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對!他父親就是這么做的,及時把他交給一位熟人,懇求對方關照自己的兒子,讓他不走向放縱的路。這個熟人的生意誠實正派,而且活兒很多,所以年少的惡人沒有無所事事的時間,得不到作惡的機會。但這一切對惡人都無濟于事,他在家里怎樣卑劣,在師傅家里也同樣。”
側耳聽:“我認識一些孩子,他們在家里雖然很糟糕,被送到外面后卻大為改變,尤其是當他們去的地方,那家的家長本著良心堅持敬拜侍奉神。但惡人在師傅家里也許沒能這樣。”
智慧人:“的確有些孩子住在別人的屋檐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但這個不聽話的男孩并不是這樣,他繼續干壞事也不是因為沒有能管教并糾正錯誤的師傅。他師傅是個很好的人,非常虔誠,經常操練有益于靈魂的事,讓全家都敬拜神,自己也不例外;他也是個溫柔憐憫的人,從未讓年少的惡人干過多的活兒,也沒有不合理地延長工作時間。”
側耳聽:“竟然是這樣啊!真罕見!我可沒看到什么人能比得上惡人先生的師傅。”
智慧人:“我也是。但惡人就是有了這樣一位師傅。今天大多數雇主只是一門心思關心世俗之事,只需要學徒聽話,至于他們的靈魂和信仰,愛去哪里去哪里。恐怕有好多小男孩被父母送去這樣的師傅手下,毀滅了他們來生的盼望。”
側耳聽:“真是可憐啊!但既然您已經說到這里,就請告訴我,師傅毀滅可憐的徒弟,都有哪些途徑?”
智慧人:“我無法講出全部途徑,不過可以說說其中一些。設想,一個溫順的男孩在一位有著敬虔名聲的人手下當學徒,卻仍會經由許多途徑走向毀滅。也就是說,師傅在徒弟面前,如果不在一切關于神和人的事情上小心謹慎,就有可能毀了徒弟。”
“如果師傅不是適度地給徒弟派活兒,而是讓他做超出了他能力的事,讓他超長時間地干活,不給他讀經、禱告的時間,等等,就有可能毀了徒弟。他這個年紀應該是開始建立美好的思想、開始領受關于屬靈之事的好時機。”
“如果師傅家里到處都是褻瀆、邪惡的書,比如挑動情欲、放蕩,教導閑懶、放肆、淫欲的書,挑動褻瀆的打趣言語的書,還有敗壞、歪曲信心和圣潔之教義的書,這些東西都會像潰瘍一樣擴散,很快就會毀掉少年人。本來他們這個年紀應該有好的開始。”
“如果家里有非常壞的仆人,也會毀了溫順的孩子。罪惡污穢的仆人總會在孩子們面前表演褻瀆、邪惡的言語和詭計,他們總會有這樣的機會的,如此一來他們的惡行就會輕易地黏住少年人的肉體和心思,腐蝕孩子們。”
“如果師傅在外面是一套做派,家里又是另一套,也就是說,他的信仰只是掛在外面的掩飾,他自己除了在外面的時候,不會有任何信仰的實踐,那么少年人注意到了就會因此跌倒。我們說,籬笆有眼,水罐有耳。其實,孩子們對父輩、師傅等人的觀察非常深入,比這些大人們自己意識到的要多得多。因此,師傅必須小心,否則就會毀了徒弟們的好開端。”
“如果師傅昧著良心做生意,在交易中說謊,以次充好,謀取不合理的暴利,那么學徒看見了,就足以走向敗壞。以利的兒子在會眾面前作惡,讓人厭棄給主獻祭。”
“順便說一句,這些事只是提醒師傅留心不讓學徒毀滅自己的靈魂。但年少的惡人并沒有面臨這些不利于靈魂的障礙,他父親非常小心,給了他美好的教育;他有一位好師傅,不缺少好書和良善的教導,美好的證道和好榜樣也有;一起做工的人也沒有不善之輩。然而這些都對他無濟于事。”
側耳聽:“真是奇怪,在這樣的家庭,有那么多屬靈的幫助,卻不能挽回他的心!好書、好教導、好證道、好榜樣、好同事,都無法造就他!”
