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老兵的疑惑
- 星火執獠牙
- 澤杰
- 2388字
- 2023-04-29 18:36:54
第三百四十節、老兵的疑惑
史永炫教鄭凱這么多技能。
讓鄭凱想到了一個故事。
曾經一個孩子說,他是偷,但是他的弟弟不是,為了他的弟弟,他愿意頂著這個罪過,他不愿意他的弟弟像他一樣,他希望他的弟弟活在陽光下。
史永炫沉淪了,擺爛了,但他希望鄭凱能夠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狀態活著。
都說當兵后悔兩年,不當兵后悔一輩子。
這件事對于史永炫來說體現的太深刻了。
曾經向往著熱血激情,抱著夢想踏入軍營,這是多少人初入軍營的樣子。
太多人了。
可以這么說,絕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
史永炫就是這么一個人。
而且到了部隊之后也是非常努力的去活著。
可是不久之后,史永炫的對象和他分手了。
這種事情也是常態。
可以這么說,九成的情侶都是這樣的。
還有一成,那是鄭凱未知的。
現實就是這么一個現實。
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有那一對情侶從軍旅生涯開始堅持到結束的。
軍人的婚姻受到法律保護,但這個情侶那就是一種玄妙的狀態。
本來就是若即若離的狀態。
不久之后,史永炫就因為分手這件事變的消沉了。
其實其中還有很多的因素。
這里就不細說了。
太傷人了。
史永炫受到的打擊不是一件兩件,而是接二連三。
而這些事情對于一名青年來說,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
若是在其他場合下,這些事情都是可以緩和的。
但是,史永炫在部隊里,啥都做不了。
只能眼巴巴的看著。
鄭凱在聽著史永炫講著這些故事的時候,真的只是當成了故事來看的。
時不時的還會來安慰兩句。
不得不說感同身受這個詞確實虛的一比。
沒有經歷過相同的事情的人,是沒有辦法體會到那種感覺的。
直到不久之后,鄭凱才真切的體會到這個感覺。
但,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著別人經歷,聽著別人經歷,和自己親身經歷,那完全是兩回事。
新兵的時候,鄭凱看到不少人分手了。
此時聽著別人的分手故事,多少感覺這是一種有緣無分罷了。
而且史永炫為什么叫史丹利,那和他長相是有關聯的。
黃土地黑土地,說的有點和史永炫相似。
自己最擅長的功夫這方面,被周圍的人完虐,強中自有強中手,這個本來是可以彌補的。
但總有人比自己還要努力。
比自己優秀也就算了,還比自己努力,這讓自己怎么卷?
其實關于這一點,鄭凱感覺,這是史永炫自己狀態錯了。
活著,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狀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
干嘛非要活在別人的嘴上?
只要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總歸會有回報的。
這個回報,可能一時半會看不到,可誰能說沒有呢?
“錯了,錯了,錯了。”
史永炫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我后悔了。”
聊天聊到這個地步,多少有點太深入了。
一般誰會把這個拉出來聊天?
而且鄭凱和史永炫還是第一次相識。
“不當兵的話,就我這個狀態,隨便找一個班上,也是能夠中高收入的,養活自己,養活一個家庭沒有問題的。”
“我一個表哥,隨便干,一個月七八千塊錢,找一個對象,小日子過的那么好,我要是不當兵,過的不會比他差。”
“人比人氣死人,干嘛這么比呢,我們當兵有我們的職責啊。”
鄭凱說這話,多少有點勉強了,誰能體會到身在其中的人呢?
“當兵?我們當兵又得到了什么呢?”
“一個月幾百塊錢?確實啊,當兵確實開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可是這個見識對于以后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呢?我回去之后還能扛著炮養家糊口嗎?”
這話說的,確實讓人沒有辦法反駁。
心靈雞湯能把人灌飽嗎?
顯然是不能的。
顯然是需要動力的。
動力來自哪里?
新兵的時候,那是激情,那時候都有夢想,可是夢醒的時候呢?
保持動力的是什么?
對于目前的史永炫來說動力是什么呢?
感情上失落,生活上落差,夢想,夢想個錘子,還有什么夢想?
榮譽感?
這個對于處于心情低谷的人來說啥都不是。
看著眼前的史永炫,鄭凱實在找不出什么話語來安慰了。
畢竟史永炫目前講的都是現實。
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好像都沒有辦法改變。
女友分手了,在其他場合可以去追一追,聊一聊。
但在這里呢?史永炫做不了任何事。
對于現實和理想的落差,這個更沒有辦法尋找平衡點。
所有的榮譽感,那只是社會上宣傳的。
一人當兵全家光榮,這對于處在這個位置的史永炫來說沒有什么體會。
光榮入伍,這對于目前的史永炫來說,更是淡的不能再淡了。
此刻史永炫活的是憋屈的。
若是此刻發生戰爭,估計誰第一個跳出來,誰得第一個死。
憋屈的勁,能全部發泄到這第一個跳出來的人。
有人說,和平時間長了,人們會失去戰斗意志。
可是很多人壓根就沒有意識到,除了戰斗意志,很大一部分人都在想著爆發一下,光宗耀祖,用自身當做火把點燃星星之火,要是有這個機會,估計這個火把瞬間就會成為漫天的火光。
沒有規模的戰斗,這讓我們這些人很憋屈的。
練就一身文武藝,為的是什么?
不就是為了爆發嗎。
粉身碎骨又如何?
轟轟烈烈的活一回比憋屈活一生要痛快的多。
某些人思維好像達到了這個地步。
此刻的史永炫是沒有人能夠理解的。
主要是沒有誰會去理解。
鄭凱想要理解,可是鄭凱的理解層次不夠,經歷也不夠,沒有辦法體會到。
而且鄭凱也不想體會到這種狀態。
尋常時間,大家多是嘻哈哈,誰能夠想著深刻探討這些?
若不是鄭凱認真的聆聽態度,也不會知道這些東西。
從玩笑話開始聊天,聊到武術,從武術聊到人生。
從人生聊到經歷。
若不是此時是第四崗,大家都有精力,根本就不會有這些話題。
也不會有這些探討。
三經夜話掏心窩。
不過說實在的,史永炫是幸運的。
至少這些事情能夠有傾訴對象。
有一個家伙能夠認真的聆聽著。
史永炫也是奇怪了,從來沒有想著會說出這些事,巧了,第一次和鄭凱站崗,竟然說了這么多話。
好像是說自己的經歷,又好像是為鄭凱提醒。
提醒鄭凱以后應該有不一樣的活法。
也許提醒鄭凱要堅持自己目前的狀態,不要像史永炫那樣躺平了。
這也確實提醒了鄭凱,要怎么活,鄭凱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對于別人說的經歷,鄭凱只是精心學習。
自己選擇的路,流著淚也要微笑著走完,這就是鄭凱的態度。
保持初心,砥礪前行。
然直到不久之后,鄭凱才體會到那些所謂的痛。
那是一種痛徹心扉的感覺。
那是一種懷疑一切價值觀的狀態。
但,即使這樣,好像對鄭凱也沒有產生什么質的改變。
無非是多了一份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