳事。東吳以鐵索封住長江,試圖阻攔王濬東進,王濬燒斷鐵索,攻破防線,致使吳國投降。石頭,指南京城。

[15]“有緊急大事”二句:暖紅室本眉批曰:“楊龍友,香君陪客也。而關興亡之計,春秋筆法,頗有與之之意。”

[16]本兵:明代兵部尚書別稱。熊明遇:字良孺,號壇石,南昌進賢(今屬江西)人,時任兵部尚書。

[17]林居:閑居,退隱。

[18]濟:接濟,幫助。ft


【一封書】老夫愚不揣[19],勸將軍自忖裁[20],旌旗且慢來,兵出無名道路猜。高帝留都陵樹在,誰敢輕將馬足125-i[21]。乏糧柴,善安排,一片忠心窮莫改[22]

(寫完,末看介)妙,妙!寫的激切婉轉,有情有理,叫他不好不依,又不敢不依,足見世兄經濟[23]。(生)雖如此說,還該送與熊大司馬,細加改正,方為萬妥。(末)不必煩擾,待小弟說與他便了。(愁介)只是一件,書雖有了,須差一個的當家人早寄為妙[24]。(生)小弟輕裝薄游,只帶兩個童子,那能下的書來?(末)這樣密書,豈是生人可以去得?(生)這卻沒法了。(丑)不必著忙,讓我老柳走一遭何如?(末)敬老肯去,妙的狠了,只是一路盤詰,也不是當耍的。(丑)不瞞老爺說,我柳麻子本姓曹,雖則身長九尺,卻不肯食粟而已[25]。那些隨機應變的口頭、左沖右擋的膂力,都還有些兒。(生)聞得左良玉軍門嚴肅,出入游客[26],一概不容擅入。你這般老態,如何去的?(丑)相公又來激俺了,這是俺說書的熟套子[27]。我老漢要去就行,不去就止,那在乎一激之力[28]?(起問介)

【北斗鵪鶉】你那里筆下謅文,我這里胸中畫策。舌戰群雄[29],讓俺不才;柳毅傳書[30],何妨下海?丟卻俺的癡125-2-i[31],用著俺的詼諧,悄去明來,萬人喝采。

(末)果然好個本領,只是書中意思,還要你明白解說,才能有濟。

【紫花兒序】(丑)書中意不須細解,何用明白,費俺唇腮?一雙空手,也去當差,也會撾乖[32]。憑著俺舌尖兒把他的人馬罵開,仍倒回八百里外。(生)你怎的罵他?(丑)則問他防賊自作賊[33],該也不該。

(生)好,好,好!比俺的書子還說得明白。(末)你快進去收拾行李,俺替你送盤纏來,今夜務必出城才好。(丑)曉得,曉得!(拱手介)不得奉陪了。(竟下。末)竟不知柳敬亭是個有用之才。(生)我常夸他是我輩中人,說書乃其余技耳。

【尾聲】一封書信權宜代,仗柳生舌尖口快。阻回那莽元帥萬馬晨霜,保住這好江城三山暮靄。

(末)一紙飛傳汗馬才,
(生)荊州無復戰船開。
(末)從來名士夸江左,
(生)揮麈今登拜將臺[34]

注釋:

[19]老夫愚不揣:侯恂自謙,意為老夫愚笨,沒有自知之明。揣,揣度,度量。

[20]忖裁:思考,思量。

[21]126-i(xǐ):踐踏。

[22]一片忠心窮莫改:暖紅室本眉批曰:“堂堂之論,隱括原書,更覺爽健。”

[23]經濟:本義為經邦濟世、治理國家之能力。

[24]的當:穩妥,妥當。

[25]“我柳麻子本姓曹”三句:典自《孟子·告子下》,曹交問孟子曰:“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曹交覺得自己與文王相比,碌碌無為。食粟,吃飯,指碌碌無為。柳敬亭本姓曹,同時身高九尺,自比曹交,不甘碌碌無為。暖紅室本眉批曰:“柳敬亭,原姓曹,體軀偉長,自比曹交,寓嘲皆妙。”

[26]出入:清康熙刊本作“山人”。

[27]熟套子:慣用的方法。

[28]那在乎一激之力:暖紅室本眉批曰:“《西廂記》《水滸傳》多用激法,亦屬厭套。”

[29]舌戰群雄:典自三國諸葛亮舌戰群雄,使東吳與西蜀結盟對抗曹操事,柳敬亭借用來自夸口才、辯才。

[30]柳毅傳書:典自《異聞錄》柳毅為洞庭湖龍女傳書給龍王事,柳敬亭借用來自比柳毅,自薦為侯方域傳信。暖紅室本眉批曰:“敬亭因傳書而去,后因傳書而還,自比柳毅,巧極,趣極。”

