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彭慶生文集
  • 韓經太 陳亮
  • 12021字
  • 2020-02-26 18:21:19

詩詞典故例釋(二)

彭慶生 曲令啟

上次,我們談了詩詞典故中“同名異事”的現象,即詞語相同,而典故迥異。與此相反,同一典故,也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述,姑且稱它為“同事異名”吧!

表述同一典故的不同詞語,少則三兩個,多則可達二十余個,這是漢語詞匯極其豐富的一個方面,但也給讀者帶來了不少困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是典故內容比較豐富,詩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運用它、表述它,或詠其人,或詠其事,或詠其物,或詠其地,因而出現不同的詞語;有的是為了去陳言而自鑄新詞;有的則是為了適應詩律的要求而改舊詞。下面,我們擬舉例說明這種“同事異名”的現象。

例一:趨庭、過庭、鯉庭。

《論語·季氏》:“(孔子)嘗獨立,鯉(孔子之子,字伯魚)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幫硕鴮W禮。”后世用為承受父教的典故。

由“鯉趨而過庭”這句話,提煉出表述這一典故的三個詞:

一、趨庭。如李白《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高堂倚門望伯魚,魯中正是趨庭處?!备哌m《宴郭校書因之有別》:“彩服趨庭訓,分交載酒過?!倍鸥Α端痛罄矸庵鞑疚謇伞?“禁臠去東床,趨庭赴北堂?!?/p>

編選者按:本文原載于《編創之友》(1982年第2期)。

二、過庭。如薛奇童《和李起居秋夜之作》:“過庭聞禮日,趨侍記言回。”李商隱《五言述德抒情獻杜仆射》:“過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三、鯉庭。如楊汝士《宴楊仆射新昌里第》:“文章舊價留鸞掖,桃李新陰在鯉庭?!崩钪小东I中書湯舍人》:“鸞殿對時親舜日,鯉庭過處著萊衣?!?/p>

例二:墮淚碑、羊公碑、峴山碑、峴首碑。

《晉書·羊祜傳》載:“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祜卒后,“襄陽百姓于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焙笫涝娙烁柙佅尻栒撸蟮侄家岬綁櫆I碑。如子昂《峴山懷古》:“猶悲墮淚碣,尚想臥龍圖?!崩畎住断尻柷菲淙骸皪s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此碑為紀念羊祜而建,故又稱“羊公碑”。如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作》:“羊公碑尚在,讀罷自沾襟?!崩畎住断尻柛琛?“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崩钌屉[《贈司勛杜十三員外》:“漢江遠吊西江水,羊祜韋丹盡有碑?!?/p>

此碑建于峴山,故又稱“峴山碑”。如李涉《過襄陽上于司空頔》:“歇馬獨來尋故事,逢人唯說峴山碑。”溫庭筠《贈袁司錄》:“記得襄陽耆舊語,不堪風景峴山碑?!?/p>

峴山一名峴首山,故此碑又稱“峴首碑”。如李商隱《淚》:“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例三:《思舊賦》、《山陽賦》、《聞笛賦》、山陽笛。

據《思舊賦序》又《晉書·向秀傳》載:嵇康、呂安被司馬昭殺害后,向秀被迫赴洛陽應舉,歸途經嵇康在山陽的舊居,感物傷懷,遂作《思舊賦》,后世遂用為傷悼亡友的典故。如庾信《傷王司徒褒》:“唯有山陽笛,凄余《思舊》篇?!?/p>

《思舊賦》是向秀途經山陽(今河南修武縣西北)時所作,賦中有“濟黃河以泛舟兮,經山陽之舊居”等句,故又稱《山陽賦》。如顏延年《五君詠·向常侍》:“流連河里游,惻愴《山陽賦》?!标愖影骸锻螀④娭畣枆糈w六贈盧陳二子之作》:“遠聞《山陽賦》,感涕下沾裳?!?/p>

《思舊賦序》云:“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嵇意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后并以事見法?!嗍艑⑽鬟~,經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泉,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云。”可見《思舊賦》是作者聞笛而作,故后世亦稱《聞笛賦》。如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p>

