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年

【經】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饗齊侯于祝丘[52]

【傳】饗,甚矣。饗齊侯,所以病齊侯也。

【注釋】

[52]饗:設宴款待。祝丘:齊地地名,在今山東臨沂河東區湯河鎮故縣村。ft

【譯文】

【經】莊公四年,春天,周王二月,魯桓公夫人文姜在祝丘設宴款待齊襄公。

【傳】設宴款待,太過分了。經文說設宴款待齊襄公,是用來譏諷齊襄公的。

【經】三月,紀伯姬卒[53]

【傳】外夫人不卒,此其言卒,何也?吾女也[54]。適諸侯則尊同[55],以吾為之變[56],卒之也。

【注釋】

[53]紀伯姬:隱公二年紀履equa迎娶的女子。

[54]吾女:指紀伯姬是魯國國君的女兒。

[55]適:嫁。尊同:尊貴的地位相同。

[56]變:變更書寫體例。ft

【譯文】

【經】三月,嫁到紀國的伯姬去世。

【傳】外國的夫人去世不記載,這里經文記載了,為什么呢?因為伯姬是我們魯國國君的女兒。嫁給了諸侯那么地位就和諸侯一樣尊貴了,因為是我國國君的女兒,所以變更書寫體例,記載她的去世。

【經】夏,齊侯、陳侯、鄭伯遇于垂[57]

【注釋】

[57]齊侯:齊襄公姜諸兒。陳侯:陳宣公媯(guī)杵臼(chǔjiù)。鄭伯:此時鄭國的國君是子嬰,他是鄭莊公的兒子,鄭昭公忽、鄭厲公突、公子亹(wěi)的弟弟。遇:《穀梁傳》認為“不期而會曰遇”、“遇者,志相得也”。垂:春秋衛邑,當在今山東曹縣北句陽店。ft

【譯文】

【經】夏天,齊襄公、陳宣公、鄭伯子嬰在垂會面。

【經】紀侯大去其國[58]

【傳】大去者,不遺一人之辭也。言民之從者,四年而后畢也。紀侯賢而齊侯滅之,不言滅而曰大去其國者,不使小人加乎君子。

【注釋】

[58]紀侯大去其國:據《左傳》記載,紀哀侯姜叔姬不愿屈辱附屬齊國,便將國家讓給其弟姜季,自己出逃避難,姜季就是紀威侯。ft

【譯文】

【經】紀國國君紀哀侯姜叔姬徹底地離開了他的國家。

【傳】大去的意思,就是沒有留下一個人的意思。就是說愿意追隨紀國國君的民眾,四年之后已經全部離開了。紀國國君賢明,但是齊國卻滅亡了紀國,不說滅國而說徹底地離開他的國家,是為了不讓道德敗壞的人凌駕在道德高尚的人之上。

【經】六月,乙丑[59],齊侯葬紀伯姬[60]

【傳】外夫人不書葬,此其書葬,何也?吾女也。失國,故隱而葬之[61]

【注釋】

[59]乙丑:當為該年六月的二十三日。

[60]齊侯:齊襄公。

[61]隱:傷痛,悲痛。ft

【譯文】

【經】六月,乙丑(二十三)日,齊襄公安葬了紀伯姬。

【傳】外國的夫人下葬是不記載的,這里經文記載了下葬,為什么呢?因為伯姬是我國國君的女兒。又失去了國家,所以感到悲傷而記載了。

【經】秋,七月。

【譯文】

【經】秋天,七月。

【經】冬,公及齊人狩于郜[62]

【傳】齊人者,齊侯也。其曰人,何也?卑公之敵,所以卑公也。何為卑公也?不復仇而怨不釋,刺釋怨也。

【注釋】

[62]郜:地名,或為隱公十年之郜,此時已由宋地而為魯地,在今山東城武東南十八里。ft

【譯文】

【經】冬天,魯莊公與齊襄公一起在郜打獵。

【傳】齊人,就是齊襄公的意思。經文說“人”,為什么呢?貶低莊公的敵人,以此來貶低莊公。為什么貶低莊公呢?沒有報先君的仇,對齊國的怨恨就不能消除,這樣寫是諷刺他消除了怨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聂荣县| 同仁县| 信宜市| 乐山市| 台东市| 九台市| 宜城市| 铜川市| 健康| 衡水市| 永康市| 湘阴县| 天台县| 苍梧县| 正阳县| 甘洛县| 宾阳县| 潜山县| 三都| 晋州市| 青冈县| 鹿邑县| 宜宾市| 开阳县| 荥经县| 漳州市| 玉田县| 长岛县| 绥化市| 英超| 武汉市| 时尚| 衡南县| 循化| 温州市| 遂平县| 镶黄旗| 沅江市| 年辖:市辖区|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