[31]癡127-i(ái):愚笨。

[32]撾(zhuā)乖:方言。找竅門。

[33]則問他防賊自作賊:暖紅室本眉批曰:“防賊自作賊,罵死明末諸鎮。”

[34]揮麈(zhǔ):晉人清談常揮麈,以助談興。麈,一種鹿類動物,其尾巴可做拂塵。ft

點評:

本出出評:“此一折敬亭欲為朝宗說平話,龍友來報寧南之變;后一折昆生欲為香君演新腔,龍友來報阮胡之誣,皆天然對待之文。至于曲之爽快,別有靈舌。”

該出講述侯方域赴柳敬亭處聽書,楊文驄趕來請侯方域代父修書勸阻左良玉東進,柳敬亭愿意代為傳書一事。這一出雖非重場戲,但卻將許多重要的情節埋藏其中,為后續情節的轉折埋下了諸多伏筆。

最大的伏筆莫過于,侯方域修書左良玉一事,日后成為馬、阮構陷他的把柄,是以侯方域不得不離開金陵,與李香君烽火相隔。孔尚任善用戲劇沖突中的“突轉”手法,有效地處理了事件之間的聯絡與阻斷,從而使得矛盾沖突的設置與爆發出乎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這一場戲,是因為左良玉移師就糧而來,前面侯方域、李香君等人的事跡,并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而在上一出左良玉移師就糧一事中,也沒有顯出任何跡象將會驚動楊文驄、侯方域等人。正因為潛在的聯系沒有被孔尚任表現在之前的劇本中,該出情節便在出乎觀者意料之外的地方,將故事的主線漸次展開。柳敬亭、蘇昆生游說左良玉、侯李離亂分別、楊文驄點染桃花扇等情節,無不因此一事件而引發。

這一出中三人的行為,都可以“急公好義”一詞概括。楊文驄是罷職縣令,侯方域是待試書生,柳敬亭是說書藝人,這三人中無一人身居要職,卻都試圖身體力行,以阻止左良玉東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字,在他們身上得到了至為鮮明的展現。

不顧年老、親為驅馳送書的柳敬亭,是最為感人的形象。他在開場時分,便頗顯出瀟灑的風范。“年來怕作朱門客,閑坐街坊吃冷茶”、“雖則為談詞之輩,卻不是飲食之人”幾句,顯示出其不媚權貴、傲然自得的態度。隨后他獨自說書的部分,也體現出任性自適的態度。

其后,面對侯方域、楊文驄愁于無人可以送書的憂慮,柳敬亭主動提出愿為驅馳,也頗見出其任俠的態度。柳敬亭不僅是有心于此,而且的確有能力為此。他向侯方域、楊文驄展示其行走江湖之經驗與氣魄,亦能見出其堪當大事的不凡氣度。如此形象,實可比肩于魯仲連等輩。

楊文驄的形象,在此也被樹立起來。從前面看,似乎他只是一個游走于阮大鋮、復社文人之間的中間人物,氣節略顯不足,圓滑卻見有余。但此出之中,楊文驄為力保金陵而奔走,使其暫免戰火,則顯出這個人物根柢上的正直與節義。這雖然不合史實,但卻符合人物形象,也使得情節更為集中。

侯方域在此也免去了成為一個麻痹于大義、只知尋歡作樂的公子哥之嫌疑,他應聲答應楊文驄的邀請,寫出了文辭恰當、頗有說服力的書信,體現了自己的大義凜然、文思敏捷。但他仍不免有些書生意氣,修書獻策固然可為,一旦落到具體行事之時,他卻無能為力了。這也為其之后飄零戰火的不易做了鋪墊。正因為這封書信,導致了他后來諸多蹉跎,更見出此舉的義無反顧。

總而言之,三人為保救金陵一事,各自行其所能,毫無保留,視天下興亡為己責。

通過三人的行為,該劇也對雅俗之間的分立做了一個對照與融合。相比于侯方域、楊文驄,柳敬亭只能說是一個市井人士,不為士大夫見重,然而他竟能參與此事之中,可見大事之前,人們彼此間的分界是無足輕重的。至為關鍵的,是各人的決心與能力。柳敬亭為侯方域、楊文驄所尊敬,正是因為這樣的決心與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城县| 中宁县| 新宾| 阳曲县| 吉木萨尔县| 安多县| 五寨县| 诸城市| 甘肃省| 浑源县| 乌兰浩特市| 青河县| 隆尧县| 灵璧县| 利川市| 洪江市| 邢台市| 芷江| 五峰| 龙川县| 武冈市| 资中县| 怀化市| 巨鹿县| 涡阳县| 白银市| 五峰| 常宁市| 彭水| 綦江县| 嵊州市| 栖霞市| 富裕县| 榆林市| 宜章县| 吉安市| 七台河市| 肃北| 晴隆县| 大庆市| 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