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濱孫漂流記
- (英) 丹尼爾·笛福
- 2168字
- 2020-03-11 14:48:36
走進名著
認識作者
丹尼爾·笛福,英國小說家。1660年生于英國倫敦。父親是倫敦的一名商人,經營屠宰業。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稱“笛福”。他受過中等教育,但沒有受過大學古典文學教育。1674年,年輕的笛福就開始學習當一名牧師。但他并不適合牧師這種工作,因為正如他所創造出來的英雄魯濱孫一樣,他的生活充滿了冒險與刺激。
1683年,笛福曾被海盜俘虜。這次經歷,再加上一名曾經在海上遇難的蘇格蘭水手的故事,為笛福寫作《魯濱孫漂流記》這部膾炙人口的小說提供了素材。雖然《魯濱孫漂流記》一直到笛福將近60歲時才出版,但它依然為笛福帶來了歷久不衰的聲譽。繼《魯濱孫漂流記》之后,接下來的5年中,笛福又陸續寫了4本書,包括《生命》《冒險》《紅牌船長的海盜生涯》及《疫年大事記》。笛福逝世于1731年4月,享年71歲。
內容概括
《魯濱孫漂流記》主要講述了17世紀有個叫魯濱孫的英國人,在航海中遇險,孤身一人流落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為了戰勝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點生產和生活資料,同大自然展開了頑強的斗爭。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他經得起失敗的考驗,憑著艱苦的勞動,成功地在荒島上建起了房舍,開墾了農田,建造了羊圈,使荒島面貌有了改變,他的生活也有了改變。經過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魯濱孫終于脫險,返回了故鄉。
藝術特色
1.“荒島文學”的創作模式
每個國家、地區或民族的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地理環境、自然風貌等現實情況的影響都會產生一種屬于自身所獨有的文化形式,而“荒島文學”就是屬于英國所獨有的一種文學創作形式。一方面,英國獨立于歐洲大陸之外,本身是個島國卻又與歐洲大陸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地理條件為英國“荒島文學”這一獨特文學形式的出現奠定了地理基礎。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英國地理環境,使得生活在英國這片大陸上的人民生性彪悍,民族性格呈現著向外擴張的趨勢,具體來說就是愛冒險、愛探索,而大西洋廣闊的邊際也為這種性格提供了展示的舞臺。丹尼爾·笛福筆下的魯濱孫就是繼承了這種性格的人,魯濱孫不安于安逸的生活現狀,窮其一生挑戰著未知的世界,不斷開拓著自己的視野,哪怕受到再大的挫折也不放棄。在小說發生的主題地理背景中,魯濱孫被置于一個荒無人煙、遠離航線的孤僻小島上,營造出了一個十分真實的遠離現實社會的生存環境。通過描寫魯濱孫在這個孤島上求生存的事例,形象地勾勒出了魯濱孫的人物性格,以及其心理不斷變化的過程,隱喻了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普通民眾的迷茫、困惑以及堅持。
2.第一人稱的講述方式
《魯濱孫漂流記》最為突出的一個藝術特色就是全篇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這種敘述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讓讀者產生一種代入感,以一種“我”的視角體會主人公所經歷的一切,對于作者表達其意圖以及讀者體會文章的主旨大意具有十分顯著的突出效果。通過使用這種第一人稱視角的講述方式,一個引人入勝的傳奇歷險故事躍然紙上。整部小說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自傳體”風格印記,從一方面,增加了作品的主觀抒情性以及藝術描寫的逼真性;另一個方面,這種敘事技巧也可以幫助作者拉近讀者與作品之間的距離,讓讀者能夠有一個“身歷其境”的主觀情感體驗。首先,文章中大量出現的主人公自我獨白使得讀者能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演變、心理體會和情感醞釀。其次,這種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還有一個十分強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對人物性格進行一種細致入微的深刻描寫,從而使得一個本身虛構的故事能夠更加生動、飽滿,閱讀起來毫無違和之感,極大地增強了故事本身的真實度以及可信賴的程度,讀者不會因為作品的虛假而產生一種隔閡感。
3.小說結構
小說的結構一目了然,思路非常清晰。全書以魯濱孫冒險的經歷作為線索展開,講述他如何離家出走、逃脫海盜、流落孤島,如何在孤島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以及最后又是怎樣成為富翁、如何回到英國等。這些情節用一條線的形式引出來,使小說的結構非常緊湊、清晰。同時,在清晰的思路下,故事情節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讀者的心情跌宕起伏。既流暢又峰回路轉的情節,正如一條潺潺的溪流吸引著讀者的眼球。比如寫魯濱孫在某一天,突然聽到從海上傳來了幾聲槍響,原來是一艘經過的船。他趕緊生起火,傳遞信號。可是,那艘大船卻在自己眼前觸礁沉沒了,獲救的希望再次破滅,魯濱孫又被重新拋入了孤獨的痛苦之中。
這樣的記敘方式在文中屢見不鮮,它扣住讀者的心弦,讓讀者在峰回路轉之中體會小說的精彩所在。
作品影響
《魯濱孫漂流記》共分3卷,第1卷于1719年4月出版,到8月即重印了4次。1719年又出版了第2卷。1720年出版了第3卷。讀者熟悉的是第1卷。到19世紀末,第1卷的不同版本已出版了近700版。
主要人物
魯濱孫: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個充滿勞動熱情、堅毅的人,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8年。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的所作所為展現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與英雄本色,敢于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但同時,魯濱孫又是一個資產階級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剝削掠奪的本性。
星期五:他是被族人當成祭祀品帶回到原來的部落的一個野人。隨著這段朝夕相處的日子,魯濱孫和星期五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因此魯濱孫才得以存活下去,并回到了家鄉。星期五是一個樸素的人、忠誠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圖報,忠誠有責任心,適應能力強,他和魯濱孫合作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島上度過了很多年。星期五的到來讓魯濱孫圓了歸家夢,而星期五自己則做了魯濱孫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