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曲:地獄篇、煉獄篇、天國篇
- (意)但丁
- 7433字
- 2019-09-02 10:18:35
第十九章
啊,術士西門哪[1],啊,西門的可鄙的徒子徒孫哪[2],上帝的事物理當是與善結合的新娘[3],你們這些貪得無厭的人,為了金銀而非法買賣這些事物,現在應該為你們吹起喇叭了[4],因為你們是在第三惡囊里。
我們來到了下一道壕溝,已經登上石橋下臨壕溝正中的部分。啊,至高的智慧呀,你在天上、地上和罪惡世界顯示的神工多么偉大呀!你的權力在賞罰的分配上多么公正啊[5]!
我看見壕溝兩側和溝底的青灰色的石頭上布滿了孔洞,這些孔洞都一般大,每個都是圓的。據我看來,和我的美麗的圣約翰洗禮堂中為施洗而做的那些孔洞相比,既不大也不小;距今還沒有多少年,我曾破壞過其中的一個,為了救出一個掉進去快要悶死的人[6]:讓這話成為證明事件真相的印信,使所有的人都不受欺騙吧[7]。
每個洞口都露出一個罪人的兩只腳,兩條腿直到大腿都露著,身體其余部分全在洞里。所有的罪人兩腳的腳掌都在燃燒;因此,他們的膝關節抖動得那樣厲害,會把柳條繩和草繩掙斷。猶如有油的東西燃燒時,火焰通常只在表面上浮動,在那里,他們的腳從腳跟到腳尖燃燒的情況也是這樣。
我說:“老師,那個比他的同伙們抖動得更厲害,顯得痛苦不堪的,被更紅的火焰燒著的人是誰呀?”他對我說:“如果你愿意讓我順著那道較低的堤岸的斜坡下去,把你帶到那里,你會從他自己口里知道他和他的罪行。”我說:“你高興怎么做,都符合我的心愿:你是我的主人,知道我不背離你的意旨,還知道我沒說出來的心思。”
于是,我們來到第四道堤岸上[8];向左轉身走下堤去,走到布滿孔洞,道路狹窄難行的溝底。善良的老師一直把我抱到那個用腿哭泣的人[9]的孔洞附近,才從腰間把我放下來。
“啊,受苦的靈魂哪,你頭朝下像一根木樁似的倒插在那里,不論你是誰,如果你能夠說話,就說話吧[10]。”我站在那里像教士聽不忠的刺客懺悔似的,這個刺客在被倒栽在坑里后,又把他叫回來,為了免于死刑[11]。
這個罪人喊道:“你已經站在那兒嗎,你已經站在那兒嗎,卜尼法斯[12]?書上的話騙了我,時間差了好幾年[13]。難道你這么快就對那些財富感到膩煩了嗎,為了撈到這些財富,你不怕用欺詐手段來娶那個美女,然后辱沒她[14]。”
我聽了這番話,就像那些因為對于回答他們的話感到莫名其妙而站在那里,尷尬困惑,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的人一樣。
這時,維吉爾說:“你趕快對他說:‘我不是他,我不是你所指的那個人。’”我照他囑咐我的話回答了。因此,那個鬼魂兩只腳全都扭動起來;接著,就嘆息著用哭泣的聲音對我說:“那么,你向我要求什么呢?如果你那樣迫切需要了解我是什么人,以至于為此走下堤岸來到這里,那么你要知道,我曾穿過大法衣[15]呀;我真是母熊的兒子,為了使小熊們得勢,我那樣貪得無厭,使得我在世上把錢財裝入私囊,在這里把自己裝入囊中[16]。我頭底下是其他的在我以前犯買賣圣職罪被拖入孔洞的人,他們一個壓著一個擠在石頭縫里躺著[17]。等那個人一來,我也要掉到那下面去,方才我突然問你時,還以為你就是那個人[18]呢。但是我這樣兩腳被火燒著,身子倒栽著的時間,已經比他將要被倒栽著,兩腳燒得通紅的時間長了[19]:因為在他以后,將有一個無法無天的、行為更丑惡的牧人從西方來,這個牧人該把他和我都蓋上[20]。此人將是《瑪喀比傳》中所講的新伊阿宋;猶如伊阿宋的國王俯就伊阿宋一樣,當今統治法國的君主對他也將要這樣[21]。”
我不知道,我在這里是否太莽撞了,因為我只是用這種腔調回答他:“現在請你告訴我,我們的主把鑰匙交給圣彼得保管以前[22],先向他要了多少錢?當然,除了說:‘來跟從我’[23]以外,他什么都沒要求。當馬提亞被揀選來填補那罪惡的靈魂所喪失的位置[24]時,彼得和其他的人都沒有向他索取金子或者銀子,所以,你就待在這里吧,因為你罪有應得;你好好地守住那些使得你敢于大膽反對查理的不義之財[25]吧。要不是我對于你在歡樂的人世間掌管的至高無上的鑰匙所懷的敬意仍在阻止我的話,我還要使用更嚴厲的言語呢;因為你們的貪婪使世界陷于悲慘的境地,把好人踩在腳下,把壞人提拔上來。當福音書的作者看見那個坐在眾水上和國王們行淫的女人時,他就預見到你們這樣的牧人;那女人生來就有七個頭,只要她丈夫愛好美德,她就一直能從那十個角吸取活力[26]。你們把金銀做成神;你們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除了他們崇拜一個,你們崇拜一百個[27]?啊,君士坦丁,不是你改變信仰,而是第一個富裕的父親從你手里拿到布施,成為多少禍患之母啊[28]!”