智慧人:“您說,他根本不在乎這些有益的事。相反,他覺得這一切都可憎。那些好書,就算在師傅家里爛掉了,他也不會一讀;相反,他盡己所能取得一切卑劣可憎的書,比如講禽獸般情欲、滿了下流話的書,就是那些立即就能挑動肉體情欲的書。惡人不敢讓師傅知道這些書,所以絕不會讓他看見,而是把書藏起來,有機會就看。”
“對于良好的教導,惡人的態度跟對待好書一樣,聽不進一點,師傅說完,他就忘了。我聽一些認識他的人講,從他的表情和姿態可以看出,良善的勸誡令他不快,甚至如坐針氈。只有最大限度地遠離有益的話,他才覺得自由。他憎恨責備他的人,以他們為死敵。”
“他經常在師傅身上看到好榜樣,不管是信仰上還是日常事務上,但年少的惡人竟然嘲笑師傅的這些做法,當他確認無人知曉時,就會拿這些事來編嘲弄的笑話。”
“師傅讓他一起去聽自己眼里最好的傳道人講道,但這個不敬虔的少年人在一切惡事上都很在行,用邪惡的方法來阻礙自己聽道,令傳道人所講的都落空了,不管傳道人多么大聲地傳講。他的辦法是:來到聽道的地方,坐在角落里很快就睡著了;用他色瞇瞇的眼睛盯著那里某個美麗的獵物,整場講道的時間他都用來喂養肉體情欲;如果他能坐在與他臭味相投的人身旁,就會跟他們竊竊私語、咯咯地笑、玩鬧,直到證道結束。”
側耳聽:“怎么這樣!他的邪惡真是上升到了驚人的高度啊!”
智慧人:“他就是這樣的人。更令人惱火的是,他剛來到師傅這里就是這個樣子了——他在這些惡事上樣樣精通,就好像來之前專門學過這些似的。”
側耳聽:“這只能給他的罪又加上一條——悖逆。我想這就好比他在說:‘我不要聽,我不關心,我不在意良善,我不要改正,我不回轉,我不要重生得救。’”
智慧人:“沒錯。我知道只有一個人能跟他相提并論。當我斥責那人的惡行時,那人怒氣沖沖地答道:‘魔鬼給同伴做的事如果不是為了給我這樣的人,又是給誰呢?’”
側耳聽:“什么,您竟然聽到有人這樣說?”
智慧人:“是的。而年輕的惡人跟他就好像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圣經》提及了許多說這種話的人:‘他們對神說:離開我們吧。我們不愿曉得你的道。’還有:‘他們卻不肯聽從,扭轉肩頭,塞耳不聽,使心硬如金剛石,不聽律法和萬君之耶和華用靈藉從前的先知所說的話。’像惡人這樣的人,還有我剛才提到的那個年輕人,正是如此。當我在罪中享受時,那個年輕人是我的同伴。我現在提起他,真覺得羞愧,但他有許多同伴。”
側耳聽:“少年惡人的確跟他一樣,就是踏著他的腳步,好像從他那里復制了邪惡。我指的是他拼命行惡,如果他不是行惡拼命的人,那您責備他的罪時,他就不會如此回答。您是什么時候責備他的?”
智慧人:“就在神以恩典召我出來,借此分開他和我后不久,那時他卻仍留在罪中。據我所知,他就跟惡人一樣生活,一樣死去。別管他了,言歸正傳吧。”
側耳聽:“唉!可憐而頑劣的罪人!他們是不是以為神不會與他們一起?”
智慧人:“我不知道他們如何想,但我知道萬軍之耶和華說:我曾呼喚他們,他們不聽。將來他們呼求我,我也不聽。無疑,這事有朝一日也會臨到惡人頭上。”
側耳聽:“但我驚訝他竟然這么快就精通惡事!他不過是個少年,我猜應該不到二十歲。”
智慧人:“沒有,連十八歲都不到。但跟以實瑪利和嘲笑先知的童子一樣,罪惡的種子很早就在他里面發芽了。”
側耳聽:“他就是那種常見的邪惡少年。”
智慧人:“您全都曉得后,也會這么說。”
側耳聽:“全都?我想還有許多關于他的事吧。如果還有很多,請講來聽聽。”
智慧人:“他在師傅那里還不到一年半,但結識了三個年輕的無賴,名字不可考了。他們教他許多罪行,而他很樂意聽從。其中有個人生活淫亂,另一個酗酒,第三個偷師傅的東西。”
側耳聽:“唉!可憐的壞蛋,他之前就夠壞的了,但這些人恐怕讓他更壞了。”
智慧人:“對,這您可以肯定。他們把他教導成了罪魁,他們是犯罪道路的專家。”
側耳聽:“惡人與他們相識真是悲哀啊!”