《思舊賦》中最富有特征的事物,一是山陽舊居,一是聞鄰人吹笛。后世詩人在運用這一典故時,往往將山陽與聞笛捏合起來,因而有“山陽笛”之稱。如許渾《同韋少尹傷故衛尉李少卿》:“何須更賦山陽笛,寒月沉西水向東?!狈礁伞额}故人廢宅》其二:“薄暮停車更凄愴,山陽鄰笛若為聽!”羅隱《瓊華觀經友人所居》:“日暮街東策羸馬,一聲橫笛似山陽。”

例四:杜鵑、杜宇、杜魄、蜀帝魂、蜀魂。

傳說古蜀帝杜宇,號望帝,死后化為杜鵑鳥?!短接[》卷八八八引揚雄《蜀王本紀》:“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水,使鱉靈決玉山,民得陸處。鱉靈治水去后,望帝與其妻通。帝自以薄德不如鱉靈,委國授鱉靈而去,如堯之禪舜?!廴r,子?鳴,故蜀人悲子?鳴而思望帝?!薄度A陽國志·蜀志》略同,唯不載杜宇與其宰相鱉靈妻私通事?!墩f文·佳部》:“巂……一日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慚,亡去,為子巂鳥。故蜀人聞子巂鳴,皆起曰:是望帝也。”《文選·左思〈蜀都賦〉》:“碧書萇弘之血,鳥生杜宇之魄?!眲Y林注:“《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云:宇化為子規。子規,鳥名也。蜀人聞子規鳴,皆曰:望帝也?!弊?、子規、子巂,都是杜鵑的別名。

后世詩人詠杜鵑,多用望帝事。如杜甫《杜鵑行》:“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為杜鵑似老烏。”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p>

望帝名杜宇,后人因稱杜鵑為杜宇。如李商隱《井絡》:“堪嘆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龍。”李中《途中聞子規》:“春殘杜宇愁,旅客思悠悠?!弊T用之《憶南中》:“林間竹有湘妃淚,窗外禽多杜宇魂?!?/p>

杜宇的魂魄化為杜鵑,即《蜀都賦》所謂“鳥生杜宇之魄”,故又稱杜鵑為杜魄。如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望鄉臺上秦人去,學射山中杜魄哀?!崩钸h《送人入蜀》:“杜魄呼名語,巴江學字流。”

蜀帝之魂化為杜鵑,故又稱杜鵑為蜀帝魂,簡稱蜀魂。如鮑照《擬行路難》其七:“荊棘郁蹲蹲,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李群玉《烏夜啼》:“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方干《題故人廢居》其一:“壺觴笑詠隨風去,唯有聲聲蜀帝魂。”李中《暮春吟懷寄姚端先輩》:“莊夢斷時燈欲燼,蜀魂啼處酒初醒。”

例五:黃石、谷城翁、黃石符、黃石略、黃石術。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烊?,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笫?,從高地過濟北,果見谷城山下黃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黃石?!睆埵毓潯墩x》:“《括地志》云:谷城山一名黃山,在濟州東阿縣東。濟州,故濟北郡??孜南樵疲骸S石公狀,須眉皆白,杖丹黎,履赤舄’?!?/p>

對于這一典故,詩人們或著眼于其人,或著眼于其書。

歌頌其人者,或稱黃石,如李白《扶風豪士歌》:“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倍鸥Α栋税г姟す手骼少H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神農或闕漏,黃石愧師長。”或稱黃石公,如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唯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或稱黃石老,如李白《贈饒陽張司戶燧》:“愧非黃石老,安識子房賢!”又《送張秀才謁高中丞》:“感激黃石老,經過滄海君。”

老人自稱“谷城山下黃石即我”,故后人又稱他為“谷城翁”。如王安石《送鄭叔熊歸閩》:“疑師谷城翁,方略已自得?!?/p>

黃石公授于張良之書,《史記·留侯世家》載為《太公兵法》,后來又出現了《三略》之說。《文選·劉峻〈運命論〉》:“張良受黃石之符,誦《三略》之說?!崩钌谱ⅲ骸啊饵S石公記序》曰:黃石者,神人也,有《上略》、《中略》、《下略》?!崩钌屉[《驕兒詩》:“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術”,即用其事。但詩人多以“黃石符”或“黃石略”泛指兵書或兵法,如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戰士青絲絡,將軍黃石符。”許渾《登蒜山觀發軍》:“更探黃石略,重振黑山功?!眲⒒墩须[》其一:“深韜黃石略,去從赤松游?!?/p>

