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元年

【經】元年,春,王正月。

【傳】繼弒君不言即位,正也。

【譯文】

【經】僖公元年,春天,周王的正月。

【傳】繼承被殺害的君主的君位不說“即位”,是合于正道的。

【經】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1],救邢[2]

【傳】救不言次,言次非救也。非救而曰救,何也?遂齊侯之意也[3]。是齊侯與[4]?齊侯也。何用見其是齊侯也?曹無師[5],曹師者,曹伯也。其不言曹伯,何也?以其不言齊侯,不可言曹伯也。其不言齊侯,何也?以其不足乎揚[6],不言齊侯也。

【注釋】

[1]聶北:春秋時邢地,在今山東茌(chí)平博平鎮西洪官屯鄉南五里的郭攝莊。據《左傳》,此時邢國被狄人入侵,所以諸侯去救。

[2]邢:邢國,西周早期所封五十三個姬姓國之一,侯爵,故都在今河北邢臺,后遷到今山東聊城附近。

[3]遂:成就,成全。

[4]是:代詞,這。

[5]曹無師:曹國沒有軍隊。《穀梁傳》認為曹國這樣的小國家是沒有軍隊的。

[6]揚:稱揚,稱說。ft

【譯文】

【經】齊軍、宋軍、曹軍駐扎在聶北,救援邢國。

【傳】救援就不應說駐扎,說駐扎就不是救援了。不是救援卻又說救援,為什么呢?是為了成全齊桓公的心意。這是齊國國君嗎?是齊國國君。從哪里看出來他是齊國國君呢?曹國沒有軍隊,曹軍,就是曹國國君。經文不說曹國國君,為什么呢?因為經文沒有說齊國國君,就不可以說曹國國君。經文不說齊國國君,為什么呢?因為這件事不值得贊揚,就不說齊國國君了。

【經】夏,六月,邢遷于夷儀[7]

【傳】遷者,猶得其國家以往者也[8]。其地,邢復見也。

【注釋】

[7]夷儀:邢國地名,在今山東聊城西南。

[8]猶得其國家以往者也:見莊公十年“猶未失其國家以往者也”。ft

【譯文】

【經】夏天,六月,邢國遷到夷儀。

【傳】遷,就好像是他們的國家還在而離開了一樣。經文記載地點,因為邢國又出現了。

【經】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傳】是向之師也,使之如改事然[9],美齊侯之功也。

【注釋】

[9]改事:換了一件事。因為是之前救刑的軍隊,按照慣例應該說“遂”,而不必再說一遍“齊師、宋師、曹師”,再重復一遍就顯得像是另一件事情了,《穀梁傳》認為這是為了贊美齊桓公所采用的寫法。ft

【譯文】

【經】齊軍、宋軍、曹軍幫助修筑邢國城墻。

【傳】這是之前的軍隊,經文重寫使它像換了一件事一樣,是為了贊美齊桓公的功績。

【經】秋,七月,戊辰[10],夫人姜氏薨于夷[11]

【傳】夫人薨不地。地,故也。

【注釋】

[10]戊辰:當為該年七月的二十六日。

[11]夫人姜氏:哀姜。她與慶父合謀殺害閔公之后逃亡邾國,被齊人抓住,在夷地將其殺死。諸侯夫人死也可稱薨。夷:齊國地名,今不詳。ft

【譯文】

【經】秋天,七月,戊辰(二十六)日,夫人姜氏在夷地去世。

【傳】夫人去世是不記載地點的。記載地點,說明有變故。

【經】齊人以歸。

【傳】不言以喪歸[12],非以喪歸也。加喪焉[13],諱以夫人歸也[14],其以歸,薨之也[15]

【注釋】

[12]喪:名詞,遺體。

[13]加喪:指哀姜是被殺死的。喪,動詞,死亡。焉:語氣助詞,表示肯定語氣。

[14]諱以夫人歸也:意思是說因為哀姜是被殺死的,所以也避諱說“以夫人歸”,直接說“以歸”。

[15]薨(hōng):作動詞,使……死亡,也就是殺害的意思。ft

【譯文】

【經】齊人把她帶回國。

【傳】不說把遺體帶回國,因為不是帶遺體回國的。哀姜是被殺死的,避諱說齊人帶著夫人回國,齊人把她帶回國,殺了她。

【經】楚人伐鄭[16]

