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典原境界
- 顧隨講 劉在昭筆記 顧之京 高獻紅整理
- 445字
- 2019-08-26 16:45:28
一種學問,總要和人之生命、生活發生關系。凡講學的若成為一種口號或一集團,則即變為一種偶像,失去其原有之意義與生命。

一般學術著作大多是知識性的、理論性的、純客觀的記敘,而先生的作品則大多是源于知識卻超越于知識以上的一種心靈與智慧和修養的升華。……我之所以在半生流離輾轉的生活中,一直把我當年聽先生講課時的筆記始終隨身攜帶,唯恐或失的緣故,就因為我深知先生所傳述的精華妙義,是我在其他書本中所絕然無法獲得的一種無價之寶。古人有言“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先生所予人的乃是心靈的啟迪與人格的提升。

顧隨先生身為中國韻文、散文領域的大作家、理論批評家、美學鑒賞家,講授藝術家,禪學家,書法家,文化學術研究專家,貫通古今,融會中外。這些方面,他都是一位出色罕見的大師,超群絕倫的巨匠……顧隨先生也是一位哲人。其識照、其思想、其學力、其性情、其胸襟,博大精深,彌綸萬有。其治學精神,以誠示人,以真問道。憂國愛民,為人忘己。精進無有息時,樹人唯恐或倦。反此諸端,皆我民族文化之精魂,于先生立身治學而體現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