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訪談資料的扎根理論分析
(一)一級主題一:社交線索
本次預研究以被訪者對印象目標的感知內容為主要材料來分析影響網絡人際傳播中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在對所有12名被訪者的訪談記錄進行分解并按照內容單元區分、歸類之后,形成了一系列互斥的分類,并將之標記為次級主題(sub-themes)。在若干次級主題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的比較和歸并,最終形成一級主題(themes)。
在通過訪談獲取的資料中,大面積地涉及能夠給感知者了解印象目標提供有效信息的訊息,我們初步將其編碼為七個主題:網名(ID或昵稱)、虛擬形象(頭像或虛擬人物形象)、在線個人資料、個性簽名、語言風格、電子副語言、交流內容。以下分別結合訪談記錄進行分析。
(1)網名(ID或昵稱)。網名是每個網絡互動參與者的身份符號,是網絡世界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標識。雖然網名也有重名的情況,不過總的來說較少。當然,有極少數人沒有網名,但“不取網名”這一事實本身就蘊含著一定的信息,因而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網名。訪談材料顯示,網名往往是首先觸發印象形成的線索。以下是一些被訪者的陳述:
……感覺(橙小妖)是個身材嬌小的、長相比較可愛得(的)女生。小妖這個詞,看到以后首先想起得(的)是《聊齋》里得(的)女鬼之類,而不是《西游記》里得(的)嘍羅(啰)吧。而那種女鬼一般是長得可愛得(的),像聶小倩那種,所以總是女孩子用得多。而且是有點自戀得(的)感覺,可能跟之前認識得(的)一個昵稱叫“妖精”得(的)女孩子是那種性格有關。橙讓人感覺是比較活躍得(的)顏色。年齡很大或者性格很冷得(的)人,應該不會用這個字吧。(水仙baby,某BT下載社區成員)
……(無雙華)不論從nick(注:昵稱)中的“雙”還是“華”字來看,我想都無法叫她學長吧。對,就是女的。(Salina,某校園BBS成員)
……我覺得一個人選的頭像和名字都是根據性格來的。她的名字(西窗剪竹)讓我感覺像是一個比較內斂的女孩子。嗯,就是比較“宅”(注:不愛出門的意思)的感覺,深居簡出的感覺。(小森,某IM軟件用戶)
……“河洛”這個名字……開始不懂是什么東西……后來他解釋“河洛”就是河圖洛書……就感覺他是個喜歡傳統文化的人……應該比較有文化氣質……(Dragonfly,某占星群組成員)
……在最初交流時,他用的網名是“大男孩粥粥”,當時就感覺他應該和我不是同齡人,應該比我大吧,我周圍的人都沒有叫這種名字的,起這個名字的人應該是個比較熱情的人,大男孩會給人一種挺陽光的感覺。(Aussie beau que toi,某SNS用戶)
……我當時一看到她的名字就叫“小飛樂”,后面還加了一架卡通的飛機和一根棒棒糖的符號,就感覺她是一個性格很開朗、可愛的女生,尤其是那兩個卡通的符號,讓我覺得她是個很有趣的人(keeping moving,某SNS用戶)
……“小波討厭摩羯座”這個名字,瞬間就感覺很有共同語言,也是一個對星座比較感興趣,而且也是一個很討厭摩羯座的女生,正好和我當時的情況一樣,哈哈。(小美的小窩,某微博用戶)
(2)虛擬形象(頭像或虛擬人物形象)。除了網名之外,大多數網絡互動參與者在不同的網絡人際傳播平臺都有特定的虛擬形象。通常的各種網絡傳播平臺上都設有成員頭像,而大多數在線RPG游戲則允許用戶為自己指定一個全身的虛擬人物形象。不過也有部分網絡平臺沒有虛擬形象的設置,如傳統的文字聊天室以及基于telnet的BBS,在這一類虛擬社區中,識別成員身份的只有ID或昵稱。虛擬形象往往跟網名同時出現,共同觸發網上對他人的第一印象。以下是一些被訪者的陳述:
另一方面就是頭像,是一張作業紙上,畫著一只冒出桃心的杯子。很可愛的風格,應該是韓國的插畫,所以感覺是應該比較時尚,而且有點可愛的女生。(水仙baby,某BT下載社區成員)
