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法條結構

通常情況下,刑法分則中的條文均為罪狀和法定刑構成,罪狀含罪名或假定條件,法定刑即法律后果。如我國刑法典第263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前一句是罪狀,即罪名或假定搶劫,后一句是法定刑。

第一節 罪名

罪名研究是刑法分則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影響到對犯罪的認定,而且影響到對具體刑事責任的裁量。故這里對刑法罪名的定義、功能、分類及其確定進行討論。

一、罪名的定義及功能

罪名也稱為犯罪名稱,是具體罪質、罪征的高度概括。通常情況下罪名以罪狀為基礎,而罪狀中包含罪名,在簡單罪狀的情況下對罪狀的表述即為罪名。雖然罪名就是犯罪的名稱,但它并不僅僅起一種稱謂作用,而具有以下內在的重要功能:

(1)概括功能。罪名將千姿百態的犯罪行為征象進行高度概括,使人們通過罪名來把握各種具體犯罪特征,從而正確區分罪與非罪和此罪彼罪。這種概括具體表現在:第一,將犯罪學上的各種犯罪類型概括成刑法上的一個罪名,如犯罪學中的攔路搶劫、入室搶劫等,在刑法上用一個“搶劫罪”予以概括。第二,在罪狀的基礎上概括一個罪名,如我國刑法典第116條規定:“破壞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罪名中將其概括為“破壞交通工具罪”。

(2)個別化功能。罪名一方面將形形色色的罪行概括成一個犯罪,另一方面又使各個罪名產生獨特的含義,即使罪與罪之間具有嚴格的區別。這就是罪名的個別化功能。如傷害罪的罪名不能表明是故意傷害還是過失傷害,故在確定罪名時表述為故意傷害罪與過失重傷罪,即可區分此罪與彼罪、一罪與數罪。

(3)評價功能。罪名不僅能起到個別化的作用,還能起到一種評價作用,如“非法剝奪人身自由罪”就是國家對非法拘禁他人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行為的否定評價或譴責。

(4)威懾功能。由罪名的評價功能還可引伸出其威懾功能。國家對某種犯罪的否定評價,即警示人們要避免觸犯這種罪名,因而起到了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的作用。

二、罪名的分類

刑法罪名從不同角度可以做出不同分類,比如有理論分類、刑法典分類和教科書分類等。當然,對罪名分類的研究直接涉及犯罪類型問題。所謂犯罪類型是指按照犯罪的某些共同特征,并依據一定的標準或原則對犯罪進行系統歸類的一種研究方法。

對犯罪進行類型劃分的意義表現在:(1)有助于更加科學地把握犯罪的類型和規律;(2)有助于對不同種的犯罪進行分層研究;(3)有助于為刑事立法提供論證根據和方案;(4)有助于司法機關對不同類型犯罪進行科學起訴和公正審判;(5)有助于全社會對不同種類型犯罪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控制;(6)有助于完善整個刑法學科尤其是刑法分論學科的體系,以促進刑法理論的發展。

(一)罪名的理論分類

1.類罪名與具體罪名

類罪名是某一類型犯罪的總名稱,如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具體罪名是各種具體犯罪的名稱,如搶劫罪、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由于現實生活中的犯罪都是具體的,故類罪名不能成為定罪的根據,也即不能根據類罪名來對一個犯罪行為進行定罪。而具體罪名反映的是具體罪狀,故其是定罪得以引用的罪名,也可根據其定罪。

2.單一罪名、選擇罪名與概括罪名

單一罪名是指所包含的犯罪成立具體內容單一,只能反映一個犯罪行為,不能拆解使用的罪名。如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不能拆解。選擇罪名是指所包含的犯罪成立具體內容較為復雜,反映出各種不同的犯罪行為,既可整體使用也可拆解使用的罪名。如拐賣婦女、兒童罪可拆解為“拐賣兒童罪”“拐賣婦女罪”,也可整體使用“拐賣婦女、兒童罪”。概括罪名是指其包含的犯罪成立的具體內容復雜,反映出多種犯罪行為,但只能概括使用,不能拆解使用的罪名。如信用卡詐騙罪包括了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惡意透支等四種行為,無論行為人實際實施了幾種行為,均定信用卡詐騙罪。