智慧人:“這么說有些勉強——這是神的審判,因神的憤怒,他才與他們熟悉起來。他有位好師傅,有位好父親,都經年累月給了他良好的勸誡。但他鐵了心要作惡,喜愛罪惡多過行善,甚至讓自己罪孽滿盈,因此招致神的憤怒,于是他才能跟這些狐朋狗友廝混在一起。保羅說: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那么神就任憑他們,或者說由著他們自己內心的情欲行事。還有:至于那偏行彎曲道路的人,耶和華必使他和作惡的人一同出去受刑。所以,這都是神的手加在他身上,要讓他毀滅,受詛咒。因為他們不領受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他自己要選擇虛謊,與卑劣的人、愚昧人為伍,叫自己毀滅。”
側耳聽:“我只能認為,一個人被神放棄,任其與卑劣的人為伍,是神巨大的審判。這些魔鬼的獵物會怎樣呢?魔鬼用他們來引誘愚昧的人入網。皮條客、酒鬼、竊賊不是魔鬼用來捕獲他人的誘餌嗎?”
智慧人:“您說的沒錯。但如果愚昧指的是缺少教導,那少年惡人并不愚昧。因為他常常得到良好的勸誡。但如果愚昧指的是他對基督、對基督里的信心愚不可及,那他確實愚昧。因為他寧要死,不要生,持續敵對神,不愿照智者之言與神和好:‘因為你們恨惡知識,不喜愛敬畏耶和華。’對愚頑人來說,還有什么審判比起把他交到臭味相投的人手中,更加可怕呢?這些人只擅長收獲罪孽,速速地招來刑罰。因此,人應當懼怕得罪神,因為他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刑罰他們的罪行。我認識一個人,一度滿有希望地覺醒了,看到了自己的處境。我還認識另外兩個同樣醒過來了的人,但后來他們又退步了,回到情欲當中。于是,神就把他們交給一伙人,約有三四個。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吧,他們就上了絞架,像狗一樣被吊死,因為他們拒絕過誠實人的生活。”
側耳聽:“但這樣的人并不相信,像這樣被神放棄,是出于神的審判和憤怒。他們反以為是出于自己的自由,以之為樂。他們樂于看到繩子松開,韁繩脫落;可以不受約束地犯罪,會讓他們快樂,并且他們會與那些能讓他們更精通犯罪的人為伍。”
智慧人:“所以,他們的刑罰就更重了。因為這樣一來,他們的思想就更加盲目,內心在惡道上愈加剛硬。他們轉而走上死路,卻看不到去往何處。他們就像牛被牽去宰殺,又像愚昧人帶鎖鏈去受刑罰,直等箭穿他的肝,不知是自喪己命。他們的刑罰會加倍;他們被神放棄一段時間,讓他們與惡人為伍,而這些人定然最終令他們皮肉和身體消毀。這就是彼得所說的,正在敗壞人的時候,自己必遭遇敗壞。那些喜愛白晝宴樂、以自己的詭詐為快樂的人,好像沒有靈性,生來就是畜類,以備捉拿宰殺的。”
側耳聽:“對。但現在請說說惡人的三個狐朋狗友,具體說說他都跟他們做了些什么。”
智慧人:“做了什么?他跟他們做的一樣。之前我說了許多,就是他們讓他成了罪魁。”
“首先,他成了酒館的常客,會在那里喝到酩酊大醉。如果白天出不來,他一定會在晚上去。最后他成了酒鬼,甚至所有人都注意到了。”
側耳聽:“真是豬狗不如。因為酗酒是禽獸般的罪行,與天性相悖。竟會有披著人皮的家伙放縱自己像禽獸一般,甚至比禽獸還禽獸,真是讓我吃驚。”
智慧人:“確實是禽獸般的虛妄行徑。我再給你講另一個故事。有個紳士的馬夫是酒鬼,有天晚上喝啤酒爛醉了才回家,主人看見了。據他主人講,主人當時對他說:‘今晚就讓你一個人,明早我會叫你明白,要是跟我的馬比較,你連畜生都不如。’第二天清早,主人命令他飲馬。當他回到主人那里之后,主人又叫他去飲馬。于是他再次騎著馬下到水里,馬卻不再喝水了,因此他回來給主人講了。主人說:‘你這酒鬼,你比馬更糟糕。它喝只是滿足本能的需要,但你喝卻是濫用本能;它喝只是讓自己恢復體力,而你卻喝到傷害自己;它喝,就能夠更好地為主人服務,而你喝到根本無法侍奉神、為人服務。你這畜生,你比自己騎的這匹馬要糟糕多少啊!’”