當我向他唱這些調子時,不知他是受怒氣還是受良心的刺激,他兩只腳一直在劇烈地踢蹬著。我確信,這使我的向導感到高興,他一直面帶著那樣滿意的表情,注意聽我坦率說出來的實話的聲音。因此,他用雙臂抱住我;當他完全把我抱在懷里以后,就順著他下來時所走的路重新上去。他緊緊地抱著我也不嫌累,一直這樣把我帶到從第四道堤岸通到第五道堤岸的拱橋的頂上。在這里,他輕輕地放下他的負擔,輕輕地,因為石橋崎嶇陡峭,對于山羊來說,都是難以通過的路。從那里,我瞥見另一道又大又深的山谷[29]展現在我眼前。
[1] 行邪術的西門見撒瑪利亞人信了基督教,自己也信了,并受了洗;他看見使徒按手在信徒們頭上,便有圣靈降在他們身上,“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圣靈。’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上帝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見《新約·使徒行傳》第八章)。買賣圣職罪(simonia)一詞就來源于想用錢來買上帝恩賜的權柄的術士西門的名字。
[2] 指犯買賣圣職罪者。
[3] “上帝的事物”指圣職;“理當是與善結合的新娘”意即應當授予有德之人。
[4] 按照中世紀習俗,大聲宣讀公告的人在宣讀以前,先吹起喇叭引起市民注意;根據基督教傳說,上帝進行最后審判時,先由天使吹起喇叭召集一切受審者;二者都可能是但丁的詩句所本,意即現在應該宣布你們的罪狀了。
[5] “至高的智慧”是三位一體的上帝的屬性之一。“罪惡世界”指地獄。但丁既贊嘆上帝創造諸天、大地和地獄的偉大神工,又贊嘆他獎善懲惡的公正嚴明。
[6] 指佛羅倫薩的圣約翰洗禮堂,但丁誕生后在此受洗,對它懷有特殊的感情,在被流放時期,這種感情由于和思鄉之情相結合而更加深厚,所以《神曲》中不止一次提到這個教堂。注釋家對于“為施洗而做的那些孔洞”的含義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有的認為那些孔洞是為施浸禮用的(但丁時代施洗還是施浸禮);有的認為那些孔洞是施洗的教士們站的地方,因為當時每年一般只舉行兩次施洗儀式(一次在復活節前一周的星期六,一次在圣靈降臨節前一天),許多人都把孩子帶來領洗,施洗的教士站在孔洞里,既可以避免擁擠,又便于在中間的大洗禮盆中施浸禮。關于這兩種說法的是非問題,迄今尚無定論,因為圣約翰洗禮堂的舊洗禮盆已于1576年為給托斯卡那大公弗蘭齊斯科一世的兒子施洗而被徹底拆除。但前一種說法最初是佛羅倫薩的無名氏注釋家在他的《最佳注釋》(Ottimo Commento)中提出的,他說:“以佛羅倫薩的守護神圣約翰命名的教堂……大約在它的正中有一些如下列圖形的洗禮盆;這些洗禮盆的大小,每個都進得去一個男孩。有一次,但丁在場時,一個男孩進入這些洗禮盆之中的一個,可巧他兩腿交叉著架在盆底,要把他拉出來,就須要破壞洗禮盆,這件事但丁做了;現在這還看得出來。”這位注釋家熟悉佛羅倫薩的事物,又和但丁相識,他的話是可信的,萬戴里、牟米利亞諾和波斯科-雷吉奧的注釋都接受了他的說法。1965年,比斯托亞(Pistoia)的圣約翰洗禮堂中1226年制造的洗禮盆被發現了,經專家鑒定,其構造和《最佳注釋》中的附圖完全相符,足以證實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注釋家對詩句中“annegava”一詞的解釋也有分歧,因為這個詞有“悶死”和“淹死”兩種含義。譯文根據波斯科-雷吉奧的注釋采取了前一種,因為平時那些孔洞中不見得有水,那個男孩也未必是在施浸禮那天掉進去的。
[7] 當時大概有人曲解但丁為了救人而破壞(或者使人破壞)洗禮池的事實,把它說成是褻瀆圣物的行為,不明真相的人難免受到欺騙,為此,但丁在詩中附帶說明自己當時的動機,來澄清事實,消除人們的誤解。詩人希望自己的話能起到如同印信足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性那樣的作用,換句話說,就是能使真相大白。
