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軍事領域大有學問

一提起“軍事”,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刀光劍影、沙場征戰、赳赳武夫等,很難把它與“學問”二字聯系在一起,認為沖沖殺殺,只要精通武藝和勇敢不怕死就行,沒有多少學問可言,更談不上是一門專門的學問。這種認識無疑是十分膚淺的。

軍事不僅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一門博大精深、內涵十分豐富、底蘊極其深厚、理論性與實踐性極強的學問,就其所涉及的知識范疇而言,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幾乎無所不包。軍事領域幾乎應用與匯集了人類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所能積累的全部知識。除了具有一般學科的共同特征外,它與實踐的關系比任何學科更密切、更直接、更嚴格。它來源于實踐,應用于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不能有半點馬虎,真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優劣正誤,咫尺之間,生死存亡所系,弄不好萬千人頭就會落地,付出的是血的代價,這是其他學科所不突出或無法相比的。軍事學實際上是用血與火寫就的一門科學,是直接關系一個國家、民族、政治集團生死存亡的科學。它是人類知識體系中極其生動、極其豐富、極其活躍的知識門類。我國著名科學家、思想家、中國系統科學的奠基人錢學森,在論述現代科學體系時指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的指導下,現代知識體系由軍事科學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行為科學、地理科學、建筑科學、文藝理論等十一個并列的大部門構成。而軍事科學的基礎理論就是軍事學。在這里錢學森不僅強調軍事學是人類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把軍事學放到了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平起平坐的地位。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軍事學與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并列為國家11個學科門類。軍事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為國家正式確認。

《左傳》成公三年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代,一個國家最大的事有兩件,一是祭祀,一是戰爭。在信奉“君權神授”的年代,祭祀就是通過與神的對話,根據神的旨意進行統治,以此維持其統治的正當性與合理性。戰爭則是以武力排除各種障礙與挑戰,建立或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前者是軟實力,后者是硬實力。沒有硬實力,軟實力也是空的。

中國春秋戰國狩獵攻戰圖

在遠古時代,在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十分缺乏的情況下,軍事手段是維持與擴大生存條件最經常性的手段。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對于原始公社來說,“戰爭就是為了占領生存的客觀條件”1。進入階級社會以后,最初形態的戰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時的戰爭已完全“蛻變為在陸上和海上為攫奪家畜、奴隸和財寶而不斷進行的搶劫,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2。進入階級社會,戰爭逐步失去與生產過程的直接聯系,它們爭奪的不僅是天然資源,而且是人們創造的物質財富,乃至勞動力本身。戰爭成為解決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政治集團與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的一種最高斗爭形式。

人類早期的戰爭,作戰持續時間短暫,作戰方法簡單,作戰手段主要是原始的生產與生活工具,雙方交戰主要是集群正面沖殺,角力斗勇,戰爭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交戰人員的數量、體力和勇氣,還談不上對戰爭的自覺謀劃和作戰方式、方法的靈活運用。隨著戰爭實踐的發展和長期實戰經驗的積累,人們逐漸領悟出各種要素對戰爭的影響,領悟出戰爭的勝負規律,逐漸懂得了在戰爭中運用計謀,摸索出不同的作戰方法和戰爭指導方法,并依據不同的作戰條件和作戰需要進行戰爭準備與戰爭實施。戰爭實踐經驗的積累逐漸孕育了早期的軍事知識體系,并由此誕生了早期的軍事學。

在世界歷史上,早期的軍事學知識大多存在于軍事歷史的著述之中。如,有“歷史之父”之稱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年—前425年)潛心撰寫的九卷本《歷史》(即《希臘波斯戰爭史》);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參加者、曾為“雅典十將軍”之一的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約公元前460年—前400年)耗費30年心血寫成的軍事歷史名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古希臘歷史學家、蘇格拉底的弟子色諾芬(約前430—前354年)著述的《遠征記》,古希臘歷史學家、曾任雅典執政官的阿里安(約公元96—180年)記述亞歷山大遠征波斯、埃及、印度,建立馬其頓帝國全過程的《亞歷山大遠征記》等都蘊含了豐富的軍事學知識。例如《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就首次揭示了經濟對戰爭的決定作用。色諾芬在他的著作中對軍隊組織結構、武器裝備、軍隊教育訓練、戰術原理進行了廣泛的探討,成為古希臘軍事思想的杰出代表。