側耳聽:“真的,我覺得主人的做法很正確。因為這樣就清楚地讓他看到,他還不如馬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結果,這匹牲口照自然屬性而言,肯定活得比這個人更好。請您繼續講下去吧。”
智慧人:“有四件事,如果好好加以思量的話,就會看到,酗酒之所以在人看來如此可憎,原因就在于此。第一,酗酒很容易讓人陷入赤貧,淪為乞丐。所羅門說:‘好酒貪食的,必至貧窮。’許多人來到世界就腰纏萬貫,走的時候卻衣衫襤褸,就是因為酗酒。許多孩子生在上流社會,卻因父母酗酒這一禽獸般的罪行,慘遭毒打。第二,酗酒的罪帶給身體許多難以痊愈的惡疾,讓人很快就一命嗚呼,而無人可以幫助他們。因為他們行惡過分,所以還沒到時限就死了。第三,酗酒往往帶來其他的罪惡。‘誰有禍患?誰有憂愁?誰有爭斗?誰有哀嘆?誰無故受傷?誰眼目紅赤?就是那流連飲酒,常去尋找調和酒的人。’第四,酗酒的人往往會折壽。他們去酒館喝酒,還沒回到家就折斷了頸項。這樣的例子本來可以舉出不少,不過這已經很顯然了,無須再說什么。”
側耳聽:“但最糟糕的是,酗酒讓人走向永恒的地獄之火。”
智慧人:“對。并且酒讓人靈魂稀里糊涂,因此整日爛醉的人很難回到神那里。您能給我講講什么時候看見老酒鬼重生得救的嗎?沒有。這樣的人就算睡在桅桿上,也會睡著,直到死去。就算遇到前所未有的大危險,死亡與刑罰前所未有地近,他也不會醒過來。所以,如果人對名譽、健康、生命或救恩還有些許的關心,就不會成為酒鬼。但事實卻是,一旦沾上這罪,人就會在表面的快樂甜蜜中神魂顛倒,就沒有心思再去想什么東西更好,若是采納就能獲益。”
側耳聽:“您說酗酒容易導致貧窮,但有些人卻靠著醉酒的生意致富。”
智慧人:“我這么說,是因為經文如此。至于有些人富裕了,確實有,但很罕見,而這樣的財富最終結局是卑賤的。神的話語反對這樣的方式,神的詛咒就是這種行為的結局。有時,一開始很快就得到產業的,最終卻得不到祝福。聽聽先知的話吧:積蓄不義之財,在高處搭窩……的有禍了。不管他是通過酒或其他的方式作為誘餌來得利,都是在羞辱自己的家,作踐自己的家庭,靈魂要遭天譴。他用不義之工牟利,就是用地獄的花招牟利。因此,通過邪惡之道獲利的,不管對自己還是家人來說,他都不是勝利者。但這只不過是惡人與三個壞蛋熟識之后喜歡的罪之一,師傅盡其所能都無法讓他脫離這畜生般的罪。”
側耳聽:“他只不過是個學徒,哪而來的錢酗酒啊?照您的話,喝酒應當很費錢吧?”
智慧人:“都是師傅的錢。之前我不是告訴過您,他跟三個壞蛋學會當畜生般的酒鬼之時,也學會了偷師傅的東西嗎?有時他賣掉師傅的貨物,錢卻不上交,只要有可能的話。同樣,有時他也會偷師傅的錢箱。如果這兩樣都無法做,他就會偷走師傅的貨物,就是那種他認為損失不大的,搬去酒館。他知道店主會拿去換錢,他到時候就能用來跟狐朋狗友一同作樂。”
側耳聽:“這可比酗酒還要糟啊!這么做不但讓自己處于神的憤怒之下,而且冒著被抓住、被師傅一家懲治的危險。”
智慧人:“罪絕不是獨行俠,肯定會有眾多黨羽接踵而至。酗酒的人必須有錢才行,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不管是父母、師傅的,還是在大路上,或是別處得來的。”
側耳聽:“好些誠實人被這種仆人弄慘了吧!”
