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要素與層次劃分

2.2.1 構成要素及其職能分析

應急機構設置情況:機構設置是決定組織效率的關鍵,只有科學合理的行政組織機構,才能真正成為行政職能和行政權力的載體。對企業生產事故應急管理來說,企業內部應急管理機構作為企業應對事故危機的組織載體,其設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故應急管理系統的功能與作用。安全生產是企業應急管理工作的重點,企業對自身應急管理工作負責,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原則,在政府的領導下和有關部門的監督指導下開展應急管理工作。針對我國企業應急管理體制、機制運行現狀,設立高規格的應急管理機構。

機構人員需求分析:針對事故發生原因的復雜性、事故發展的不確定性等需要組建高素質的應急干部隊伍,打造高度警戒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特別是安全生產關鍵崗位的職工,不僅要熟練掌握生產操作技術,更要掌握安全操作規范和安全生產事件的處置方法,增強自救互救和第一時間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39][40]

崗位職責劃分:職能結構配置是否科學,縱向各層次與橫向各部門、各職位的分權與分工是否合理,各部門、各職位與整體組織之間的權責關系是否明確,是行政組織能否高效運轉的關鍵。企業生產應急管理體制中的職權劃分從垂直角度看應當包括總公司(總廠)、分廠、工段、班組各層次在應急管理中的職權劃分。從水平角度應當包括針對各種類型、各種程度的突發事故進行部門間的職權劃分。應急管理機構職權的橫向(水平角度)劃分的本質就是不同職能部門間的分工協作和責任分擔問題。

應急管理協調機制(上下溝通機制、應急管理機制):如何把層級、功能不同的部門、機構有序整合,保證在危機狀態下能夠高效地協作,控制危機,恢復秩序,建立有效的綜合協調機制是至關重要的。所謂應急管理協調機制,是指在應對危機事件中,調整行政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行政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各種關系,調動整合各種資源,實現人力、財力和物力有機配合,有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一系列制度化設計。因此,在應急預案中要繪制高清晰的應急處置流程,應急教育、應急宣傳過程中讓相關人員將其銘記在心,應急演練中檢驗、補充、完善應急處置流程[41]

總之,在企業生產事故應急管理中應組織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并建立分級響應機制,明確分級響應的應急救援程序,以達到企業應急管理分級處置、分級負責,分類指揮綜合協調、逐級提升的工作目標[42][43]

綜上分析:企業應急管理體制組成要素應包括企業事故應急管理機構設置及人員組成、部門間崗位職責劃分,以及應急管理的事故預防機制、事故預警機制、事故應急處置機制、恢復機制等相關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平乡县| 原平市| 合山市| 金昌市| 疏勒县| 民勤县| 安丘市| 金溪县| 海门市| 闻喜县| 凭祥市| 河南省| 长治市| 克拉玛依市| 贵定县| 年辖:市辖区| 岳普湖县| 晴隆县| 兰西县| 新乡市| 洪湖市| 佛冈县| 瓮安县| 昭平县| 瑞昌市| 平果县| 耒阳市| 社旗县| 宽甸| 手机| 乐都县| 永靖县| 迭部县| 兴业县| 稷山县| 石棉县| 宝山区| 鄂托克前旗| 宝兴县| 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