例六:姮娥、嫦娥、素娥、月娥、月姊。

姮娥,本作恒娥?!痘茨献印び[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恒娥竊以奔月?!备哒T注:“恒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未及服之;恒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薄逗鬂h書·天文志上》劉昭注引張衡《靈憲》:“羿請無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

后世詩人詠月或游仙,多用姮娥事。如郭璞《游仙詩》:“容成揮玉懷,姮娥揚妙音?!崩畎住栋丫崎g月》:“白兔搗藥秋復春,姮娥孤樓與誰鄰?”辛棄疾《木蘭花慢》:“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嫦娥即姮娥。漢人避文帝劉恒諱,改恒娥為常娥,俗作嫦娥。一說嫦娥由常儀演變而來,常儀乃帝嚳之妃,善于預測月亮的晦、朔、弦、望(《呂氏春秋·勿躬》云:“常儀作占月。”),儀、娥古音同,遂演變為常娥,俗作“嫦娥”,說見楊慎《丹鉛總錄》卷十三。

詩詞中的嫦娥,或用其竊藥奔月事,如李商隱《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或用以代指月亮,如王安石《和沖卿雪詩并示持國》:“爭光嫦娥妒,失色羲和恐。”或用以代指美人,如李白《宮中行樂詞》其四:“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p>

嫦娥,又稱素娥?!段倪x·謝莊〈月賦〉》:“集素娥于后庭?!崩钌谱ⅲ骸啊痘茨献印吩唬呼嗾埐凰乐幱谖魍跄?,常娥竊以奔月。”李周翰注:“月色白,故云素娥。”李商隱《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辛棄疾《水調歌頭·即席和金華杜仲高韻》:“二三子,問丹桂,倩素娥?!睏罹S楨《奔月巵歌》:“素娥飲以白玉醴,羽衣起舞千芙蓉?!?/p>

嫦娥,又稱月娥。如李商隱《燕臺》之四《冬》:“浪乘畫舸憶蟾蜍,月娥未必嬋娟子?!崩钲吨性埂?“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陳陶《贈別離》:“蹄輪送客溝水東,月娥揮手崦嵫峰。”

嫦娥,又稱月姊。如李商隱《水天閑話舊事》:“月姊曾逢下彩蟾,傾城消息隔重簾?!庇帧妒ヅ簟?“星娥一去后,月姊更來無?!彼究請D《游仙》:“月姊殷勤留不住,碧空遺下水精釵。”

例七:黃金臺、金臺、燕昭臺、燕臺、郭隗臺、隗臺。

《文選·鮑照〈放歌行〉》:“豈伊白璧賜,將起黃金臺。”李善注:“王隱《晉書》曰:‘段匹磾討石勒,進屯故安縣故燕太子丹金臺’?!渡瞎瓤D經》曰:‘黃金臺在易水東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f既異,故俱引之?!薄端洝ひ姿ⅰ?“訪諸耆舊,……言燕昭創之于前,子丹踵之于后,故雕墻敗館,尚傳鐫刻之石。雖無經記可憑,察其古跡,似符宿傳矣?!卑矗骸稇饑摺放c《史記》均不載燕昭王筑黃金臺事,魏晉之后,始見金臺之名,而其說不一。據王隱《晉書》、《上谷郡圖經》及《水經注》,黃金臺故址當在今河北易縣東南。今北京市及河北徐水、定興、滿城等縣均有黃金臺,顯系后人附會。

