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與大學生成長
- 寧波諾丁漢大學·中國文化課教研室 喻立森 華長慧
- 2105字
- 2019-11-07 18:34:21
第一章 緒論
什么是文化?有學者曾風趣地說:“這似乎是一個你不說我還明白,你一說我就開始糊涂的話題?!?a href="#jz_1_13">(1)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多見、多用“文化”二字,似乎沒有什么詞匯不可以與“文化”相組合,諸如:美國文化、商業文化、流行文化、消費文化、社區文化、年輕人文化……然而細細分辨,上述概念既難以說清又互相交叉,僅“年輕人文化”一項,就存在與上述所有其他文化交織重疊處。
不僅普通人對“文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學術界對“文化”的定義亦莫衷一是。中國學者張忠利、宗文舉說過:“關于近代中國文化問題論爭,從大學士倭仁于1867年上書同治皇帝的奏折算起,到現在已一百多年?!P于文化究竟是什么這個基本問題,卻很少有人把它弄清楚到一個足夠的程度?!?a href="#jz_2_13">(2)英國人雷蒙·威廉斯指出:“文化是在概念和指涉上都極為錯綜復雜的一個詞。”(3)
盡管“文化”定義不一,但是人們對“文化”卻表現出愈來愈濃烈的關切和敬意。詩人艾略特于1948年發表了名為“文化定義札記”的論文,在文中提出,唯有文化才能為“二戰”后的歐洲提供真正意義上重建的根基,“任何政治或經濟組織,無論其應得怎樣的美譽,都無法與文化一統提供的影響相提并論?!?a href="#jz_4_13">(4)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在談到20世紀末俄羅斯的經濟災難時指出,文化是根本,“根本不是本性,而是文化”(5)。已故的德國學者卡西爾提出,“人類文化的根本問題關系到普遍的人類利益。”(6)中國學者樂黛云指出:“人類的悲劇莫過于因文化的分歧而演變為軍事斗爭,在全球范圍內減少和阻止這樣的流血沖突已成為當代文化研究者的責任。”(7)
那么,什么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是文化的中國式樣嗎?抑或,中國文化是僅屬于中國的文化?香港學者陳國球曾道:“只有在這個‘現代’的視野下,與‘西方’并置相對的此一‘中國’之意義才能生成。”(8)由此可見,中國文化是一個在西方文化映照之下得以體認或者建構的概念,換個說法,中國文化是一個現代式的提法。
相較于古人,今天的讀書人更有能力放眼世界來探討考量中國,理解和面對“中國文化”;然而,對于現代人而言,“放眼世界”不僅僅作為一種可能,更是作為一種必須——“‘全球化’已經是人的一種處境”(9)。當“什么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究竟有何特質”“經歷數千年發展的中國文化是否已經構成一個自成體系的傳統”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現代性”語境中被一再地提起討論時,人們所叩問的絕不僅僅是屬于文化領域的問題,也絕不僅僅是屬于學術領域的問題,而是在追尋在全球化境遇中之“身為中國人”的問題,這一問題具體涵蓋以下幾個維度:
中國之于中國人而言,應該是一個理解上甚至是精神旨趣上的心靈故鄉,抑或僅僅是一個情感上的歸屬地?身為中國人,與世界上的其他人在價值標準、生活習慣和精神氣質等方面有什么不一樣?
今天,人們可以擁獲比古人更多的知識,卻沒有任何一種知識可以自詡與生活完全統一,“我們思索這個世界應該怎樣理解,我們懷疑每一種解釋的正確性”,甚而,“這個世界的進程(無人對之滿意)在許多方面都令他失望。所有這一切,都使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蔓延開來”(10),當此之際,中國人應該如何為人處事,從而向世人揭示“中國文化”獨特的理解紛繁世界、克服精神虛弱的方式,給每一個共生于這個時代的生靈以溫暖、慰藉和力量,這便是本書所要呈現給廣大讀者的基本內容。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通過溯源漢語“文化”的詞義、比較漢語“文化”與英語“culture”的概念異同,以冀在眾說紛紜中建構對文化概念的宏觀理解,繼而分析探討如何把握中國文化的本質內涵;第二節考察中國文化的結構,從縱橫兩個方向上分析中國文化各個領域和層面的表現情況,以求厘清并觀照中國文化的邏輯體系;第三節縱觀學界研究中國文化的現狀,梳理當前中國文化的熱點話題,以期對中國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出前瞻性預測。
本章是全書的緒論章節,旨在總論中國文化,從橫、縱兩方面考察中國文化的結構。書中其余章節分論中國文化,從歷時性的角度剖析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本章末尾附《論中國文化與大學生成長》一文,總論中國文化對大學生成長的關系。本文其余章節的附文則從中國文化的各個角度分論中國文化與大學生成長的關系。
(1)陸陽,王毅.文化研究導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緒論.
(2)張忠利,宗文舉.中西文化概論[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2.
(3)[英]雷蒙·威廉斯.文化與社會:1780—1850[M].高曉玲,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6.
(4)樂黛云,錢林森,等.主編.跨文化對話[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38.
(5)[美]塞繆爾·亨廷頓、勞倫斯·哈里森,主編.文化的重要作用[M].程克雄,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緒論.
(6)[德]恩斯特·卡西爾.人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序.
(7)樂黛云.比較文學與中國——樂黛云海外講演錄[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原文為英文:It is a human tragedy that cultural conflict should escalate into military conflict;and the reduction and prevention of such bloody conflicts in the world become the duty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researchers.文中為編者譯.
(8)高嘉謙,鄭毓瑜.從摩羅到諾貝爾:文學·經典·現代意識[M].臺北:麥田出版社,2015:192.
(9)寧波諾丁漢大學·中國文化課教研室.中國思想文化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3.
(10)[德]卡爾·雅斯貝斯.時代的精神狀況[M].王德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