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宮廷生活

(撒上18)

智者亞古珥列出了三件“使地震動”的事(箴30:21—22)。第一,就是“仆人作王”。在此,他不是說一個處于仆人地位的人,而是說一個人頭腦的思維習慣總是一副低三下四的仆人心態。統治者使用托付給他的權力,出于卑賤的自私之心,謀取個人的利益,而不是只求公眾的福利,這對國家來說就是災難。神賜給他的君尊在百姓眼里已經蒼白無力,本來百姓應該視他為神在地上的代表——以無私的氣度來統治臣民——給他相應的尊敬。當百姓對他們王的尊敬之心漸消,那么出于順服而行的事就會越來越松懈,最終,如果國家沒有被席卷一切法律和秩序的洪水毀滅,那也只是因為百姓懼怕監禁和死亡。帶著這樣的思想,我們再次來看以色列王掃羅的統治。如果我們對本國的統治者感到非常滿意,那么讓我們為此贊美神。

“大衛對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那日掃羅留住大衛,不容他再回父家。”(撒上18:1—2)

很高興看到大衛再次出場。有誰沒有覺得心被這個高貴的年輕人吸引呢?他又一次來到了宮廷。但是,相比從前,現在他占據了另一個更高的位置。似乎他好運臨頭了。但是,不要被表面的一帆風順迷惑。他在主的學校里——人在這里,隨時準備操練謙卑和舍己乃是最需要的功課。要學會明白這首著名的詩歌中表達的基本真理:

悲傷的路,只有這路,

延伸向沒有悲傷之地。

延伸向那地的天路之旅,

一路總有荊棘和蒺藜。[2]

勝過歌利亞,給大衛個人帶來的影響有三方面:第一,他得到了寶貴的財富;第二,他得到了帶來禍患的聲譽;第三,他面臨失寵的危險。

一、收獲友誼

得勝之后,使大衛歡喜的寶貴收獲是掃羅長子約拿單的友誼。這位年輕王子的性情和高尚的目標都與耶西的兒子相像,也許,此前他就已經在宮廷里同這個可愛的年輕琴師志趣相投了。但是后來,他不僅看到了大衛的英雄氣概,而且見證了他所有的行為,都謙遜得體,并且大丈夫一般不卑不亢,既落落大方又十分謹慎,于是他感到自己深愛大衛。而且,這種感情是相互的,他們立下了友誼的約,持續終生,因其真誠純粹而成為佳話。這友誼是展示彼此相愛的典范。這不是世俗的友誼,世俗的友誼中,愛別人其實只是愛自己而已,個人利益可能得到了一些升華,卻仍是維系友誼的紐帶。但是,約拿單和大衛真地是在神里面彼此相愛,他們在需要圣潔奉獻的時候都全心委身于神的事工。他們的所有觀點和目標,他們的判斷和努力,都完全和諧一致。他們明白彼此心思里最微小的跡象;他們心弦上最微小的律動都會在彼此的心里和諧地大聲回響。當這些條件都匯集在一起,愛的美麗花朵就綻放出來,使徒稱之為特別的愛,與普通的愛相對。

如此生長、綻放的友誼之花,其扎根、完善都是基于彼此成圣的性情是相似的,這超越了屬世的財富。兩人心心相印,一人對另一人而言成了活水的渠道,內在的生命像泉源一樣通過這個渠道傾瀉到他身上,這泉源足以使人得安慰和喜樂,豐盛且永不枯竭。得享這種友誼珍寶的人有福了!對他而言,這友誼不僅是裝飾,也會在人生的戰斗中支撐他,并且,這種志趣相投的力量會使每一個重擔的重量減半,并在各方面照亮通往永恒天家的屬靈天路。此外,這也讓我們想起主的應許:“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緊接著的一節經文也同樣精彩:“因為無論在哪里,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里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19—20)去往以馬忤斯的革流巴和同伴,彼得和在耶穌懷里的門徒,保羅和提摩太——教會歷史上的這些雙子星從天上綻放光芒照耀著我們,是何等可愛啊!如此心靈相通而合一的弟兄團契中涌流出了何等振奮人心的泉源!成千上萬的人從這樣交心的友誼榜樣中得到了何等幸福平安的收獲!無論誰得到了這樣深厚的友情,都該視之為高尚而寶貴的偉大財富。相反,任何人如果抱怨沒有享受到這樣的友誼,那他就該為此尋找原因,不是在別人身上,而要在自己身上。因為毫無疑問,他自己身上就算不缺乏尋求各樣高尚之事的努力,至少也缺少謙卑、誠摯、愛心等吸引人的優點。因為,只要人身上存在任何這類高尚的心性,那么心性相似的人不可能發現不了其磁石般的吸引力。而自私的性情不但不會吸引人,反倒會排斥人,這樣的人就像身上綁上了一種美洲的孤樹,在這種樹周圍任何花草都無法生長,也沒有藤蔓可以纏繞在上面。