[8] 兩位詩人過了天然石橋,來到第三道壕溝和第四道壕溝之間的堤岸上。
[9] 這句話帶有嘲諷的意味,和上段中“抖動得更厲害,顯得痛苦不堪”那句話含義大致相同。
[10] 這是教皇尼古拉三世的靈魂。他的姓名是喬萬尼·喀埃塔諾·奧爾西尼(Giovanni Gaetano Orsini),1277年11月25日至1280年8月22日在位,歷史家一致斥責他買賣圣職,重用親族。
[11] “像教士聽不忠的刺客懺悔似的”:這個比喻含有極其尖銳的諷刺意味,因為通常都是由教士聽俗人懺悔,現在反倒是由俗人但丁來聽教皇懺悔。
中世紀處死受人雇用的刺客,一般都是把他頭朝下活埋。“為了免于死刑”這句話,大多數注釋家都解釋為:罪犯把教士叫回來,補充懺悔一些罪行,使死刑稍稍推遲,爭取多活一會兒。但是帕利阿羅(Pagliaro)從assassino(刺客)這個詞的詞源出發,提出了另一種解釋,他說:“Assassini(刺客派)是伊思馬因教派(Ismailiti),其成員喝了hashich(麻葉酒,這個詞是assassino的詞源)后,根據其首領‘山中老人’(il Veglio della Montagna)的命令,膽大包天地行兇作惡,對于他們的首領,他們直到死都盲目服從。”他認為,刺客的特點就在于對其主使者無限忠誠;詩中所說的“不忠的刺客”指的是那種叛賣其主使者的刺客,把教士叫回來,是為了向他說出主使者的姓名或者一些尚未交代的罪行,以求免于一死。這種說法頗有說服力,為波斯科-雷吉奧的注釋本和賈卡羅內(Giacalone)的注釋本所采用。
[12] “卜尼法斯”指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他的姓名是貝奈戴托·卡埃塔尼(Bendetto Caetani),在位期間(公元1294—1303)好大喜功,貪得無厭,買賣圣職,重用親族,極力擴大自己的政治勢力,企圖建立神權統治,在同他的家族的仇敵進行斗爭中,曾要求佛羅倫薩提供軍事援助。白黨和但丁自己都阻止佛羅倫薩支持這種為家族私利而進行的斗爭,結果完全失敗。不僅如此,他還派遣法國瓦洛亞伯爵查理(Charles de Valois)暗助黑黨戰勝白黨,奪取佛羅倫薩政權,致使但丁遭受放逐,永遠不能返回故鄉。卜尼法斯八世給教會、意大利、佛羅倫薩和但丁本人都造成極大的危害,因而成為詩人在《神曲》中的主要批判對象之一。
[13] “書上的話”指預言未來的天書上說,卜尼法斯八世注定死于1303年10月11日(這是歷史事實,詩人假托是預言)。但丁虛構的地獄之行在1300年春天,當時卜尼法斯八世還活著,三年以后才死。入地獄的人只知未來,不知現在的事,頭朝下倒插在孔洞里的尼古拉三世誤認為站在洞穴旁邊說話的但丁,就是注定在他之后被倒插在孔洞中受苦的卜尼法斯八世,所以他說,天書上的預言欺騙了他,時間差了好幾年。詩人通過尼古拉三世的話宣布,在卜尼法斯八世還活著的時候,地獄里早已給他指定了位置。
[14] “那個美女”指教會,中世紀的神秘主義者和神學家常常使用結婚作為比喻,把教皇比擬作教會的新郎。“不怕用欺詐手段來娶那個美女”指他膽敢以詐術勸誘切勒斯蒂諾五世退位,使自己當選為教皇(參看第三章注⑿)。“然后辱沒她”指卜尼法斯八世即位后,買賣圣職,使教會聲名狼藉。
[15] 意即做過教皇。
[16] “母熊的兒子”指尼古拉三世的家族姓熊(Orsini),在當時的文獻中,這一家族的成員被稱為“母熊之子”(de filiis Ursae)。“為了使小熊們得勢”意即為了擴張自己家族的勢力。尼古拉三世生前買賣圣職,搜刮錢財,來達到這個目的,死后靈魂墮入第八層地獄第三惡囊的孔洞里受苦。他說自己“真是母熊的兒子”,因為,在中世紀的動物寓言中,母熊被視為習性貪婪、熱愛幼獸的動物,他生前貪得無厭,重用親族,酷似母熊的習性。“把自己裝入囊中”,一些注釋家認為指他在第三惡囊里,另一些注釋家認為指他被倒插在孔洞穴里,后一種說法似乎更確切。