詩人詠黃金臺,或稱頌燕昭王廣招賢才,如陳子昂《薊丘覽古·燕昭王》:“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崩畎住顿浗捻f太守良宰》:“攬涕黃金臺,呼天哭昭王?!被蚪柚妇鲗θ瞬诺闹匾暎珲U照《放歌行》:“豈伊白璧賜,將起黃金臺?!崩钯R《雁門太守行》:“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被蛴米髂桓拿婪Q,如李白《南奔書懷》:“侍筆黃金臺,傳觴青玉案?!贝它S金臺喻指永王李璘幕府。又《寄上吳王》其三:“灑掃黃金臺,招邀青云客?!贝它S金臺喻指吳王幕府。

黃金臺,簡稱金臺?;蛑痹佈嗾淹跚筚t事,如劉基《詠史》其六:“燕昭志報復,金臺求俊賢?!被蛴米髂桓拿婪Q,如杜牧《池州送孟遲先輩》:“昔子來陵陽,時當苦炎熱。我雖在金臺,頭角長垂折?!贝私鹋_指宣州幕府。羅隱《春日投錢元帥尚父》:“正憂衰老辱金臺,敢望昭王顧問來。”此金臺指錢镠幕府。

據傳黃金臺乃燕昭王所建,故又稱燕昭臺,簡稱燕臺?;蚴銘压胖乃?,如韓翃《送客之上谷》:“披衣朝易水,匹馬夕燕臺?!被蛴米髂桓拿婪Q,如李商隱《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此時聞有燕昭臺,挺身東望心眼開?!贝搜嗾雅_指徐州節度使盧弘正幕府。羅隱《病中上錢尚父》:“縱饒吳士容衰病,爭奈燕臺費料錢!”此燕臺指錢镠幕府。

據傳黃金臺是燕昭王為尊郭隗而筑,故又稱郭隗臺,簡稱隗臺。

按:《戰國策·燕策》及《史記·燕世家》都沒有燕昭王為郭隗筑黃金臺的記載,只言“昭王為隗筑宮(指碣石宮)而師事之。”漢末,孔融《論盛孝章書》云:“昭王筑臺,以尊郭隗?!闭淹踔_之說,始見于此,然無臺名。魏晉以后,才出現了昭王建黃金臺的記載,而其說不一。《述異記》卷下:“燕昭王為郭隗筑臺,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為賢士臺,亦謂之招賢臺?!焙笫浪煲哉匈t臺為黃金臺,所謂“燕京八景”之一的“金臺夕照”,即此。陳子昂《薊丘覽古·郭隗》:“隗君亦何幸,遂起黃金臺。”李自《古風》其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笨梢婈愖影?、李白等都相信燕昭王為郭隗筑金臺之說。

如同金臺、燕臺一樣,郭隗臺或隗臺也常用以稱頌君主尊賢或用作幕府的美稱,如貫休《陳情獻蜀皇帝》:“自慚林藪龍鐘者,亦得親登郭隗臺?!贝速濏灐笆窕实邸蓖踅ㄗ鹬刭t才。羅隱《尚父偶建小樓特摛麗藻絕句》:“《陽春》曲調高誰和?盡日焚香倚隗臺。”此隗臺指錢镠幕府。

例八:弄玉、秦帝女、秦娥、嬴女、嬴臺女、鳳女。

《列仙傳》卷上:“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皇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隨鳳皇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祠于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p>

蕭史、弄玉,是詩詞中常用的典故。總的看來,歌詠弄玉的甚多,歌詠蕭史的較少;直稱弄玉之名的甚少,而用其他名號代指弄玉的較多。

直呼其名者,如江總《蕭史曲》:“弄玉秦家女,蕭史仙處童?!崩畎住而P臺曲》:“曲在身不返,空余弄玉名。”辛棄疾《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喚雙成,歌弄玉,舞綠華?!?/p>

弄玉乃秦穆公之女,故又稱秦帝女或秦王女。如李白《鳳臺曲》:“嘗聞秦帝女,傳得鳳皇聲。”岑參《感遇》:“昔來唯有秦王女,獨自吹蕭乘白云?!?/p>

弄玉為秦國美女,故又稱秦娥。如李商隱《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玉簫?!秉S滔《催妝》:“吹簫不是神仙曲,爭引秦娥下鳳臺!”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為嬴姓?!惫逝裼址Q嬴女。如鮑照《蕭史曲》:“蕭史愛少年,嬴女吝童顏?!蓖鹾病侗蟮妹餍怯衽畨土煳救A陰》:“江妃玉佩留為念,嬴女銀簫空自憐。”杜甫《玉臺觀》:“遂有馮夷來擊鼓,始知嬴女善吹簫?!?/p>

