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虎專刊》006期:行情冰冷時,投資者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 老虎社區編著
- 1410字
- 2021-04-14 13:25:05
七、股息率超高的REITs是否值得投資?
這幾年來,多少人因為購買力不從心,錯過房市的爆發,只能眼瞅著恨天高的房價默默地交著房租。
有些資本積累的人,無論是主動投資還是別無他選,買上了幾套房。雖沐浴了一把房市升值,但依然害怕泡沫的破裂。
其實有一類金融產品,能很好的滿足上述兩類人,這便是房地產投資信托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REITs)。國內,投資者對它相對陌生,而在美國,幾十年的發展已然讓它成為金融市場重要投資產品。
簡單地說,REITs就是房產行業的基金,就是投資者把資金交給一個基金經理去投資,然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既不買房,又能享受“房市”的福利;買了房,還能拿它對沖保值。無論怎么看,REITs的存在,都極大地豐富了金融市場。
當下,美國市場的REITs產品琳瑯滿目,住房、醫療、商場、倉庫甚至是數據,幾百只產品覆蓋了全美。且早在1972年,NAREIT房地產基金指數就已亮相。2015年底,全美REITs市值總額已經達到8864億,超過全美最大市值的公司蘋果。
那么REITs的吸引力在哪里?
1. 長期投資收益。REITs可以從股市、債市雙邊受益;
2. 高股息率。REITs的股息率遠高于普通資產,源源不斷的股息成為穩定收益的保障,2015年,REITs總共分紅510億美元。
3. 流動性好。REITs把高價值的房產拆分成流動股份,降低投資門檻,投資者可直接在交易所交易;
4. 專業管理。REITs經理都是在房產、金融行業頗具經驗的;
5. 良好的法律制約。作為公開發售的金融產品,REITs必須具有獨立的管理、分析、審計,同時有定期對外披露的義務。這使得REITs的信息透明程度甚至好于房產交易本身。
如果這種健全的產品出現于過去10年的中國,恐怕房產升值帶來的福利能惠及更多民眾。但這只是如果,這只是說明REITs在過去10年中國房產市場的環境中會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然而,“安心穩睡”的REITs投資也是有需要非常小心的地方。
最最重要的,就是利率。REITs投資的資產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稱為權益型信托 Equity REITs,是實實在在以資產為基礎,通過房價變化、租金等產生收入和現金流,從而回報股東;另一類稱為抵押類信托Mortgage REITs,實質是抵押貸款或是住房抵押證券,而并不一定擁有實實在在的住房資產。簡而言之,一類是“業主”收益,另一類則是“中介”收益。(混合類的產品從2010年起退出歷史舞臺)
很明顯,利率的變化對抵押型房地產信托的影響要大于權益型。近些年超低利率環境讓REITs大展宏圖,尤其是抵押型,他們通過低負債利息吃到更大的利息差,從而獲利空間較大。而眼下,加息一步步襲來,這就直接壓榨了它的利潤空間,因此這類產品在加息周期來臨之后,風險倍增。
再危言聳聽一點,就是系統性危機。比如2008年的次貸危機。大量的貸款違約,就直接造成了系統性的信用風險。對權益型的REITs來說,資產價值縮水;對抵押型的REITs來說,貸款都收不回來,是直接的滿門抄斬。
這也是為什么次貸危機之后,權益型REITs蓬勃發展,而抵押型REITs基本沒什么變化。
圖7-1 美國REITs市場歷史變化(市值)
圖7-2 美國REITs市場歷史變化(數量)
即便是從收益回報來看,權益型的REITs也高于抵押型的。
圖7-3 權益型與抵押型REITs收益對比
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說,即便這幾年REITs發展迅速,它依然是非常值得投資的品種。富時NAREITs綜合指數過去一年上漲11.74%,如果算上分紅,過去一年回報達到16.48%。美國投資者收到股息之后需要交個人所得稅,而作為海外投資者的我們,還可以申請退稅,回報率更高。
或者,我們干脆認為在加息的環境下,抵押型REITs將持續遭受打擊,那么反過來做空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總之,將REITs作為自己投資組合中的一部分,無論是參與房產升值、抵抗通脹,抑或是對沖保值,都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 外資青睞的中國資產已從大金融轉向科技和消費(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26期)
- 時間的玫瑰(雪球專刊·投資1000問精選·第五輯)
- 雪球???90期:徐翔其人其事
- 《21世紀經濟報道》深度觀察:中國鄉村振興之路白皮書(2021)
- 《北大金融評論》2019年第1期:新格局下的金融開放
- 商業周刊·中文版:東西之間——土耳其經濟
- 玩轉定投(雪球專刊·113期)
- 《商界》2021年第4期:國貨新生
- 中國企業家(2015年第22期)
- 哈佛商業評論:拯救職場小情緒(全6冊)
- 商業評論(2019年1月號)
- 《商界》2020年第1期:商業證偽與證實
- 貿易理論和地理學中的報酬遞增革命(諾貝爾經濟學獎演講集X)
- 團隊管理新學(《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第3期)
- 哈佛商業評論:2019全方位破解企業發展之道(全1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