希波戰爭

公元1至4世紀,古羅馬就出現了專門的軍事學著作。例如古羅馬政治家和軍事理論家弗龍蒂努斯的《謀略》一書,通過戰例的分類剖析,對作戰規律進行了系統闡述,特別是詳細分析了各種謀略思想的具體運用之道。古羅馬帝國后期的軍事家韋格蒂烏斯(約公元4世紀下半葉至5世紀初)所著的《兵法簡述》共5卷,分別論述了士兵訓練、軍隊編組、戰略戰術、筑城地區的進攻與防御等建軍與作戰規律,被認為是文藝復興以前專門討論軍事問題的古典兵法杰作,作者韋格蒂烏斯也被譽為“古典世界最偉大的軍事理論家”。

中世紀雖然戰爭頻繁,但正如恩格斯所說,“整個中世紀在戰術發展方面,也像其他科學方面一樣,是一個毫無收獲的時代”3。中世紀政治上、經濟上、思想上的封閉與禁錮,幾乎阻礙了軍事思想的任何創新與進步。一直到17世紀,隨著新的武器裝備和新的常備軍的出現,軍事學才獲得一線生機。

伯羅奔尼撒戰爭

封建社會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登上歷史舞臺給軍事學帶來突破性的進展。在首先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在資產階級革命戰爭和對外擴張戰爭中,英國資產階級以當時新的社會、經濟、政治和軍事條件為依托,革新軍制,組建新軍,創造新的作戰力量,開創了軍事學的新局面。尤其是“封建制度的瓦解使雇傭兵獲得了誰出錢,就為誰服務的自由”4,工業革命又為這樣一支農民和手工業者組成的新型的資產階級軍隊提供了新的作戰手段。正因為如此,英國不僅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誕生地,而且也是資產階級軍事學的誕生地。資產階級軍事學的第一個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亨利·勞埃德誕生在英國不是偶然的。作為資產階級新型軍隊的將領勞埃德不僅確認軍事科學的存在,而且認為“世界上沒有比軍事科學更難的科學”,他力圖揭示戰爭的規律性,力圖揭示影響戰爭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把歐洲封建社會的軍事理論向前推進了一大步。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法國革命和拿破侖戰爭在資產階級軍事學說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廣大“下層民眾”作為革命戰爭的主體,以及正義的、崇高的革命目的,對戰爭和軍隊都產生了影響,軍隊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作戰方法和軍事理論出現了革命性的變革。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革命的人民當時在軍事上表現出了巨大的革命創造精神,他們改造了全部戰略體系,廢除了戰爭方面的一切陳舊規章,創立了新的作戰方法,廢除了舊軍隊,建立了新的、革命的、人民的軍隊”5。恩格斯評價說:“拿破侖的不朽功績就在于:他發現了在戰術和戰略上唯一正確使用廣大的武裝群眾的方法,而這樣廣大的武裝群眾的出現只是由于革命才成為可能。”6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為西方資產階級軍事理論體系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它的影響下,德國產生了著名軍事理論家海因里希·迪特里希·比洛及其軍事名著《最新戰法要旨》,奧地利則誕生了杰出的軍事統帥和理論家卡爾大公及其巨著《從德國1796年的戰局論戰略原理》,俄國則出現了蘇沃洛夫、庫圖佐夫這樣一些功績卓著的統帥。他們的軍事實踐和理論創造進一步豐富了資產階級軍事學的內涵。

