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西域考古與藝術
  • 林梅村
  • 1945字
  • 2019-08-26 16:46:51

化干戈為玉帛——三代禮樂制度之創立

子曰:“禮之用,和為貴。”[92]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淮南子·原道訓》記載:“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伏,四夷納職,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93]如前所述,夏文化(即二里頭文化)興起前夕,中國工匠模仿塞伊瑪-圖爾賓諾銅矛鑄造了大批倒鉤銅矛,而這些銅矛仿制品皆無矛尖,顯然是作為禮器而非兵器。

中國古代沒有西方式的宗教,主要靠禮樂制度來維護宗法制度,以及君權、族權、夫權和神權。《荀子·禮論篇》曰:“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指族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又說:“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所謂“禮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權,先祖代表族權,君師代表君權。中國歷代統治者以天、地、君、親、師作為主要崇拜對象,就根據這套儒家學說。西方冶金術傳入中國以后,三代帝王利用西方冶金術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禮樂制度,并將白玉環和絲綢傳入歐亞草原,正可謂“化干戈為玉帛”。

從考古發現看,中國禮樂制度中“樂”的產生要早于“禮”的形成。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遠古居民就發明了河南賈湖骨笛、西安半坡陶損、湖北棗陽陶鈴等遠古樂器,并創造了音律。西方冶金術傳入中國后,中國工匠利用鑄銅技術發明了銅鈴,開啟了中國鑄造青銅容器的歷史先河。1983年,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一件龍山時代砷銅鈴(圖1-19:4),器型模仿龍山文化的陶鈴(圖1-19:1)。[94]耐人尋味的是,陶寺遺址還發現一件龍山時代石磬(圖1-19:5)。夏商周三代禮樂制度之“樂”就肇源于龍山文化時代晚期的銅鈴和石磬。二里頭文化興起后,中原地區仍流行陶鈴、銅鈴和石磬。1974年,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了一件二里頭文化時期的石磬(圖1-19:3)。研究者認為,這些二里頭文化的古樂器源于山西陶寺龍山時代的古樂器,而商周時代編鐘編磬(圖1-19:6)制度即肇源于此。

三代禮樂制度之“禮”始于夏代,二里頭文化開始出現青銅禮器(圖1-20:3~6)。據史書記載,禮器是三代中國貴族舉行祭祀、宴饗、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時使用的特殊器物,用來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和權力。早在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成員就曾經用玉器和陶器表現等級制度。如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的龍山時代墓葬中,隨葬有彩繪龍盤及鼉鼓等陶器;在浙江良渚文化墓葬中,隨葬有玉琮、玉璧等。夏代伊始,中國出現青銅禮器,并成為禮治的象征,用來調節王權內部的秩序,以維護社會穩定。夏代青銅禮器以酒器為主,包括爵(飲酒器)、鼎(煮肉盛肉器)、斝(盛酒器)和盉(盛酒器)等(圖1-20:3~6),這些青銅禮器皆模仿新石器時代同類陶器。[95]

1-19 山西陶寺、東下馮和殷墟出土龍山時代至商代的鈴、鐘、磬樂器

周朝建立后,周公為了鞏固統治,集前朝禮儀之大成,并將禮樂升華成一種制度。對不同階層的人物采用不同待遇,以便更好地鞏固周王朝的統治。于是,中國古代禮樂制度在周代正式定型。2010年,湖北隨州葉家山曾國墓地出土了一套西周早期編鐘(圖1-21)。據考證,其年代可前推至西周早期晚段,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楚國編鐘,屬于最早的雙音甬鐘,能分別從正面和側面相應位置擊發不同的音高,音程接近三度關系。這對研究甬鐘的起源和流變、西周時期禮樂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96]

1-20 二里頭遺址出土青銅禮樂器

1-21 西周早期編鐘(甬鐘),湖北隨州葉家山曾國墓地出土

2005年,河南上蔡縣郭莊1號楚墓發現一套春秋時代的漢白玉編磬(圖1-22),凡10件,最大的一塊長約63厘米,現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97]這個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禮樂制度提供了又一重要實物標本。

1-22 春秋時代編磬發掘現場,河南上蔡縣郭莊1號楚墓

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在中國的發現,以實物說明中國冶金術來自歐亞草原文化。不過,中國人并非全盤接受西方冶金術,中國境內所出14件塞伊瑪-圖爾賓諾倒鉤銅矛中,僅山西省工藝美術館所藏品與塞伊瑪-圖爾賓諾典型器完全相同,其他倒鉤銅矛都略加改造。尤其是中國出土倒鉤銅矛的矛尖皆為鈍刃而非尖刃,似乎作為禮儀用具而非兵器。此外,中國工匠還創造性地發明了鑄造青銅容器的技術。在中國人手中,青銅冶鑄成為一門藝術,首先發明了陶寺文化的砷銅鈴、砷銅容器,隨后又創造出二里頭文化青銅器為代表的一整套青銅禮器,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文明的發展。

總之,中國文明有獨立的起源,但中國文明的發展卻是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國家或民族優秀文化不斷交流的歷史。中國之所以沒有像世界其他四大文明(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波斯)一樣淪為“失落的文明”,與中國人善于學習外來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傳統息息相關。考古發現表明,中國與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是從歐亞草原開始的。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在史前絲綢之路上的傳播及其對中國文明的影響,再次驗證了這一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凌源市| 调兵山市| 曲阳县| 铜鼓县| 临澧县| 巩留县| 扎鲁特旗| 尤溪县| 新蔡县| 沈丘县| 华安县| 开封市| 龙陵县| 从江县| 雅安市| 社旗县| 平度市| 闵行区| 饶河县| 湄潭县| 云安县| 深州市| 山阳县| 遂宁市| 平阴县| 玛曲县| 蓝田县| 庐江县| 呼图壁县| 谷城县| 陵水| 台湾省| 通辽市| 台山市| 天门市| 临夏市| 吴江市| 漯河市| 江孜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