“葉子”呢,最初以為是男的,因為看他的頭像是沙迦(注:日本動漫《圣斗士星矢》中的人物),上面還加了“無敵葉子”四個字,讓人感覺是有點酷。可能個子比較高,但是性格里還是有些俏皮的人,因為居然在頭像上自己寫字,汗。(寧靜雪,某音樂網站社區成員)
……有時候覺得她沒什么個性。可能跟她頭像有關系。她頭像就是個企鵝,很一般的感覺,或者說,第一眼看上去根本沒什么感覺。(小森,某IM軟件用戶)
……我覺得她可能是個美女,因為就我個人經驗來侃(看),我所交往的漂亮一點的女人用漂亮的“女士頭像”的很少。后來有一次我干脆直接問了,結果她說她不漂亮,讓我失望!(Shawn,某IM軟件用戶)
……之前是貓的頭像,胖忽忽(乎乎)的呀,他也喜歡貓。所以感覺他有點胖忽忽(乎乎)的,溫順,有同情心。就是說性格比較好。(!聽雨~,某心理網站論壇成員)
……她的頭像是一個卡通女生,燙著大波浪卷頭發,穿著一件小裹胸,還有一點異域風情,我就猜想她肯定是個美女,而且是個很開朗、奔放的女生,哈哈,事實證明我猜對了。(混世魔王,某SNS用戶)
……他的頭像有點非主流,我不太喜歡這樣的男生,但是不太喜歡拒絕人,所以還是加了。(Aussie beau que toi,某SNS用戶)
……我們倆是王凱的粉絲,她用的就是王凱的照片,后來發現她真是鐵桿粉絲,好多信息都是她告訴我的。(佘小卉愛大凱哥,某微博用戶)
……她的頭像是她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圓嘟嘟的臉蛋,和她的名字“小飛樂”一樣,一看就是那種很可愛、開朗的女生。(keeping moving,某SNS用戶)
(3)在線個人資料。在線個人資料是網絡傳播平臺中可供他人查詢的關于某成員或用戶的資料,注冊時由成員或用戶自行填寫,可隨時修改。其中包含的個人信息通常有真實姓名、性別、年齡、生日、星座、職業、興趣愛好等。以下是相關訪談內容:
……根據個人資料,網齡2335(天),上站956(次),看來比較少在網上灌水,面對電腦時間少,應該如我所想皮膚保養(得)非常好,或者也算比較好。所謂女孩的皮膚好便一美遮十丑,長相我想值得一看。503(篇)的文章數與2335(天)的網齡實在讓我詫異,而且是作為“斑竹”(版主)。因此我想性格應該是溫善一點的,不隨風頭處處說話,當然不一定非(得)伶牙俐齒。(Salina,某校園BBS成員)
……但是資料里面真實姓名一欄填的是“大叔”,我想可能是這人覺得自己比較老相,干脆自己寫一個自嘲一下?因此剛開始就覺得他很老。(Daffodil,某網絡游戲社區成員)
……當時我來四川不久,想找人聊天。而她個人資料中顯示的是“四川”和“學生”。在來之前,我同學都說川妹子漂亮,所以我認為這很可能是個美女,久(就)找她了。(Shawn,某IM軟件用戶)
他個人資料里面,國家填的“南詔國”,省份是“大理爨氏”,讓人想起《天龍八部》,就以為是少數民族或者是云南人。而且一般來說,星座這種信息我還是比較關注。他寫的是巨蟹座,我爸和我男朋友都是巨蟹座,但他年齡應該跟我差不多大,所以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我男朋友的形象。然后就是覺得他可能也比較感情豐富、敏感、低調,比較顧家,有時候不太自信,總之就是一個典型的巨蟹座年輕人的形象吧。(三寸日光,某IM軟件用戶)
性格啊,典型處女座,他在個人資料里面就是這么填的。(a風和日麗,某交友社區成員)
……我看了看他的個人資料,想推測他的職業、背景什么的,然后發現他就是個打工的吧,他的照片里就有工作地點、工作環境,還有發朋友圈的語氣,就可以聽出這些東西來。他也是看我資料知道我是學生,所以才加的。(Aussie beau que toi,某SNS用戶)
……我發現她原來也是射手座,而且生日只和我差一天,年齡比我大五歲,就像我姐姐一樣。(小美的小窩,某微博用戶)
……她的粉絲數目比較多,而且微博的大部分內容和王凱有關,看到她經常和其他人互動,就感覺她是一個沒有一點架子的人,加了她以后也經常私信交流,只要一有偶像的新動向,她就會告訴我。(佘小卉愛大凱哥,某微博用戶)
……我看她的朋友圈,發現是個美女,就加了,而且發現她也炒股,我們經常一起吐槽中國股市。(混世魔王,某SNS用戶)
……我看她朋友圈經常曬美食、旅游和自拍,應該還是個學生吧,好像對星座、心理測試這類也比較感興趣,典型的小女生。(keeping moving,某SNS用戶)