智慧人:“我跟你想的一樣。不過這應該讓生意人更加留意招來的是什么樣的仆人、什么樣的學徒。也應該教會他看好自己的店,嚴格清點手下人買進、售出的所有東西。主人的疏忽大意會鼓勵仆人作惡,也會很快讓自己成為衣著襤褸撿拾垃圾的乞丐。”
側耳聽:“我們這個罪惡的時代,恐怕這種偷東西的仆人為數不少。”
智慧人:“我想起了一件事。當我坐牢的時候,有個遇到大麻煩的婦人來找我。我不認識她,問她有什么話對我說,她說怕被詛咒打入地獄。我問她原因,她告訴我,她在韋靈伯勒一位店主那兒的時候,幾次偷了他店里的錢箱,數目之大我就不說了。她說:‘求你告訴我,該怎么做。’我告訴她,希望她去老板那里,補償他。她說害怕,我問她原因,她說他恐怕會吊死她。我告訴她,我會為她求情,還會帶上其他朋友幫忙。但她說,她不敢冒這個險。我說:‘好吧,我派人去找你老板,在他看見你之前,求他保你平安。’因此我問她老板的名字。但她卻說:‘在我再來找你之前,求你別管了。’她就這樣走了,既沒有告訴我主人的名字,也沒有說她自己叫什么。這是一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再沒見過她。我講這件事,是要證實您所擔憂的,這樣的仆人有許多。有時神讓他們像之前講過的老托德一樣,將恐懼加在他們身上,讓他們出賣自己。”
“我還可以給您講另一個故事。有個人因類似事件來找我。他偷了女主人的東西。不過現在,剛才那件事已經足夠了。”
側耳聽:“另一個壞蛋沉溺于什么呢?我指的是惡人的第三個狐朋狗友。”
智慧人:“淫亂不潔,我給您講過了,不過您好像忘了。”
側耳聽:“對,淫亂不潔。也是一種污穢的罪。”
智慧人:“確實。而這是今時最普遍的罪。”
側耳聽:“人們都這樣說。就是在那些大家都以為應該更聰慧的人中,在大人物中,也是如此。”
智慧人:“真是遺憾。比起普通人,往往他們的榜樣作用非常大,很快會流傳開來。這樣的人如果大肆犯罪,罪在整個國家就會肆無忌憚。先知耶利米的話用在他們身上正合適:‘因為褻瀆的事出于他們,流行遍地。’”
側耳聽:“我們繼續談惡人和他的狐朋狗友吧。您說有一人極其淫亂不潔。”
智慧人:“對。他既酗酒又偷竊,但他犯得最厲害的罪,還是淫亂不潔,這是他的拿手好戲,在嫖娼這罪上,他是頭目。他也很熟悉哪些人家有娼妓,狐朋狗友要去的話,他就能帶路。妓女們都認識這個年輕的惡棍,一開始就能在淫蕩的打情罵俏中讓他帶來的人認出她們來。”
側耳聽:“真是走向死亡的罪啊!我是說,這罪對年輕人來說是致命的。無恥的婊子會公開的挑逗,用淫詞穢語向他們挑明身份,年輕人很難逃出他們的網羅。”
智慧人:“確實如此。因此智慧人的話真是金玉良言:‘你所行的道要離她遠,不可就近她的房門。’因為她們很會誘惑人,就如《箴言》里說的:‘我曾在我房屋的窗戶內,從我窗欞之間往外觀看,見愚蒙人內,少年人中,分明有一個無知的少年人,從街上經過,走近淫婦的巷口,直往通她家的路去,在黃昏,或晚上,或半夜,或黑暗之中。看哪,有一個婦人來迎接他,是妓女的打扮,有詭詐的心思。這婦人喧嚷,不守約束,在家里停不住腳,有時在街市上,有時在寬闊處,或在各巷口蹲伏,拉住那少年人,與他親嘴,臉無羞恥對他說:平安祭在我這里,今日才還了我所許的愿。因此,我出來迎接你,懇切求見你的面,恰巧遇見了你。我已經用繡花毯子和埃及線織的花紋布鋪了我的床。我又用沒藥、沉香、桂皮薰了我的榻。你來,我們可以飽享愛情,直到早晨,我們可以彼此親愛歡樂。’這寫的就是一頭膽大妄為的野獸。其實,她們的眼神、動作、言語和做事方式,對年輕好色之惡人都是網羅。年少的惡人就深陷其中。”
