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勞則張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這個章節講陽氣為主,從“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再到“故風者,百病之始也”。中醫里面講病,一般都是過與不及。陽氣“過”,往往會化成風,所以講“故風者,百病之始”。
陽氣者,煩勞則張
“煩”、“勞”、“則”、“張”,非常簡單的四個字。這句話涵蓋了很多疾病的來源。
“煩”是火字旁一個頁,頁在中文當中是指臉面,人的臉面用“頁”這個部首偏旁來作為代表。所謂的“煩”,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就是火上了臉。比方有時心情煩,一般首先體現在臉面上。
“勞”字在《說文解字》中,上面有兩個火:“勞”?!盁焙汀皠凇痹诠抛肿钤绲奈淖謺鴮懼卸际呛突鹩嘘P。
“張”不是指姓氏中張王李的張,是張開、開張之意。張開雙臂的張,是指開合的開?!瓣枤?,煩勞則張”,是指煩勞過度,陽氣就會開合。有句話叫“陰平陽秘”,陽氣有秘固的作用。人體的衛氣,大部分作用是保衛人的身體,就好像結實、秘固的城墻。如果城墻上面的磚石不夠結實,邪氣就容易入內。同樣對身體來講,如果是陽“過”導致的病,往往是以陽氣的不秘固,不能夠保衛身體作為一個較明顯的特征。
中醫里有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丙是指小腸。在五行中,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我們只拿出丙、丁來看。丙是陽火,主的是小腸,那丙又是火,又和小腸相關。那么丁心,丁指的是陰火,它是指心。中醫里面有一句話叫作“心移熱于小腸”。小腸主消化,和脾的運化功能不同,有一部分消化的功能是在小腸當中進行,小腸消化很耗熱量。我們遇到的一種情況就是肚子受了涼,會引起消化不良。丙火(小腸的熱量)如果不足,消化就會受影響,同時還會影響排便。“潰潰乎若壞都”,中醫里有個說法是:“膀胱者,州都之官”,膀胱是和小便相關非常主要的器官。比方說出現小便尿不盡,或經常上廁所,每次上廁所都尿得不多,這種情況也屬于是丙火這塊有問題。如果丙火不足,陽氣不足,秘固不夠,精也是會泄漏的。
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
“陽氣者,煩勞則張”,之后提到“精絕”。精氣為什么絕?因為張開之后不能密固,自然就會漏。
為什么大部分的疾病是由“煩勞則張”造成的呢?勞,勞神,在《上古天真論》第一段里邊我們學習過一個詞叫“形勞而不倦”,既然講“形勞”后面又講“不倦”(指神不倦)。有的人每天參加干活、運動等很多活動,形勞,但是神不會倦??;反過來,現在我們多數人的狀態是形不勞而神倦。比如,養雞場的雞本來應該到處走來走去,這樣它吃掉的食物就會消耗掉,生長周期長,但因人們只重其表,買雞肉時只要雞肉分量夠,塊頭大,那么,為了讓雞長得快一些,有的養雞的人就想出餿主意,把雞關在籠子里。雞沒有什么活動,就是所謂的形不勞,當然它也神不倦了。我們現在人比較虧,每天坐在辦公室或宅在家里,活動少了,形不勞,卻還神倦?!秲冉洝防锩嬷v的最佳的狀態,是形勞而神不倦,身體經?;顒樱襁€不倦。很多人白天上班,到了晚上再去增加自己的運動量,這其實是增加陰陽平衡的無奈之舉。有個笑話說,一個保姆住著主人幾百萬的豪宅,看著五十幾寸的大電視,每天欣賞著海景;而主人干什么呢?主人每天去上班,各種辛勞。
“神勞”是什么一種狀態呢?比方說編程序的人,有時候特別專注,并且專注的同時又加上自己一種過度的欲望,這導致精神上的勞累,我們稱之為“勞”。煩和勞之間還有點區別:煩是情緒上的,不會特別之深。心煩,有“心煩意亂”一詞,比方說看見這個不對,心煩,看見那個也不對,是點式的。在這個點上煩一下,那個點上煩一下,雖然沒有穿成一條線,但是點非常多;“勞神”,是思維連貫,長時間的,是線式的。這兩者會導致什么后果呢?會導致陽氣開張,這叫“煩勞則張”?!扒鍍魟t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如果想解決煩勞的問題,不想精絕,不想出現漏的情況,就要清靜。不清靜,精會外溢,精收留不住到處漏。煩勞,和我們日常習慣和欲望其實是很有關系的。人有時受欲望的影響與牽引,做欲望的奴隸。欲望讓做什么,就做什么。這時候是很辛勞、勞累的,這導致的后果就是精開始漏。它和我們普通的消耗還不一樣,屬于直接流出去了。漏到一定程度,精就不夠了,就翻轉過來,導致的是“逆”,氣逆。因為煩勞,容器(我們把衛氣想象成容器)壞掉了。有的人得病時,風一吹就很怕冷,這叫惡風;天氣有點冷別人沒啥事,他就覺得很冷了,這叫惡寒。如果累積的時間長了,就會出現無論冬夏都比別人穿得多,比別人怕風,比別人怕寒的情況。實際上這時,他的衛氣經過長期的消耗,陽氣耗散,已經出現了氣逆的情況,伴隨手足冰涼的狀況。手足的涼叫“厥”。手足厥逆,為什么氣逆就會手足涼呢?因為四肢乃陽氣之本,四肢一活動,陽氣就容易產生。所以大夫經常會跟病人說:要適當地活動一下。
但修行的人進行靜坐,不以常理論。不要以為他在那里坐著,四肢沒有動。靜坐要把自身的陰陽按照道的方向去進行調整。這是講現象,其實道理也可以和大家稍微說一下:靜坐的時候身體里面是以意領氣,身體里面的氣脈表面上看起來是靜的,但實際上內在的氣血運行是非常通暢的。
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
