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斶說齊王
國策
【題解】
春秋戰國時期的士階層,一般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知識分子。但其中也有些不愿為統治者效勞的人。這種人清高自賞,不畏威權,不慕富貴,是士中的隱者。本文即通過顏斶和齊王的對話來表現和贊揚這種思想品德。
齊宣王見顏斶曰[1]:“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說。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王曰:“有說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2],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3]!’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4]。愿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5],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6]。”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7]。士生乎鄙野[8],推選則祿焉[9],非不尊遂也[10],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11],安步以當車[12],無罪以當貴,清凈貞正以自虞[13]。”則再拜而辭去。
君子曰:“斶知足矣,歸真反璞[14],則終身不辱。”
【注釋】
[1]齊宣王:戰國時齊國國君,齊威王之子,田氏,名辟疆。前319年至前301年在位。顏斶(chù):齊國的隱士。
[2]柳下季:又稱柳下惠,即展禽,魯國的賢士。食采邑于“柳下”,“惠”是謚號。壟:墳墓。
[3]鎰: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為一鎰。
[4]病:羞辱。
[5]太牢: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社稷時,供品中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
[6]麗都:華美。
[7]太璞:蘊藏著玉的石塊。
[8]鄙野:城鎮以外邊遠的地方。
[9]祿:祿位。
[10]遂:顯達。
[11]晚食:推遲吃飯的時間,感到饑餓,才吃得香。
[12]安步:從容不迫地步行。
[13]自虞:使自己愉快。虞,通“娛”,快樂。
[14]歸真反璞:指顏斶恢復了自己本來的隱士面目。
【譯文】
齊宣王召見顏斶,說:“顏斶,到我跟前來!”顏斶也對齊王說:“大王,到我跟前來!”齊王很不高興。他身邊的人對顏斶說:“王是君主,你是臣子。王說‘顏斶到我跟前來’,你也說‘大王到我跟前來’,能這樣嗎?”顏斶回答說:“我到大王跟前去,是貪慕權勢,大王到我跟前來,是接近士人;與其讓我貪慕權勢,不如讓大王接近士人。”齊王憤怒得變了臉色,說:“做王的尊貴呢,還是士人尊貴呢?”回答說:“士人尊貴,做王的不尊貴!”齊王說:“有什么根據?”顏斶說:“有。從前秦國出兵攻打齊國的時候,秦王下命令說:‘有敢到離柳下惠墳墓五十步的地方去打柴的人,處以死刑,決不赦免。’又下一道命令說:‘有能取得齊王首級的,封為萬戶侯,賞給黃金二萬兩!’由此可見,活著的國王的頭,簡直抵不上死了的士人的墳墓呢。”
齊宣王說:“唉!對君子怎么可以侮辱呢!寡人是咎由自取。希望先生接受我做弟子。而且顏先生如果能和我交游,吃飯一定有各種肉食,外出一定給車子坐,妻和子女都穿上華麗的衣服。”顏斶謝絕而離去,說:“璞玉生在山上,加工之后就破壞了它,并不是不貴重,但璞玉卻不完整了。士人生長在鄉野,經過推選,取得祿位,他的地位、身份并不是不尊貴、顯達,但形體和精神卻受到了損傷。顏斶情愿回去,晚些吃飯,粗飯也和肉食一樣可口,從容不迫地步行就當作坐車,不犯罪就算是地位尊貴,保持清凈的生活和純正的節操,以此為樂。”說完,拜了兩拜,辭別而去。
君子說:“顏斶知道滿足,終于回到了純真質樸的生活。這樣,一生也不會蒙受侮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