秦王姓嬴,秦穆公曾為弄玉建鳳臺,故又稱嬴臺女。如陳子昂《修竹篇》:“結交嬴臺女,吟弄《升天行》。”

秦人曾為弄玉建鳳女祠,故又稱鳳女。如李商隱《和韓錄事送宮人入道》:“鳳女顛狂成久別,月娥孀獨好同游。”

例九:東陵侯、種瓜侯、東陵瓜、召平瓜、青門瓜、東門瓜、故侯瓜。

《史記·蕭相國世家》:“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焙笫烙米魅耸罍嫔?、貴賤無常的典故,東陵侯召平成為前朝遺老和失勢者的典型。如陶淵明《飲酒》其一:“召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庾信《擬詠懷》其二十四:“昔日東陵侯,唯有瓜園在?!崩畎住豆棚L》其九:“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司空圖《休休亭》:“可憐藜杖者,真個種瓜侯。”

《三輔黃圖》卷一:“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曰霸城門,民見門色青,名曰青城門,或曰青門。門外舊出佳瓜。廣陵人召平,為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種瓜青門外。瓜美,故時人謂之東陵瓜。”后世詩人,亦多稱東陵瓜。如阮籍《詠懷》其六:“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瘪樫e王《夏日游德州贈高四》:“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

此瓜為召平所種,故又稱召平瓜。如楊炯《送李庶子致仕還洛》:“亭逢李廣騎,門接召平瓜。”杜甫《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卜筑應同蔣詡徑,為園須似召平瓜?!睖赝ン蕖顿涏嵦幨俊?“醉收陶令菊,貧賣召平瓜?!?/p>

召平一度是秦東陵侯,故此瓜亦稱故侯瓜。如王維《老將行》:“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p>

召平種瓜于青門外,故又稱青門瓜。如何遜《南還道中送贈劉諮議別》:“目想平陵柏,心憶青門瓜。”陳子昂《臥疾家園》:“寧知白社客,不厭青門瓜?!崩畎住陡Z夜郎于烏江留別宗璟》:“失勢青門旁,種瓜復幾時!”

青門是長安城的東門,故此瓜又稱東門瓜。如杜甫《喜晴》:“千載商山芝,往者東門瓜?!?/p>

例十:夷齊、夷叔、孤竹子、首陽山、西山、辭粟、采薇。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龆ブ?。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

不食周粟,采薇首陽,是詩人常用的典故;伯夷、叔齊,是古代所謂義士的最高典范。詩人在運用這一典故時,或詠其人,或詠其地,或詠其事。

伯夷、叔齊,簡稱夷齊。如郭璞《游仙詩》其一:“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崩畎住陡信d》其七:“魯連及夷齊,可以躡清芬?!庇址Q夷叔,如陶淵明《飲酒》其二:“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p>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孤竹國故址在今河北盧龍縣一帶)之子,故又稱孤竹子。如白居易《訪陶公舊宅》:“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p>

首陽山究竟在什么地方,歷來眾說紛紜,實難確指。但孔子頌之于前(《論語·季氏》:“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如今稱之。”),司馬遷贊之于后,首陽山便儼然成了隱者、義士和對現實不滿的人們心目中的圣地。如阮籍《詠懷》其九:“步出上東門,北望首陽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樹林。”陶淵明《擬古》其八:“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飲水箕山上,食雪首陽巔?!钡畎鬃羁鄲灂r,也會憤憤然道:“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行路難》其三)

伯夷、叔齊所作《采薇歌》有“登彼西山”之句,故后人亦稱首陽山為西山。如阮籍《詠懷》其三:“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李善注:“西山,夷、齊所居,言欲從之以避世禍?!标愖影骸陡杏觥菲涫模骸拔魃絺z老,東陵有故侯。”

伯夷、叔齊最受人稱頌的事跡,是所謂“義不食周粟”。如李白《送張秀才從軍》:“周粟猶不顧,齊珪安肯分!”又《月下獨酌》其四:“辭粟餓伯夷,屢空饑顏回。”