【注釋】

[16]伐鄭:據《左傳》,是因為鄭國與齊國走得比較近。ft

【譯文】

【經】楚國人討伐鄭國。

【經】八月,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于檉[17]

【注釋】

[17]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齊桓公姜小白、宋桓公子御說、鄭文公姬踕、曹昭公姬班、邾文公籧篨(qúchú)。檉(chēng):宋邑,在今河南淮陽西南。ft

【譯文】

【經】八月,魯僖公和齊桓公、宋桓公、鄭文公、曹昭公、邾文公在檉地會盟。

【經】九月,公敗邾師于偃[18]

【傳】不日,疑戰也[19]。疑戰而曰敗,勝內也。

【注釋】

[18]偃:邾地,在今山東費縣南。

[19]疑戰:設假象搞突襲。ft

【譯文】

【經】九月,魯僖公在偃地打敗了邾國軍隊。

【傳】不記載日期,因為是突然襲擊。突襲而又說擊敗,因為是魯國取得勝利。

【經】冬,十月,壬午[20],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麗[21],獲莒挐[22]

【傳】莒無大夫,其曰莒挐,何也?以吾獲之,目之也[23]。內不言獲,此其言獲,何也?惡公子之紿[24]。紿者奈何?公子友謂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說,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公子友處下,左右曰:“孟勞!”孟勞者,魯之寶刀也。公子友以殺之。然則何以惡乎紿也?曰,棄師之道也[25]

【注釋】

[20]壬午:當為該年十月的十二日。

[21]麗:魯地名,地址不詳。

[22]莒挐(jǔrú):莒挐是莒國國君的弟弟。

[23]目:稱說。

[24]紿(dài):欺騙。

[25]棄師之道:拋棄軍隊的做法。《穀梁傳》認為公子友身為將領而只身獨斗,忘記了自己的職責,置軍隊安危于不顧,是拋棄軍隊的做法。雖僥幸獲勝,但這種作法不足取。ft

【譯文】

【經】冬天,十月,壬午(十二)日,魯公子季友率軍在麗地打敗莒軍,俘獲了莒挐。

【傳】莒國沒有天子任命的大夫,經文說莒挐,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俘獲了他,所以稱他的名字。魯國是不說俘獲的,這里經文說俘獲,為什么呢?是因為憎惡魯公子季友使詐。欺詐是怎么回事?公子季友對莒挐說:“我們二人之間彼此不愉快,士兵們有什么罪過呢?”讓左右退下兩人徒手相互搏斗,公子季友處于下風。左右喊:“孟勞!”孟勞,是魯國的寶刀。公子季友用孟勞殺了莒挐。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憎惡欺詐呢?回答說:“這是拋棄軍隊的做法。”

【經】十有二月,丁巳[26],夫人氏之喪至自齊。

【傳】其不言姜,以其殺二子[27],貶之也。或曰,為齊桓諱殺同姓也。

【注釋】

[26]丁巳:當為該年十二月的十二日。

[27]殺二子:指哀姜與慶父合謀殺死了子般和魯閔公,這兩人從名義上都是她的兒子。ft

【譯文】

【經】十二月,丁巳(十二)日,莊公夫人氏哀姜的遺體從齊國運回。

【傳】經文不說“哀姜”,因為她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孩子,是在貶斥她。有人說:“這是為齊桓公避諱說他殺了同姓的族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齐齐哈尔市| 舒城县| 桂东县| 城步| 南阳市| 读书| 安丘市| 望谟县| 嘉兴市| 台中市| 健康| 霍林郭勒市| 金昌市| 当阳市| 阿图什市| 武平县| 青神县| 酒泉市| 旌德县| 云安县| 安康市| 临沂市| 白水县| 黄陵县| 桃园市| 松阳县| 商丘市| 寻乌县| 鞍山市| 织金县| 新宁县| 德清县| 台湾省| 景德镇市| 阿拉善右旗| 文化| 墨竹工卡县| 南木林县| 合水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