(4)個性簽名。個性簽名最早產生于BBS系統,是固定附著在某人發表的帖子后面的文字、圖形、圖片等。因其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帖子作者的個性特色,甚至相當于作者的親筆簽名而起到一種身份證明的作用,所以稱之為“個性簽名”。后來個性簽名擴展到IM、SNS和微博中,作為個人身份信息的補充。相關訪談內容如下:
從他簽名來看也比較像老師,經常通知些什么時候開課的事情……像這種:“這段時間眼睛有些腫痛,上網不方便,有事請留言。”其他就是經常寫些勵志的話,不曉得是他鼓勵他自己的還是鼓勵他學生的……比如:“成功的秘訣是,堅持長期做正確的事情。”有時候就想,他真是個合格的老師。(Dragonfly,某占星群組成員)
……只看到(他)版面上簽名經常在換,有時是些經典的句子,有時候就是感覺惡搞,所以覺得這人可能平時挺無聊的。(Daffodil,某網絡游戲社區成員)
你看他的個性簽名:“招工,招女工!18—25歲!無經驗者優先,試用期N天,用我的一生付工資,用我們的兒子做利息!”有點個性哇?所以我感覺這個人應該是比較詼諧幽默、有點責任感的。(奔奔熊,某網絡游戲社區成員)
他的個性簽名經常我看不懂,他說是游戲的東東(西)。我想喜歡玩游戲,怕是比較有童心吧……貪玩是人之常情噻,說明性格應該還可以,他跟別人的關系都還不錯。(!聽雨~,某心理網站論壇成員)
……他的簽名經常換,大多是用一些網絡流行語,或者是工作中遇見不順心的事,發兩句牢騷,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前幾天,他的簽名就改成“醉了”。我會感覺他這個人比較情緒化,比較趕潮流,沒什么個性。(Aussie beau que toi,某SNS用戶)
(5)語言風格。不論是同步或非同步,網絡交流的主要渠道都是文字,也就是語言。一個人在網絡交流中所使用的語言風格往往能夠體現其個性特征。具體而言,主要包括用詞偏好、句型偏好、標點偏好等方面。被訪者的相關陳述如下:
……初次說話的時候,覺得他比較活躍……因為他打字非常快……說話非常簡短……很干練的樣子……(Dragonfly,某占星群組成員)
……他應該很年輕,比我年輕,很有活力,至少在游戲上面。我說的游戲就是《星際》(注:指《星際爭霸》,一款經典的即時戰略游戲)。他在游戲里面很活躍,因為游戲不是中國人做的,交流沒有中文,只能用拼音表達。所以一般打這個游戲的人都很難得發話,但他經常發話,算說話比較多的。當然大多數都是戰術指揮,比如“go!go!go!”“rush!”之類的,非常善于組織,有可能平時也比較有主見,做事雷厲風行。(奔奔熊,某網絡游戲社區成員)
……她說其(起)話來比較規矩。曾經我要求她給我照片看看,我給她的表情是這個“眼冒紅心”的,一是表示有點好色,二是希望她是秀色可餐。其實我沒打算能要到她的照片。這樣的表情,只是處(出)于好玩,希望造點輕松的氣氛而已。可她只是用文字說“我不好看,是個很一般的女孩子”,很死板的語言。而且一直說話都是這樣,所以和她聊沒什么激情。我就覺得她太保守了,比較本分。(Shawn,某IM軟件用戶)
……感覺他應該是個子不太高、皮膚比較白的男生。因為在交談中他比較喜歡用四川方言,什么“得嘛”啊、“喃”啊一類的,而我對四川男生的第一感覺差不多都是這個印象。說話很幽默,但是應該是比較不會掩飾自己的人,因為有時候說話雖然幽默但是還是有點尖刻,而且損起人來也不留情。(Daffodil,某網絡游戲社區成員)
……強迫癥(強迫他人認同自己的觀點),太嚴肅,累。不過對事情很認真。也就是太認真了。是的,有個人資料的原因,當然真正感覺是和他談話,非得把啥事的理說個透,還喜歡教育人。那語氣,實在是讓人敬而遠之。(a風和日麗,某交友社區成員)
……情感應該比較細膩吧,從他看我寫的文章后發表的評論能看出。比如這一段:“當一切明白以后,原來我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或好或壞的結果。一個早已在心底許下的結果。是好?是壞?時間將證明一切。沒有人能預見未來怎樣。而結果的好與壞,在明天的明天之后,實際上并不重要。明白以后,深呼吸,向前看,迎接……的到來。”感覺他文采好,心志(智)成熟,熱心。(!
