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間深處,地獄里面發(fā)出的痛苦哭喊是多么可怕,而班揚正是以他獨步天下的才華,借此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那個哭喊的人生前享過福,每日宴樂,卻不為永恒預(yù)備,現(xiàn)在哭喊著想要一滴水涼涼燥熱的舌頭。他身受難以言述、無法想象的永恒折磨,祈求亞伯拉罕讓拉撒路——曾躺在他門前乞討,病入膏肓的可憐乞丐——從死里復(fù)活去人間警告他的兄弟們,叫他們得以逃脫地獄的刑罰,不至于加重他的痛苦,因為他們?nèi)綦S了他的腳步,就會責備他導致了他們的滅亡,沒有樹立虔誠的榜樣。他知道自己敗壞的靈魂沒有任何指望了,他也沒有指望家人付一大筆錢就能減輕他的痛苦。不,這種愚蠢的做法只存在于這個瘋狂的世界。財主的請求僅僅是一滴水,以及讓人帶信去警告兄弟們。亞伯拉罕的回答很決絕——他們之間隔著巨大永恒的深淵——無人能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來往;至于財主的父家,“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現(xiàn)在,還可以加上一句,“他們有耶穌和使徒的話可以聽從”。若是他們不聽,“就是有一個從死里復(fù)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如果以賽亞活過來,他的雄辯之口還會再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豈可為活人求問死人呢?人當以訓誨和法度為準則。”
親愛的讀者,這都是嚴肅的事實。是從看不見的世界——父的懷里——來的那一位,向我們啟示的。從天上來的大響聲呼吁顫抖的世界“聽祂”,惟愿我們不要忽視。
財主代表所有死在罪中沒有得救的輕率之人,他的財富賄賂不了死亡和地獄,他遭災(zāi)了,處境悲慘,他苦毒地悔恨自己忽視了巨大的救恩,但現(xiàn)在后悔已經(jīng)沒有用了。他在世時并不為自己尋求《圣經(jīng)》中的答案而常常禱告,沒有經(jīng)歷這樣的勞苦。他不信從福音,尋歡作樂卻不在乎靈魂。他播種邪惡,就得到相應(yīng)的收成。“神一出氣,他們就滅亡;神一發(fā)怒,他們就消沒”。“他們所種的是風,所收的是暴風”。[1]
人們普遍認為,神跡,或者從看不見的世界來的使者,能夠喚醒死在罪中的人,但那擁有無限智慧之主的聲音已經(jīng)斷定這是錯誤的。世界眼睛瞎了,耳朵聾了,看不見、聽不到天上最出色的慈悲使者——“神在肉身顯現(xiàn)”——而這位使者仍借著祂的話語向我們傳信息。祂啟示出——也只有祂能啟示——這些嚴肅、驚心動魄的事實。祂行了最驚人的神跡;祂的教訓是真理;祂要求人過圣潔的生活,以便與天國居民的身份相稱。然而,人卻因此輕視祂、折磨祂、殺死了祂。在這樣的情況下,痛苦的財主卻呼求“差拉撒路去”。多么殘酷啊!拉撒路背過十字架,得到了冠冕。現(xiàn)在除去他的冠冕,又派他回去躺在我兄弟門口,如果他敢告訴他們真相——即盡管我的身體隆重地下葬,靈魂卻下地獄了——他們就會打死他。可憐的愚昧人!你的親屬不也跟你一樣剛硬嗎?差拉撒路從死里復(fù)活去報信!班揚說得好,這就是新寫一本《圣經(jīng)》,改進業(yè)已成就的救恩。不!如果他們不聽從摩西和先知,不聽從我們主和使徒,他們也要一樣滅亡。事實很殘酷。這是令人震撼的敘述,顯然意在喚醒輕忽靈魂的人,也是要指教深思熟慮的人。
本書是班揚出版的第三本作品,出于謙遜,班揚請所在教會牧師約翰·吉福作序。在《豐盛的恩典》一書中,班揚稱他為“圣潔的吉福先生”。本書很受歡迎,作者有生之年共出了九版。但只有第一版有約翰·吉福寫的序言。這份序言記述了班揚及其早期侍奉,很吸引人,但這份序言還沒有哪個傳記作者注意到,而且也非常稀有,我們的這一版來自大英博物館里一冊保存完好的書,相信對班揚感興趣的人都會有興趣。最后,我要摘錄兩段話,希望能夠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些現(xiàn)在不尋求神的人,祂有一天會與他們理論。”
“哎!留心,留心,因為審判日近了,墳?zāi)咕鸵_啟,號角就要吹響。之前判決已經(jīng)拖了很久,那時就會完成,表明我們究竟屬于財主那樣愛世界的人,還是屬于拉撒路這樣愛基督的人。那時,那時,沒有后悔藥可吃!”
喬治·奧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