[17] 每一個犯買賣圣職罪者都頭朝下被倒插在孔洞里,兩腿露出洞口,腳掌被火燒著,直到另一個犯同樣罪者來接替他為止,那時他就掉到穴底,同那些在他以前掉下去的罪人一起,一個壓著一個擠在巖石縫里躺著。
[18] “那個人”指卜尼法斯八世。
[19] 因為尼古拉三世死于1280年,到但丁虛構的游地獄的時間1300年,被倒插在洞穴里已有二十年之久,而卜尼法斯八世死于1303年10月,1314年4月就被克力門五世接替,被倒插在洞穴里的時間還不滿十一年。
[20] 前句指克力門五世(Clemente V,公元1305—1314在位)。他是法國西南部加斯科涅(Gascogne)地區的人,在被選為教皇以前,任波爾多大主教,所以詩中說他從西方來。“牧人”是《圣經》語言對一切教士的通稱,這里指教皇。克力門五世的姓名是貝爾特朗·德·勾(Bertrand de Got)。他為人圓滑老練,在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同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斗爭中,左右逢源,保持平衡。繼卜尼法斯八世為教皇的貝奈戴托十一世即位九個月后就死了。在腓力四世的操縱下,波爾多大主教貝爾特朗當選為教皇,稱克力門五世。他把教廷從羅馬遷到阿維農,從此教皇受制于法國國王達七十年之久(公元1308—1378),歷史上稱為“阿維農之囚”。他和尼古拉三世及卜尼法斯八世一樣,買賣圣職,重用親戚,不僅如此,還把教廷遷離羅馬,對于神圣羅馬皇帝亨利七世前來意大利消除內爭,實現和平,他表面上表示贊助,暗中勾結那不勒斯國王羅伯特阻撓亨利在羅馬加冕,最后使亨利的計劃以失敗告終。他這些罪行,在但丁看來,比前兩任教皇尤為嚴重,因此詩中說他是“無法無天的、行為更丑惡的牧人”,把他也作為主要批判對象之一。“這個牧人該把他和我都蓋上”,意即克力門五世注定要繼尼古拉三世和卜尼法斯八世之后被倒插在同一孔洞里。
[21] 《圣經》的逸經《瑪喀比傳》(Maccabei)上卷第四章敘述猶大祭祀長西門二世(Simon Ⅱ)的次子,歐尼亞斯三世(Onias Ⅲ)的弟弟伊阿宋(Iason)許給敘利亞安條克四世440銀幣,來謀取祭祀長的職位。克力門五世為促使腓力四世支持自己登上教皇的寶座,答應事成之后,法國全國五年內的什一稅都歸國王所有。他這種行徑和伊阿宋的故事如出一轍,所以詩中說他是“新伊阿宋”。正如敘利亞國王安條克四世俯允伊阿宋的請求一樣,法國國王腓力四世也將俯允他的請求。
[22] 耶穌對圣彼得說:“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見《新約·馬太福音》第十六章)。
[23] 耶穌對圣彼得和他的兄弟圣安得烈(他們本是打魚的)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見《新約·馬太福音》第四章)。
[24] “罪惡的靈魂”指猶大,他原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因出賣耶穌變成叛徒,失去了使徒的資格。圣彼得要求弟兄們補選一人做使徒,他們選出了兩個人,一個是約瑟,一個是馬提亞,“眾人就禱告說:‘主啊,你知道萬人的心,求你從這兩個人中指明你所揀選的是誰,叫他得這使徒的位分,這位分猶大已經丟棄,往自己的地方去了。’于是,眾人為他們搖簽,搖出馬提亞來,他就和十一個使徒同列”(見《新約·使徒行傳》第一章)。