為什么目盲不可以視呢?因為肝為目,如果血不到目,目就看不成。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聽,其實就是指肝腎兩處的氣血不能夠達到耳朵和眼睛。為什么說肝腎呢,因為肝開竅于目,腎開竅于耳。金木水火土里面的肝腎就是“木”和“水”。(我們種東西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這兩樣“木”和“水”,當然還有“土”。)這里“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聽”,主要指肝腎。陽氣不足導致的疾病,主要是在肝腎兩處。腎陽不足,身體會發冷;肝陽郁住了,人經常生氣、發怒(后面會講大怒)。像這種煩勞,肝氣生發不起來,沒有志向,沒有理想。那“煩勞則張”為什么就會沒有理想呢?“清靜則志意治”,人不清靜時,就老想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使得精神注意力都被消耗掉了,自然而然就沒有志向了。肝藏魂,肝陽沒法去生發,長此以往,在肝腎之間的陽氣、精氣都不足的時候,自然會出現目盲、耳閉。所謂的耳閉就是耳朵的聽力出現了問題。
潰潰乎若壞都
“潰潰乎若壞都”剛才講了一下,一個是指小便,再一個是指男同志的遺精、漏精,女同志就叫作白帶。這里的問題點出來其實就是因為欲望。因為欲,欲想不清靜,造成了這個結果。所以《黃帝內經》講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只不過是我們平常對古文的學習,對正統文化接觸得太少了,寫得明明白白,白紙黑字就寫這放著呢,但是我們可能有文字障礙,總是破不了這個迷霧。
汨汨乎不可止
前幾天在學習群里面有一個人上來就講自己的工作怎么樣怎么樣,這就屬于汨汨乎不可止。他在一個學校做老師,語煩,語煩者不清靜,不停地講,且內容沒有中心。語煩是因心煩,心煩和心念相關。我們注意“念”這個字,“念”上面一個“今”,下面一個“心”,現在的心。我們的心平時像大海一樣,平靜不起波瀾,但是會有風來,颶風一起,海上就會起波浪,這個就是心念。風不止,浪不停。平常的人,是一浪又一浪。心念所起的波浪,我們就叫作“大海一浮漚”。這個浪只是某一個形態,好像有一個浪花,有一個水泡,但是,浪花實際上并不是大海本身。就像我們每一個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本身是從精子、卵子結合之后形成受精卵,慢慢地生長、發育、成熟,然后衰老,直至死亡,就像一個浪從海里起來,就像海上颶風一起,卷起一個波浪,但這個波浪立刻又下去了,平掉了;后面還會有新的波浪起,還會有新的心念起,波浪一波接一波,永無停止。波浪出來又消失了,但有的人可能會誤以為這個波浪真的存在過,但其實,這個波浪從始至終都是大海的一部分。就像我們人一樣,從始至終只是偶爾緣聚于此。有這個肉體凡胎,血肉之軀,最后還是塵歸塵,土歸土,還是會回到宇宙、天地之中。我們剛才講“念”這個字,還有一個字,“息”,自心,自己的心,這個叫“息”。為什么把自心叫作“息”呢?為什么今心叫作“念”呢?這些大家可以當作有意思的東西去琢磨琢磨。
〖名家注解〗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王冰曰:此又誡起居暴卒,煩擾陽和也。然煩擾陽和,勞疲筋骨,動傷神氣,耗竭天真,則筋脈脹,精氣竭絕,既傷腎氣,又損膀胱,故當于夏時,使人煎迫而氣逆。厥,謂氣逆也。按脈解云: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既且傷腎,又竭膀胱,腎經內屬于耳中,膀胱脈生于目眥,故目盲所視,耳閉厥聽,大矣哉斯乃房之患也。既盲目視,又閉耳聰,則志意心神,筋骨腸胃,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煩悶而不可止也。
馬蒔曰:此又言陽氣不固者,夏時有煎厥之證,不特病暑而已。陽氣者貴于清凈,若煩勞而不清凈,則勞爾形,搖爾精,神氣張弛于外,精氣竭絕于中,惟春秋冬時,尚有可以強支者,及廷積于夏,暑熱令行,使人煎迫而厥逆矣。何以見之?目盲耳聾,視聽皆廢。潰潰乎若都之壞也,真汨汨乎不可止者。都,所以防水。潰潰,壞貌。汨汨,流貌。蓋言疾勢不可遏也。
張志聰曰:此言煩勞而傷其陽氣也。按《金匱要略》云:勞之為病,其脈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蓋陰陽之要,陽密乃固,煩勞則陽氣外張,陰不得陽之溫固,則精自出而絕于內矣。秋冬之陽氣,內而收藏,夏則陽氣張浮于外,故益虛而煎厥也。精氣虛,故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也。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而又屬太陽之腑,太陽為諸陽主氣,陽氣傷則壞其腑矣。潰,漏也,言其州都之壞,而不能藏精。汨,流貌,言其陰寒,精出而不可止也。
高士宗曰:汩,音骨,余篇同。陽氣者,由內而外,根于陰精,如煩勞則陽氣外張,陰精內絕,陰不交陽,故精絕。辟積,重復也。辟積于夏者,冬時受病,病不能愈,重復時日,至于夏也,夏月火盛,內亡其精,故使人煎厥。煎厥,如火之焚而熱極也。精氣不注于目,故目盲不可以視;精氣不充于耳,故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亂貌,潰潰乎若壞都,言耳目昏亂,神失其守,若國都之敗壞也。汩,流貌,汩汩乎不可止,言神氣散馳,流而不返,不可挽回而止之也。此煩勞傷精,而神氣內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