與“義不食周粟”緊密相連的,是“采薇”。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奔从貌?、叔齊事,隱寓易代之感。后世詩人,多以“采薇”作為避世隱居的代稱。如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杜甫《別董颋》:“當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毙翖壖病耳p鴣天·有感》:“誰知寂寞空山里,卻有高人賦采薇?!?/p>

例十一:垂釣磻溪、投竿、渭水獵、非熊非羆、太公望、磻溪叟、渭川老、渭濱器。

《韓詩外傳》卷八:“太公望少為人婿,老而見去,屠牛朝歌,賃于棘津,釣于磻溪,文王舉而用之?!薄端洝の妓ⅰ?“磻溪水出南山茲谷,……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呂氏春秋》所謂‘太公釣茲泉’也,今人謂之丸谷?!瓥|南隅有一石室,蓋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跡猶存。”

關于呂尚遇文王的經過,《史記·齊太公世家》云:“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谑侵芪鞑C,果遇太公于渭之陽(《宋書·符瑞志》作“磻溪之水”),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

姜太公垂釣的傳說,后世用作隱居待時的典故;姜太公遇周文王,更是古人所歆羨的風云際會、君臣契合的典范。詩詞之中,或詠其事,或頌其人,或歌其地。

磻溪,一名璜河,在今陜西寶雞市東南,源出南山茲谷,北流入渭水,是傳說中呂尚垂釣的地方,詩人詠歌不絕。如庾信《擬詠懷》其二:“赭衣居傅巖,垂綸在渭川。乘舟能上月,飛幰欲捫天?!崩畎住毒细栊小?“朝歌鼓刀叟,虎變磻溪中。一舉釣六合,遂荒營丘東。平生渭水曲,誰識此老翁?”或以垂釣磻溪的呂尚自況,如李白《贈從弟冽》:“他年爾相訪,知我在磻溪?!被蛴靡皂灀P別人,如杜甫《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p>

投竿,即垂釣,亦用呂尚事。如李白《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崩钌屉[《崔處士》.“未肯投竿起,唯歡負米歸?!?/p>

周文王獵渭川而遇呂尚,尤為詩人所神往。如李白《贈錢征君少陽》:“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蔽耐醭霁C之前,特地占卜,那卜辭,今本《史記·齊太公世家》作“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然《后漢書·崔骃傳》李賢注及《初學記·地部中》引《史記》,“虎”均作“熊”;《宋書·符瑞志上》載其卜辭為:“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焙笫浪煲浴胺切芊橇`”作為君臣際會的典故。如杜甫《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崩钌屉[《詠懷寄秘閣舊僚》:“圖形翻類狗,入夢肯非羆!”至于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之“熊羆載呂望,《鴻雁》美周宣”,此中“熊羆”,顯然是“非熊非羆”的略語。

太公,原指周文王之父,文王遇呂尚時說:“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呂尚為“太公望”,后亦簡稱太公。如劉琨《重贈盧諶》:“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崩畎住读魟e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兔何足言!”

呂尚曾垂釣磻溪,故又稱磻溪叟。如許渾《題宣州元處士幽居》:“寧學磻溪變,逢時罷隱綸。”溫庭筠《渭上題》:“所嗟白首磻溪叟,一下漁舟更不歸?!崩钌屉[《井泥四十韻》:.“磻溪老釣叟,坐為周之師。”

磻溪為渭水支流,呂尚垂釣時已年過八十,故又稱渭川老,簡稱渭老。如駱賓王《詠懷古意上裴侍郎》:“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崩畎住渡现亍?“豈間渭川老,寧邀襄野童?”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呂尚于渭水之濱遇文王,起為王者師,故后世以“渭濱器”稱頌將相之才。如儲光羲《哥舒大夫頌德詩》:“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p>

例十二:三足烏、日中烏、陽烏、金烏、玄烏、晨玄、靈烏、羲和烏。

《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备哒T注:“踆,猶蹲也。謂三足烏?!瘪疑賹O補《史記·龜策列傳》:“日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烏。”后世以三足烏或日中烏代指太陽。如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蓮花交響共命鳥,金榜雙回三足烏。”李商隱《東南》:“東南一望日中烏,欲逐羲和去得無?”

