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如何面向未來處理以巴沖突?

參與討論者:

陳光明(深圳大學2013級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

劉偉(深圳大學2014級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

鐘傳慧(深圳大學2014級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

付曉蕾(深圳大學2015級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

周萌:以巴沖突可以說是個世界性難題,因為巴勒斯坦地區不僅是三大宗教的圣地,而且是三大洲的交匯點,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大國博弈從未離場、正因歷史、宗教、大國等因素交織在一起,這個問題變得錯綜復雜,牽涉多方利益、甚至可以說,這個地區是世界和平與否的晴雨表,而且異常敏感,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雞犬不寧、問題如此棘手,背后的原因必然很不簡單,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劉偉:和平與發展雖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但自二戰結束以來,小規模的局部戰爭從未中斷,尤其是在歷史遺留問題眾多的中東國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在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和1982年先后爆發了五次中東戰爭,不僅給雙方帶來了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而且葬送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還產生了數千萬難民、戰爭的直接后遺癥則是雙方始終處于敵視狀態,民間幾乎中斷了一切來往,嚴重阻礙了雙方經濟文化的發展、我有些疑惑,如此深仇大恨,究竟源于什么?

付曉蕾:說到原因,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必然繞不開宗教問題,而宗教問題最突出的表現則是耶路撒冷的歸屬問題、眾所周知,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圣地,尤其對猶太人來說,在《舊約》里,耶路撒冷是上帝給他們的應許之地,諸如圣殿山、錫安山、哭墻都在這個地方、可以說,這是以色列國家民族的象征,若要復國,就必然選在這里、然而,同樣地,對穆斯林來說,這里是除了麥加和麥地那之外的第三大圣城、因此,雙方互不相讓,也難以相讓,沖突自然在所難免。

鐘傳慧:除了曉蕾所說的宗教問題以外,可能還牽涉到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等方面的利益爭奪、這里所說的生存空間問題主要是指因人口膨脹而帶來的土地資源短缺,從而想要侵占他國土地,使自己的人民得到居住地;生存資源問題則主要是指因南北氣候的差異,北部的水資源很短缺,勢必會對南方進行搶奪、雙方之所以沖突不斷,主要是因為雙方在這些方面沒辦法達成一致。

陳光明:世界上各種問題的產生,一般都是內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結果,以巴沖突也不例外、剛才大家談及的主要是以巴雙方的內因,但外因同樣不能忽視、老師剛才已經講了,以巴地區的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它處于亞洲、歐洲和非洲三大洲的交界處,又處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界處,還瀕臨世界上極為重要的幾大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使得這個地方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以俄羅斯為首的一些國家,基于自己利益的考慮,傾向于支持阿拉伯國家;而以美國和歐洲為首的一些國家,傾向于支持以色列,大國已經在事實上參與了以巴沖突,大國博弈也必然導致這個問題更加復雜,更加棘手,更加難以解決。

劉偉:除了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之外,還有一種力量不容忽視,那就是極端恐怖組織、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那么對解決巴以沖突也會極有幫助。

周萌:正如大家所分析的那樣,以巴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為土地爭端,但任何國家在這個問題上鐵定是寸土不讓,這就變成了一個死結、何況以巴之間不僅有土地爭端,還有宗教、大國等各種各樣的因素攪合在一起,刀光劍影,錯綜復雜、然而,面對如此棘手的局面,我們沒有任何退路,因為若要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就必須要嚴肅面對和妥善處理這個問題,否則這個地方隨時可能給世界帶來不穩定因素、不過,談到應對策略和方法,我們不妨放棄不切實際的展望,而是優先考慮一些相對現實的、能在現階段真正發揮作用的措施,然后一步步推進,或許有望收獲較好的效果、你們覺得有哪些辦法切實可行呢?