3.確定罪名與不確定罪名

確定罪名是指法律有明確特定表述的罪名,如偷稅罪、受賄罪等都是確定罪名。不確定罪名是指法律沒有明確特定的表述,定罪時可根據行為的具體情況來確定罪名。如我國刑法典第114條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性質與基本成立要件是明確的,但適用時不能籠統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行為人在公共場所開車撞人危害了公共安全時,就要定“以駕車撞人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罪名的刑法典分類

我國1979年刑法典的罪名體系由八大類罪構成,1997年修訂的刑法典的罪名體系由十大類罪構成。與國外相比,我國刑法分則的罪名體系難以按照先公益后私益或先私益后公益的順序劃分,基本上是按照所謂“同類客體”的性質或法益侵害的嚴重程度來排列。根據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定》、199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以及《刑法修正案》(一)至(九)及相關罪名司法解釋,我國刑法典的罪名分類如下:

第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包括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詐騙罪,危害稅收征管罪,侵犯知識產權罪,擾亂市場秩序罪等8個類罪名;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五章,侵犯財產罪;

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包括擾亂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妨害國(邊)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衛生罪,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等9個類罪名;

第七章,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八章,貪污賄賂罪;

第九章,瀆職罪;

第十章,軍人違反職責罪。

上述十大類罪名體系基本依據的是我國傳統刑法理論中“犯罪客體”[17]的觀點所進行的分類。但是,如重婚罪和破壞軍婚罪等都不應當置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類罪之中。由此可見,刑法典中關于十大類罪的劃分并不科學,有待于將來刑法典修訂或刑法典重新制定時進行系統調整。

(三)罪名的教科書分類

由于受刑法分則罪名體系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刑法教材基本上是采用刑法典分則的原有體系對罪名進行排列。有學者認為,這種理論體系是不科學的。首先,這種體系在邏輯上缺乏一致性,因此顯得過于混亂;其次,這種排列方式不能反映出各類罪侵犯法益的重要程度;最后,這種體系安排不利于合理突出教學重點。[18]對此我們贊同,且認為我國刑法教科書的罪名體系應重新整合和編排。

如上所述,犯罪的分類從不同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分類,而且各個國家的刑法典及其教科書的分類也不完全相同。大陸法系國家基本以法益為標準對罪名進行劃分,包括三分法(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和個人法益)和兩分法(公法益和私法益)等,這種分類方法以法國最為典型。而且,其一般按照法益受害說理論[19]進行分類。英美法系國家的罪名基本按照行為性質和規則進行排列。如英國刑法主要包括殺人罪、非致命人身侵害罪、性犯罪、道路交通犯罪、盜竊罪及相關犯罪、偽造罪、損害財產罪、計算機濫用犯罪、誹謗罪和相關犯罪、危害公共秩序罪等。而俄羅斯刑法的罪名體系主要包括侵犯人身犯罪、經濟領域犯罪、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犯罪、危害國家政權犯罪等。從排列順序看,有的國家是先公益后私益,如德國、日本和印度等;而有的國家卻是先私益后公益,如法國、瑞士和俄羅斯等,后者似乎成為世界各國的一種趨勢和普遍做法。

據此也可以對我國刑法分論嘗試進行這種分類,具體罪名可劃分為侵犯個人法益的犯罪、侵犯社會法益的犯罪和侵犯國家法益的犯罪。目前我國這三大類犯罪共計468個罪名,具體而言:

(1)侵犯個人法益的犯罪。所謂個人法益是指以個人為直接法益保有人的法益。可以說,個人法益是最基本、最大量的法益。所以有人認為,個人法益不是純為個人所享有而與社會、國家無關的法益,侵犯個人法益的行為都必然侵害社會與國家秩序方面的法益。在我國刑法典中,侵犯個人法益的犯罪集中反映在兩大類罪名中,即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42個罪名)、侵犯財產罪(13個罪名),共計55個罪名。

(2)侵犯社會法益的犯罪。所謂社會法益是指以作為人類生活總體的社會秩序為法益直接保有人的法益。通常認為,社會法益是社會不特定多數人所公有的超越個人利益的法益。[20]其又可具體劃分為社會安寧及安全的法益、公眾信用的法益、公眾健康的法益、社會善良風俗的法益、社會資源保護及環境保護的法益等。在我國刑法典中,侵犯社會法益的犯罪集中反映在三大類罪名中,即危害公共安全罪(52個罪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罪(84個罪名)、妨礙社會管理秩序罪(108個罪名),共計244個罪名。