[25] “查理”指西西里王安茹家族的查理一世。尼古拉三世想把侄女嫁給查理一世的侄子,查理嚴詞拒絕,說:“他雖然穿著紅襪,他的門第不配同我們的門第聯姻,而且他的權力不是世襲的”(見維拉尼《編年史》卷七)。尼古拉三世為此懷恨在心,一直與查理為敵。“不義之財”指尼古拉三世買賣圣職,侵吞教會的什一稅和地產進款所積累的錢財,這些不義之財加強了他的實力,使他敢于大膽地反對查理,取消了查理羅馬元老院議員的頭銜,撤除了他所兼任的帝國駐托斯卡那代表的職務。當時還有一種傳說:尼古拉三世接受了拜占庭帝國的賄賂,參加了喬萬尼·達·普洛齊達(Giovanni da Procida)密謀反抗安茹王朝對西西里島的統治的計劃,這一計劃由于西西里人民于1282年8月31日以晚禱鐘聲為號,在巴勒莫(Palermo)發動起義,消滅了安茹王朝在島上的駐軍而獲得成功。雖然現代歷史家指出尼古拉三世死于“西西里晚禱”事件前兩年,他接受重金,參加密謀之說并非歷史事實,但是維拉尼在《編年史》(卷七第五十七章)中相信這個傳說,但丁也很可能相信它,所以有些注釋家認為“不義之財”可能指尼古拉三世從拜占庭帝國接受的賄賂。
[26] “福音書的作者”指《約翰福音》的作者圣約翰,他在《新約·啟示錄》第十七章中說:“拿著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來對我說:‘你到這里來,我將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她淫亂的酒。’我被圣靈感動,天使帶我到曠野去。我就看見一個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那獸有七頭十角,遍體有褻瀆的名號。”在《新約·啟示錄》中,大淫婦本來象征信奉異教的羅馬,但中世紀一些異端、半異端,甚至一些渴望教會深入改革的正統基督徒的著作中,認為大淫婦指的是腐敗的教會。但丁采取了這種解釋,根據詩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把《新約·啟示錄》中的女人和七頭十角的獸的形象合并起來,用七頭十角的女人來象征當時的教會。“在眾水上”原指騎在羅馬帝國所統治的各民族頭上,但丁用來指騎在信奉基督教的各族人民頭上。“和國王們行淫”指教皇們與各國君主狼狽為奸,爭權奪利,尤指使教會受法國國王控制。“七個頭”原指羅馬發祥地的七座小山,但丁大概用來象征圣靈對教會的七種恩賜(智慧、聰明、學問、訓誨、幸運、憐憫、敬畏上帝),或者象征作為教會存在的基礎的七種圣禮(洗禮、堅信禮、圣餐禮、補贖禮、臨終涂油禮、神職禮、婚禮)。“十個角”原指十個國王,這里肯定指十誡。“她丈夫”指教會的丈夫,即教皇;只要教皇愛好美德,十誡就能被忠實地遵守,發揮其道德力量,使教會健全純潔。
[27] “你們把金銀做成神”化用《舊約·何西阿書》第八章中的話:“他們(指以色列諸王)用金銀為自己制造偶像”;以色列諸王用黃金鑄造了一個牛犢來崇拜,也就是拜金。但丁斥責買賣圣職的教皇們崇拜金銀,不崇拜上神,而且比偶像崇拜者還壞,因為偶像崇拜者只崇拜一個偶像,買賣圣職的教皇則崇拜一百個,也就是說,他們崇拜無數的偶像,積累多少錢就崇拜多少。
[28] “君士坦丁”指古羅馬君士坦丁(Constantinus)大帝(公元306—337在位)。相傳由于教皇席爾維斯特羅一世(Silvester Ⅰ)治好了他的麻風病,他放棄了異教,改信基督教,在希臘舊城拜占庭建立新都,定名為君士坦丁堡,把羅馬贈賜給教皇,史稱“君士坦丁贈賜”(donazione di Costantino)。這一事件的文書一直流傳到1450年才被人文主義者羅倫佐·瓦拉(Lornzo Valla)證明是偽造的。但丁相信它的真實性,不僅在《神曲》中一再提到它,而且在《帝制論》中加以批判,闡明皇帝無權把世俗權力讓給教會,教會也無權接受這種權力,因為他斷定教會腐敗的根本原因在于教皇掌握世俗權力;“君士坦丁贈賜”是教皇執掌政權的開端,也是一切禍患的來源。“第一個富裕的父親”指教皇席爾維斯特羅一世(“父親”是教徒對一切教士的通稱),含有責備的意思,指摘他違背了耶穌基督對使徒們所宣明的必須保持貧窮的教訓(見《新約·馬太福音》第十章),為后世貪財好利的教皇們開例。
[29] 即第四惡囊。