然而,把資產階級軍事學推向高峰的典型代表則是吸收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軍事實踐的豐富營養而成長的兩位杰出的軍事理論家普魯士人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和瑞士人A.H.若米尼。克勞塞維茨和若米尼全面總結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軍事實踐經驗,系統地揭示了戰爭及其指導規律。成為法國革命和拿破侖戰爭經驗最忠實的記錄者與總結者。若米尼集其畢生心血,歷時53年而成書的《兵法概論》,全面批判了在封建君主制基礎上建立的舊的軍事思想及作戰原則,系統闡述了法國革命群眾和軍隊所創造的新的軍事體系,被恩格斯稱為描寫拿破侖戰爭的“最好的作家”。克勞塞維茨在其巨著《戰爭論》中第一次明確而深刻地闡明了戰爭的本質、戰爭與政治的關系。克勞塞維茨關于“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著名論斷得到列寧、毛澤東等歷史巨匠的一致的高度評價。《戰爭論》至今仍是各國軍事家、高級將領、普通軍官和軍校學員的必讀書。在資產階級軍事理論界至今還沒有第二部著作在清晰完整地闡述一般戰爭原理和戰爭哲學方面能與《戰爭論》相媲美。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和若米尼的《兵法概論》不僅對其后整整一個時代的資產階級軍事理論與實踐產生過重要影響,而且至今仍被奉為資產階級軍事學的“圣經”,在西方享有至高的學術地位與榮譽。

從19世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高速發展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在壟斷利潤的驅使與工業化浪潮的席卷下,軍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戰爭領域不斷擴大,現代武器諸如飛機、軍艦、坦克以至導彈、核武器紛紛投入戰場,大大改變了戰爭的面貌,也使西方軍事理論呈現空前活躍的局面。美國海軍少將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和英國海軍中將菲利普·科洛姆相繼提出“海權論”,認為“制海權,特別是在與國家利益和貿易有關的主要交通線上的制海權,是民族強盛和繁榮的純物質因素中的主要因素”7。這一理論對美英等國的海軍建設和海洋戰略產生重大影響。意大利陸軍部少將朱利奧·杜黑首創“空權論”,認為飛機作為一種空中武器用于戰爭是戰爭發展史上的轉折點,“為了保證國防,一個國家所做的一切都應為著一個目標,即在一旦發生戰爭時掌握最有效的手段奪取制空權”8。德國元帥阿·馮·施利芬提出“速決和殲滅戰理論”,認為“戰爭自春天開始,到秋天落葉時就應以全勝敵人而告結束”。英國富勒少將(1878—1966)提出“機械化戰爭論”,認為坦克問世后,戰爭將是一種純粹的機械化活動,戰爭勝負“百分之九十九在于武器”,其他因素“充其量也只能構成百分之一的勝利”。同一時期,與富勒的“機械化戰爭論”相擁而立的還有法國戴高樂將軍的“職業軍隊論”、德國澤克特將軍的“小型軍隊論”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將領、德軍最高統帥部副總參謀長魯登道夫(1865—1937)的“總體戰”理論。澤克特“小型軍隊”論和戴高樂的“職業軍隊”論,主張用少量精銳的職業軍隊,依靠大量坦克、飛機等新式武器來取得戰爭的勝利。魯登道夫的“總體戰”則主張進行國土、國民和軍隊的總動員,全面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對敵突然襲擊,不宣而戰,進行閃電式打擊,以速決速勝。這一理論迎合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謀求世界霸權的戰略需要,并為德國法西斯“閃擊戰”理論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核技術、空間技術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給軍事領域帶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劃時代的軍事變革,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的戰爭面貌、戰爭方式、戰爭形態和戰爭規律,極大地拓展了現代軍事學的理論范疇和戰略空間。與上述新的軍事技術基因相對應,“核威懾”理論、“高邊疆”理論和“信息化戰爭”理論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軍事理論應運而生,軍事學出現了空前繁榮局面。沒有任何人能夠懷疑軍事學作為一個內涵豐富,體系宏大,結構完備的現代學科已成為當代社會科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世界軍事百花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軍事學在中國大地上更是源遠流長,蔚為大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戰爭實踐極為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從公元前26世紀神農氏伐斧燧部落之戰算起,至清代結束,四千五百多年間共發生六千多場戰爭。在長期戰爭實踐中,中國古代戰爭的參加者、指揮者和謀劃者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還把這種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形成完整的作戰指導理論。相傳早在上古時代,神農氏就有兵法一篇,黃帝軒轅氏有兵法16篇,蚩尤氏有兵法二篇,商周時期出現《軍政》《軍志》等軍事理論專著。據有關學者不完全統計,我國迄今見諸目錄的兵書多達3380余部,23503卷。其中存世兵書達2308部,18567卷。9兩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大軍事家孫武所撰《孫子兵法》就是其中杰出代表,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有影響的古典軍事學第一名著,是中國古典軍事思想成熟與大發展的重要標志,至今仍被稱頌為“東方兵學鼻祖”,世界“兵學圣典”。美國軍事學者、曾任美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的約翰·柯林斯在其1973年所著的《大戰略》一書中稱,孫子是世界“公認的戰略創新者”,“孫子十三篇可與歷代名著包括2200年后的克勞塞維茨的著作媲美。今天沒有一個人對戰略的相互關系、應考慮的問題和所受到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認識。他的大部分觀點在我們的當前環境中仍然具有和當時同樣重大的意義”10。中國古代,在經、史、子、集四大學科門類之一的“子”部中,兵學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早在西漢時期就已將兵家細化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大類。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對軍事學的分類。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中國歷代兵學要籍異彩紛呈,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達到成熟階段,涌現出大量的著名兵書,除《孫子兵法》外,還有《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尉繚子》等等,以及《老子》《墨子》《管子》《商君書》《韓非子》《荀子》《鬼谷子》等談兵之作。漢唐時期,出現了《三略》《新書》《潛夫論》《淮南子·兵略訓》《將苑》《便宜十六策》《唐太宗李公問對》《李靖兵書》《太白陰經》《道德經論兵要義述》《長短經》等兵書。宋代則把古代兵學推到“武經”的高度,開創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正規軍事教育體制。明代涌現的兵書達到了數量上的高峰。宋明以來的軍事著作,著名的有《武經總要》《武經七書》《虎鈐經》《百戰奇法》《何博士備論》《權書》《素書》《十家注孫子遺說并序》《翠微先生北征錄》《美芹十論》《守城錄》《歷代兵制》《三十六計》《紀效新書》《草廬經略》《陣紀》《籌海圖編》《投筆膚談》《兵機要訣》《兵》《車營叩答合編》《武備志》《城守籌略》《乾坤大略》《戊笈談兵》《兵經百篇》《灰畫集》。近代,著名的有《海國圖志》《洋防說略》《兵學新書》《曾胡治兵語錄》《國防論》等。這些無不是中國歷代戰爭經驗的結晶,無不閃耀著中國歷代軍事家與先哲智慧的光芒。他們豐富與完善了中國軍事學思想寶庫,建構與支撐起世界“兵學王國”的理論大廈。