千萬別說,因為我有我主我神就足夠了,所以我不需要同伴。這是驕傲的自夸之言,完全沒有任何真理為基礎。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說法只不過是在掩飾內心的冷漠和缺乏愛心,人應當為此而自責。的確,只有屬天平安之王的友情能夠令我們幸福,但是這種幸福一部分屬于今生,是因為我們得救,不再被自私主宰,在愛中自由呼吸,得享“圣徒相通”的寶貴祝福。基督來不是讓人彼此分離,而是首次為他們立下了真合一的根基。他渴望在我們弟兄之愛中看到我們愛他。他的教會絕對不只是由偶然碰到一塊兒的許多個體組成,相反,這些個體彼此結合成了活生生的有機體,類似于一個“屬靈的身體”,其成員都一心一意相互連接,彼此幫助。

約拿單對大衛的愛堪稱特別罕見且寶貴的愛。王子和卑微的牧羊少年之間貌似有不可逾越的障礙,將他們分隔開來;但是年輕王子的感情只在乎志趣相投的性情和目標,完全致力于最圣潔、最高遠的事,因此他不僅輕松地越過了等級和地位的障礙,而且經受住了許多沉重的考驗。約拿單看到百姓熱切地尊敬自己聲名鵲起的朋友,本來可能會在心中燃起嫉火,就是中了所羅門在《箴言》第十四章節三十節所說的“骨中的朽爛”之毒。但是約拿單的愛源于神,純潔而剛強,足以踐踏嫉妒的種子。甚至在此之前,他可能就預感父親的王位并不會傳給他這個理所當然的繼承人,而是會落到他的朋友大衛身上。但即便如此,也不足以令他對大衛的友情破裂。約拿單的愛真得很偉大,但是,這愛不是人本性的結果,而是神的靈運行的結果,在舊約時代,人很難發現這樣的完美之事。大衛身上必然也不缺乏那種易于激發約拿單的這種真摯而值得信賴的友誼的品質。大衛高尚的自尊往往與無偽的謙卑相伴,再加上他的整體風度,表明王子的厚愛賦予他的尊榮遠遠談不上過獎,因為這個與王子心意相似的年輕人在各樣事上都遠離狂妄傲慢——這怎能不贏得他的朋友全心喜愛呢?

二、風生水起

我們看到,經上說:“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他把自己的戰衣、刀、弓、腰帶都送給大衛作為禮物,作為深厚友誼的證物。這是多么意義重大的禮物啊!王的兒子這么做,豈不是在說“把你當作我的親兄弟”嗎?當掃羅還沉浸在得以脫離非利士人之手的喜樂中時,他對兒子和勇敢的甩石能手大衛之間的友情并沒有什么不悅。他甚至還宣布,要把大衛留在身邊,相應地,他任命大衛為戰士長,帶領一隊士兵,很可能就是他的衛隊。大衛在所行的一切事上都遵照王的指示,他堅定地相信是主借著他的受膏者掃羅在帶領、統治他。經文說:“他都做事精明。”盡管他得到了那么多榮譽,但他仍然很本分,沒有忘乎所以。無論人們將他抬舉得多高,他心里并未自高自大。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他都將自己作為王的順從仆人。他就這樣在任何時候都逃避羞恥之事,避免其他廷臣的嫉妒——如果這真的有可能的話。此外,他的行為舉止也使他在失去身居高位的保護人寵愛的時候——確實,很快掃羅就厭棄他了——不至于跌得太慘,那時,他會體驗到下面這段名詩所言非虛:

君王恩寵好似大海,

風平浪靜之時,

人們在其中尋找珍珠;