側耳聽:“摩西、眾先知、基督和他的使徒都大聲反對淫亂的罪。但我們卻看到,人們不知死活地急匆匆奔向這罪。”
智慧人:“沒錯。而且,神為了防止人陷入如此污穢的罪,就用自己的戳記表明,這罪是何等令他憤怒。他命令,凡犯這罪的,就有報應相隨,即完全失去對神的敬畏,對自己健康的愛護。他們必須停止這罪,并且對犯罪產生畏懼。這樣的人‘在基督和神的國里,都是無分的’,但除了來生永恒的刑罰之外,這罪在今生的后果也十分可怕。”
側耳聽:“請講一下今生的可怕后果吧。如有機會,我會給別人講述,令他們得益。”
智慧人:“好。首先,人因這罪而貧乏,就如前面說過的那樣:‘因為妓女能使人只剩一塊餅。’原因在于,娼妓都是要錢的,而人心遠離神,不敬畏他,任由魔鬼與淫欲占據之后,就會把持不住。為了滿足欲望,甚至寧可用印、帶子和杖來抵押。其次,這罪讓人力量衰殘,讓人患上多種疾病。利慕伊勒王的母親警告他說:‘我的兒啊,我腹中生的兒啊,我許愿得的兒啊,我當怎樣教訓你呢?不要將你的精力給婦女,也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為。’這罪能毀滅身體。給您講講另一個故事吧。我聽說一位非常淫亂不潔的大人物,沉溺于這罪很久,直到失明。醫生來聽了病狀后,表示無能為力,除非他遠離房事。他卻說:‘再見了,美麗的視力。’不論在哪兒,這罪都毀滅肉體;沉溺其中的人,卻寧可身體垮了也要行淫。”
側耳聽:“保羅也說,犯這罪的人,是干犯自己的身子。什么意思?冒著靈魂承受永恒刑罰的風險也要犯這罪的,也是在冒著身體毀滅的風險。如果少年惡人不怕靈魂受刑罰,您以為他還會因考慮到身體會受損,從而不犯這罪?”
智慧人:“沒錯。我想,犯了這罪,還有其他后果,如果人思量一下,就會懸崖勒馬。”
側耳聽:“都是些什么惡果呢?”
智慧人:“羞恥、丟臉,尤其是——”
“這一發臭的罪往往會伴隨著發臭的疾病,我們稱之為發疹。這病臭得令人作嘔,會擴散到全身,但患者或多或少都跟淫婦有染,跟她們沒關系的人不會得這樣的病,因此得這病的人是自取其辱。”
側耳聽:“確實是發臭的疾病!我認識一個人就因這病全身都爛了,還有一個鼻子爛了,嘴巴幾乎黏到一起。”
智慧人:“這病通常表明病因是淫亂不潔,是在向眾人說,看這個人,他是個令人作嘔的淫亂之徒。這就是約伯所說的,作孽之人要承受的災害。”
側耳聽:“看來,您認為約伯所說的災害就是這種發臭的疾病。”
智慧人:“確實。我們看到了,淫亂這一最惡劣的罪必然帶來這種病,沒有哪樣罪像淫亂一樣,與病密不可分了。讀經文就能輕松地明白,淫亂是患這種病的充分條件。約伯說:‘我與眼睛立約,怎能戀戀瞻望處女呢?因犯這罪從至上的神所得之份,從至高全能者所得之業,是什么呢?’于是他這樣回答自己:‘豈不是禍患臨到不義的,災害臨到作孽的呢?’這里的禍患就是發疹。同樣,我認為所羅門針對淫亂不潔、禽獸般的惡人所說的話:‘他必受傷損,必被凌辱,他的羞恥不得涂抹,’就是指的這種發臭的病。約伯稱之為災害,所羅門稱之為損傷和凌辱,他們都以之為這罪得到的報應。約伯稱之為‘奇怪的災害’,而所羅門說,喜歡犯淫亂的人,他的羞恥不得涂抹。”
側耳聽:“犯這種丑惡的罪還會有其他什么報應?”