三足烏,一稱陽烏?!段倪x·張協〈七命〉》:“陽烏為之頓羽,夸父為之投策。”李善注:“《春秋元命苞》:陽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烏。烏者,陽精。”后以陽烏為太陽的別名。如李白《上云樂》:“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眲⒂礤a《武陵觀火》:“盲風扇其威,白晝曛陽烏。”李商隱《賦得雞》:“可要五更驚曉夢,不辭風雪為陽烏。”

日光金色,故三足烏又稱金烏或黃金烏,亦用作太陽的代稱。如康孟《詠日應趙王教》:“金烏升曉氣,玉檻漾晨曦。”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贝瞢k《道林寺》:“北臨高處日正午,舉手欲摸黃金烏?!?/p>

烏羽黑色,故三足烏又稱玄烏。如傅玄《三光篇》:“素日抱玄烏,明月懷靈兔?!?/p>

此外三足烏又稱晨烏、靈烏,均用作太陽的代稱。如陸游《冬夜讀書》:“歡然不知疲,忽已晨烏遷?!碧铺凇顿x秋日懸清光賜房玄齡》:“仙馭隨輪轉,靈烏帶影飛?!?/p>

或將羲和與三足烏的神話結合起來,遂以“羲和烏”代指太陽。如韓愈《射訓狐》:“誰謂停奸計尤劇,意欲唐突羲和烏?!?/p>

例十三:四皓、四老、四翁、黃公、綺里、綺季、綺皓、園綺、黃綺、綺角、商山皓、商山老、商山翁、商公、商老、商皓、商洛翁、南山皓、紫芝翁、采芝、紫芝、商山芝。

《史記·留侯世家》:“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工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策,上信用之?!瘏魏竽耸菇ǔ珊顓螡山倭艉?,……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于是呂后令呂澤使人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此四人。……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之,問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曰東園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上乃大驚,……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彼抉R貞《索隱》引《陳留志》云:“園公姓庾,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里修道,故號曰夏黃公。角里先生,河內軹人,太伯之后,姓周名術,字元道,京師號曰霸上先生,一曰角里先生?!边@四位老人的事跡,是詩詞中常用的隱居避亂、待時而動的典故。

四人“須眉皓白”,故稱四皓。如駱賓王《秋日山行簡梁大官》:“不如從四皓,丘中鳴一弦?!崩畎住顿浥耸逃撳X少陽》:“眉如松雪齊四皓,調笑可以安儲皇。”又稱四翁或四老,如駱賓王《疇昔篇》:“誰能跼跡依三輔,會就商山訪四翁。”杜牧《題商山四皓廟一絕》:“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劉是滅劉?!毙翖壖病短ど小ず挖w國興知錄韻》:“長憶商山,當年四老,塵埃也走咸陽道?!?/p>

或以其中一人代表四皓。如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黃公,即夏黃公。李白《贈韋秘書子春》:“留侯將綺里,出處未云殊。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崩钌屉[《商於》:“割地張儀詐,謀身綺季長。”又《送豐都李尉》:“固難尋綺季,可得信張儀?”江淹《擬張廷尉雜述》:“領略歸一致,南山有綺皓。”李白《山人勸酒》:“蒼蒼云松,落落綺皓?!鄙鲜鲎髌分械木_里、綺季、綺皓,均指綺里季。但在詩人筆下,不論夏黃公或綺里季,都代表四皓,并非專詠一人。

或以其中二人代表四皓。如阮籍《詠懷》其四十二:“園綺遁南岳,伯陽隱西戎。”李白《過四皓墓》:“園綺復安在?云蘿尚宛然。”這里的“園綺”,是東園公和綺里季的合稱。又如陶淵明《飲酒》其六:“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賈至《贈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彈琴》:“悵望黃綺心,白云若在眼?!崩畎住稏|武吟》:“書此謝知己,吾尋黃綺翁。”這里的“黃綺”是夏黃公和綺里季的合稱。又如陶淵明《贈羊長史》:“路若經商山,為我少躊躇。多謝綺與角,精爽今何如?”此中“綺角”,指綺里季與角里先生。上述作品中的園綺、黃綺和綺角,顯然都是代指四皓。