當狂風暴雨驟起,

人們四散而逃,

匆忙保護自己免遭厄運。

謹慎本身使謙虛的美德如虎添翼,正如主的話所言:“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14:8—11)當然,我們的主在此所贊賞的是那種出于淳樸本質的行為,并未被虛偽和狡詐所沾染。我們往往看到人一度驕傲地昂首,自以為了不起,似乎在說:“給這人留位置。”后來,卻看到這人坐在末位,而其他毫不顯山露水的人在弟兄那里得到的卻是高度的評價和愛戴,盡管也許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就這樣,大衛走了一段甚為平坦的路。但這段令人振奮的日子卻很短。在軍隊從營地向王廷班師期間,掃羅的心已經開始討厭他了。百姓為伯利恒的英雄喝彩的聲音越大,王想要止息心里泛起的惡意就越不容易。特別是,婦女們從一城到另一城,彼此爭相用各種方式來表達喜樂。他們在樂曲、鼓聲、號角聲中前來迎接得勝之師歸來,跳著有韻律的舞蹈歡慶,反復大聲唱著:“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這讓整個勝利越來越接近激怒王的邊緣。殘忍的嫉恨之心在掃羅里面沸騰了。他惱怒地自言自語:“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確實,這樣的事使他籠罩在不詳的預感中,他心里燃起了謀害大衛的火焰。這逃不過大衛的觀察,因為他分明看到王對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加給他的榮譽其實充滿了危險。他多么愿意把百姓給他的花環都堆在王的頭上啊!但是,在百姓看來,這樣的做法只能是在侮辱王。

當時,以色列國為了勝利,舉行愛國主義慶祝從各方面而言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他們應該用與這次百姓的慶祝形式截然不同且更有意義的另一種方式。他們應該首先唱響歌頌耶和華的歌,是他使用卑微的手無寸鐵的牧羊少年作為器皿擊敗了敵軍,讓他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清楚地顯明,是他全能的膀臂拯救了以色列人。百姓誤解了,他們把神的器皿當成了偶像。這樣的錯誤可悲地表明,人們大大地疏遠了神。但是,這錯誤豈不是當時世代明顯的特征嗎?他們發明了“英雄崇拜”這樣的說法,將人奉若神靈幾近瘋狂的情形并不罕見啊!任憑人為他們的英雄慶賀,把他們的光輝時刻刻在碑上,給那些服務大眾的人,以及用自己創造性的智慧促進了有益觀點流傳的人,編織冠冕吧,只要他們不忘記,為了人所達到的一切偉大、崇高和滿了豐盛祝福的事,而首先應該把頌贊歸與萬靈之父。因為各樣的善事和完美的恩賜都源自他;愿人們懷著謙卑,把他當得的敬意歸給他,超過其他任何人;愿人們在贊美必死的人時保持適度,尤其是不要贊美不配的人,因為如此一來,他們只是在貶低自己,給一切下作、卑鄙之事敞開大門;有些人像小丑一樣在眾人面前顯擺自己,或者招搖過市地大吹大擂自己有多偉大,要贏得叮當作響的瓦器的贊許和烏合之眾的喝彩,對于這樣的人,愿人們恥于吹捧他們。

哎!照此看來,今時今日,我們每天都看到了何等悲哀的景象!我們看到,已經被迷惑的世人,離棄了神和他的圣道。他們一時崇敬浪漫小說的作者;一時又崇敬那否認、反對所有圣潔之事的人;又一時崇敬假冒的改教家,就是那些模仿真正的改教家的沐猴而冠之徒;又一時崇敬一些辯士,這些辯士用其高調言詞映射自己,誹謗當局;甚至,他們崇敬舞臺上的戲子等等。而不久,他們在短暫陶醉之后,就轉背不看他們所崇敬的人,轉而尊榮其他同等地位的人,他們的熱情就好像稻草燒的一把火,來得快去得快。今日的世人真該注意,神的審判已經開始怎樣落到他們身上,因為他們自甘墮落,崇拜偶像;那些膽敢拒絕尊敬至高者的人,面臨著怎樣的警告,正如《詩篇》第二篇第四節:“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

再來看大衛。我們認為,主讓他與約拿單親密相交,是他的幸運。因為若非如此,在不久之后,當王不再寵愛他時,他會多么孤立啊!在他所處的那樣的氛圍之中,他能在哪兒找到一顆同氣連枝的心,與之相交,并助他勝過此后將經歷的一切悲傷呢?現在,對于身處王公大臣所在朝堂的他來說,這樣的友誼有利于他覺察所處類似境況中的人通常會經歷什么。各樣事都取決于首領的青睞。人們看他的臉色,不僅是為了從中發現他的要求,也會根據他如何對待某人,來調整自己針對這個人的行為。若是身居高位的人開始表現出對某人冷淡,那么那人就有禍了!因為他很可能發現,在他昌達時最熱心的傾慕者們,現在對他的態度全然改變。即便他沒看到這些所謂的朋友現在正致力于讓他身敗名裂,至少他會看到,突然之間,他們從前對他的那種熱情洋溢的尊敬變成了形式上的禮貌。