(3)侵犯國家法益的犯罪。所謂國家法益是指以作為政治組織的國家為法益直接保有人的法益。實際上國家法益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法益,沒有國家哪有家庭和個人,當然它還可具體劃分為國家生存法益、國家職能法益、國家外交法益和國家財產法益等。在我國刑法典中,侵犯國家法益的犯罪集中反映在九大類罪名中,即危害國家安全罪(12個罪名)、走私罪(10個罪名)、危害稅收征管罪(14個罪名)、妨害司法罪(20個罪名)、妨害國(邊)境管理罪(8個罪名)、危害國防利益罪(23個罪名)、貪污賄賂罪(14個罪名)、瀆職罪(37個罪名)、軍人違反職責罪(31個罪名),共計169個罪名。

三、罪名的確定

罪名確定有兩個含義:一是司法機關對已經發生的犯罪行為如何定罪或確定罪名;二是如何根據刑法典分則的規定來確定罪名。無論誰來確定罪名,都應注意罪名的合法性、科學性與概括性。

合法性是指確定罪名要以刑法規定為依據,符合立法精神。具體要求包括:(1)刑法條文規定的是簡單罪狀時,由于它并沒有超出罪名的范圍,故應將該罪狀作為罪名使用,不可另定罪名;(2)凡敘明罪狀、引證罪狀、空白罪狀中提示了罪名的就要使用其提示的罪名;(3)不得將類罪名作為具體罪名予以使用;(4)不得把刑法典總則中規定的某些情況當作罪名使用;(5)刑法典分則條文有些規定的是單一罪名,有些規定的是選擇性罪名,有些規定的是數個罪名。

科學性是指罪名必須鮮明地反映具體犯罪的性質與基本特征,反映出此罪與彼罪的區別。這就需要具體犯罪的成立要件進行認真分析,找出其本質特征,科學概括其罪名。應注意的是,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犯罪情節輕重只影響定罪量刑,而不能作為區分或確定罪名的根據。

概括性是指罪名必須高度概括具體犯罪的所有表現形式,且必須精煉簡明,不能繁瑣冗長。

第二節 罪狀

所謂罪狀,是指刑法典分則包含罪刑關系的條文對具體犯罪及主要成立要件的描述。其特點包括:(1)罪狀存在于刑法典分則的條文中,但并非每個分則條文均包含罪狀。也即罪狀只存在于包含有罪刑關系的分則條文之中,與法定刑相聯系共同構成同一刑法典分則條文的基本內容。如我國刑法典第113條沒有罪狀,只有法定刑。(2)罪狀是對具體犯罪及成立要件的描述,與具體罪的成立有著緊密聯系。不能正確理解或準確把握罪狀內容,就不可能正確認定犯罪,這一點在罪刑法定原則下尤為重要。但必須指出,任何一個罪狀都不可能也無必要對每一種犯罪的全部成立要件加以描述,以避免分則條文的過分繁雜。

一、簡單罪狀

這是指僅寫出犯罪名稱,沒有描述具體犯罪特征的罪狀。如我國刑法典第232條中“故意殺人的”、第233條中“過失致人死亡的”等均系簡單罪狀。簡單罪狀的特點是簡要概括、避免繁瑣。刑法典分則中之所以大量采用簡單罪狀的敘述方式,就是因為這些罪征是眾所周知的,勿需具體描述。

二、敘明罪狀

這是指在罪刑規范中對具體罪征作詳細描述的罪狀。如我國刑法典第111條規定:“為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特點是敘述具體,要件明確,避免歧義。刑法分則中之所以采用敘明罪狀的方式,主要是因為這些犯罪成立特征具有特殊性,不為一般人所知,故難以從簡要敘述中準確把握,需要作詳細具體的描述。

三、引證罪狀

這是指引用刑法典其他條款來說明和確定某一罪征或罪狀的描述方法。如我國刑法典第119條第1款規定了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等的罪狀與法定刑;第2款規定:“過失犯前款罪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特點是條文簡練、避免重復。之所以采用引證罪狀,主要是因為某些犯罪的特征已在某些條文中規定,勿需重復描述。