聽雨~,某心理網站論壇成員)
……她的語言風格真叫奔放啊,不過靦腆的也聊不下去,哈哈。(混世魔王,某SNS用戶)
……他平時說話有點粗俗,會問我一些比較污的問題。他找我要照片看,還發了一個有點污的表情,我感覺有點過分,不太習慣,嫌煩。(Aussie beau que toi,某SNS用戶)
……她說話有時候找到一個點就開始說個不停,吧啦吧啦,很容易說到激動的地方,可能和我倆是火象星座有關吧。(小美的小窩,某微博用戶)
(6)電子副語言。電子副語言是指以電子表情圖標為代表的能對語言的表達效果起到輔助作用的各種符號。最初的副語言只是一些由標點符號組成的模擬表情,如“:)”“:p”等,也包括一些故意使用的大小寫、錯別字等。后來許多IM軟件和網絡社區都發展出了自身的一套表情圖標系統,可以更為形象地輔助語言表達。一些資深網蟲也發明了一些流傳很廣的副語言,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有意將一個漢字拆成兩個字來寫(如“強”字寫為“弓雖”)的所謂“火星文”。以下是被訪者相關陳述:
……應該還是長得比較白凈吧……然后是三七分頭……文質彬彬。我感覺會把類似的人的形象拼湊到他身上……因為他比較感性,思維比較細膩吧,會有點偏女性化的特征……嗯……經常用一些表情,也覺得他這個人應該比較敏感……(Dragonfly,某占星群組成員)
……是個女生,比較老實和本分,用的表情都是系統自帶的。沒什么好玩的、有意思的新表情,也從來不用動畫圖片或魔法表情。(Shawn,某IM軟件用戶)
……不常用表情,所以猜測年齡可能比較大,或者可能為人比較認真,不茍言笑那種。(Daffodil,某網絡游戲社區成員)
……他的表情挺豐富的,有的很搞笑,有的很污,本來只用打字是看不出人的語氣的,加了表情會生動很多,感覺他人挺好的……他找我要照片看,還發了一個有點污的表情,我感覺有點過分,不太習慣,嫌煩。(Aussie beau que toi,某SNS用戶)
……她平時會用一些表情,吃驚、開心、難過,也是最常見的那些,但是配合她的文字,感覺她是一個情緒波動很大的人。(混世魔王,某SNS用戶)
……她喜歡用表情,大多數是卡通人物,賣萌那一類的。(keeping moving,某SNS用戶)
(7)交流內容。在線交流的內容也包含了很多有利于形成人際印象的信息。這些有用的信息一般是通過傳播參與者之間的言辭詢問(verbal interrogation)或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提供的。以下是一些被訪者的陳述:
……肯定是個男的……他經常跟我們講他和他女朋友的事……他還說他經常收錢給人看星盤,還開培訓班招學生……應該是個老師的形象吧……但又不是學校那種老師……是像新東方俞敏洪那種……半學半商的……(Dragonfly,某占星群組成員)
……很開朗,容易相處。都是主動在給我發信,問我些問題,跟我交流三(語氣詞,方言),而且問的都是跟學習相關或者學術相關的問題。有時候覺得,這家伙簡直是為學術而生的啊!相當地鉆得!如果去查下聊天記錄,估計沒有哪次不跟學術有關的哦。還很有禮貌地喊人“師兄”,應該是很乖的啦,所以是個很愛學習、很主動、很陽光的小弟弟形象。(三寸日光,某IM軟件用戶)
……當然真正感覺是和他談話,非得把啥事的理說個透,還喜歡教育人……然后我就妥協嘛:“嗯嗯啊啊,是的,你對。”不過看得出來他挺上進的,能學習,知道的也挺多的,所以喜歡教育人。(a風和日麗,某交友社區成員)
他是個樂于幫助別人的人。我們是在一個心理網站認識的呀,他跟別人提了很多不錯的建議。他也說過每次他去另(一)個地方幫別人看電腦總是要很多時間。他那工作就是做那些的,剛開始是幫別人維修電腦之類的,后來是有個什么項目。(!聽雨~,某心理網站論壇成員)