腓特烈大帝從近臣的行為看到了這種對人的輕視,他經常講述這樣的事,尤其是在他晚年。類似,當掃羅不再寵愛大衛時,他也痛苦地意識到了周圍人的冷臉。他在自己創作的詩篇中多次提及這件事。他在詩中說:“我的良朋密友,因我的災病都躲在旁邊站著。”(詩38:11)另一時,他呼求神救他“脫離詭詐不義的人”(詩43:1)。但是,大衛在此前就學會了不指望從人的善意那里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人的薄情易變很快就會顯露,而是要唯獨把幸福寄托在神的眷顧之上。不管怎樣,他有理由總是全心感謝主,因為主賜給他約拿單的寶貴友誼,這情誼使得許多悲傷的試煉不那么重擔壓身,讓他經歷了《便西拉智訓》[3]中的這一真理:“信實的朋友乃是堅固的防線;得到這樣朋友的人就得到了大財。信實的朋友是生命的良藥。”

三、失寵

因為嫉妒戰勝歌利亞的勇士,掃羅又日漸落入先前的悲慘境地中。“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這句話仍然回響在他耳邊。經上說,他“怒視”——這是經上的描述——大衛這個年輕的英雄,神正是借著大衛為以色列人大行拯救,大衛也因此成了當時的焦點。可憐的掃羅,該隱的靈已經在你心里運行了!對于歷史上第一次兄弟相殘,神曾在事情發生前說:“你為什么發怒呢?你為什么變了臉色呢?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創4:6—7)這些警告的話應該在以色列王耳畔響起,但是盡管這話言辭懇切且發人深省,掃羅卻不屑一顧,心里愈發剛硬。王的眉頭上陰云越來越厚重,他煩躁的眼神里殺氣越來越重。悖逆神的念頭在他里面迅速生長,直至成熟。惡魔又重新完完全全擒獲了他。經文說:“他就在家中胡言亂語。”[4]也就是說,他里面出現了一種擾動人心的黑暗形象,而先知們正是在這種擾動之下,被圣靈掌管,說出預言,此時,圣靈激發他們所說的預言,即使沒有超越他們自己的意識,至少也超越了他們的理解能力。掃羅在宮殿里踱來踱去,怒火中燒,就像一個失去理智的人,他懷著出于不信的想象,疑心重重,看到了異象,這些異象一時令他不寒而栗,一時又令他發瘋似地大發雷霆。

其實,就在我們現下的社會中,環顧四圍,揭開幔子,背后類似的景象何其多啊!有人因名譽受損而抓狂,有人因為遭受了一些損失或者妒火中燒就肆無忌憚地發脾氣。因此,我們不得不用“著魔”這個詞來描述這種癥狀。

王既然是這樣的狀況,那么宮廷里的人就完全進退維谷了。但是,他們出了什么計策呢?必須再讓琴師去給王彈奏。大衛準備好隨時就位了。他信靠自己的神,他毫不懷疑神的安排,同時也充滿了同情心,所以他又一次來到震怒的君主面前,向從前一樣彈琴。但是,此時舒緩的音樂沒能阻止暴君猛虎一般地肆虐。在琴師大衛覺察到之前,王就拿起了槍——他總是隨身帶著槍,而非權杖,這是古代的國王普遍喜歡的做法——抬起有力的膀臂,用盡全力向拯救了他王位的大衛擲去,想要把大衛扎透,釘在墻上。但是,謀殺大衛的飛槍錯失了目標,扎在墻上,緊貼著大衛的頭頂顫動著。剛剛大衛的性命簡直是岌岌可危。