劉偉:傳慧認為爭奪自然資源是造成以巴沖突的重要原因,但我覺得外部原因并不起主導作用,因為外部阻礙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得以化解、例如土地資源有限,可以通過填海造田、合理規劃土地使用、改善建筑格局、控制人口激增等可控因素實現和諧發展、又如水資源匱乏,則可以通過海水淡化、合理開采地下水,甚至是跨國買水等方式解決雙方的摩擦、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窮困才是導致戰爭的內在根源之一,如果阿拉伯國家能致力于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素質,嚴厲打擊極端組織,這對構建以巴和平,乃至世界和平,才是真正有益的。

付曉蕾:劉偉是從現實層面和技術層面提出解決措施,我覺得仍然可以回顧歷史,以史為鑒,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這兩個民族是完全可以相互包容、和平共處的,為什么近代以后就不可以了呢?如果他們在相互面對的時候,少一些剛性手段,多一點妥協的智慧,多采用類似于和談的方式理性對話,也許就會好很多。

鐘傳慧:的確,雙方若能坐下來和平談判,很多問題可能就會迎刃而解,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需要第三方的介入,既可以是國際組織,也可以是某個或某些大國,他們應當保持中立的立場,出發點是為了以巴和平共處,通過權衡兩者的利益訴求,擬定協議,使之成為涵蓋雙方主要矛盾點的解決方案,并注重公平公正和可執行性、這樣的話,雙方共同遵守這個和平協議,也許就能建立相對穩定的關系。

陳光明:除了官方和技術層面以外,還需著重考慮如何加強以巴雙方居民的日常交流、因為現在非常突出的情況是,以色列出于安全考慮,建了一道墻,叫加沙隔離帶、兩國人民的日常交流受到隔離墻的阻礙,無法正常進行、如果日常交流無法正常進行,了解就無從談起;如果不能增進了解,和平就更沒有指望了、因此,若有可能的話,以色列有必要逐步放開對加沙隔離墻的管制,甚至有條件地拆除,只有這樣,雙方的普通民眾才能不斷地加深交流和了解,從而促進互信、當然,在此之中,兩國的政府和民間都應基于對等原則,因為目前雙方在事實上是不平等,甚至是敵視的、只有國家、民族、宗教平等的觀點深入人心,才有可能更加公平合理地解決諸多矛盾,使彼此走出敵視,甚至握手成兄弟。

周萌:光明說到以巴之間可以握手成兄弟,其實他們本就是兄弟,雙方的沖突可謂世界歷史上兄弟鬩墻的典型、從理想狀態來說,兄弟本應一體,像一個人似的,但以巴雙方呈現出來的是另一種狀態,那就是每個人都有欲望,都想擴展領地,獲取更多的資源,不過,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也有向往和平安定的因子、那么,怎樣把兩者結合起來,使之獲得平衡,并盡力使向往和平安寧的一面能加倍放大,這對維護世界和平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課題、當今是國際化的時代,以巴沖突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而相關國家,尤其是大國,應從道義和責任的高度處理這個問題,因為戰爭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不能承受之重,例如難民問題,即使其他國家,也無法完全置身事外、每個向往和平安寧的人都希望以巴之間的兄弟鬩墻能慢慢演變成為兄弟互相扶持的故事、當然,這只是我們的美好愿望,仍屬書生論政、紙上談兵,這更有賴于有遠見的政治家提出高瞻遠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規劃,為世界的和平穩定確立良好的范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源| 龙陵县| 渑池县| 义马市| 濮阳市| 苍梧县| 昌图县| 汤阴县| 海原县| 南陵县| 常德市| 房产| 石屏县| 沿河| 雷山县| 巩义市| 沂南县| 武安市| 潼南县| 山丹县| 七台河市| 义马市| 乌兰浩特市| 津市市| 义马市| 临泉县| 电白县| 沛县| 乌海市| 名山县| 嘉鱼县| 广饶县| 侯马市| 无极县| 岐山县| 无棣县| 大洼县| 观塘区| 阳山县| 阳东县|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