……我們聊的基本上是男男女女那點事,她說她男朋友怎么不好,有一次差一點要動手打他,感覺她也是個脾氣比較火爆容易發脾氣的人。(混世魔王,某SNS用戶)
……他每天就問候一下,早上好什么的,在干嘛(嗎)呀,不上班呀,出不出去玩,我不怎么和他說話,感覺沒有共同語言,不想告訴他那么多,而且說多了他也不懂。(Aussie beau que toi,某SNS用戶)
……我和我男朋友分手了,他是摩羯座,這個姐姐也是同樣遭遇,我們就一起吐槽摩羯座男生,然后她就開導我,現在我們還經常聊炒股,股票漲了還是跌了,感覺她比我大幾歲,就像姐姐一樣很親切。(小美的小窩,某微博用戶)
……我們什么都聊,比如她擔心考試呀,找工作呀,我會給她一些建議,感覺她還是個小孩子。(keeping moving,某SNS用戶)
……我們的話題還是圍繞偶像的動態,或者聊聊其他的共同興趣愛好,他推薦一些好的英劇給我看。(佘小卉愛大凱哥,某微博用戶)
各被訪者訪談內容涉及以上七個主題的情況如表2.2。
表2.2 各被訪者訪談內容涉及主題情況
接下來對七個主題進行合并和歸類,可將其進一步歸類為個人資料、表達風格和交流內容等三個更高一級的主題。之后重復這一步驟,可將之最終歸類為一個一級主題:社交線索(表2.3)。
表2.3 社交線索一級主題歸納過程
(二)一級主題二:認知圖式
從訪談材料中還發現,網絡人際傳播中的感知者在對感知對象形成印象之時不僅依靠社交線索直接提供的信息,還常常結合自身的經驗和所具有的知識進行聯想和推斷。筆者將其編碼為四個主題:社會刻板印象、原型、語義聯結、內隱人格。以下仍然結合訪談記錄進行分析。
(1)社會刻板印象。社會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個社會群體形成的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170]它以許多形式影響著人們后繼的信息加工。[171]
如“水仙baby”認為比較活躍的通常是年輕人而不是年齡較大的人:
橙讓人感覺是比較活躍得(的)顏色。年齡很大或者性格很冷得(的)人,應該不會用這個字吧。(水仙baby,某BT下載社區成員)
“Dragonfly”從對方的情感細膩推想到三七分頭、文質彬彬的形象:
……應該還是長得比較白凈吧……然后是三七分頭……文質彬彬。我感覺會把類似的人的形象拼湊到他身上……因為他比較感性,思維比較細膩吧……(Dragonfly,某占星群組成員)
“Shawn”認為對方是川妹子所以漂亮:
……在來之前,我同學都說川妹子漂亮,所以我認為這很可能是個美女……(Shawn,某IM軟件用戶)
“Daffodil”從書面“口音”判斷出對方是個四川人因而個子不太高且皮膚比較白:
……感覺他應該是個子不太高、皮膚比較白的男生。因為在交談中他比較喜歡用四川方言,什么“得嘛”啊、“喃”啊一類的,而我對四川男生的第一感覺差不多都是這個印象。(Daffodil,某網絡游戲社區成員)
“三寸日光”認為對方是巨蟹座的人所以感情豐富、敏感低調:
而且一般來說,星座這種信息我還是比較關注。他寫的是巨蟹座……就是覺得他可能也比較感情豐富、敏感、低調,比較顧家,有時候不太自信,總之就是一個典型的巨蟹座年輕人的形象吧。(三寸日光,某IM軟件用戶)
“a風和日麗”對星座也有類似的看法:
性格啊,典型處女座。強迫癥(強迫他人認同自己的觀點),太嚴肅,累。不過對事情很認真。也就是太認真了。是的,有個人資料的原因,當然真正感覺是和他談話,非得把啥事的理說個透,還喜歡教育人。然后我就妥協嘛:“嗯嗯啊啊,是的,你對。”不過他挺上進的,能學習,知道的也挺多的,所以喜歡教育人。(a風和日麗,某交友社區成員)
“Salina”認為名字里面有“雙”字和“華”字的應該是女性,且皮膚好便“一美遮十丑”從而形成對方長相不錯的印象:
……(無雙華)不論從nick(注:昵稱)中的“雙”還是“華”字來看,我想都無法叫她學長吧。對,就是女的……根據個人資料,網齡2335(天),上站956(次),看來比較少在網上灌水,面對電腦時間少,應該如我所想皮膚保養非常好,或者也算比較好。所謂女孩的皮膚好便一美遮十丑,長相我想值得一看。(Salina,某校園BBS成員)
“!聽雨~”認為喜歡玩游戲的人都比較有童心,而且有童心的人都比較容易相處:
他的個性簽名經常我看不懂,他說是游戲的東東(西)。我想喜歡玩游戲,怕是比較有童心吧……貪玩是人之常情三(語氣詞,方言),說明性格應該還可以,他跟別人的關系都還不錯。(!聽雨~,某心理網站論壇成員)
以及寫抒情散文的人通常都情感細膩:
……情感應該比較細膩吧,從他看我寫的文章后發表的評論能看出。比如這一段:“當一切明白以后,原來我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或好或壞的結果。一個早已在心底許下的結果。是好?是壞?時間將證明一切。沒有人能預見未來怎樣。而結果的好與壞,在明天的明天之后,實際上并不重要。明白以后,深呼吸,向前看,迎接……的到來。”(!聽雨~,某心理網站論壇成員)
“Aussie beau que toi”認為和不是同一年齡段的人相處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
……“大男孩粥粥”這個名字讓我感覺到他是一個比我年紀大一點,應該已經進入社會了,但是又不是特別成熟的男生,感覺可能沒什么共同語言吧。(Aussie beau que toi,某SNS用戶)
“小美的小窩”認為人的性格和星座有關,情侶之間的感情發展和星座有密切聯系:
在互相介紹了對方的情況以后,我們瞬間就有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認為摩羯座男生和射手座女生合不來,珍愛生命,遠離摩羯男。(小美的小窩,某微博用戶)
(2)原型。原型是指能代表某特寫概念(及其各種實例)的一個模型,該模型由關于某特定概念的一組典型特征所構成,這些特征通常是這個概念的多數例子所普遍具有的,但其中單獨的任何一個特征對于該模型的特定實例來說都不是必需的。[172]
如“水仙baby”以《聊齋》里面的女鬼聶小倩和之前認識的網名叫“妖精”的網友為“小妖”的原型形成對“橙小妖”的印象:
“小妖這個詞,看到以后首先想起得(的)是《聊齋》里得(的)女鬼之類,而不是《西游記》里得(的)嘍羅(啰)吧。而那種女鬼一般是長得可愛得(的),像聶小倩那種,所以總是女孩子用得多。而且是有點自戀得(的)感覺,可能跟之前認識得(的)一個昵稱叫妖精得(的)女孩子是那種性格有關。”(水仙baby,某BT下載社區成員)
“寧靜雪”以對方頭像圣斗士沙迦的形象為“酷”的原型而形成印象:
葉子呢,最初以為是男的,因為看他的頭像是沙迦,上面還加了“無敵葉子”四個字,讓人感覺是有點酷。(寧靜雪,某音樂網社區成員)
“Dragonfly”以新東方學校的俞敏洪為原型形成對方半學半商的老師的印象:
他還說他經常收錢給人看星盤,還開培訓班招學生……應該是個老師的形象吧……但又不是學校那種老師……是像新東方俞敏洪那種……半學半商的……(Dragonfly,某占星群組成員)
“三寸日光”以男朋友為原型而形成對方的“巨蟹座年輕人”的印象:
而且一般來說,星座這種信息我還是比較關注。他寫的是巨蟹座,我爸和我男朋友都是巨蟹座,但他年齡應該跟我差不多大,所以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我男朋友的形象。(三寸日光,某IM軟件用戶)