智慧人:“通常還會帶來謀殺,就是謀殺在玷污的床上生的嬰孩。混蛋父母合謀殺死孩子,這是多么常見的事啊!審判那日,這些事都會浮出水面,就是現在,也暴露了一些。”
“給您講個故事吧。我有個已故的老熟人,他在我國名聲不錯,他母親是個接生婆,經常給大人物接生。有天,有個漂漂亮亮的年輕人騎著馬來接她去給一位年輕女士接生。她答應了,于是年輕人讓她上馬,連夜趕路。還沒騎多遠,年輕人就下馬,把老接生婆抱下馬,讓她轉了好幾圈之后,又上馬前行,來到一座富麗堂皇的豪宅,讓她進去房間給痛苦的年輕女士接生。她要求幫助,但年輕人拔出刀,威脅說,如果她不趕快完事,就等著喪命吧。老接生婆只得幫年輕女士接生。女士生了個漂亮的寶寶。但年輕人在一間屋子里升起大火,接過寶寶,從貨倉里拿出煤,把孩子扔到火里,堆上煤,寶寶就這樣喪命了。當接生婆干完活兒,年輕人付給她錢后,又把她關在一間黑屋子里一整天,直到夜幕降臨才帶她出來。快到她家了,又像前一天一樣,帶著她轉了好多圈后,讓她上馬,回家,然后跟她道別,離開了。她不知道這人是誰。這是接生婆的兒子——他是一位牧師——告訴我的,并申辯說,母親告訴他這是真事。”
側耳聽:“淫亂的確經常帶來謀殺。但有時神會給奸夫淫婦恥辱的結局。我聽說過一個人,我想應該是個醫生,和姘頭生了三四個私生子,都讓他們謀殺了。但最終,事情敗露,他們在科爾切斯特附近被絞死了。事情是這樣的——那姘婦良心極為不安,若不傾吐出來,就無法安寧。因此,神多次讓這行惡之人控訴自己,用自己的舌頭讓自己為罪受罰。”
智慧人:“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我曾在一個婦人臨終的床前。她是有夫之婦,卻經常與他人通奸,所以良心不安。我聽她躺在床上喊叫道:‘我是淫婦,我的孩子都是私生子。我定會因這罪而下地獄。看哪,魔鬼就在我床腳站著,等著我死的時候收走我的靈魂。’”
側耳聽:“都是悲慘的故事,別再講了吧。若您愿意,請說說這禽獸般的罪行其余的惡果吧。”
智慧人:“這罪是靈魂的網羅,除非恩典的神跡阻止,否則都不可避免地讓人在攝人魂魄的罪中之樂腐蝕下滅亡。有許多經文證實了這一點,比如:淫婦獵取人寶貴的生命;與婦人行淫的,便是無知,行這事的,必喪掉生命;妓女是深坑,外女是窄阱。她的家陷入死地,她的路偏向陰間;凡到她那里去的,不得轉回,也得不著生命的路;因為被她傷害仆倒的不少,被她殺戮的而且甚多。她的家是在陰間之路,下到死亡之宮。”
側耳聽:“這都是可怕的警告,表明犯這罪之人的可怕處境。”
智慧人:“確實如此。但更可怕的是,人犯這罪是因為被神厭棄。被神厭棄,才會落到犯淫亂的下場,活在淫亂中。淫婦的口——就是諂媚的舌頭——為深坑,耶和華所憎惡的,必陷在其中。這些話在此表明,他們在基督和神的國里都是無分的。”
側耳聽:“總的來看,在這種過犯中活著和死去,實在可怕。”
智慧人:“對。就算犯這罪的人沒有在今生受審判,沒有痛苦、羞愧和恥辱,盡情享受罪中之樂,但在地獄中一小時就足以毀滅一切了。唉!地獄,地獄之火,地獄的刑罰,真是難以想象的刑罰,只有全然憑信心接受。地獄會讓人因這罪,連同其他罪,一起受苦。但最不幸的是,那些放縱自己于這些罪中的人,是用不信與無神論來讓自己剛硬,不信神會刑罰犯這些罪的人。最后他們幾乎會絕對地堅信沒有來生的審判,否則他們不會,也不能、不敢像某些人那樣用可憎的語言來犯這罪。”
“我聽說有個人在誘惑女孩行淫時對她說:‘要是你用身體冒險,我就是用靈魂冒險。’在護國公當政時期,我親自聽到另一個人誘惑一個少女跟他行淫時說,如果她懷孕了,他會告訴她如何逃脫懲罰——這罪真的太嚴重了。他說,法官審判你時,你就說是從圣靈懷孕的。我聽他這么說,大感煎熬,我想去向治安官告發,但他是個大人物,我只不過是年輕的窮小子,所以我放棄了,但內心卻時常困擾。”
側耳聽:“這是我這輩子聽到的最駭人聽聞的事。這些人比起滿有恩典的約瑟真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啊!”