四、空白罪狀

這是指罪刑規范沒有具體說明某一犯罪成立的特征,但指明了必須參照的法律法規。如我國刑法典第345條第2款規定:“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這就是空白罪狀,其特點是參照其他法規,避免復雜表述。之所以采用空白罪狀方式,主要是因為這些犯罪首先以觸犯其他法規為前提,行為特征已在其他法規中有表述,刑法條文又難以簡單表述出來,故采取“參照”其他法律的空白表述法。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分則中有些條文規定了兩種以上的罪狀可供選擇,如我國刑法典第104條、第347條等;有的則是幾個犯罪的基本罪狀,如我國刑法典第111條、第246條等,這也是研究刑法典分則不能忽視的。

第三節 法定刑

所謂法定刑,是指刑法分則及其他刑事法律中的分則性規范對各種具體犯罪所規定的刑種與刑度(刑罰幅度)。法定刑的種類主要包括絕對確定的法定刑、絕對不確定的法定刑、相對確定的法定刑和浮動法定刑。

一、絕對確定的法定刑

這是指在條文中只規定單一的刑種與固定的刑度。如我國刑法典第240和第317條的規定,“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二、絕對不確定的法定刑

這是指在條文中不規定刑種與刑度,只籠統規定對某種犯罪應予懲處。如“依法制裁”“依法嚴懲”“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均為絕對不確定的法定刑。

三、相對確定的法定刑

這是指條文中規定一定的刑種與刑度,并明確規定最高刑與最低刑。其特點是為司法裁量留有空間或余地。具體分類包括:(1)規定最高限度的法定刑。即分則規范只規定刑罰的最高限度,刑罰的最低限度根據刑法總則的規定確定。(2)規定最低限度的法定刑。即分則規范中只規定刑罰的最低限度,刑罰的最高限度根據總則規定確定。(3)規定最高限度與最低限度的法定刑。即分則規范中同時規定了刑罰的最高刑期與最低刑期,勿需再根據刑法總則的規定來確定。(4)規定兩種以上主刑或者規定兩種以上主刑并規定附加刑的法定刑。

四、浮動法定刑

這也稱浮動刑或機動刑,是指法定刑的具體期限或具體數量并非確定,而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升降不居,處于一種相對不確定的游移狀態。其特點包括:(1)只見之于罰金刑;(2)只適用于經濟犯罪、財產犯罪;(3)刑罰(罰金)的幅度要根據案件的一定事實來確定。將罰金刑規定為浮動刑的優點是:有利于體現罪刑相適應原則,有利于考慮犯罪人的經濟狀況,有利于刑法的穩定性持續。

另外,應注意法定刑與宣告刑的區別。宣告刑是人民法院對具體犯罪判決宣告應當執行的刑罰。與宣告刑不同,法定刑是立法機關在制定刑法時確定的,而宣告刑是司法機關在處理具體案件時確定的;法定刑有可供選擇的刑種與刑度,宣告刑只能是特定的刑種與刑度。當然,宣告刑必須以法定刑為依據,即使從輕、從重、減輕處罰時,也要以法定刑為依據。由此可見,法定刑是立法上的規定刑,宣告刑是執法中的適用刑。此外還有執行刑,也即實際執行的刑罰或實際承擔的刑事責任。但有人認為,執行刑是人民法院在判決中所確定的應予執行的刑種和刑期。[21]但這似乎等同于了“宣告刑”,故有學者認為,“在特殊情況下,執行刑要低于宣告刑”[22]。如某罪犯被判處宣告刑10年,但在改造期間有悔罪和立功表現,被減刑3年,故實際執行刑期為7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重庆市| 安吉县| 清流县| 江北区| 宁陕县| 阳原县| 克什克腾旗| 延边| 闵行区| 兴化市| 建瓯市| 黎川县| 鹤岗市| 交口县| 台安县| 洮南市| 灵石县| 广南县| 石城县| 土默特左旗| 太保市| 兴文县| 济源市| 垣曲县| 赫章县| 岳普湖县| 华坪县| 大洼县| 阳原县| 梁山县| 黄大仙区| 金山区| 金沙县| 塘沽区| 钟祥市| 临西县| 黄浦区| 奉节县| 洪泽县|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