三是語義聯結。語義網絡的激活擴散模型[173]認為,個體存儲的某些概念(語義網絡的結點)之間具有緊密程度不同的語義聯系(結點之間的連線)。這一模型反映了如下加工過程:當一個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該概念結點就產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該結點的各個連線,同時向四周擴散,先擴散到與之直接相連的結點,再擴散到其他結點。[174]這一過程就是語義聯結(semantic association)。
如“水仙baby”通過語義聯結從橙色是一種暖色調聯想到活躍:
橙讓人感覺是比較活躍得(的)顏色。年齡很大或者性格很冷得(的)人,應該不會用這個字吧。(水仙baby,某BT下載社區成員)
“小森”從網名“西窗剪竹”聯想到幽居家中而得到對方深居簡出的印象:
她的名字(西窗剪竹)讓我感覺像是一個比較內斂的女孩子。
嗯,就是比較“宅”(不愛出門)的感覺,深居簡出的感覺。(小森,某IM軟件用戶)
“Dragonfly”從網名“河圖洛書”聯想到中國傳統文化從而得到對方具有文化氣質的印象:
……“河洛”這個名字……開始不懂是什么東西……后來他解釋河洛就是河圖洛書……就感覺他是個喜歡傳統文化的人……應該比較有文化氣質……(Dragonfly,某占星群組成員)
“Daffodil”從個人資料中填寫的“大叔”聯想到長相顯老的人而推斷對方較為老相:
……但是資料里面真實姓名一欄填的是“大叔”,我想可能是這人覺得自己比較老相,干脆自己寫一個自嘲一下?因此剛開始就覺得他很老。(Daffodil,某網絡游戲社區成員)
“!聽雨~”從胖乎乎、溫順的貓的虛擬形象而聯想到對方也具有同樣的特征:
……之前是貓的頭像,胖忽忽(乎乎)的呀,他也喜歡貓。所以感覺他有點胖忽忽(乎乎)的,溫順,有同情心。就是說性格比較好。(!聽雨~,某心理網站論壇成員)
四是內隱人格。內隱人格(implicit personality)是普通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認為他人的人格特質之間具有典型聯結的一種信念[175],是普通人對人的基本特性(human attribute,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征等)持有的基本認知圖式。[176]
如“奔奔熊”由于網友在游戲中的組織能力較強而把“有活力”“有主見”“做事雷厲風行”等相關個性特征也賦予了對方:
……但他經常發話,算說話比較多的。當然大多數都是戰術
指揮,比如“go!go!go!”“rush!”之類的,非常善于組織,有可能平時也比較有主見,做事雷厲風行。(奔奔熊,某網絡游戲社區成員)
“Dragonfly”在初次交流的時候由于對方打字很快且語句簡練而形成了對方比較“干練”的印象,由此把“活躍”也關聯到了印象之中:
……初次說話的時候,覺得他比較活躍……因為他打字非常快……說話非常簡短……很干練的樣子……(Dragonfly,某占星群組成員)
“混世魔王”把對方開得起玩笑和她性格“大方”聯系到了一起:
即使聊到一些有點敏感的問題,怎么開玩笑,她也不會生氣,我就覺得她這個人應該是那種很大方的、開朗的人,不是那種林黛玉式的小氣敏感的女生。(混世魔王,某SNS用戶)
各被訪者訪談內容涉及以上四個主題的情況如下(表2.4):
表2.4 各被訪者訪談內容涉及主題情況
對以上四個主題進行合并和歸類,可發現這些均是與認知相關的先前經驗和知識,是把各種相關概念有意義地組織起來的認知模式[177],故可將其進一步歸類為一個一級主題:認知圖式(表2.5)。
表2.5 認知圖式一級主題歸納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