智慧人:“對。約瑟的女主人引誘他,天天都引誘他,拉住他,抬起她那淫婦的頭說:‘你與我同寢吧。’但約瑟拒絕了,既不與她同寢也不跟她在一處。惡人本來也該像這樣的。”
“我稍稍點評一下約瑟的行為吧。首先,這個女人身居高位,是護衛長的妻子,頗有姿色的貴婦,她讓約瑟來同寢。第二,是這個貴婦主動的,約瑟一句話都沒說,她就動了娼妓的情感。第三,她赤裸裸地表達了淫蕩的欲望:‘來,與我同寢。’第四,時機很合適,房里沒有別人。第五,約瑟是個年輕人,精力充沛,所以更容易被情欲征服。第六,誘惑持續了一段時間。但約瑟拒絕了她每日的引誘,每日的甜言蜜語,每日真心、火爆且一以貫之的挑逗。因此,當她拉著約瑟的外衣說‘與我同寢吧’,他卻任由她拽著,掙脫外衣逃走了。盡管約瑟接下來會面臨著藐視、背叛、誹謗、指控、入獄和死亡——淫婦無法達到目的時可不管自己做了什么惡事——但他沒有玷污自己,沒有犯罪得罪神,沒有拿自己永恒的救恩來冒險。”
側耳聽:“約瑟是蒙福的!愿更多人效法他!”
智慧人:“效法惡人的可比效法約瑟的多多了,不然就不會有那么多淫婦。雖然我并不懷疑,女性在這方面也敗壞得可以,但我相信,許多女人最初是因為惡人的同僚花言巧語才成為淫婦的。唉!許多女人最初陷入這罪,是因為男人允諾娶她。男人的允諾令她們得意忘形,被迫答應從事這種惡行,就這樣開始犯罪,心越來越硬,最終放棄自己的靈魂,就像邪惡的人那樣,貪婪地享受這種邪惡行為。但約瑟卻另有一個心志,因為他敬畏住在他里面的神。”
“最后,我要給您講兩個有名的故事,希望惡人的同伙也能聽到。故事出自《克拉克給罪人的鏡子》。克拉克說,克里弗稱自己認識的某人犯了淫亂,因良心的恐懼而上吊了,留下遺書說:‘確實,我承認自殺完全不當,但我必須扮演行刑人的角色,因為這罪的刑罰就是死。’”
“克拉克也在這本書里提及了另兩個人,他們在倫敦犯了淫亂,立即就被天火燒死。他們的尸體找到時,燒焦了一半,散發出極其惡心的氣味。”
側耳聽:“這些故事確實值得注意。”
智慧人:“不錯,我想都是真實的事。”
側耳聽:“不知道少年惡人的師傅知不知道他是這樣的壞蛋,還容讓他住在家里。”
智慧人:“他們之間水火不容。師傅眼里,惡人的行為令人作嘔,而師傅的一板一眼在少年惡人眼里也是無法忍受的。因此,他們之間正應驗了圣靈的話:為非作歹的,被義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惡人憎惡。善人的道路,惡人無法容忍,而善良的師傅也看不慣這個劣徒的惡道。要是能夠的話,師傅會管教他,要他學做生意。”
側耳聽:“要是能夠?如果他愿意的話,一定會的,難道不是嗎?”
智慧人:“唉,惡人逃跑了一兩次,不愿受管教。最后一次逃跑,是師傅讓他滾蛋的。因為他不會有逃跑的機會,除非是師傅任憑他。師傅管不了他啦,無法讓他服從善良、誠實的生活法則。任何人遇到這種情況,也只有讓他走了。除了讓他走之外,還有什么辦法能確保自己的安寧和孩子的福祉,并保守其余仆人遠離罪惡呢?感化院是適合他的地方,但師傅不愿送他去那里,因為與他父親交情不淺。我說,感化院才是最適合他的地方,但師傅讓他走了。”
側耳聽:“他逃走了,去哪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