馬漢

毛澤東轉戰陜北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中國長期革命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實踐中,以及新中國成立后自衛反擊作戰的豐富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軍事學說是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學中最輝煌的篇章。毛澤東是世界歷史上少有的集軍事統帥與軍事思想家于一身的戰略巨匠。他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戰略文化的沃土之中,廣泛汲取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思想精華,將馬克思主義軍事原理應用于中國革命戰爭與衛國戰爭的具體實踐之中,科學地回答了中國革命戰爭與衛國戰爭的基本理論問題,形成了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武裝人民、為了人民、以劣勝優、以弱勝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戰爭、人民軍隊以及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的系統理論,不僅成為當之無愧的人民戰爭和游擊戰爭理論之父,而且使軍事學的發展走向一個全新的境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凌海市| 虞城县| 巴南区| 府谷县| 鹿邑县| 砀山县| 乌苏市| 崇义县| 嘉荫县| 额济纳旗| 华亭县| 张家界市| 本溪市| 阿坝县| 花莲市| 隆化县| 手游| 宜都市| 吕梁市| 西青区| 阿城市| 晋中市| 菏泽市| 博白县| 荥经县| 江孜县| 南京市| 全南县| 光山县| 西乡县| 马公市| 南汇区| 洛南县| 德州市| 云林县| 西贡区| 郁南县| 西藏| 玉树县|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