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中華經典藏書·升級版)
- 饒尚寬譯注
- 511字
- 2021-01-19 17:21:00
八章(修身)
本章以水為喻,論述謙下不爭之道,重在修身。
水,柔靜溫和,滋養萬物,從不爭奪,甘于卑下,這正與天道相吻合。因此,老子認為,最好的人應該像水一樣為人處世,才能沒有過錯。所以,老子將謙下不爭,視為立身之本。
上善若水(1)。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2),故幾于道(3)。
居善地(4),心善淵(5),與善仁(6),言善信(7),政善治(8),事善能(9),動善時(10)。
夫唯不爭,故無尤(11)。
【注釋】
(1) 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同水一樣。
(2) 所惡(wù):厭惡的地方。指低洼之處。
(3) 幾于道:近于道。
(4) 居善地:居住低洼之地。《三十九章》曰:“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六十六章》又曰:“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低洼之地就是善地。
(5) 心善淵:思慮深邃寧靜。
(6) 與善仁:交接善良之人。仁,當為“人”。
(7) 言善信:說話遵守信用。
(8) 政善治:為政精于治理。
(9) 事善能:處事發揮特長。
(10) 動善時:行動把握時機。
(11) 尤:過失。
【譯文】
上善的人如同水一樣。水滋養萬物而不與之爭奪,匯聚在人們厭惡的低洼之地,因此,近于大道。
他居于低洼之地,思慮深邃寧靜,交接善良之人,說話遵守信用,為政精于治理,處事發揮特長,行動把握時機。
正因為不爭奪,所以沒有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