《史記·留侯世家》謂四皓“逃匿山中”,然無山名;《通典》卷一七五:“商州上洛縣有商山,亦名地肺山,亦名楚山,四皓所隱?!卑矗浩涞卦诮耜兾魃炭h東南。

四皓隱于商山,故又稱商山皓。如儲光羲《效古》:“曠哉遠此憂,冥冥商山皓?!卑拙右住斗詈蜁x公侍中蒙除留守》:“商山老皓雖休去,終是留侯門下人。”辛棄疾《念奴嬌》:“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識商山皓?!蓖趺帷额}夏迪雙松圖》:“友人兀坐誠有道,豈比商山采芝皓!”商山皓,簡稱商皓。如崔涂《讀留侯傳》;“翻把壯心輕尺組,卻煩商皓正皇儲。”

又稱商山老。如杜甫《秋峽》:“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贊功?!眲⒒陡性ⅰ菲淞骸昂茋@采薇歌,慚愧商山老。”簡稱商老。如杜甫《收京三首》其二:“羽翼懷商老,文思憶帝堯?!?/p>

又稱商山翁。如王維《送陸員外》:“行當封侯歸,肯訪商山翁!”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商山翁。”又稱商公。如溫庭筠《唐莊恪太子挽歌詞》:“鄴客瞻秦苑,商公下漢庭。”

《漢書·王貢兩龔鮑傳》載:四皓“當秦之世,避而入商洛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惫屎笫酪喾Q四皓為“商洛翁”。如劉禹錫《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早忝金馬客,晚為商洛翁?!?/p>

揚雄《解嘲》:“四皓采榮于南山?!惫仕酿┯址Q南山皓。如李白《別韋少府》:“欲尋南山皓,猶戀漢皇恩。”又《金陵歌送別范宣》:“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皓?!?/p>

《高士傳》卷中:“四皓者,皆河內軹人也,或在汲。一曰東園公,二曰角里先生,三曰綺里季,四曰夏黃公。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秦始皇時,見秦政暴虐,乃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不如貧賤而肆志。’乃共入商洛,隱地肺山,以待天下定。”

四皓采紫芝而食,并作《紫芝歌》,后世遂稱四皓為紫芝翁。如李商隱《四皓廟》:“本為留侯慕赤松,漢庭方識紫芝翁?!睖赝ン蕖端酿?“但得戚姬甘定分,不應真有紫芝翁?!?/p>

四皓避秦始皇暴政而退入深山,采紫芝而食,因此,紫芝成為詩詞中常用的隱居避世的典故。如陳子昂《題居延古城贈喬十二知之》:“聞君東山意,宿習紫芝榮?!崩畎住稄埾喙鲦偳G州》:“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倍鸥Α断幢R》:“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倍?,采芝遂成為隱居的別稱。如陳子昂《感遇》其二十:“去去行采芝,勿為塵所欺?!泵虾迫弧吨傧臍w南園寄京邑舊游》:“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澗濱?!?/p>

據《高士傳》載:四皓采芝之地,本在藍田山,然后再隱居商山(即地肺山)。但后人將采芝與隱居商山捏合起來,于是便出現了“商山芝”。如杜甫《喜晴》:“千載商山芝,往者東門瓜。”又《幽人》:“知名未足稱,局促商山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双桥区| 定南县| 大悟县| 喀喇沁旗| 库尔勒市| 高要市| 克什克腾旗| 固阳县| 垣曲县| 蒙阴县| 深泽县| 亳州市| 册亨县| 左云县| 太湖县| 厦门市| 梅州市| 邻水| 遂宁市| 辛集市| 永嘉县| 甘孜县| 安西县| 环江| 华池县| 乌拉特后旗| 南昌县| 江西省| 扎兰屯市| 汨罗市| 江西省| 辽宁省| 玛沁县| 仁布县| 高唐县| 栾城县| 江口县| 霍山县| 乌兰县|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