大衛知道那看不見的手用奇妙的能力保護著他,他希望掃羅也能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又拿起了琴。但是,瘋癲中的掃羅第二次起了殺心,以為機會又來了,結果再次失敗。最終他認識到自己是在跟誰戰斗。現在,他對大衛不僅有了仇恨,也有了懼怕。然而,他對大衛的迫害并未收斂。他心里謀劃的只是如何把自己嫉妒的對象除去,同時卻不引起人們懷疑他謀害了大衛。因此,他命令大衛帶領一千戰士去攻打又開始不安分的非利士人。他希望大衛在戰場上被復仇的敵軍殺死。為了更加激發敵軍對大衛的胃口,使他們以他為眾矢之的,掃羅匆匆給予打敗非利士第一勇士歌利亞的大衛駙馬之尊。王的允諾是在眾人面前許下的,所以不管他有多么不情愿兌現,都無法食言。也許他想:“他們現在會認為,傷了他就是傷了我。”

但是,掃羅王的奸計還不限于此。他把長女米拉許配給大衛,盡管大衛出于真實的謙恭,表示自己不配得到這么高的尊榮,大衛對他說:“我是誰,我是什么出身,我父家在以色列中是何等的家,豈敢作王的女婿呢?”然而,一段時間之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掃羅改了主意,把米拉嫁給了米何拉人亞得列為妻,作為替代,他又把女兒米甲許配給大衛,因為他聽聞米甲愛上了這位年輕的英雄。大衛再次想起了自己的卑微和貧窮。但是,王堅持己見,狡猾地向大衛透露,他只希望大衛給他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作為聘禮。他相信,這樣就給大衛設下了無法逃脫的陷阱,大衛在劫難逃。大衛沒有任何反對,立即就帶著他的人去應戰以色列人歷代的仇敵——不信神的非利士人。沒過多久,大衛再次載譽而歸,戰果兩倍于王的要求。掃羅謀害大衛的計謀再次失敗了。他在謀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主耶和華與他的仆人大衛同在。他現在因百姓的緣故,無法再拖著不把米甲嫁給大衛了。而經文說,掃羅“就更怕大衛,常作大衛的仇敵”。

我們很難設想出某種試煉,是大衛人生歷程不曾經歷過的。即使是因他自己的緣故,為了不讓頭上眾多的光環太過于高舉他,他也需要得到不斷的提醒,他乃是倚靠神,那住在至高至圣之地的神,與憂傷痛悔之人同居的神。此外,不管怎樣,大衛命定要在千百年來成為各樣遭到壓迫、處境悲慘之人的可愛同伴,因而,他沒有什么苦未曾嘗過。他一路上經歷了何等深的苦難呢?但是,即使各樣的黑暗四圍籠罩著他,天卻為他敞開,向黑暗之中注入光明。每一次他經歷咆哮的風暴,都有屬天的安慰接踵而至,因此所有他的后來者,在悲傷之路上都可以得到鼓勵。因此,他有資格彈琴撫慰所有受痛苦、壓迫的人,正如他一度為以色列王彈琴一樣。直到今天,仍是如此:無論何處,只要他詩篇的旋律響徹在人心里,那人的悲傷憂愁都一掃而空,勇氣、平安和喜樂就占據他的心。

大衛的一些詩歌描述了他在掃羅營中的經歷,下面這些可以作為范例:“求你不要把我交給敵人,遂其所愿;因為妄作見證的和口吐兇言的,起來攻擊我。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因為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亭子里,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現在我得以昂首,高過四面的仇敵”(詩27:5—6,12—13)。“因他們無故地為我暗設網羅,無故地挖坑,要害我的性命。我的心必靠耶和華快樂,靠他的救恩高興。我的骨頭都要說:‘耶和華啊,誰能像你,救護困苦人脫離那比他強壯的,救護困苦窮乏人脫離那搶奪他的?’”(詩35:7,9—10)“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我要求告當贊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詩18:2—3)“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神是為我們施行諸般救恩的神;人能脫離死亡是在乎主耶和華。”(詩68:19—20)

有多少次,這些詩句使疲倦的天路客在荊棘密布的道路上靈里又振作起來啊!愿更多的人都能愈加豐盛地感受到這些詩句寶貴的影響力!愿神成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保山市| 章丘市| 孝感市| 富平县| 赣州市| 额济纳旗| 尖扎县| 阜新市| 三原县| 和龙市| 烟台市| 周宁县| 静宁县| 曲阳县| 丰宁| 伊春市| 师宗县| 达尔| 邢台县| 周宁县| 垣曲县| 江孜县| 沂水县| 巫溪县| 芜湖县| 来安县| 淮滨县| 元谋县| 青冈县| 金乡县| 盐亭县| 新密市| 宁化县| 石城县| 阜阳市| 肃北| 香港 | 黄陵县| 盱眙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